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波利斯:见证波斯第一帝国历史开始和终结的地方

张敏

<p class="ql-block">伊朗高原位于中东地区的东部,呈高原与山脉纵横相间的地理环境。自北面的里海至南面的波斯湾,地势自北向南倾斜。<b>“伊朗”一词源于古波斯语,意为“雅利安人的土地”</b>。但是直到1935巴列维王朝才把国名改为伊朗,之前一直叫波斯。</p> <p class="ql-block">德黑兰的伊朗国家历史博物馆是世界上展示古代文明史的大型博物馆之一,收藏展品达三十多万件,其中史前文物就达一万多件。博物馆南楼为古伊朗博物馆,由法国建筑师设计,融入了萨珊王朝时代的建筑元素,1928年竣工;北楼为伊斯兰时期伊朗博物馆,建于1996年。我们因为亚美尼亚至伊朗的航班取消,改由陆路走,延误了时间,只看了古伊朗馆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从博物馆的展品中中,我们了解到,伊朗具有至少六千年的历史,如距今五千年至七千年、至今未被破译的楔形文字泥板。</p><p class="ql-block"><i>(楔形文字是在1472年由意大利人巴布洛在伊朗设拉子附近古老残破的神庙墙上发现,但当时这种奇怪的字体并不被人认识和感兴趣。一百多年后,另一位意大利人瓦莱来到设拉子,他把这些废墟上的文字抄了下来。后来他又在伊拉克的古代遗址上发现了这种字体。经过两百多年的考古发掘和译读,人们终于知道这是已知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i></p> <p class="ql-block">距今五千年左右的神牛碎片复原文物,牛身上有楔形文字。</p> <p class="ql-block">还有距今五千年左右的彩陶碗。碗的外侧绘有动物喂食的连续动作。展品的介绍中说,这是世界上最早以动画形式展示的艺术。</p> <p class="ql-block">距今三千七百多年前的陶器。</p> <p class="ql-block">还有距今一千八百年埋葬于盐湖下的“盐人”木乃伊,五官及毛发依然清晰可见。</p> <p class="ql-block">在博物馆中,我们还了解到,当时伊朗高原地区的原始文明与两河流域文明(包括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亚述等众多文明,相当于中国文明的商和西周时期)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原始农业和手工业人口向人口承载力更高的平原、河谷地区迁移,伊朗高原地区的原始文明就此中断。</p> <p class="ql-block">根据伊朗国家博物馆的介绍,在北方印欧游牧部落到来之前,伊朗文明的主要代表是埃兰,埃兰文明不但影响了两河流域文明,而且其文化基因为伊朗历代王朝所承袭。因此<b>埃兰被称为“伊朗历史的摇篮”</b>。</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两千年前,一个自称“雅利阿(Arya)”的印欧部落从黑海和里海北面经过漫长的迁移,一支远到印度河上游,成为印度贵族婆罗门和萨帝利的先祖;一支来到了伊朗高原,与当地埃兰人通婚同化。由于雅利安人有“高贵之人”的意思,因此伊朗一词在古波斯时代就有着<b>“雅利安人家园”</b>的意思,也是伊朗虽然作为伊斯兰国家,但伊朗人至今非常反感别人把他们当做阿拉伯人的原因之一。</p><p class="ql-block"><i>(根据现代基因图谱分析,雅利安人(Aryan)基因相似度最高的是斯拉夫人(俄罗斯、波兰),其次是印度人、挪威人、伊朗人等。而自诩为纯种雅利安人的德国人基因相似度甚至不及我国的维吾尔族人,其理论来源只是根据希特勒《我的奋斗》一书,缺乏考古手段和现代科学手段的支持。)</i></p> <p class="ql-block">在以后的一千多年间,这片土地上先后有埃兰、亚述、米底、西徐亚、巴比伦、吕底亚、波斯等国家统治,颇有中国春秋战国群雄割据之乱局(这段时期也正好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直到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成为新的统治者,统一了伊朗高原。</p> <p class="ql-block">波斯人作为雅利安人的后代,最终在伊朗西南部定居,臣属于埃兰王国。埃兰王国的衰落使波斯趁势崛起。公元前700年左右,阿契美尼德作为第一位可考的波斯人首领,建立起以他名字命名的王朝:<b>阿契美尼德王朝(Achaemenid Empire)</b>,以埃兰东部的波斯波利斯和设拉子等河谷地区为根据地。</p><p class="ql-block">公元前646年,亚述王国(今伊拉克境内)征服了埃兰,当时的阿契美尼德国王居鲁士一世由于国力尚弱,选择了臣服于亚述。