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湖南长沙东牌楼简牍墨迹

济铭书法教育中心

<h3>古井(窖)简牍堆积情况</h3></br><h3><strong>一、关于湖南长沙东牌楼简牍</strong><br></br></h3></br><h3>       2004年4-6月,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位于市中心五一广场东南侧的东牌楼建筑工地古井群,进行了考古发掘。通过清理,除了出土数百件东汉晚期的青瓷器、陶器、漆木器等文物外,还在7号古井中出土了一批东汉晚期简牍。</h3></br><h3>       推断认为7号古井,其使用年代为东汉桓帝至灵帝末期,废弃年代为灵帝末年至孙吴初期。</h3></br><h3> <h3>       该批简牍计426枚,其中216枚写有文字。大多数简牍双面写字,少部分为单面书写,字数约5千左右。其中有9枚简牍写有公元168-189年汉灵帝在位的建宁、熹平、光和、中平四个年号,最早的写于建宁四年(公元171年)、最晚的写于中平三年(公元186年)。</h3></br><h3> <h3>      简牍是长沙郡和临湘县通过邮亭收发的公私文书;就书体而言,篆、隶、草、行、楷各具形态。有些木牍上的草书,虽然还留有章草横向取势的影子,但波碟己经消失,俨然是今草笔法。可见,东汉晚期的今草,书写基本规范,已普遍用于日常。同时,行书和楷书已具面目,但成熟度不及今草。</h3></br><h3> <h3>       继秦朝之后,汉朝是大一统的王朝,存续四百多年(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是中国历史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而长沙东牌楼简牍存在于内忧外患、社会动荡不安的汉末灵帝时期,人们的思想和文化观念面对社会无序、天下即将大乱的局势下,想法各异,传统文化观念不可避免的发生变化,反映到实用书写中,出现多种字体齐头并进、共生共存的使用状态,书写束缚的减少,为后人展现了丰富多样、自由潇洒的文字书写面貌。这种情况,从东牌楼简牍中得到了充分的映证。</h3></br><h3> <h3>       上世纪初期以来的百年间,自西北而东南,在敦煌、居延、武威、江陵、长沙、临沂、连云港等地出土了大量汉代简牍。这些简牍的书写年代,自西汉到新莽以至东汉中期,唯东汉晚期的简牍资料空缺。到目前为止,长沙东牌楼简牍是首次发现的东汉晚期简牍资料,也是最接近魏晋时期的汉代简牍,填补了东汉晚期缺乏简牍资料的空白,其与以往发现的“两汉”简牍和帛书、长沙走马楼吴国简牍及其他魏晋简牍和残纸等,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从“两汉”到魏晋的字体演变发展链。</h3></br><h3> <h3><strong>二、简牍文字的草化书写,引领着正体字的演变</strong><br></br></h3></br><h3>       分书(带隶意的书写)的点画和结体形式,在简牍草写中逐渐萌芽发展,汉武帝时期已初具雏形。到了桓、灵帝时代,经过整饬,逐渐成熟,取代篆书成为流行的正体字,使用于碑刻和石经等庄重而重要的场合。<strong>可见,汉文字草体的发展远远走在正体的前面,推动着正体的新旧更替。</strong>而长沙东牌楼东汉简牍又进一步告诉我们,简牍草体在桓、灵时代被整饬为正体而盛极一时的同时,并没有停止发展的脚步,继续因革损益,从分书向楷书转变了。<br></br></h3></br><h3> <h3>       分书的横画,起笔重按形成蚕头,收笔重按后向右上挑出形成雁尾。撇画收笔重按后回锋,捺画收笔重按后挑出,左右两边形同飞翼。这样的修饰性写法,加强了文字书写的艺术表现力。但是,它们都偏重造型,忽视连贯,一笔是一笔,“笔笔断,断而后起”,书写太慢,效率不高,有悖于汉字作为语言记录符号的实用功能。<strong>分书点画不能兼顾美观和实用两方面的要求,算不上一种完美的字体,因此还得进一步发展,发展的方向就是在造型的基础上解决上下笔画的笔势连贯问题。</strong><br></br></h3></br><h3> <h3>      从笔画书写连贯的角度看,横画在收笔之后,下一笔的起笔都在它的左边或者下边,因此不能往右上挑出,必须往下按顿,向左回收。撇画如果要和后续的笔画连贯,收笔时不能按顿,必须顺势出锋,成为上粗下细的形态。横画、竖画有时为了强化书写的连贯性,自然生发出勾、挑、趯等笔画形态。人们对分书点画强调笔势的连贯性以及提高书写便利性的需求,使分书在日常书写中的楷化意味渐浓,促进了书写的正体由隶书向楷书转变,进而产生了现在使用的正体字—楷书。</h3></br><h3> <h3>       分书的横画其左右两端的粗细大致相等,撇和捺都是上细下粗,所有笔画左右两部分的笔墨分量基本均等。因此,结体比较简单,只要横平竖直,就能保证分间布白的均衡和匀称,如“大”字写作“大”。楷书由于撇的收笔变按为挑,上粗下细,而捺仍然是上细下粗,结果造成“大”字下半部分左疏右密,左轻右重,重心失衡。为了避免这种毛病,必须增大右下捺画周围的留白,将一横变为左低右高的斜横,以左低来压缩左下的空间,以右高来增加右下的空间,损有馀而补不足。并且将撇稍微向左挪动一下,使整个字的中心从原来的正中改到稍微偏高偏左的地方,结果形成“上紧下松、左紧右松”的楷书结体特征。</h3></br><h3> <h3>       分书到楷书的演变,有两个特征:<strong>一是</strong>点画可以连绵书写,气息通畅;<strong>二是</strong>结字左低右高、左紧右松。《长沙东牌楼东汉简牍》就是这段历史的见证。为了追求连贯书写,横画往往顺势露锋起笔,收笔不再往右上挑出,而是往下按顿回收,与下面笔画相连。撇细捺粗,左轻右重,横画不得不左低右高,从而打破分书横平竖直和左右对称的结体方式。而且因为强调了上下连贯,上一笔的收笔就是下一笔的开始,笔笔要“回收”。下一笔的开始是上一笔的延续,笔笔要“逆入”,逆入和回收约束了点画的横向打开,使横画变短,使结体变长。</h3></br><h3>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02C0venEAurrzufc7tZ_iA"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