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秀大瑶山(之二)

荆姐

<p class="ql-block"> 5月4曰早上,我们来到“木达木弄”景区。“木达木弄”位于金秀瑶族自治县长垌乡古占屯,与古占瑶寨一坡相望,离我们昨晚住地不远。“木达木弄”是瑶语,意思是“你来你好”。门票每人30元,老年人也要买票,因为是私人经营的景区。</p> <p class="ql-block">  我们清晨到这里,算是最早的游客了。山清水秀,是大自然的氧巴,是吸氧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  往景区里走,首先见到一处小村。</p> <p class="ql-block">  与金秀大瑶山有缘的社会学家费孝通早在他的《江村经济》一书中指出,农村的根本问题是“农民的饥饿问题”。农村问题的出路在于增加农民的收入、发展乡村工业,走发展乡村工业的工业化道路。如今,手扶拖拉机也成了历史。</p> <p class="ql-block"> 从小村往左拐,走过进来大门的对岸。</p> <p class="ql-block">  有山泉逐层而下,水量很大。</p> <p class="ql-block">  好像层层梯田,美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 啊!别有洞天!真的美极了!绿树成阴,溪水长流。在这里生活,不长寿才怪呢!</p> <p class="ql-block"> 简直是仙景!</p> <p class="ql-block"> 泉水轰响。老伴说,在这里也可以刻写“洗心”两字。</p> <p class="ql-block"> 更有道道瀑布。</p> <p class="ql-block"> 瑶望谷,这是瑶民居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眼睛为之一亮!这么美的地方,值得一来!</p> <p class="ql-block"> 溪涧瀑布。</p> <p class="ql-block"> 瞭望高空栈道。</p> <p class="ql-block"> 清凉爽快。</p> <p class="ql-block">  美!大自然的风光无限美!</p> <p class="ql-block">  去大瑶山旅游,除景区内,景区外没见有公交车,自驾车比较方便。美美的风景,久久不能忘记。</p> <p class="ql-block">  圣堂湖景区售票处,传说圣堂湖景区赛过桂林漓江,五一假期优惠价每人128元,平时要168元。</p> <p class="ql-block">  据说圣堂湖有胜过小桂林之称。</p> <p class="ql-block"> 从这照片看,像三峡。</p> <p class="ql-block">  但票价毕竟太贵了,又下起了瓢泼大雨,我们只能在凉亭里躲雨,然后在周边走走看看算了。</p> <p class="ql-block"> 雨后,下午,我们来到了金秀县县城。</p> <p class="ql-block">  金秀瑶族县艺术馆门口是一个广场。</p> <p class="ql-block">  艺术馆广场前有瑶族人民的祖先一一盘王的雕像,很雄伟!可惜没有时间进去参观了。</p> <p class="ql-block"> 有人坐在这里休息。</p> <p class="ql-block">  广场一侧有民族团结塑像。</p> <p class="ql-block">  各民族一律平等,讲民族大团结,这可是一件大事。</p> <p class="ql-block">  看这些建筑,三十年前是没有的。</p> <p class="ql-block"> 宁静。</p> <p class="ql-block"> 优美。</p> <p class="ql-block"> 俯瞰县城。</p> <p class="ql-block"> 参观了瑶族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从这张列表可以看到,汉人对瑶民的态度在1934年前后才有根本的改变。</p><p class="ql-block"> 史料记载,历代封建王朝的徭役和征税往往激起广西广东瑶族人民的反抗。王朝采取歧视镇压的政策。“上嫉下愤,日积日深”,称“猺贼匪患”。明朝中期,朝廷曾多次派兵征讨瑶民。</p> <p class="ql-block">  大瑶山南面有黔江大藤峡,绵延五十余里,山高谷深,雄奇险峻,峡上多山洞。古时曾有大藤连接江上,当地瑶民依赖大藤渡江,在此生活、防守。