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心侨(山寨导演)的美篇

郑心侨(山寨导演)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郑章,文昌东郊豹山村人,1919年11月27日出生,1939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194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琼崖纵队战士、排长、中队长、大队长、第一支队参谋长,1947年9月后历任琼崖纵队前进支队副支队长、第五总队副队长、独立团团长。1954年10月后,历任海南行政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中共广东乐会县委副书记、海南行政区燃料公司经理、中共海南行政区委员会副主任、海南行政区保卫组副组长、海南行政区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海南行政区公署副主任、中共海南行政区委员会常委、纪检会副书记、政法委员会主任、海南行政区人大筹备组副组长、海南省人民代表会议筹备组副组长、海南省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副主任。1994年11月离休。离休后曾担任海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会长。郑章因病医治无效,于2007年6月在海口逝世,享年88岁。</p><p class="ql-block">郑章政治坚定、党性强、坚持原则、顾全大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他谦虚谨慎、团结同志、艰苦奋斗、廉洁奉公,表现了人民公仆的崇高品格;他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刻苦学习、忘我工作,为海南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倾注了毕生精力;他担任省人大领导职务后,为建立和完善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在任海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会长期间,为推动和发展海南省老年文化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p><p class="ql-block">郑心伶(1937—2023),文昌文教东君村人,笔名东君、协堂,1962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学院中文系。历任海南文昌中学、罗峰中学教师;海南师范学校教改组副组长;广东鲁迅研究室主任;广东省文联副秘书长兼理论部主任;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副主席;研究员;广东省作家协会理事;评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鲁迅研究会副秘书长;广东鲁迅研究学会会长等职。1961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p><p class="ql-block">著有《鲁迅诗浅析》、《鲁迅作品赏析与教学》、《鲁迅与青年作家》、《难雕的塑像》、《日月双照——鲁迅与郁达夫比较论》、《鲁迅学论稿》、《鲁迅作品人物图典》、《鲁迅探寻》、《东君集》(3卷)、《绿缘、随缘、结缘》、《协堂书系》(3卷)、《收获阳光》、《生命是花》、《诗雨蒙蒙》、《铜鼓岭的传说》、《追寻》、《东君情诗》、《协堂小集》、《郑心伶短诗选》、《协堂杂诗》、《男女在线》、《不闲斋集》(3卷)、《心伶抒情诗选》、《心伶叙事文选》、《心伶杂感选》、《心灵裸舞》、《冲浪》、《梦园拾韵》、《东君十二行诗》、《人文论丛》(2卷)、《人文呼唤》、《人文视野》、《心灵行走》、《春华秋月》等。其中《鲁迅作品赏析与教学》获1989年全国教育图书优秀奖。</p><p class="ql-block">2009年,郑心伶从广东回到自己的家乡,牵头成立了海南文昌文化研究会,先后出版10多本关于文昌文化的丛书及刊物。“我是文昌人,家乡养育了我、教育了我,我理应为家乡的文化发展出一份力。”这是郑心伶的成立文昌文化研究会的初衷。</p><p class="ql-block">文昌琼剧以倡导文明戏、时装戏、现代戏为主,闻名全岛。1960年,原文昌琼剧团成立,曾被誉为“琼剧一枝花”,给文昌老一代琼剧迷留下了深刻印象。为满足广大市民对琼剧艺术的迫切需求,郑心伶向文昌相关部门递交了文昌琼剧团成立的相关报告,得到了大力支持,2011年6月22日,文昌琼剧团挂牌成立。