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全景网</p> <p class="ql-block">你睡觉前,会做什么?小编总是刷下朋友圈才安心..</p><p class="ql-block">睡醒后,第一件事,你是打开手机,继续刷朋友圈,还是刷抖音?</p> <p class="ql-block">硅谷密探(ID:guigudiyixian)</p> <p class="ql-block">有数据显示,55.2%的人平均每天打开微信的次数超过10次(小编绝对是其中之一…… )</p><p class="ql-block">但是!不要以为这只是我们的常规动作,歪果仁也如是说:</p><p class="ql-block">当我孤独时,我会查看 Facebook ;当我感到不安全时,我还是会看 Facebook……</p><p class="ql-block">在科学家眼里,人类如今正生活在一个最大的行为实验场中。人类的一切行为是可以被观察、被调整的,甚至是可以被设计的。一切只因为,你用了——智能手机。</p><p class="ql-block">BBC Panorama 系列纪录片最新一集讲述的就是——智能手机,背后黑暗的一面。</p> <p class="ql-block">(截图自BBC纪录片,版权属于原作者)</p> <p class="ql-block">大公司喂你“可卡因”,让你上瘾</p><p class="ql-block">硅谷,是众多全球社交媒体巨头的诞生地。</p><p class="ql-block">Facebook,月活用户超过 20 亿,也就是说全球 75 亿人口里,不到四个人之中有一个人就在使用 Facebook。如果再加上旗下收购的 Instagram 4亿日活跃用户的话,那比例就更大了。更何况,Instagram 是日活数据,不是月活。</p><p class="ql-block">Twitter,美国总统川普治国安邦的挚爱,初略统计了一下,他老人家24小时内,发了8条... Twitter 2018年第一季度最新数据,3.36 亿月活用户;</p><p class="ql-block">而 Instagram 的重要竞争对手 Snap,最新数据日活跃用户也达到了1.91亿。</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过去,我们认为上瘾大多和化学物质有关:海洛因、可卡因、尼古丁。如今,社交媒体的出现,它虽然不是化学物质,却在某种程度上,让我们上瘾了。</p><p class="ql-block">BBC 在这部纪录片里,请来了那些曾经工作其中、熟悉硅谷社交巨头的内幕人士,一一分析 Facebook、Twitter、Snapchat 都是如何让用户上瘾的。他们说,大公司正给用户喂上了“行为可卡因”(behaviral cocaine),让你无处可逃。</p><p class="ql-block">点赞背后,是你被认可的假象</p><p class="ql-block">说社交媒体上瘾,当然离不开的首个巨头就是 Facebook。用 BBC 的话说,全球使用 Facebook 产品的用户数量,甚至比全球宗教信仰者还多。</p> <p class="ql-block">(截图自BBC纪录片,版权属于原作者)</p> <p class="ql-block">Sandy Parakilas 曾在 Facebook 担任平台运营经理,他承认,就是要让用户沉浸在其中,用户的关注度、关注时长,就是卖给广告商最好的产品。</p><p class="ql-block">那如何让用户沉浸其中呢?Facebook 上有个很小的设计,或许你都没有意识到,它就足以让你上瘾。</p><p class="ql-block">曾为 Facebook 设计了大拇指点赞“Like” 功能的产品经理 Leah Pearlman 坦言,最初设计大拇指的图标,只是想让用户感觉使用起来更友好,但用着用着发现,自己很关注每次 Po 文后收到的大拇指数量,甚至在想,为什么这次没有上次多。</p><p class="ql-block">“会把收到大拇指数量的多少,作为衡量自我价值的标准。”然后,Leah 就沉浸在 Facebook 无法自拔了(跟我们发完朋友圈后,时不时打开,查看下点赞数,是不是很像?)。</p><p class="ql-block">“当我孤独时,我会查看手机;当我感到不安全时,我还是会看手机…… ”</p><p class="ql-block">这是 Leah 对 BBC 调查员说的原话。</p><p class="ql-block">人如果需要验证某些东西,或者验证某些情感需求时,社交媒体是如今最常用的工具。但“当你需要通过 Facebook 验证什么时,却发现什么都没有,你的心情会变得极差。” (以为朋友圈会收到很多个赞,但实际并没有时,你的心情会不会也同样很差...)</p><p class="ql-block">因为这样,Leah 在 Facebook 工作了四年后,离开了。</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全景网</p> <p class="ql-block">不设“底”线,让你不停地刷手机</p><p class="ql-block">科技是如何操控人的行为的?曾经在 Mozilla 和 Jawbone 工作过的设计师 Aza Raskin 告诉 BBC,用一个汤碗实验(soup bowl experiment),就可以很好地加以解释软件设计上的一个技巧,如何让用户成瘾。</p><p class="ql-block">汤碗实验是说,让两组参与者同时喝汤,一组的汤碗会自动往碗里补充食物,另一组会提供准确的饮食提示,告诉参与者喝了多少。