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堰古镇

西马桥

<div>张堰镇位于上海市金山区中部,地处长三角都市圈核心城市,南接杭州湾大桥,北望上海市中心,是金山区中部经济文化重镇,更是规划中的金山新城区"后花园",环境优美,经济发达,千年古镇,百年风骚,素有"浦南首镇"之称,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也是南社发祥地。 </div><div>张堰别称赤松里、留溪。“张”字的来历,传说二千年前的西汉开国功臣张良,功成身退,追随赤松子游,曾到此隐居。张堰镇上至今还存有“留溪路”的街名。“堰”字,指唐末五代(公元907年左右)所建华亭濒海之“堰海十八所”,至清乾隆年间,“所存者唯张泾一堰”。因这里的市镇挨着堰发展,故镇也叫张泾堰,后简称张堰。</div> <b>上海南社纪念馆(姚光故居)</b><br>南社第二任主任姚光故居始建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以前,毗邻张泾河,傍河道而筑,一条中轴线左右对称的四进院落布局,典型清末民初江南民居建筑风格。<div>姚光故居是当时南社人士通讯联络及会晤交流的场所,鉴于姚光先生与南社深厚的历史渊源,金山区以其故居为依托成立“上海南社纪念馆”,这是国内首个全面陈列南社历史人物事迹的专题场馆。纪念馆陈列内容分"青史垂功、烈士流芳、舆论开先、教育兴邦、绩学扬辉、翰墨凝馨、格致求精、家学承宗、巾帼争光、海外蜚声"十大部分,综合反映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参与社会革命及各种社会文化活动的历史。置身于姚光故居中,在珍贵的人物影像与文物史料间,了解20世纪初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参与社会革命及各种文化活动的史实,领悟永不褪色的南社精神。</div> <b>南社</b>成立于1909年,是20世纪初以民主革命启蒙思想宣传家、文学家、教育家为中坚,以推翻清王朝封建统治为共同政治基础,以振起国魂、弘扬国粹为主导文化思想,同时注意吸收西方先进思潮的全国性文学和文化社团。取“操南音,不忘本也”之意,提倡民族气节,它酝酿于封建王朝崩溃之际,兴盛于辛亥革命前后,绵延至新中国诞生之时。社团创始人为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具体负责人有柳亚子、姚光和朱少屏等。 <b>南社创始人</b><br><br><b>陈去病</b>(1874一1933),原名庆林,字病倩,号佩忍,别号巢南、垂虹亭长、法忍、无名、醒狮等,江苏吳江(今苏州市吳江区)人。1909年10月入社,入社书编号1。<br>1898年在铜陵创建雪耻学社,回应维新运动。后加入中国教育会、中国同盟会,编辑《警钟日报》《国粹学报》创办《二十世纪大舞台》杂志,主持过国学保存会会务。1907年与吳梅、刘三等组织神交社。1909年与高旭、刘亚子等创建南社。辛亥革命后,随孙中山赴广州“护法”,先后任非常国会秘书长、参议院秘书长等职。1933年12月4日病逝,葬于虎丘。著有《百尺楼丛书》等。<br><br><b>高旭</b>(1877-1925),原名垕,后改名堪,字天梅,号剑公,别号钝剑,别署江南快剑、慧云等,江苏金山(今上海市金山区)人。1909年10月入社,入社书编号2。<br>1903年与高燮、高增创立觉民社、出版决明《觉民》习刊。1905年创办《醒狮》杂志,参与筹组中国同盟会,被推举为江苏省主盟人。之后,参与创办上海中国公学、健行公学、钦明女校。1909年与陈去病、栁亚子等创建南社。辛亥革命后,任金山军政分府司法长。后被推为国会众议员议员,曾两度南下参加非常国会会议。1925年8月25日病逝于张堰,“万梅花庐”,著有《未济庐诗集》《浮梅词》等。<div><br></div><div><b>栁亚子</b>(1887-1958),初名慰高,字安如,号亚庐,一作亚卢,别号亚子,后改名人权,再改名弃疾,江苏吴江(今苏州市吴江区)人。.1909年10月入社入社书编号3<br> 1906年由高旭,朱少屏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1909年与陈去病、高旭等创建南社、被选为书记员,此后任主任。1911年创办《警报》曾担任多份报纸主笔。1923年发起组织新南社。1932年任上海市通志馆馆长。1948年参与发起成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等职。1958年6月21日病逝于北京。著有《磨剑室文集》《南社纪略》等。<br><br><b>姚光</b>(1891-1945),谱名后超,字石子,号凤石,又号复庐,别署佚史氏,江苏金山(今上海市金山区)人。1909年由高旭介绍入社,入社书编号26。<br> 中国同盟会会员。1906年与高旭在家乡创办钦明女校,后与高燮、高旭等同创国学商兑会,任理事长,出版《国学丛选》。1918年当选为南社主任,主持社务。