此后,精心编排了《三凤求凰》、《山村母亲》、《公主情结》、《忠良护国》、《红泪影》、《龙凤呈祥》、《情深义重》、《侨乡女人》、《兄弟驸马》等9部剧目,除在文昌境内演出外,还奔赴海口、琼海、万宁、三亚等兄弟市县和广东省徐闻县演出,把锣鼓敲到了市外、岛外,为广大市民带去了丰盛的文化大餐,丰富了城乡群众的精神生活,深受观众的喜爱和好评,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郑心伶2023年7月驾鹤西去,享年87岁。由郑心伶理事长捐赠其著作及藏书近万册的《协堂》书室已成为市民阅读的好去处。</p><p class="ql-block">郑心潮,1951年8月生,文昌东阁镇宝芳村人,他的祖父郑兰礼是宝芳当地有名的民间郎中,自幼跟着祖父长大的郑心潮在少年时就已经能辨识诸多常用中药材,祖父给患者号脉问诊、免费为贫困病人治病的场景,给郑心潮留下深刻的印象。1970年祖父去后,郑心潮常常翻看祖父留下的用毛笔抄写在牛皮纸上的一个个处方,决心继承祖父遗志,当一名人民的好医生。此后的1971到72年,果然当上了宝新大队合作医疗所的赤脚医生。1973年被推荐到广州中医学院读书,期间师从罗元恺、邓铁涛、彭胜权等专家,毕业后,先在文教卫生院当医生,接着调往文昌卫校当教师,再后来,调到文昌中医院当医生,任文昌市中医院院长、副主任医师。</p><p class="ql-block">在长期行医的过程中,郑心潮将现代医学和传统中医相融合,辨病、辨证、辨人相结合,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中医治疗方法,对内、外、妇、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有较好的疗效。尤其对感冒、咳嗽、胃痛、风湿、眩晕、头痛等病症的治疗有独到之处。在中医治疗骨折、筋伤方面,他的中医疗法也是别具一格。能起到一定延缓和改善作用。有位90岁老人林某,患肺源性心脏病多年,胸闷、气促脚肿,几乎每月必须住院治疗。郑心潮按痰饮论治,投“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一个月后,气顺肿消,已五年无需住院治疗。清华大学某退休教授在文昌闲居著书,因劳累心房颤动旧病复发,本想返京治疗,后经郑心潮中药调治一周后,病情明显好转,老教授赞叹,文昌有良医。文昌潭牛某患者,头痛如锥刺,经多方治疗一年无效,花费万余元,经郑心潮诊治,三剂中药不足200元,头痛消失了。</p><p class="ql-block">对郑心潮而言,医生是一份崇高的职业,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结成了一种共生关系。他始终坚持“一人一方”的治疗原则,以渊博的中医理论和长期的临床实战经验为基础,通过辨证施治,针对不同的病因、病情,制定专属诊疗方案,让患者切实受益。保停县有位6岁癫痫病患儿,西药治疗病情不稳且患儿神呆纳呆,生长迟缓。郑心潮以益气化痰、镇惊、醒脑法调治,药用党参、僵蚕、蝉蜕、川贝等,寥寥数味,用药3个月后,患儿病情稳定,癫痫大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明显减少,且体重有增,智力进步,其家人深信中医不疑。</p><p class="ql-block">在中医领域深耕细研的同时,郑心潮还以他的医者仁心收获了患者和家属的信赖。为了让患者花最少的钱把病看好,他努力发挥中医中药简便廉效的特点,临床中努力做到小方治大病,切实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曾有患者因持续胸闷入院接受治疗,经过诊查,郑心潮考虑其是痰气互结所致,开了不到1块钱的苏梗泡水饮让患者服用,两三天后其胸闷的症状就消失了。像这样“花小钱治大病”的例子,在郑心潮的门诊中还有很多。</p><p class="ql-block">与西医不同,中医更讲究“人情”,这个人情就是人文情怀。郑心潮和他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这种“人情”已经超越了基础的医患关系,成为了人与人之间最质朴的情感纽带。他尊老爱幼,他的诊室温馨如春,一声“阿婆阿公阿侬”的问侯间就建立起了和谐的医患关系,病人常说,郑心潮讲真话不诳人。有位中年妇女,B超发现双乳腺有小结节后,恐其恶变,焦燥不眠,厌食恶瘦,经郑心潮分析释疑后,中医治疗一个月,半年后复查其结节近乎消失。</p><p class="ql-block">新冠疫情发生后,郑心潮始终坚守在临床一线,充分发挥中医药的防治作用,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等工作,并为参与防控的医务人员等提供中医药咨询及服务。文昌龙楼镇有位近百岁老人符某,染新冠后,气血大败,水饭不进,头胘脚肿,卧床月余不起,家人己对其救治失望,后经郑心潮精心调治,两周后康复如初,家人为此感到惊喜的同时,深为中医药之奇效所折服。郑心潮就是这样的致力于做好一方群众健康的“守门人”。