研究发现,那些从自动补充碗里吃东西的参与者比普通碗的参与者喝多了 73% 的汤。然而,这些参与者还不认为他们吃得更多,也没有认为自己比正常人吃得更饱。</p><p class="ql-block">这个实验跟科技有什么关系呢?</p><p class="ql-block">Aza 说,如今用户在看社交媒体的各种滚动消息时,为什么习惯性一直不停地刷下去,就是因为它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提示说,你看的东西已经到“底”了。这样,大脑就会支配着手指一直不停地往下刷。</p> <p class="ql-block">(截图自BBC纪录片,版权属于原作者)</p> <p class="ql-block">也正是这个设计上的技巧,导致了用户,一旦打开了这款社交软件,就会沦陷在无止尽地“刷”消息的动作里。</p><p class="ql-block">“你觉得有罪恶感吗?” BBC 调查员问 Aza。</p><p class="ql-block">Yes,I do。(是的,我感到惭愧。)</p><p class="ql-block">Aza 甚至还说,连屏幕的颜色是偏蓝一些,还是偏红一些,都有测试。目的是,让用户不停地划下去。“就像把一堆可卡因洒在了你的屏幕上面。”</p><p class="ql-block">像喂鸽子一样,给你不定期喂“奖励”</p><p class="ql-block">青少年如今每天平均打开手机的次数是——90次。</p><p class="ql-block">为什么我们会不停地打开手机?不妨先从一个 50 年代的实验讲起。</p><p class="ql-block">上世纪 50 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奠基人斯金纳(B.F Skinner)教授,进行了把鸽子放在箱子里(著名的skinner box)的喂食实验。</p> <p class="ql-block">(截图自BBC纪录片,版权属于原作者)</p> <p class="ql-block">一堆没有受训的鸽子,在叼啄方面表现是正常的。</p><p class="ql-block">但是,当鸽子叼啄按钮时,斯金纳箱子的下口会每隔一段固定时间喂食,这种让鸽子开心的结果,开始强化鸽子叼啄木板的行为。</p><p class="ql-block">斯金纳教授在想,如果不固定时间喂食呢,鸽子们会变成什么样?</p><p class="ql-block">当斯金纳教授随机奖励鸽子喂食的数量和频率时,惊人的结果是,与定期收到相同食物的鸽子不同,接受不定期奖励的鸽子会“发狂”:它们会不断强行去啄食不同的按钮。最恐怖的一只鸽子,每秒击打按钮 2.5 次,持续了 16 个小时....</p> <p class="ql-block">(截图自BBC纪录片,版权属于原作者)</p> <p class="ql-block">放到今天来看,作为用户的我们,或许就是那一堆等待科技公司喂食的“鸽子”。</p><p class="ql-block">因为,APP 上面一堆的点赞、爱心,或者转发提示,就是那些不可预期的奖励(unexpective reward)。我们并不知道某个人的点赞,或者某个人评论我们微博会在什么时候出现,就是这样,吸引着你不停地打开手机,像鸽子不停啄食一般。</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这些可变的、不可预期的奖励还有什么?</p><p class="ql-block">生活中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赌场的赌博机、老虎机们。为什么人在老虎机面前会不停地投币下注?那是因为,你永远不会知道,下一个出来的结果是什么,所以,你永远都在期待下一个结果。或许,它会是一串连续的 777 呢。</p> <p class="ql-block">(截图自BBC纪录片,版权属于原作者)</p> <p class="ql-block">一声“叮”,让你全天都可能焦虑</p><p class="ql-block">BBC 调查员甚至亲自上阵,接受了加州大学行为科学教授 Nancy Cheever 的行为实验。到底,手机是如何唤起我们的身体反应的?</p><p class="ql-block">实验中,调查员在认真地看一档视频,她的手机就放在不远处的桌子上。过程中,Nancy 教授要求调查员专心看视频,也在没有告知的情况下,开始不停给这名调查员发消息。</p> <p class="ql-block">(截图自BBC纪录片,版权属于原作者)</p> <p class="ql-block">“叮”,第一声响时,调查员明显眼角往声音方向瞟了一眼。在五次“叮”声中,调查员至少有三次往声音方向瞟了瞟。</p><p class="ql-block">很快,视频结束了。</p><p class="ql-block">这次对调查员的分析显示,每当手机消息推送的那一下“叮”声响起时,这名调查员体内情绪会起伏特别厉害。“说明你身体是焦虑的,虽然你并没有意识到你自己是焦虑的”。Nancy 教授对 BBC 调查员说。</p> <p class="ql-block">(截图自BBC纪录片,版权属于原作者)</p> <p class="ql-block">也就是说,只要你的手机不静音,时不时响起那一下“叮”,这样的焦虑情绪,很可能伴随着我们一整天。</p><p class="ql-block">为什么是焦虑?