月是故乡明 <p class="ql-block">乡愁,是中国人心中永恒不变的情结!</p><p class="ql-block">对家乡的思念,是“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的无限惆怅;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归乡期盼;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满心偏爱;也是我在贵阳吃不到家乡的粉时那一声“想吃锦屏的粉咯”的深切怀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总是想起这座城!在省会求学被大城市的灯红酒绿点染而眼花缭乱时,我想起这座山环水绕、令我心宁的城;在物欲横流、经济发达的二线城市贵阳,内心的浮躁之气油然而生,我想起这座民风淳朴、令我心安的城;携思念久久方能入睡的我,哪怕在午夜梦回都能想起这座城,如是思念深重,免不了要泪湿枕巾。</p><p class="ql-block">我魂牵梦绕的地方,是我的至爱亲人、祖辈父辈世代生活的地方,是我这辈子无论走向何方、走出多远也永不忘怀的家乡。</p><p class="ql-block">锦屏,贵州东南部的一座小县城。小城坐拥群山,漫山的杉树郁郁葱葱,不负“杉木之乡”的盛名。一条长江支流——清水江,宛若游龙从城中穿过,将主城区一分为二。清水江和小江的交汇处形成一个三角洲——赤溪坪,锦屏中学就坐落其中。以赤溪坪为墩基,往小江对面和清水江对面修建了风雨桥,两座古色古香的风雨桥独立江上,形成了小城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每到雨季,小江的浊水汇入清水江中就会形成半清半浊的景观,从风雨桥上俯视江面,有“泾渭分明”之感。清水江的两旁都修建了滨江健步道,健步道上不远就建造有风雨凉亭,供过往行人休息歇凉,节日活动时有身着民族服饰的人们在组织山歌对唱,热闹非凡。健步道的两旁就是公路,再向后延伸就是鳞次栉比的居民楼,或者是商业街。由于依山傍水的地形地势,小城难以形成规模宏大的商业中心,但是井然有序的几条商业街也基本能够满足县城居民的购物需求。</p><p class="ql-block">我的城很小,没有耸入云天的高楼大厦,没有琳琅满目的购物广场,也没有出行便利的高铁停经。可我的城又很大,大到我的心永远都飞离不了。至爱之人都在,这便是我的世界,是我离家在外时心驰神往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中学时期,我为了增强文章的情感色彩,总在作文里把自己打造成一个远离故土、思乡心切的角色。那时候的“愁”虽写得真切,但终究只是纸上文章,现在长年离开那一方水土,才知思乡之苦。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似乎在这一刻具象化了,我成了自己笔下思乡的主角。</p> <p class="ql-block">“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家乡的美食点燃我味蕾的狂欢。腌鱼,我的最爱:水稻抽穗时,田里的鱼也肥了,家家户户忙着开田,抓来的鱼放进箩筐用石头压住筐盖泡在河里清一清鱼肠里的食物残渣,过了一夜第二天杀鱼,把提前晒干的糯米打散,和剁碎的辣椒拌在一起,再装进鱼的肚里鳃里,放进木桶里,用大石头压在桶口,半个月后就可以吃到酸爽可口的腌鱼了。米粉,独特的记忆:家乡的米粉是用自种大米加工制成,非常劲道。把粉切成一厘米宽的细条,加上一些很普通的配料,比如,骨汤、油泼辣子、肉沫、折耳根、香菜和葱······无论是吃汤的、干拌的还是凉拌的都能直击你味蕾。家乡美食的记忆,印刻在我的胃里,吃不到家乡的味道时,我的怀念就成了一种生理反应。</p><p class="ql-block">“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家乡的亲人加重我心中情结的色彩。为什么会思念家乡?在我的心里,对家乡的思念不仅是家乡山水和故土美食的放不下,更为重要的是对至亲家人的舍不得,因为这一方水土有我眷念的人在,我就思念如火、归心似箭,我就满心期待着“青春作伴好还乡”与亲人团聚,一份亲情的存在,我们就算离家再远,心里也会洋溢着“故园情”。</p><p class="ql-block">“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小时候总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只小鸟,可以在天空中自由翱翔,能飞出大山去向往的远方。现在懂得了“愁滋味”,只想像孩子依偎母亲一样依偎在家乡的怀抱里,“在这里,我的眼睛、心灵与双足都有理想的漫步之地,家乡,故土,亲人,我心灵和肉体永远的归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