</p><p class="ql-block">郑心潮认为,中医是一门早熟的科学,古代已有李时珍、张仲景、成无己等名医将其推到一个高峰,但由于技术条件所限,一些病案资料没有流传下来,因此现代中医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扬光大。这也成为了他除了治病救人之外的远大理想。近几年来,郑心潮以深入浅出,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中医药文化,崇尚中医药学习,发展中医药应用的社会氛围,他应邀在文昌市老年人大学开设中医讲座,宣讲“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的养生和治未病思想。在文昌市卫健委等主办的刊物上发表多篇中医科普文章,有位中年读者,健康无恙,唯恐晚年患中风瘫痪,每月必服一粒“安宫牛黄丸”,把急救药当成保健品,读了郑心潮的“药丸三克力逾千钧”一文后,茅塞顿开,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作为现代一名普通的中医工作者,郑心潮坚持以先辈为榜样,恪守医德,用实际行动示范践行了新时代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用医者仁心诠释大医精诚大爱无疆,为造福文昌百姓做出自己的贡献。退休后乐应市中医院返聘,坐诊会诊,带徒、讲座,倾囊相授,薪火承传。2015年被授予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2022年获首届海南省“名中医”荣誉称号。</p><p class="ql-block">郑氏家族是泰园十大家族之一。其家族经营的中央洋行是当时东南亚最大的洋行。郑氏家族的创业,郑心平老先生功不可没。郑心平出生于1903年,文昌铺前镇人,起郑氏家族的第一代闯海人。他聪明过人,经营有方,“二战”后提足先登,在泰国创设中央贸易公司。1955年在泰京三皇府建造“汉生公大厦”(纪念其父郑汉生)。1958年在耀华力路创设中央贸易公司第二分行,1966年6月建设中央洋行总行大楼,为郑氏家族事业打下坚实基础。他在旅泰商界颇有影响,曾任中华总商会名誉顾问等职务。</p><p class="ql-block">郑心平育有华、有英、有美、有德、有意、有法等儿女。儿女们长大后缝承父业,家族子孙现有150多人,目前经营25间五星级酒店、15间百货大楼、40间世界名牌服装店,拥有10万多工人。在泰华侨社会被誉为 “郑大家族”,其中有华、有英、有美是著名企业家,人称 “郑氏三杰”。</p><p class="ql-block">郑有华(1923~1992) 泰国著名企业家。祖籍铺前镇坡上村,出生于海口。幼年随父赴泰国,早年就读于泰京易三仓学校,继而赴美留学。学成后返泰,协助父亲郑心平经营中央贸易行。1947年在父亲支持下,独闯商海,经营书报杂志、进口成衣等业务。1957年参与创设中央洋行第一家分店,随即将中央贸易行改名为中央洋行。1967年父亲病逝后,领导中央洋行,业务不断壮大,成为泰国最大、实力最雄厚的洋行集团。经营范围有百货业、酒店旅游业、房地产业、建筑业、金融业、农业、饮食业等。独资和合资的企业约有430多家,以“中央系”为主,包括中央洋行有限公司、中央贸易有限公司、中央芭莎公司、中央芭莎酒店、中央华欣观光酒店、中央房地产建筑公司等。1990年“郑氏家族”被泰国《金融与银行》杂志列为泰国企业界十八家族之一。1990年李鹏总理访泰,由泰国总理陪同参观中央洋行,对其规模和经营管理给予极高的评价。曾出任泰国海南商会第一任主席。1990年8月应海南省人民政府邀请,率泰国华人经济考察团访琼,并捐款兴建故乡小学。1992年,荣获海南省人民政府授予的“爱琼赤子”和文昌县人民政府授予“造福桑梓模范”称号。</p><p class="ql-block">郑有英,祖籍海南省文昌市铺前坡土村。1926年出生于泰国,毕业于曼谷易三仓商业学校。郑有英精通中、英、泰三国文字,对父亲郑汝常创办的中央洋行贡献很大。</p><p class="ql-block">郑汝常辞世后,“郑氏家族”企业由大哥郑有华主持。1983年,郑有华患病,把重担交给郑有英。1992年,郑有华逝世,郑有英为了“郑氏家族”的掌舵人。郑有英是一位商业奇才,打理中央洋行,事业红红火火,生意逐日兴隆。郑有英博士,泰国中央洋行集团董事长。在郑有英的精心管理和刻意经营下,郑氏家族的独资与合资企业约有500家,拥有注册资本约55亿多泰铢,被泰国权威传媒《金融与银行》杂志列为“泰国企业界十八家族”之一,“中央系”也成为东南亚最大的华人商业集团。</p><p class="ql-block">郑氏中央集团是泰国酒店业的巨擘,集团旗下有五星级酒店中央芭莎大酒店、博他耶的翁安目大酒店、华欣的素非特尔——华欣大酒店、合艾的素孔他大酒店、素叻的苏梅度假大酒店。郑有英还在美国创办一家大酒店,在缅甸经营“水上酒店”,那是拥有200多房间的很有地方特色的一艘移动巨轮。</p><p class="ql-block">郑有英是“郑氏家族”企业的顶梁柱。他曾任泰国中央洋行集团董事长、郑氏宗亲总会副理事长、泰国海南商会顾问、泰国环保协会主席等职务,是当地社团侨领、社会贤达。</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