焦虑来自于什么?Nancy 教授认为,这可能来自于人觉得错失了什么重要事情的心理,大脑便会自动呈现出类似“战斗或逃跑反应”(Fight-or-flight response)。</p><p class="ql-block">提示你紧急情况的,还有手机图标上那一个个红色的数字,提示你多少条未读信息之类。科学家说,只有红色才能唤起你大脑对于那种紧急情况的认知,其他颜色都无法做到。</p><p class="ql-block">但这就意味着成瘾了吗?Nancy 教授说,并不是,还要对受测人的日常行为习惯加以考虑,看是否有多重任务在进行。“如果你开车也要玩手机,睡在床上时也要有手机陪伴,那可能是成瘾了。”</p> <p class="ql-block">(截图自BBC纪录片,版权属于原作者)</p> <p class="ql-block">当然,面对社交媒体成瘾,心理学界人士有着不同的分歧。其中一项就是,是否要把社交媒体上瘾纳入疾病(Disorder)。</p><p class="ql-block">美国心理学会(APA)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里,暂时没把社交成瘾一项纳入。但已经有呼声,应该把这一项纳入精神疾病。因为,在这些支持者看来,智能手机成瘾,其实就像毒品成瘾一样,有类似的脱瘾症状(withdrawal symptoms),以及类似的影响(effect)。</p><p class="ql-block">戒社交媒体,就像戒烟</p><p class="ql-block">既然躲不过,科技业内人士还开始尝试不同的方法解决“手机成瘾”的问题,比如把手机屏幕变成黑白。小探还听说,有的员工干脆把手机锁在抽屉里。</p> <p class="ql-block">(截图自BBC纪录片,版权属于原作者)</p> <p class="ql-block">或者,直接痛苦地戒掉。比如 Facebook 的那位前员工一样。用他的话说,“戒掉 Facebook,身体上的感觉就像戒烟一样。”</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当然,也有戒不掉的。小编已经不止一次看到有朋友发朋友圈说卸载微信,然后三天后又回来了...</p><p class="ql-block">让 Sandy 更失望的是,大多数科技业界巨头并不允许自己孩子使用社交媒体产品,因为他们知道产品会给下一代带来的危害,但并没有如实告诉整个世界。</p><p class="ql-block">下一代青少年的成瘾,或许是更让人担心的问题。</p><p class="ql-block">如今,英国青少年平均每周使用手机时间为 18 小时,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社交媒体上。父母担心孩子过度使用社交媒体,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社交霸凌的存在。</p><p class="ql-block">13、14岁开始使用社交媒体的英国男孩 Philips,因为长达三年的网络霸凌,2017年4月,卧轨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后来,他的妈妈告诉 BBC 调查员,如果不是手机成瘾,她绝对不相信会发生这样的悲剧。</p><p class="ql-block">从 Facebook 到 Instagram,从 Twitter 到 Snap,社交媒体帮助我们连接在一起,它连接起了 超过 20 亿人的世界。他们在强调连接人与人的同时,是不是也给人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已经不止一次有媒体、学术界对此加以探讨。</p><p class="ql-block">连 Facebook 的研究员都承认,使用 Facebook 可能会给人带来负面影响。比如跟他人消极比较,远离社会参与等……</p> <p class="ql-block">虽然,国内几乎都与上述社交媒体产品无缘,但微信、微博、抖音、豆瓣、知乎等各种社交媒体的存在,这就足以让我们刷微博刷豆瓣刷微信刷知乎……</p><p class="ql-block">超过 30 亿人,每天都有一个共同的动作,那就是刷……</p><p class="ql-block">或许,有的人会说,社交媒体比如微信,已经成为我们日常工作离不开的工具,但除了工作之外,当你下次拿起手机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你,为什么要拿起它呢?</p><p class="ql-block">大家是否统计过,自己平均每天打开手机多少次呢?打开社交媒体时,你的心情,还好吗?</p><p class="ql-block">编辑:魏帆</p><p class="ql-block">如果可能、那就走在时代的前面</p><p class="ql-block">如果不能、那就同时代一起前进</p><p class="ql-block">但决不要落在时代的后面</p><p class="ql-block">——布留索夫</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以上内容转载自网易时代周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原文地址:</span>https://m.163.com/dy/article/DOVAK0J70519APGA.html?spss=adap_p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