1924年任国民党金山县党部执行委员。1928年与胡朴安、陈乃乾发起组织中国学会,后又发起组织金山县鉴社,编印《金山县鉴》。毕生致力于文化教育及各种社会公益事业,为近代著名国学家、藏书家。著有《金山艺文志》《复庐文稿》《浮梅草》《荒江樵唱》等。<br><br><b>朱少屏</b>(1882-1942),名葆,号屏子,别署朱三、平子等,上海人。1909年11月由栁亚子介绍入社,入社书编号6。<br> 中国同盟会会员。1906年创办中国公学,又与陈陶遗、高旭等创立建行工学。1909年南社成立后任会计员、书记、庶务员等职。后参与创办《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等。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总统府副秘书。1914年加入中国科学社,总务《科学》杂志。1916年被推荐为寰球中国学生会总干事,主持社务逾二十年。1932年被聘为上海市通志馆副馆长,参编《上海市通志》。1940年1月出任驻菲律宾领事。1942年4月17日被占领马尼拉的日军杀害。<br></div> 南社纪念馆内的復廬,右边整墙上是南社同人録 南社社员遍布长江三角洲地区,也远及华中、华南、西南、华北及东北诸省,有个别来自海外。南社有苏、浙、闽、粵、湘、辽六个支社以及新南社、南社纪念会,其总人数共达1650余人。 <b>南社雅集</b><br>从1909年11月13日成立,到1917年4月15日共十八次雅集。除第一次在苏州虎丘、第二次在杭州西湖,其余十六次均在上海召开。 <b>南社中的著名教育人士</b> <div><b><br></b></div> 张堰姚家是金山望族,姚氏受姓虞舜,舜帝姓姚名重华,故姚光故居仪门匾额上砖刻有“<b>重华世胄</b>”,在故居三进长廊铁栏杆上还铸有“重华世裔”,也是说姚姓为舜帝后裔。 <b>白蕉艺术馆</b><br>白蕉(1907-1969),上海金山张堰人,本姓何,名馥,又署复生、复翁军,后改白蕉,字献子,别号很多,金山张堰旧属松江府,松江古称云间,故又自署云间白蕉、云间居士、云间下士等等。我国著名书画家、艺术教育家,南社纪念会成员,上海中国画院画师。艺术馆以白蕉先生生平事迹与艺术成就为主线,着重展现其在诗文、书法、绘画、篆刻等方面的艺术成就。 <b>陈家走马楼</b><br>始建于晚清,为里人陈中一之母所建,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是金山现存唯一完整的木结构走马楼。金山县第一个中国共产党支部在这里成立,同时这里也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金山党派活动的主要场所。 <b>大隐书局</b><br>此宅大约建于清末,曾是原金山第一家商会会长钱伯勋在张堰镇上的一处房产,开过绸缎店。新中国成立后,租借给了张堰浦南中学做男生宿舍,后归张堰中学管理。书局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进行改造修葺,以上海近代历史建筑为主轴,在传统的书店里融入了休闲、社交等元素,为读者提供了一个静心阅读的歇息之地。 <b>吴梁三命坊</b><div>位于张堰中大街政安弄口,建于明隆庆年间的“三命坊”遗迹。“三命坊”是为纪念广西太平知府吴梁所立,“三命”的出处见《左传·昭公七年》:“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旧指官职步步上升而态度愈加谦虚。吴梁,字伯材,号贞石,张堰人,生卒年无考,为元代当地望族吴良用的六世孙(现在的张堰公园,即为原吴良用的私宅)。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吴梁由拔贡中举人,未仕家居。嘉靖三十三年,倭寇出没于东南沿海,烧杀劫掠,无恶不作。松江知府出于私心,以坚壁清野为由,准备烧毁漕泾、张堰两镇。吴梁闻讯挺身而出,与侄子吴潮前往力谏,始息其议。当地居民为感谢吴梁,为其立生祠、建功德碑(碑原存张堰广福寺,后建张堰中学时遭毁,今残碑尚存张堰公园),并在现在的政安弄口建“三命坊”纪念他。在历经了近两百年的风雨和战乱后,于清乾隆年间倒塌,至清末仅存两柱,上世纪80年代建造张堰理发店时又被拔去一柱,仅存南边一柱。<b><br></b></div> <b>政安弄特色里弄</b> <b>钱培名宅</b><div>原属明代吴梁三命堂,清代主人是金山钱氏家族的钱培名,曾在此校勘刻印历代孤本名著,辑成《小万卷楼丛书》17种,并于光绪年间辑成《钱氏汇刻书目》,收录金山钱氏历代所有汇刻书目。<br></div> <b>张泾河</b>是黄浦江支流,源头从松江的泖港入口,沿途流经金山的松隐、新农、张堰、干巷、金山卫等五个乡镇。 张堰轮船码头 <p class="ql-block"><b>张泾板桥</b></p><p class="ql-block">横跨张堰古镇的母亲河——张泾河,连接张堰中大街和西大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