</p><p class="ql-block">亚述衰弱后,居鲁士一世之子冈比西斯一世又选择了臣服于米底王国(今伊朗北部高原地区),娶了米底国王阿斯提阿戈斯女儿芒达妮公主为妻,并就此吞并了埃兰。公元前575年,冈比西斯一世与芒达妮生下儿子居鲁士二世,为开创波斯第一帝国提供了伟大的领袖。</p> <p class="ql-block">关于居鲁士二世的童年,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载了一个颇为传奇的故事。当时米底国王阿斯提阿戈斯做了一个颇为诡异的梦,他女儿芒达妮公主的肚子里喷涌出涛涛洪水将整个亚细亚淹没。他找来宫廷祭司解梦,祭司告诉他,这预示着他的女儿将会危及到他的统治。于是国王将女儿远嫁给地位较低且性格温顺的波斯王子冈比西斯,以断绝女儿的后代问鼎王权的资格。但在女儿怀孕时,国王又梦见女儿肚子里长出了一根葡萄藤,遮住整个王国。国王再次找祭司解梦,答案是这个孩子将取代他成为新的国王。为了杜绝后患,孩子一生下来国王就命令亲信大臣哈尔帕戈斯处死孩子。但哈尔帕戈斯惧于公主的权势不敢亲手杀死孩子,于是指示奴隶牧羊人将孩子扔到荒郊野外喂狼。但牧羊人的妻子刚巧生下一个死婴,就把死婴换下孩子,起名居鲁士作为自己的孩子抚养。</p><p class="ql-block">十多年后,居鲁士因和其他孩子玩耍时暴露了身份,国王将哈尔帕戈斯的儿子碎尸万段,并询问祭司如何办,祭司告诉他居鲁士已不再对他构成威胁,应放还波斯。居鲁士因此虎口脱险。</p> <p class="ql-block">居鲁士开创波斯第一帝国前的西亚诸国。</p><p class="ql-block">(图片下载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559年,年轻的居鲁士登上了王位。由于米底末代国王的残暴无度导致众叛亲离,成就了一位傲立于世界的伟大人物,这就是开创了波斯第一帝国的居鲁士二世,也就是居鲁士大帝。居鲁士继位后,于公元前553年起兵攻打米底,三年后阿契美尼德王朝取代了米底王国,并亲率大军攻占了吕底亚(今土耳其境内)和巴比伦(今叙利亚境内)。</p> <p class="ql-block">居鲁士之所以能称为大帝,除了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外,还在于他刚柔并济的统治政策。在打下米底王国后,他允许贵族继续享有特权。</p><p class="ql-block">攻入吕底亚都城并活捉国王后,他下令优待国王克罗伊索斯。当国王目睹波斯军队洗劫首都便问这是为什么,居鲁士大帝说:“他们在掠夺你的都城并取走你的财富。”克罗伊索斯说:“陛下,那不是我的财富,他们正在掠夺你的财富啊!”于是居鲁士下令停止洗劫都城。</p><p class="ql-block">当居鲁士进入巴比伦后,全城为之沸腾,迎宾大道铺满绿色树枝。他尊重并恢复了当地的宗教传统以赢得了人心。</p><p class="ql-block">(图片下载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居鲁士释放被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囚禁的43000多名犹太王室成员、工匠和民众(即史书上有名的“巴比伦之囚”)返回耶路撒冷,归还从耶和华圣殿里被掠夺的5400多件金银器皿,并出资帮助犹太人重建圣殿。</p><p class="ql-block">(图片下载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至今犹太圣经《以斯拉记》中保留了当时居鲁士的诏令:<b>“居鲁士王元年,居鲁士王下诏重建耶路撒冷圣殿作为献祭之处。圣殿要高27米,宽27米,墙体要用三层石料,再用一层木料建成。所有经费都将出自王库。尼布甲尼撒王从耶路撒冷掠往巴比伦的金银器皿,要悉数归还耶路撒冷圣殿原处。”</b></p> <p class="ql-block">居鲁士大帝的仁慈举措不仅让犹太人感恩了数千年,也让后人敬仰。2003年12月,荣获诺贝尔和平奖的伊朗律师、作家和人权活动家希尔林▪艾巴迪女士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的演讲中说:</p><p class="ql-block">“我是一个伊朗人,是居鲁士大帝的后裔。2500年前,他在权力的巅峰上向世人宣告说,民之所欲是他统治的根基,他不会强迫任何人改变宗教信仰,以保障每一个人的自由。《居鲁士大宪章》在国际人权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值得后人进行深入研究。”</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530年,居鲁士大帝在征战中重伤不治身亡,他的儿子冈比西斯二世仓促继位。