明朝宪宗时,公元1465年,韩雍领军20多万人,围剿瑶民,砍断大藤,称“断藤峡”,其中九月一次就杀7千人,年底又杀3千余人,真是一将功成万骨枯!但压迫越深,反抗越烈,镇压不能解决问题。正德五年(1510年)陈金率军征讨大藤峡,他的思路与韩雍相反,认为瑶民不过是为了一点鱼盐之利,与瑶民约法三章,满足瑶民的要求。</p> <p class="ql-block"> 当时的明朝皇帝朱厚照还准请赐名“永通峡”,于是稍安。但事后又变,瑶民再反。二十多年后思想家王阳明受命来广西,也开杀戒,但主要还是办学教化。功罪有待后人评说。大藤峡瑶民的反抗迫使封建统治阶级不得不在两广地区减轻一些剥削,改变了一些民族压迫的政策。</p><p class="ql-block"> 历史证明,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民族大团结,才是英明的。</p> <p class="ql-block">  1974年1月,广西文化工作者岑云端因事赴京,到中南海探望毛泽东。叙谈中,毛泽东提及大藤峡瑶民起义史事,高度赞誉起义军不屈不挠、勇于抗争的“大藤峡精神”,并挥笔题写“大藤峡”三字。2004年,桂平市人民政府将毛泽东手书雕刻于大藤峡北岸渌水冲口的迎巽山悬崖石壁上。</p> <p class="ql-block"> “群峰领袖”,想来是指大瑶山的主峰圣堂山?还是指大藤峡?或者指大瑶山的瑶民?</p> <p class="ql-block"> “啸傲林泉”,透露出瑶族人的内心世界?可见他们有不屈的灵魂。这样的艺术水平超出了我们的想象。</p> <p class="ql-block"> 过去的村规。</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村规。</p> <p class="ql-block">  衣服以黑色为主,但不失华美。</p> <p class="ql-block">  近年来,瑶族人民改变了封闭落后的状况,正在走出大山,走向世界。这是走到泰国的瑶民女装。</p> <p class="ql-block">  这是走到美国的瑶民服装。</p> <p class="ql-block">  费孝通先生是我国一位著名的社会学家,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他早年对中国社会结构,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调查分析,很有价值。</p><p class="ql-block"> “志在富民”,总结得好!</p> <p class="ql-block"> 1957年,费孝通被错划为右派,“文化大革命”中被批斗、住牛棚、下干校,但几十年来他始终心系大瑶山。他梦牵魂绕,五进大瑶山,与瑶族人民结下了深厚友谊,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费孝通对瑶族地区民族关系和经济社会发展、自然生态保护提出一系列见解,探索山区少数民族开放之路,向中央提出改进建议,至今仍深刻影响着大瑶山经济建设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 费孝通初进大瑶山时是1935年,正是汉人开始改变对瑶民态度的年代。如何改善关系,是一难题。费孝通夫妇能取得瑶民支持,顺利开展工作,很不容易。</p> <p class="ql-block">   1935年12月16日,费孝通在大瑶山调查时误碰瑶民抓老虎的陷阱,被夹腰腿受伤,新婚爱妻王同惠急着想走出山林呼救,在暗夜中跌入山谷,痛失生命。天亮后,费孝通有幸被找牛的瑶民发现救助。1936年5月,费孝通泣立悼妻墓碑,文词哀恸,现在读来,仍感人至深。</p> <p class="ql-block"> 这是加标点的碑文。注意,原碑上写到瑶山时,仍用“猺”字,可见当时对瑶民的歧视还没有完全改变。</p> <p class="ql-block">  50年过去了,1986年,下古陈群众在当年停放王同惠遗体的地方重修了亭子,亭旁贴着一副对联:淑德千秋在,精神万古存。</p> <p class="ql-block">  走出博物馆,我们再次瞭望如今的金秀县县城。大约三十年前,我们曾经来过这里。与三十前的印象相比,完全不一样,楼房群起,简直一个是天,一个是地!</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大瑶山恬静、美丽。</p> <p class="ql-block"> 愿大瑶山越来越美,瑶民越来越幸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