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吴军

丝路花语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第二次看有关格局的书,第一本作者是何权峰,从心理学的角度写格局。这本作者是吴军,从现实的角度写格局,总结了提升格局的五个纬度:位置、方向、方法、步伐和节奏,读完依然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说,对于大多数来讲,获得偶然的成功并不难,难的是逐渐让成功从偶然变成必然。有些人满足于自己某件事做的快,做的漂亮,而大格局的人追求的则是重复的成功和可叠加式的进步。任何人无论体验起点高低,只要能认清自己的位置,找准方向,用正确的方法做事,提高进步的速度,同时把握好节奏,几年后就会看到一个格局,比今天大很多的自己,让一个让自己感到不枉此生的自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生活的节奏</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要思考,才需要慢下来,很多时候我们做不好事情,是因为我们太匆忙,以至于犯了太多原本可以避免的错误。当我们慢下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时,可以更正很多明显的错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千年的技术进步,虽然让我们用上了过去没有的东西,但是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太多的闲暇。为了活得轻松一点,人类发明了很多机器帮助我们做事,但每一次重大科技进步的结果总是财富进一步向少数人集中。为什么有的人成了机器的主人,而有的人却成了机器的奴隶?慢下来审视,其实很多事情连做的目的都没有,在世俗力量的驱赶下,随着奔涌不停的人潮匆匆去做了。虽然越走越快,越走越远,每一步似乎都有目标,但是停下脚步一看,自己回到了原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绝大部分人在工作中缺的不是时间,而是思考和效率,那些每天在手机上花两个小时,五分钟低一次头的人,以及经常能够抢到几元钱红包的人,是没有资格说时间紧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纪伯伦说,我们已经走的太远,以致忘记了为什么出发。想起出发目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做事之前抬头看看纯净的天空,沉静下来听听内心的声音,凡事慢三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不在于开始做了多少事,而在于完美结束了多少事。可从大自然,从生活本身中寻求无穷的乐趣,而不是匆匆过完一生。做事慢一点,少走点弯路,花点时间享受浪漫时,便能使自己时不时沉浸在奇思妙想的长河中,畅游在人类知识和艺术的海洋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把做事的节奏慢下来,先动脑再动手,把可做可不做的事情从任务清单上删除。在做事的过程中按部就班的把事情做好,不要开了很多头却不结尾。做完事情审视一下自己的得失,评估一下效果,以备将来参考,这样效率自然就能够提高,收益也能随之而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要想走出越穷越忙,越忙越穷的怪圈,第一步就是要慢下来,以免自己不知不觉成为积极的废人或者被工作者。在慢下来之后审视自己,找出忙碌的原因是关键的第二步。越是落在别人后面,就越想通过并行处理很多事情,结果错误百出。不妨停下来,想一想,做减法,而不是花更多的时间在低回报的道路上狂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心智的成长</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天做冒险的事情,早晚有一天会付出失败的代价,而太多的失败则会导致习惯性失败。永远呆在舒适区,会让人无法成长,每个人的成长最终是在边界内最大程度把事情做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超级英雄,一个人的成长就是逐渐杀死心中那些超级英雄的过程。孩子最终能走多远,不取决于父母给他们描绘的承诺,而更多的取决于他们自己在不停往前走方面,有多大的意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成就的多少取决于三个因素:做事的速度或做事情的数量、每件事的影响力以及做事的成功率,它们之间是相乘而不是相加的关系。假如一个人匆匆忙忙做了五件事,却一件事都没做好,另一个人专注做一件事,但是做成了。后者的成就是前者的无穷倍,这一辈子不在于开始了多少事,而在于漂亮的完成了多少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个优秀的专业人士在做事之前会梳理出一个做事清单,按照重要性和影响力的量级排序,然后集中资源,把重要影响力最大的事情先做,做事多少最多不过是几倍的差异,但做事的质量以及随后带来的影响力可以达到量级之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职业起步时,大部分人都是从小事做起,而且因为不熟练,做事速度通常比较慢,甚至连一点小事的成功率都不高,但是没有关系,能够带来量级变化的函数,并非一开始数值都很大,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变越大。</p><p class="ql-block">任何人脚踏实地做一件事,一段时间以后成功率或提高消费效率也会提高,接下来就需要提高做每一件事情的影响力。量级没有上去,最终只能在同一水平上重复,不要醉心于总重复做很多影响力微乎其微的事情,否则即使再努力,也难以有大成就。成功不在于是否努力多做两件事,而在于能否跃迁到更高的量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做事把握常态的三个原则,第一个原则,在无限长的时间里变是常态,不变是非常态,但是在有限的时间里不变和渐变是常态,巨变是非常态,不要指望能靠一种记忆吃一辈子,因为变化是常态。第二个原则往前走是常态,回头看是非常态。相比历史,未来更重要。中国企业这些年发展很快,原因恰恰是中国工业化的历程很短,没有传统的包袱,什么好就学什么。第三个原则,实力派获胜是常态,机会主义者获胜是非常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李嘉图定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嘉图根据国富论关于垄断价格的理论,提出了地租定律,其大体内容是这样的,土地租金是土地使用者支付的价格,它是有垄断性,稀缺性决定的,而不是由地主在上面做的投资和改良的成本决定的,它的价受限于租用者能够承担的价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李嘉图看来,空气,水以及各种无限量的天赐物的使用不需要代价。这一点和需要付出劳动才能获得的商品不同,因此根据劳动价值论,土地是没有地租说的,但是土地有好和不好之分,人们想要好的土地,因此就会有人付出溢价,以获得那些好土地的使用权及支付地租。越是好的土地越稀少,地租就越贵,这样从租金最高的土地到免费评级的荒地,就形成了一级一级的落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为个体的人,如果你能比同行的平均水平好那么一点点,就会受到欢迎,如果好一个数量级,就会有人出数倍的溢价,邀请你做事。相反,如果你比周围人差,你的劳动即使是免费的,都没有人要,这就如同没有人愿意付钱租用荒滩和盐碱地一样。于是现在形成一方面很多单位招不到合适的人,另一方面很多人没有事做的现象。这就如同以十个90分都抵不上一个100分,因为卓越和良好之间的落差是巨大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目前看来,李嘉图定律仍在发挥作用,比如在选择办公地点时,千万不要为了得到一点点地方上的优惠政策跑到缺乏商业规则的城市去,因为他们处在李嘉图定律所说的无价值的底端。类似的聘用人员时,不要贪图便宜雇一大堆三流人士来充数,因为一堆三流的人聚在一起,有时候带来的麻烦比他们解决的问题还要多,做产品做服务,必须做到自己所在垂直领域的前三名,最好是第一名,在市场上第二名,永远拿不到第一名的估值,第三名之后的价值几乎等于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