刚建立的波斯帝国统治基础尚未巩固,内部权力斗争尚未平息,没有居鲁士大帝雄才大略的冈比西斯二世却继续延续扩张战略,他娶了居鲁士大帝的两个女儿、自己的亲姐姐和亲妹妹为妻子,率军远征埃及,攻占埃及后自任埃及法老。但在挺进到埃塞俄比亚时,因战线太长,后勤补给不足而受到挫败。而这时,国内出现了一个自称是冈比西斯二世弟弟巴尔迪亚的人,他打着已被冈比西斯秘密杀害的巴尔迪亚的名号发动政变。冈比西斯二世率军返回波斯途中离奇死亡。公元前522年9月,波斯禁卫军统帅大流士发动宫廷政变,杀死了“巴尔迪亚”,自任波斯国王。</p> <p class="ql-block">大流士登位后,镇压了已归属波斯帝国的原王国叛乱,推行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改革。为了构建统治的合法性,他宣称自己是开创者阿契美尼德的后裔,并娶了冈比西斯二世的两个妻子、也就是居鲁士大帝的两个女儿为妻。在平定巴比伦叛乱的回程途中,大流士一世在一个叫做贝希斯敦的悬崖上,用古波斯语、古埃兰语、巴比伦语刻下了《贝希斯敦铭文》:</p><p class="ql-block"><b>“我——大流士,伟大的王,众王之王,波斯之王,诸省之王,维什塔斯帕之子,阿尔沙马之孙,阿契美尼德的后裔。……在我之前,我们的氏族中有八个是国王。我是第九个王。我们九人相继为王。按阿胡拉▪马自达(琐罗亚斯德教的主神)意旨,我是国王。阿胡拉▪马自达授权我统御王国。下列诸省:波斯、埃兰、巴比伦、亚述、阿拉伯、埃及、沿海诸省、吕底亚、爱奥尼亚、米底、阿尔明尼亚、卡帕多西亚、帕提亚、德拉吉安那、阿列亚、花剌子模、巴克特里亚、索格底亚那、干达拉、斯基泰、沙塔吉提亚、阿拉霍吉亚、马卡,共二十三省,归属与我,按阿胡拉▪马自达的意旨,我成为他们的国王。”</b></p> <p class="ql-block">在《贝希斯敦铭文》中,大流士一世强调用法律手段来统治占领地区:<b>“在这些国土上,对待易相处的人,我给予恩惠;对待虚妄之人,我予以惩罚。这些国土尊重我的法律,我说的他们要遵守。”</b>尽管如此,被征服地区仍被允许保留着自身的特色、风俗和法律。</p> <p class="ql-block">阿契美尼德王朝首都苏萨王宫彩釉砖墙饰中的大流士一世。</p><p class="ql-block">(照片翻拍于伊朗历史画册)</p> <p class="ql-block">阿契美尼德王朝最盛时期的疆域图。其中伊朗南部的橙色部分为波斯波利斯所在的地区,也是波斯帝国的发祥地埃兰王国。</p><p class="ql-block">(图片下载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518年大流士一世下令在距离设拉子东北50多公里的群山之间建立气势恢宏的宫殿,后世将之称之为波斯波利斯,这是来自于希腊语,意为“波斯之城”(伊朗人则称之为“塔赫特贾姆希德”,为波斯神话中的王)。</p> <p class="ql-block">如今我们来到这座早已是残垣断壁的废弃宫城参观,依然能够对两千多年前波斯帝国的强大感到震撼,也见证了古代波斯文化和艺术的精美和繁荣。但是这座象征王权威严的庞然大物为什么要建在这里,如果波斯波利斯作为首都,而首都应该是一座城市,王宫应该是在城市中的。那除了王宫还有其他城市设施和建筑吗?带着这些疑问我查了一些书籍和网上相关文章,发现许多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对这座庞大的宫殿群的具体用途说法不一。</p> <p class="ql-block">当时波斯帝国已有三个首都:埃兰的旧都苏萨、新巴比伦的旧都巴比伦、米底的旧都埃克巴塔纳。阿契美尼德统治者征服了这些国家后并未将这三座旧都摧毁或遗弃,而是将其定为首都,最大限度保留原首都的政治效用。</p><p class="ql-block">而波斯波利斯既并非政治中心、经济中心、交通枢纽,更没有任何重大战略地位可言,新建都城只是安排各省或者外邦使者朝贡、举办重大典礼仪式,以其庞大的规模和气势彰显波斯帝国的实力和威严,而并非是真正的都城。有种说法,因为大流士并非王室出生,是靠宫廷政变上台的,因此他亟需建造一座属于他自己的、规模和视觉冲击远超其他王宫的宫殿,以显示自己的统治力。</p> <p class="ql-block">宫殿建成后,大流士及其子孙每年春节(与我国农历春分吻合) 在此举行盛大的典礼,接受被征服各国使节的朝贺和纳贡。</p><p class="ql-block">(照片拍摄自设拉子我们入住的Karim khan酒店装饰画,图中大流士一世和他的王后,背景为当时的波斯波利斯宫殿。)