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王陈友谅为义门陈崇阳庄知升公十四世裔孙

和煦阳光

<p class="ql-block">作者:陈国明</p> <h3>陈友谅公,生于公元1319年,湖北沔阳人,祖籍江州义门陈(今 江西省九江市德安义门陈村)人,陈友谅虽然失败,但他应该是江 汉及江州之一大英雄人物,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风骚枭雄。这不 仅仅是湖北沔阳之骄傲,也是江州义门陈氏之骄傲。<br></br>作者来自陈友谅祖籍地—江西德安县(古江州义门陈),受江 西省江州义门陈文化专业委员会之委托,来参加湖北仙桃“大汉陈 友谅”研讨会,我非常荣幸。本人从事陈友谅家史研究多年,走访 了江西、湖北、湖南三省100多个县市,800多个乡镇,对陈友谅之 家史初步有所考略,现将考证情况介绍如下:<br></br> 一、陈友谅建都江州(九江)之原因:<br></br>九江(原名江州、又叫柴桑)历来乃兵家必争之地,长江与鄱 阳湖交会处,水陆交通之要塞,风景秀丽的庐山脚下,土地肥沃, 旱涝保收的丘岭地带,是当时江南最大的港口大镇,此乃建都原因 之一。<br></br>江州义门陈氏建庄于唐代,兴旺于宋代,曾创造了十五代、三 千九百余口、三百余年不分家的世界家族奇观,成为了唐宋时期人 口最多、文化最盛、团结最紧、合族时间最长的天下第一家;曾受 到唐宋时期七位皇帝二十七次之旌表。当时家族内部就流传着一句 谚语:“金鸡叫凤凰啼,不出天子到何时”。那时家族成员就预测</h3></br><h3>到将来义门陈家要出天子,因为义门陈氏本身仍陈朝皇帝陈霸先之 后裔,血液中流淌着皇家的血脉。<br></br>由于当时义门陈家族势力庞大、朝野大盛、恐将来危及朝廷统 治,于宋嘉祐144七年(公元1062年)七月初三,宋仁宗亲自下旨勒 令分家,从此义门陈氏三千九百余口人分迁到了全国七十二个州郡 (今16个省个县),但太多数成员分布于江西、湖北、安徽、湖南、 江苏、浙江等长江流域,家虽然分了,但当时还留下了近三百人固 守故土,到元代时,经过二百余年的发展,义门陈故居有繁衍为二 千余人;俗话说“打虎亲兄弟,打仗父子兵”,陈友谅祖籍江州, 他没有忘记义门陈传统和义门陈精神,义门陈故居后裔及分散到长 江流域的后裔就是陈友谅统治天下的有生力量。此乃陈友谅建都江 州(九江)原因之二。公元1360年陈友谅称帝,改国号大汉(江汉 人),改年号大义(义门之后),这就是一个充分的说明。<br></br>二、为什么明太祖朱元璋血洗义门陈,明世宗朱厚熄表彰义门陈?<br></br>据德安县志及庐山志和全国义门陈氏家谱均载“义门陈毁于元 末”,陈友谅虽然于公元1363年战死于鄱阳湖(今江西湖口县东庄 乡四王庙),但公元1363年于公元1368年间,各地陈友谅的同党力 量还在奋力反抗,主要反抗力量是陈友谅直属亲人及陈氏家族成 员。朱元璋特别相信风水,恐陈氏家族东山再起,他多次派军队到 义门陈故居血洗义门陈,见陈姓人就杀,把义门陈三百多年建起的 家园及唐宋时期的辉煌建筑全部化为灰烬,最残忍的是义门陈祖坟</h3></br><h3>全部被朱元璋军队掏空,从而达到破坏风水之目的,据德安县志和 九江府志记载:“元末至明嘉靖32年(公元1553年)德安县基本无 陈姓人口”。也就是说自1363年至1553年,这290年间德安县基本无 陈姓人口居住,其原因是怕朱元璋残忍报复,直到明嘉靖32年(公 元1553年)世宗皇帝感到先帝之残忍,发自善心, 赦表义门陈 , 查访义门遗迹,重树义门牌坊。从此部分义门陈后裔又从各地迁回 到义门老家居住,先祖就是那时从江西吉安迁回老家德安居住的其 中一支。<br></br>三、陈友谅世系及迁徙:<br></br>1世知升:宋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义门陈大分<br></br>迁时分迁崇阳庄,为崇阳庄一世祖,生子一:世儒(被奸臣所 害)无嗣,以义门陈延赏公第三子僖公为嗣。<br></br>2世僖公:原住高安,因官袁州(江西宜春),未迁至崇阳, 仍住袁州。生子一:允登<br></br>3世允登:宋封荣禄大夫,生子一:秉德<br></br>4世秉德:宋封光禄大夫,生子二:泊立、泊成<br></br>5世泊立:历官云南临安府知府,升任云南巡抚,妣韩氏,生 子二:可宗、可緮。<br></br>6世可宗:历南雄府保昌县知县,升任嘉应州知州, 妣李氏,生子一:履谦<br></br>7世 履谦:历任广德州建平县知县,升任六安州知州,妣吴氏,</h3></br><h3>生子三:元文、元武、元斌。<br></br>8世 元文:字桂元,号福山,进士,历官南京,后官庐陵(江 西吉安),妣谭氏,生子一:泄翰<br></br>9世 世翰:字文龙,官参知政事,元兵至有讽其降,<br></br>其日“诸事特畏死耶人孰不死耶”被执至,抗不食卒,母谭太 君病尼寺中,左右视之涕下日:“幸与 吾儿同日死,又何恨栽?”。 时避难 邑,母亦自尽事详国史。妣邓氏,生子一:麟昌<br></br>10世 麟昌:妣方氏,生子四:禧、福、祥、禄,卒葬崇阳。<br></br>11世 禧公:携全家迁居武昌府崇阳坊源。生子五:千一、千 二、千三、千四、千五。千一出福公为嗣,千四出祥公为嗣。<br></br>12世 千一:妣张氏,生子三:仲一(字普才);仲二,(字 普略);仲三,(字普全)。后千一携子转迁临湘阳田畈,以渔业 为生。<br></br>13世 普才(仲一):妣周氏,生子七:友福、友财、友直、 友谅、友仁、友贵、友信。普才携全家以渔业、游至长江北岸定居 于黄蓬山(今洪湖市乌林镇)<br></br>14世 友谅(普才四子):大汉皇帝陈友谅是也,黄蓬山离沔 阳城八十余里,属沔阳府管辖,谅肆业于沔阳城。从而造就一代枭雄!</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5dXQywAqI_YouWkIt3amKw"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