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行

金风送爽

<p class="ql-block">山因革命而高,地以人杰而灵。漫步井冈山,我们俨然在读一部红色经典。每一座山峰都是一部英雄史诗,每一条小径都凸现一种沉着和坚毅,每一根竹子都是中国革命的见证,似乎每一阵风吹过都有先烈的呼唤和叮咛……</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第一次知道井冈山,是在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里学过《朱德的扁担》《八角楼上》。长大后当了小学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过《朱德的扁担》《八角楼上》。课文里的语句,师生随时都可以脱口而出。比如“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会师了。”“井冈山上生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去挑粮。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再比如“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毛主席住在茅坪村的八角楼。”“这是一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第一次知道井冈山毛竹,是因为中学时代的语文课本里袁鹰的散文《井冈翠竹》。“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难忘的是毛竹。”“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天下竹子数不清,井冈山竹子头一名。”这些句子,如雷贯耳。</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第一次来到井冈山,是五月一日。汽车7:31从鹿寨出发,一路驰骋,跋涉千里,16:01到达打卡地。红色人文景观扑面而来,映入眼帘的是迎风招展的鲜艳党旗,是丛林中紧握钢枪的红军战士。那漫山遍野的井岗翠竹,显露着无限生机,从远处看,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有的密密麻麻,有的亭亭玉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月二日,我们从游客中心出发,坐上“风里雨里,安全载您”的井冈山景区观光车,沿着崎岖的山路向前,游览龙潭、黄洋界、八角楼、毛泽东旧居、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山峦连绵起伏,云雾或缭绕或翻腾,宛如仙境一般,又仿佛隐藏着无数的秘密。西装革履的年轻司机,胸前佩戴着党徽,双手娴熟地操纵着方向盘。路边笔直的参天大树从眼前一闪而过。郁郁苍苍,重重叠叠的丛林中,一会儿出现一颗红五星,一会儿出现一把红火炬,一会儿出现一支冲锋号,一路上,我们领略自然风光,重温历史故事,感受人文景观。</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井冈山,天下第一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如今成为红色旅游圣地。我们听过她的故事,读过她的诗词。当踏上她的土地,呼吸她的空气时,心中那股挺拔、坚韧、不畏艰难的干劲油然而生。南湖,星路,红杜鹃,红米饭,一盏灯,老俵,老兵,友善……这些久远而又亲切的词语,在井冈山成了宾馆、饭店、民宿的招牌。.</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游人如织,大家来自全国不同的地方,却怀着对这座山的同一种敬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