</p> <p class="ql-block">对此1979年联合国将波斯波利斯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在遗产描述中回避了“王宫”这一无法圆说的词语,而取之以“行宫和灵都”:</p><p class="ql-block"><b>“波斯波利斯(Persepolis),又称塔赫特贾姆希德(Takht-e-Jamshid),是波斯帝国大流士一世即位以后(公元前522~前486年在位),为了纪念阿契美尼德王国历代国王而下令建造的都城。波斯波利斯是古代阿契美尼德帝国的行宫和灵都,兴建于大流士一世在位时的公元前518年。整个古城巧妙地利用地形,依山造势,将自然之地理形貌和人类之艺术精华融汇在一起。”</b></p> <p class="ql-block">波斯波利斯始建于大流士一世开始其统治的时候,前后共花费了六十年的时间,历经三个朝代才得以完成。大流士一世时代只完成了部分建筑,大流士一世的儿子薛西斯一世时期建造了大部分的建筑,到了大流士一世的孙子阿尔塔薛西斯一世时期这座象征着阿契美尼德帝国辉煌文明的宫殿城堡终于完成。</p><p class="ql-block">(图片下载自网络,为波斯波利斯平面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整个宫殿建在南北长460米、东西宽300米、高10多米、面积135000平方米的石头台基上,东面背靠拉赫马特山,正面朝西,居高临下,俯视辽阔的法尔斯平原。所有的建筑物都建在平台之上,平台外层用排列有序并用铁钩相互固定的石板包砌。整座宫殿被43座平均高约18米的石墙分割为不同区域。</p> <p class="ql-block">西北入口有一条坡度平缓、装饰精美的宽六七米的石阶路,阶梯宽7米,共有111级石阶,每级石阶只有10厘米高,足以让人骑马上去。</p> <p class="ql-block">薛西斯一世建造的“万国之门”高达18米,作为进入宫殿的大门。入口前有大平台和大台阶。</p> <p class="ql-block">万国之门的两侧是巨大的人首、狮身、鸟翼的雕塑,这象征着智慧、权力和自由,以显示王朝的威严与权势。同样的元素在伊朗国家历史博物馆的彩色瓷砖画中也可以看到。</p> <p class="ql-block">伊朗国家历史博物馆中的人首狮身鸟翼彩色瓷砖墙饰。</p> <p class="ql-block">由于所有建筑均已摧毁,有的只剩下石头柱子(有些柱子还是整修时竖起来的,据说巴列维国王时修复遗址中还有新的柱子做旧充数),雪松做的木头柱子全都烧没有了。如号称整座宫殿最宏伟的,国王接见使臣和百官的百柱大厅只剩下柱础。因此对我们来说,除了考古还原的宫和殿以外,看到的只是残垣废墟,根本无法得知原来是什么宫、什么殿。</p> <p class="ql-block">这是残存的百柱厅遗址,雪松柱子已经全部被烧毁,只留下石头柱础。</p> <p class="ql-block">这是百柱厅的复原图。</p><p class="ql-block">(图片下载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中央大厅(阿帕达纳宫)为举行盛大仪式的场所,呈正方形,面积1200平方米。中有36根擎顶石柱,东、北、西三面为回廊,各有12根擎顶石柱,共计72根石柱。每根石柱高19米,用整石雕成,石柱顶沿的雕饰图案精美豪华,柱顶为成对的动物,有牛、狮、马和神鸟等雕像,每个重达14~15吨。这些雕像不少已经跌落地上,但2500多年前要将这些沉重的石雕放在19米高的石柱上可不是件容易的事。</p> <p class="ql-block">这是伊朗国家博物馆展示的阿帕达纳宫复原图和精美的石柱。</p> <p class="ql-block">这是伊朗国家博物馆展示的从波斯波利斯出土的双头牛首柱子。据介绍,这种双头牛首柱子在波斯波利斯遗址中有36根,现在很多已经流失在欧美的各大博物馆里。</p> <p class="ql-block">这也是伊朗国宝级的文物,难怪走进国家博物馆外面的公园,首先看到的就是这种柱子的仿制品。</p> <p class="ql-block">通往中央大厅的阶梯(又名为“阿帕达纳宫阶梯”)侧面的石墙上有数组精美绝伦的浮雕《万国来朝》,保存完好,石刻浮雕生动逼真,堪称艺术精品。右侧石墙上刻着米底和波斯的将领及伊兰士兵组成的卫队。</p> <p class="ql-block">左侧石墙上刻着23 个民族的使节,各自手捧贡品,分上、中、下三排,由波斯或米底军官引路,向号称“全部大陆的君主”大流士一世进贡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不同民族的进贡队伍有着不同的服饰和不同的贡品,有牵着骆驼、马、羊的,有拿着珠宝的,有捧着酒壶的,堪称上古时期西亚地区各民族衣着风俗和生活风貌的民俗博物馆。浮雕墙上部有五队外国使节:古希腊以东的索库德人、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之间的阿拉伯人、索马里的普提人以及埃塞俄比亚的哈巴什人和利比亚人。