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路是我最熟悉的街道之一。在石家庄我家住过两个地方,一个是1948年春入住的中华大街28号,一个是1955年入住的中山路路北邮电局与大西洋钟表行之间的裕顺胡同。 青少年时期中山路两边的街道、胡同我几乎都走过,我记得的有站前街、公理街、南大街、南湾街、市场街、花园街、南小街、北小街、宁远街、北斜街、青年路、黎明路、中华大街、维明街、华安街… 我印象最深的坐落在中山路的商号及单位主要有:人民商场(百货公司)、老万宝商场、大西洋钟表行、土产门市部、普惠药房、石门照相馆、人民电影院、新中国电影院、大众剧场、文化馆、邮电局、八一俱乐部、中山路小学、石家庄人民医院…… 中山路原名木厂路。为啥叫木厂路呢?<br> 1907年,随着正太铁路线的修通,负责制作火车轨道枕木的锯木厂作为铁路线配套附属设施工厂开始建设起来。锯木厂旁一条破败不堪,路宽不足十米的石板路就被称为“木厂路”,这就是最早的中山路。<br> 1937年10月,日寇占领石家庄市区,为了把这里作为他们在北方驻军的大本营,日伪政权开始了一系列的城市建设。<br>1937年,地道桥以东的道路取名为“新民路”。1939年,木厂街拓宽32米,地道桥以西的改名为“朝阳路”,并西延至现在的维明大街一带。。1945年,将朝阳路改为“中山路”。<br> 1930年代左右的中山路 1940年之后朝阳路再次西延至防洪堤。现在的维明大街以西至到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的路段,在当时是砂石路,再往西是土路。<br> 石家庄解放后,多次对中山路进行扩建和改造。1953年,将中华大街至公理街这一段铺装改造成沥青混凝土路面。1958年,在地道桥至中华大街这一段,安装了自来水管道。1981年,自来水管道铺设延伸至中华大街到原石太铁路这一段。 <br> 正如其它城市中山路的来源一样,石家庄中山路没有例外,也是以中山先生名字命名的,和中山国没有一点关系。今天的中山路已经成为石家庄商业繁华的最好缩影,就是石家庄的王府井、就是石家庄的南京路。 19 47年11月解放军进入中山路 19 47年11月解放军进入中山路 刘芙田祖籍山西平定。1948年,16岁的刘芙田来到石家庄,先在私人银号工作,后来到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市支行工作。虽然刚解放不久,但银行职工的文体活动非常丰富,陆续组建了秧歌队、腰鼓队、军乐队等。从小就爱好文体活动的刘芙田,是名副其实的活跃分子。<br> 刘芙田老人将自己珍藏的15张原版照片交给了档案局。石家庄市档案局副局长傅丽娟介绍,刘老这些照片大多是在当年的中山路上拍摄的,很多是绝版照片,档案局里也不多见,非常珍贵。<br> 刘芙田 有了刘芙田保存的照片,使我们看到了1950年代初中山路的旧貌。<br> 刘芙田老人说,“当年的中山路很短,大概就是从如今的火车站地道桥到新百广场的距离,所有的庆祝活动都在这里举行,”除了1950年腰鼓队在中山路演出的照片,大部分照片中都可以看出当时中山路的样子。“当年银行在中山路上办公,很多记录银行活动的照片,无意中留下了中山路的影像。”<br> 1950年元旦中国人民银行在石家庄市成立,地点就在中山路上。 1950年腰鼓队在中山路演出的照片,大部分照片中都可以看出当时中山路的样子 1954年5月1日的照片上满街都是人,刘芙田说,那时“五一”劳动节放假一天,很多单位都组织职工上街游行,各界群众在中山路体育场举行集会后,便分散到各主要街道。“当时刘芙田参加了银行职工的游行,在军乐队队首敲大鼓的那个人就是刘芙田。 刘芙田珍藏着一张拍摄于1950年的照片。照片上,十来个身穿白衬衣、黑裤子的小伙子排成一队,正在扭秧歌。队伍最前面的就是刘芙田。他手里拿着一把斧头,身后的同事拿的是一把镰刀。秧歌队四周有很多围观和过路的群众,有人抱着孩子,还有人推着自行车边走边看。虽然这是一张已发黄的黑白照片,但照片上扭秧歌的场面非常热闹,似乎能听到铿锵的锣鼓点儿。 <br> 这张照片拍摄于1950年夏天,具体是哪天,刘芙田记不清了。当时,刘芙田所在的人民银行石家庄市支行,就在今天中山西路中国工商银行桥西分行的位置,位于石家庄最繁华的地段。每逢大的节日,银行的秧歌队、腰鼓队就上街表演,从银行门口出发,一路向东,走到如今的解放广场,再往北拐上新华路,然后沿新华路往西,再返回中山路,就这么绕一大圈儿。大家一边走,一边扭秧歌、打腰鼓,总会吸引很多群众驻足观看,或者跟着队伍边走边看。那时的中山路上很少有汽车,路面非常宽阔,所以把中山路当舞台,没有任何问题。<br> 当时,银行职工表演的“红旗腰鼓”一度名声在外。如果是在马路上演出,人数、队形可以随意一些,但要是在正规舞台上演出,要求就比较严格了。“红旗腰鼓”要求有八男八女16名演员,男演员打腰鼓,女演员持钹。队形不断变换,还有大鼓等乐器伴奏,给人一种活泼欢快的感觉。即将谢幕时,一名演员手持红旗跑到场地中央,16名主要演员围绕在红旗下,女演员呈蹲步,男演员呈马步,红旗飘飘,钹鼓相应,每到此刻,观众席上总是掌声阵阵。从开场到谢幕,总共20多分钟的时间。 上世纪50年代,刘芙田和同事们经常到市内的各大剧场、大型运动会的开幕式上演出,也不时到农村演出。这一张拍摄于1954年的照片,就再现了“红旗腰鼓”在槐底村演出的盛况。当时,银行的秧歌队、腰鼓队等都是团委组织的,而团委从书记到委员都是银行职工兼任的,刘芙田当时就是团委委员。既要做好本职工作,又要利用业余时间排练、演出,但没有一个人喊累,大家的兴致始终都很高涨。“那时刚刚解放不久,战争结束了,老百姓再也不用担惊受怕,踏踏实实过上了好日子,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所以演出时演得带劲儿,观众看着也喜欢。” 1950年代的中山路 石家庄百货公司(人民商场) 这是1958年发表在石家庄日报上我写的通汛,二七老工人宣传队在中山路上宣讲 中山路餐厅 位于中山路的老万宝百货店 位于中山路的老万宝百货店 老万宝百货店购货的人群 1962年4日24日我(左)与好友郑发(右)、张国权(中,郑发好友)在石家庄八一礼堂外合影 1962年4日24日我(中)与高中同班同学江玉华(江湧左)郑发(右)在石家庄八一礼堂外合影 1980年代的中山路 1980年代的中山路 1980年代的中山路 如今中山路旧貌换新颜,高楼林立,再也见不到当年的影子。 制作:吴祥云 2024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