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项目,学以致用——莲都区项目化学习课程与实施与提升培训(第二天)

<h3>  项目化学习作为当今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已成为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之一,是促进教与学方式变革的一种重要载体。为了进一步探索项目化学习实施路径,提升教师项目化学习设计和实施能力,5月23日莲都区项目化学习课程与实施与提升第二天的培训精彩继续。</h3> <h3>  上午的培训寿冠聪老师、刘聪老师、张璐琳老师,围绕“在项目体验中感受项目中的学习”这一主题共同为教师们呈现了精彩纷呈的讲座和小组讨论。</h3> <h3>  张璐琳老师以3个项目活动视频,结合自身的学科让大家进行思考,在案例中学习到的项目知识。并在项目案列分享中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的,通过阅读与鉴赏、梳理与探究等为主线,去设计驱动性问题开展项目活动。</h3> <h3>  刘聪老师向大家分享了项目化学习的案例——《“不低头”的稻穗》,开展了作为碧小小农夫,如何解决稻穗“不低头”问题的探究项目。并组织学员们围绕驱动性问题“如何设计一条合理的莲都游玩路线?进行各小组的头脑风暴与分享。</h3> <h3>  寿冠聪老师在上午培训最后,向大家梳理了项目活动与steam教育的区别,学科和跨学科的区别,取决于目标的设定。而综合实践活动是由主题引领,项目化学习是由问题引领,对项目化活动做了深度的解读。</h3> <h3>  下午的培训以“项目化学习支持性活动及评价的设计”为主题展开。童婕妤老师、金世超老师、杨倩倩老师为工作坊主讲人,带领培训教师们继续深入学习项目化活动。</h3> <h3>  金世超老师分享《守卫“萤”地》的项目案例,讲述了作为碧湖新城新时代少年,如何结合九龙湿地萤火虫聚集地的实际情况设计可行的保护方案?以“探秘萤地、探究原因、设计方案”三个核心任务进行设计支持性活动:组建探萤小队、探访九龙湿地、设计调查方案、设计方案等。金老师还介绍了“KWH表”及使用方法,以此来帮助学生进行项目化知识整理。</h3> <h3>  杨倩倩老师结合案例《“影娃”诞生记》让我们了解了项目化学习中活动评价的重要性。杨老师从评价量表的定义,评价量表的制定、评价量表的结构等方面让我们对评价有了更深入的认识。</h3> <h3>  在实践环节,董婕妤老师带领学员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评价量表。这一互动不仅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让大家对评价量表的实用性和灵活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随后,一场别开生面的“画廊漫步”活动展开,各小组以PDQ框架为指引,相互浏览、点评、提问,改进、分享,这一过程充满了灵感的碰撞与智慧的火花。</h3> <h3>  项目化学习,让知识学习从“散点”走向“聚合”,以核心问题为出发点,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项目化学习有它独特的教学价值所在——唤醒学生的“跨界思维学习”,实现“深度学习”。今天的培训,老师们通过小组实践学习,实践设计驱动性问题,提炼问题链,拆解任务等。我相信,这些思路和方法,在老师们的教学中一定能够得到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相信这次的学习收获在老师的日常教学中能真正地落到实处,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基础。</h3>

学习

项目

老师

评价

培训

量表

设计

活动

学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