</p> <p class="ql-block">在伊朗国家博物馆里有一幅出土于波斯波利斯遗址的镇馆之宝:薛西斯一世端坐在宝座上,手拿权杖,接受万邦来朝,站在他身后的是王储。国王和王储都戴着只有王者才能用的装饰假胡须,身高都高于其他人。紧跟着王储的是宰相、禁军统领阿尔达班和侍从。这充分展示了2500多年前波斯高超的浮雕雕刻技术。</p> <p class="ql-block"><i>(据希罗多德所著的《历史》描述,晚年薛西斯一世纵情于酒色,喜怒无常,亲信小人,最终在宫廷政变中被禁军统领阿尔达班刺杀。阿尔达班拥立阿尔塔薛西斯一世为新国王,并指告王储就是杀死薛西斯一世的人,新国王马上杀死王储。阿尔塔薛西斯了解真相后,又亲手杀掉阿尔达班。这幅浮雕呈现了这场宫廷政变中的四个当事人,因此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i></p> <p class="ql-block">阿契美尼德王朝能够在短时期内快速进入黄金时期,很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征服了当时第一代文明的发源地两河流域后,接受了一个现成文明,并与自身的古老文明两者结合,通过改革形成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是不是与中国改革开放有着某种相似,或者说这是一个国家走向强大的一条正确道路呢?</p> <p class="ql-block">台阶斜坡旁多次出现有狮子咬公牛浮雕。公牛前足跃起,肌肉紧绷,回头惊恐地看着狮子。而狮子则杀气腾腾地扑在狮子身上,两只前爪用力抓住公牛的背部,面露凶相,张开血盆大口狠狠咬住公牛的臀部。</p><p class="ql-block">关于这浮雕的解读,书中和网上的答案不尽一致。当时导游的解说好像是代表四季更替。根据古波斯的历法,公牛代表冬天最后一个星座,狮子代表春天的第一个星座,狮子咬公牛意为旧岁的终结,新岁的开始。</p><p class="ql-block">但我似乎觉得,这可能还有如下意思:公牛是力量和阳刚的象征,而狮子是勇猛和威严的象征。当时大流士大帝吞并各王国建立强大的帝国后,需要一个勇猛无敌的霸气形象来彰显自己。被征服者都不弱,就像公牛,而狮子更强,就像波斯帝国。因此“狮子咬公牛”形象地表达了波斯帝国争霸世界的野心。</p> <p class="ql-block">南侧墙上刻有古波斯楔形文字刻写的铭文:</p><p class="ql-block">“伟大的阿胡拉,最伟大的神。他命大流士为王,把国家交给了他。承阿胡拉的恩典,大流士成为国王。”</p><p class="ql-block">“大流士王说,这是波斯土地,阿胡拉赐给我。这是一块吉祥的土地,有好马,有好男人,承阿胡拉的恩典和个人品格,大流士王不怕任何敌人。”</p><p class="ql-block">“大流士王说,我祈求诸神的保佑,保护这个国家及这片土地不受仇恨、敌人、谎言和干旱之害,没有坏年成,没有仇恨、没有敌人,没有谎言侵扰它,我祈求最伟大的神阿胡拉和诸神保佑它。”</p> <p class="ql-block">波斯波利斯凝聚了整个波斯帝国的财富和智慧。从相关书籍中记载,修建波斯波利斯的雪松来自黎巴嫩并由亚述人、卡利亚人、爱奥尼亚人运送;砖来自巴比伦;木材来自犍陀罗和科尔曼;黄金取自萨德和巴克特里亚;青金石和光玉髓采自克拉斯米亚;还有埃及的楠木、爱奥尼亚的装饰材料和印度的象牙等。修建宫殿的工匠也来自各个地方,因此在这座建筑和艺术的综合体中,也可以看到来自埃及、巴比伦、亚述、希腊的建筑和艺术风格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平定内部叛乱和稳定波斯疆域后,大流士一世积极向外扩张,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跨越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比罗马帝国早了五百年。古代四大文明发源地除中国的黄河流域外,其他三大文明发源地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恒河流域都在波斯帝国范围内,小亚细亚、埃及、巴比伦、腓尼基、叙利亚等古代文明全部成为波斯文明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波斯波利斯石龛里有金银板,上有铭文:<b>“大流士,大王,诸王之王,诸国之王,阿契美尼德族维什塔什卡之子。大流士王说,我拥有的这个国家从萨克斯坦</b>(今阿富汗境内)<b>的索格特到库沙</b>(即哈巴什,埃塞俄比亚境内)<b>,从印度到萨尔德</b>(今叙利亚、黎巴嫩)<b>,是最伟大的神阿胡拉▪马自达赐予我的,我和我的王族受阿胡拉▪马自达的庇护。”</b></p> <p class="ql-block">除了军事上的成就,大流士一世针对波斯帝国幅员辽阔、民族繁多、地方权力过大等情况,实行了力度空前的改革。</p><p class="ql-block">他实施军政分离,建立二十个行省和五大军区实施中央集权管理;他完善交通体系,修建驿道,开凿连接红海和尼罗河的大运河;他统一度量衡并制定了度量衡标准器,颁行了统一的货币单位,以完备帝国的税收制度;他制定了以《汉谟拉比法典》为基础的新法典;他在古巴比伦楔形文字的基础上形成了古波斯楔形文字作为中央和各行省的官方语言文字;他正式将琐罗亚斯德教(中国称之为“祆教”)定为波斯帝国的国教。这场波斯化的改革运动将帝国的国力推推向巅峰,并在长期战乱、纷争不断的西亚北非地区建立了安定的统治秩序。尤其是他延续了居鲁士大帝的民族和文化宽容以及对宗教、人权尊重的政策,深刻地影响了以后伊朗人的思想、生活方式。</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486年,大流士一世病逝,他的儿子薛西斯一世继位为王。在薛西斯一世所立的继位铭文中说:<b>“我父大流士在其身后立我为继承者,当我父大流士驾崩后,在阿胡拉▪马自达的庇佑下,我继承王位,登基称王。自我登基以来,建立了诸多功绩。凡我父所建之物,我均加以保护,并增添了其他建筑。凡我所建之一切与我父所建之一切,全仰赖阿胡拉▪马自达之庇佑下完成。”</b>史书关于薛西斯一世的记载并不多,主要是围绕远征希腊而记述。</p> <p class="ql-block">其实希波战争从大流士一世就开始了。公元前517年,大流士一世开始了向外扩张,而此时希腊文明开始崭露头角,终于在公元前499年爆发了希波战争。</p><p class="ql-block">当时希腊文明只是一个统称,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希腊国家,从网上查询,有的说希腊有200多个城邦,有的说有500个城邦,有的说有1000个城邦,据此按最少估计也得不少于200个城邦。其中最大的城邦国家为雅典和斯巴达。</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490年,第二次远征的大流士派遣400条战船和5万大军,在雅典东北的马拉松平原与雅典军队决战,结果惨遭失败,雅典军在马拉松战役中只有192人阵亡,而波斯军则损失了6400人。这是世界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范例,雅典武士斐力庇第斯跑完42.195公里回雅典报信“雅典胜利了”后气绝身亡,这亦成为马拉松长跑的来源。</p> <p class="ql-block">远征希腊的失败动摇了波斯在被征服地区的统治基础。而恰在此时的公元前486年,56岁的大流士一世驾崩。继位的薛西斯一世继续大流士一世的远征希腊事业。</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480年,薛西斯一世经过较长的时间准备,亲自率兵开始了第三次远征希腊的战争。这就有了“斯巴达三百勇士”的壮烈场面。</p><p class="ql-block">当时28岁的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率领300名斯巴达重装战士,与数千希腊城邦联军在温泉关一带关隘驻守。在波斯人从后方迂回攻入后,双方激战三昼夜,最后列奥尼达与斯巴达三百勇士全部战死,但成功拖延波斯军队的进攻,争取到雅典及其他城邦撤离所需宝贵的准备时间,为之后的希腊胜利立下大功。</p> <p class="ql-block">由于温泉关之战的影响之大,后来希腊人在当年的战场遗址修建了列奥尼达的雕像及纪念碑。碑文写到:“异乡人啊,你若到斯巴达,请转告那里的公民,我们阵亡此地,至死尤恪守誓言。”</p><p class="ql-block">接着希腊海军与波斯海军在萨拉米湾展开战略决战,希腊海军将波斯海军引入狭小的海湾,用小巧灵活的战舰穿插使波斯庞大的战舰乱作一团,波斯军队被迫退出战斗,从此一蹶不振。</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449年,波斯与雅典中止了旷日持久的战争,签订了和平协议:雅典承认波斯在小亚地区的统治,不再干涉波斯的地方事务;波斯退出爱琴海地区,承认希腊城邦与小亚地区城邦的自由与独立。</p> <p class="ql-block">作为当时横跨欧亚非、面积达7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300多万人、中央集权统治的庞大帝国,波斯为什么没能征服由两百多个由小国寡民城邦组成的希腊?当时希腊面积最大的城邦斯巴达也不过8000多平方公里,而且希腊的文明史也远晚于波斯文明。</p><p class="ql-block">究其原因,首先是希腊地形复杂,一堆岛屿和半岛组成,不是山就是海,攻难守易,以步兵和骑兵为主的波斯军队显然不适合这样的地形;</p><p class="ql-block">第二,波斯的大本营在伊朗高原,劳师远征需要强大的后勤补给力量,且不说路途遥远,光横渡爱琴海或达达尼尔海峡就造成运输上极大的困难;</p><p class="ql-block">第三,以往波斯征服其他国家都是大兵团作战,速战速决,而希腊则利用地域优势以逸待劳,波斯几次远征都是久攻不下而只能撤回;</p><p class="ql-block">第四,希腊城邦在没有外敌入侵时打作一团,而面对强敌波斯入侵时则众志成城,波斯显然低估了希腊城邦联合的力量;</p><p class="ql-block">第五,波斯帝国的统一未久,虽然居鲁士大帝的改革促进了帝国的强盛,巩固了统治力量,但政权仍未稳固,内部麻烦不断,被征服的民族时不时起义反叛,消耗了波斯大量的人力和物力。</p> <p class="ql-block">综上几点,希波战争中希腊赢得胜利,并非靠希腊有多么强悍,或有没有伟大的领袖或将领,而是波斯自己给作死的。就如同居鲁士大帝在征服巴比伦时警告过:<b>如果波斯人习惯于生活在富饶的平原地区,将会日渐堕落,以致于软弱无能</b>。</p> <p class="ql-block">希腊在赢得希波战争胜利后,又恢复了内部的争斗。雅典组织了提洛同盟,斯巴达组织了伯罗奔尼撒同盟,于公元前431年正式开打,史称“伯罗奔尼撒战争”。在希腊内战中,波斯则通过贿赂和外交,将分化瓦解的手段用到淋漓尽致:先是支持斯巴达打败雅典,在斯巴达反悔原先割地承诺后又转而帮助雅典。等到斯巴达被雅典打得筋疲力尽时,波斯又反过来支持斯巴达,得到了所要的小亚细亚城邦。希腊两大城邦联盟在波斯的玩弄下,耗尽了人财。</p> <p class="ql-block">三次远征希腊的失败,是波斯帝国从鼎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但并没有让波斯因此分崩离析,而是在希腊内战中继续活得滋润。但公元前465年薛西斯一世被谋杀后,宫廷的权力斗争日益尖锐。从公元前465年到公元前330年波斯帝国终结的135年间,先后产生了9个国王。新老国王的交替往往伴随着阴谋与杀戮,并且贯穿了阿契美尼德王朝剩余的135年,直到被马其顿的亚历山大所灭。</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四世纪,希腊北部的一个城邦国家马其顿崛起。国王腓力二世公元前359年登基后通过训练出强悍的新型马其顿步兵方阵,在二十多年的征战中征服了希腊各城邦国家,终结了希腊以城为壑、割据混战的局面。正当腓力二世高喊着“把战争带给亚洲,把财富带回希腊”的口号,为侵入波斯寻找了充分的理由和作了充分的准备时,突然被刺杀。</p> <p class="ql-block">20岁的亚历山大三世继位后,显示了其朝气蓬勃的军事才能,于公元前334年率军进入小亚细亚,所向披靡地攻陷了各个城镇和军事要塞,并于公元前333年在今土耳其与叙利亚边界的伊苏斯地区展开决战,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亲率24万大军与与亚历山大5万兵力对决,却在马其顿方阵长矛的攻势之下一败涂地,儿子和亲信相继阵亡,自己落荒而逃。公元前330年,流亡中的大流士三世被波斯行省的总督所杀,延续了229年的波斯第一帝国即阿契美尼德王朝终结。</p> <p class="ql-block">征服波斯后,亚历山大下令焚毁了波斯波利斯的宫殿群,屠杀了一批琐罗亚斯德教的穆护。据相关史料,亚历山大原先并不想毁掉波斯波利斯,他手下的副将曾劝他说,干吗要把已经属于自己的东西毁于一旦?而且又何苦用这种过分残暴的行径去点燃当地民众的对抗烈焰?但最后亚历山大还是在一片狂热的叫喊声中拿起火把,带领将士冲了出去,放火烧毁了一切可以烧毁的东西。不过到了第二天,亚历山大就下令灭火。又过了些天,在死于叛徒之手的大流士三世的遗体被发现之后,他下令以应有之礼节厚葬这位波斯前统治者。</p> <p class="ql-block">关于亚历山大为什么要焚毁波斯波利斯,后来的学者有各种猜测和解读。</p><p class="ql-block">古希腊史学家阿里安认为,因为波斯人曾在雅典烧毁卫城,对希腊人犯下无数的罪行,因此亚历山大焚毁波斯波利斯是为了报复。</p><p class="ql-block">英国历史学家韦尔斯在书中也同样观点:“把万王之王的伟大宫殿焚毁,是希腊人对薛西斯一世焚毁雅典卫城的报复。”</p><p class="ql-block">美国学者杜兰威尔则有另一种观点:亚历山大因为看到800名在波斯波利斯建造中被残害的希腊石匠,让他十分愤怒,才焚毁宫殿加以报复。</p><p class="ql-block">日本学者大牟田章更是以一种十分离奇的故事述说,在一次庆功宴上,亚历山大受到雅典名妓的挑逗和纵容,才下令放火的。</p><p class="ql-block">至今为止,各执一词的各种说法都缺乏确凿的证据,成为千古之谜,只能有待进一步的考古研究。</p> <p class="ql-block">亚历山大大帝的骑兵部队未经交战便得到了完好的波斯波利斯。他们在城里发现了惊人的宝藏:40000塔楞特银子以及同样巨额的财宝,按照希腊历史学家普卢塔克的估计,至少需要10000对骡子加5000匹骆驼才能将它们运送至今天的哈马丹。</p><p class="ql-block">万幸的是,燃烧的大火导致北部城墙上方坍塌,被覆盖住的一些档案资料得以保存,极具价值。在阿帕达纳宫的地基中,挖出两个石盒,里面除了钱币宝藏,保存有用古波斯楔形文字所刻的金、银质奠基铭文板。</p> <p class="ql-block">阿契美尼德王朝终结后,波斯波利斯再也未能恢复往日荣光,渐渐地沦为了断壁残垣,甚至被埋入地下。以后虽然不时有西方商人和旅行者经过这里,但千年之后连当地人也不了解眼前遗迹的来源,竟将之归于神话中的国王贾姆希德(Jamshid)。</p> <p class="ql-block">最早记载来过此地的,是十七世纪发现楔形文字的意大利冒险家瓦莱(P. D. Valle)。最早图绘波斯波利斯的,是十八世纪荷兰画家和旅行家考尔奈利斯·德·布鲁茵(Cornelis de Bruijn,1652-1727)。可能他将波斯波利斯残缺的废墟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了发挥,后来又不断有画家或学者将废墟画了出来,以致学术界有种观点,认为波斯波利斯是现代人根据两百多年前人的画所造出来的伪历史。</p> <p class="ql-block">18~19世纪,根据发掘出的古波斯楔形文字,人们得知这里是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的建筑遗址。19世纪末,考古学家开始对遗址进行发掘和研究。但真正的考古发掘,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东方研究所委托德国考古学家、文献学家、历史学家恩斯特·赫茨菲尔德(Ernst Emil Herzfeld ,1879–1948)和巴列维国王的伊朗政府联合进行了大规模考古发掘。恩斯特·赫茨菲尔德的方案相当细腻完备,不仅要发掘地下潜藏的遗迹、文物,还对保护波斯波利斯古迹并尽最大可能修复进行了规划。其后的几十年,伊朗政府一直在对遗址进行保护和维修,并逐步揭开了波斯波利斯的神秘面纱。</p> <p class="ql-block">遗址修复中的航拍图。</p><p class="ql-block">(图片下载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经过1964年~2008年一系列的保护修复工作,伊朗和意大利合作项目“从宫殿到城镇”于2008年在波斯波利斯启动,由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伊朗设拉子大学、文化遗产和旅游研究所、伊朗考古研究中心、有关基金会合作开展。2011年起每年都使用新的方法和材料对这项活动进行监测,以检查所用材料在波斯波利斯所在的法尔斯环境中的性能。2019年5月,波斯波利斯国际古迹保护项目启动,开始修复部分历史遗迹。</p> <p class="ql-block">与波斯第一帝国几乎同时期的古希腊作家、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约公元前480年~公元前425年),把北到黑海北岸,南抵埃及最南端,东至两河流域下游一带,西达意大利半岛和西西里岛旅行中的所闻所见,以及第一波斯帝国的历史记录下来,著成《历史》一书,成为西方文学史上第一部完整流传下来的散文作品,现在我们所了解的许多古波斯历史都是出自该书。尽管书中不少历史是根据传说记录,也有不少随着考古和研究被证实存在着谬误或混乱,但他毕竟比较完整地把这段历史展现出来,因此希罗多德也被尊称为“历史之父”。 他将主要精力用来写作希波战争史,可惜并没有最终完稿,希罗多德于公元前425年离开了人间。</p> <p class="ql-block">作为希腊人,希罗多德对雅典民主政治赞美,认为民主政治优于专制统治。在他看来,希波战争实际上就是雅典的民主政治与波斯的独裁政治之间的战争;雅典之所以击败波斯帝国,主要就是因为雅典的公民享有民主和自由,而波斯则是一个专制国家。可是他没有预料到,他死后一百多年,终结波斯帝国的马其顿王国,也是建立在独裁专制基础上的。以致苏格拉底就曾大声疾呼:希腊的民主是一个愚蠢的制度。</p> <p class="ql-block">  朝代的更替是历史长河中匆匆走过的一幕,只有沐浴在晚霞中的波斯波利斯遗址,向人们倾诉着昔日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本游记照片除注明外,均由我本人所拍;文字参考有关书籍、景区资料介绍,并少量引用网上相关文章,结合自己的心得编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