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沐初心 书香致未来——2212班第二期读书分享会

湘乡市东皋学校

书香主持  傅灿  杨利丹 书香评委 分享嘉宾  宋广才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常谈经典,走近文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读《经典常谈》有感</p><p class="ql-block"> 传学及古今,经略贯华夏。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儿女成长必需的阅读营养。“经典”便是其中的瑰宝。何为经典?经典指的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用文字记录下的东西。而身处茫茫学海中的我们,又该如何了解经典呢?让我们跟随朱自清先生的脚步,走进《经典常谈》吧。</p><p class="ql-block"> 《经典常谈》对我国主要的传统文化书籍进行了梳理和讲解。它的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等方面的著作。如《周易》《尚书》等13个专题。它可算作一部“指南”,但虽为指南,却只告诉你“南方”的具体模样。而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在《&lt;尚书&gt;第三》中,朱自清没有征引这部誉为“中国最古的记言历史”古典中的人言,却不惜笔墨叙述它流传的曲折:从秦始皇时焚书坑儒的私藏,到隶书钞录的流布;从汉景帝拆宅时的偶得,再到三国王肃的伪作;从“今文尚书”到“古文尚书”……,这都无一不令人好奇:到底是怎样的一部《尚书》,能在千百年里演绎出如此惊心动魄的史迹?而朱自清只和读者介绍经典,却不直接呈现——这既保留了原著的神秘,又更立体地推广经典,激发读者的好奇心,足见其笔力之精湛,用心之良苦,这值得我们学习。</p><p class="ql-block"> 文化的力量可以穿越时空的阻隔。每一种思想,都是先人智慧的结晶;每一次对经典的回望,都是对文化的传承。</p><p class="ql-block"> 合上书本,在为中华文化感到惊喜和自豪之余,我们也遗憾地看到: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网络时代,一般人往往对国学经典望而生畏,敬而远之,以至于彻底遗忘……在大街上随机采访路人,问他们知道有什么经典,得到的可能只有“四大名著”或“四书五经”,但要问其是否浏览、品读过,得到的可能只是沉默。其实,文化是刻在我们骨子里的基因,也许如今它已变成隐性,但仍旧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我们要学会去挖掘,去激活它们。党的二十大报告鲜明地提出对于中华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总体要求。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继续将经典传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那么,我们应如何走近中华文化呢?首先,阅经典。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想要走进文化,就得先了解文化。而“经典”就是文化的载体。《经典常谈》就可以算载体的向导。其次,查经典。可以查找与要了解经典的相关内容,如背景等。第三,解经典。我们可以与同学交流,或者独自细品,了解经典的内涵。最后,用经典。刻苦学习时,我们知道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虚心请教时,我们知道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当我们将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们的人生便会锦上添花。</p><p class="ql-block"> “把《经典常谈》当做一只引航的大船,让它引领青少年们航入经典的海里去。”我相信,常读经典,定会让我们走近文化,血液中流淌更浓的中国红。我更相信,这使中华文化屹立千年不倒并继续前行的经典,定会让我们伟大的祖国在新时代傲然挺立于世界之巅!</p> 分享嘉宾  杨雅琴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遇见“地坛” 重寻自我</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读《我与地坛》有感</b></p><p class="ql-block"> “15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我与地坛》 </p><p class="ql-block">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于40岁发表的一本抒情散文集。书中记录了他与地坛的点滴琐事,以及他对于人生和死亡的思考与感悟。然而,在此之前,他的人生坎坷无数,21岁,双腿瘫痪,曾自杀三次被人救下;26岁,母亲离世,未能看成的菊花成为一生的遗憾;到30岁时,又双肾失灵,患上了肾病。苦难一次次降临于身,而上天让史铁生在这无比落魄之时遇见地坛。在双腿残废的最初几年,他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便总摇着轮椅到地坛那儿去,独自一人从清晨到傍晚,一天又一天,史铁生的心由灰暗化为明媚。</p><p class="ql-block"> 地坛是一个什么地方?我想于史铁生而言,那是一个可以逃避现实的世界,更是一个能够与自己心灵对话的地方。那儿没有繁杂的琐事,没有喧闹的声音,只有清纯的花草树木,鸣叫的蝉,爬行的瓢虫。允许人在那儿任意的思考,思考的可以是简单的“晚上吃点儿什么”,也可以是关于人生、未来,乃至死亡。就是在这样一个地坛,他不断询问自己,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为什么而活着?我是不是该选择死亡?反复的询问、思考,使史铁生慢慢看开:死是一件无需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迟到的事。他不断思考追寻答案的过程,也是重新寻找自我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生活中,如果你本身喜欢常常寻找一个僻静之地,让自己思考放松,那么,你和史铁生一样,需要找到你自己的地坛,因为你性格本如此。如果你喜欢热闹、人群,习惯将孤独与不适淹没于喧闹之中,那么你将会于未来某一时刻突然意识到,你也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地坛,因为人是需要与自己独处的。如果一个人无法与自己独处,他便无法与世界平等友好、互惠互利的相处。</p><p class="ql-block"> 于这两者之中,我便是本身喜欢独处的人。令我印象尤深的是那次。那段时间里,我与幼时的好朋友大吵了一架,随后停止了联系,断开了来往,随之而来的的还有成绩的下滑、低落的情绪。直至后来母亲的提醒,我意识到自己状态不对。我独自在房间沉思了许久,那时没有喧哗吵闹,可以倾听到心灵的声音。我应该向朋友道歉吗?是我的错吗?我还能怎么做?在不断思考后,我明白,友谊需要两个人相互包容、磨合,才会细水长流。于是,我和朋友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解开心结的俩人重归于好,我也慢慢找回状态,成绩也有所提升。</p><p class="ql-block"> 史铁生残疾后的乐观,离不开他一次次与心灵的对话,而我友谊的破镜重圆,也离不开反复的独自沉思。我懂得,人是需要与自己独处的,唯有与自己内心对话,遇见地坛,方可重寻自我。</p> 分享嘉宾   胡蝶菲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恩情与仇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读《黑天鹅紫水晶》有感</p><p class="ql-block"> 黑天鹅,原产自澳大利亚。同白天鹅一样,它们也是一种对爱情忠贞的鸟。《黑天鹅紫水晶》讲述的便是一只黑天鹅与人类恩怨的故事。 </p><p class="ql-block"> 约翰·维廉斯,一个来自英国的生物学家,因为急需用钱,便在父亲的指导下,带着一本流传了几百年的羊皮纸日记来到了澳大利亚,完成祖先沛朗·维廉斯的遗嘱,以便继承遗产。在偶然情况下,他救下了一只丧偶的雌天鹅,并本着研究黑天鹅家庭的初衷,在这只天鹅的邀请下,同它一起养大了的四只幼鹅。但是,在约翰·维廉斯带来的日记本上,也记录着他的祖先沛朗·维廉斯与黑天鹅之间的仇恨——沛朗与三个同伴逃离监狱,为充饥杀死了一只黑天鹅的丈夫,遭到黑天鹅的疯狂报复,四个人都死在这只黑天鹅手下。于是,维廉斯家族便立下遗嘱,每个想继承家业的后代,必须杀死四只黑天鹅。 </p><p class="ql-block"> 巧的是,约翰·维廉斯救下的这只黑天鹅,与沛朗·维廉斯结仇的那只黑天鹅,名字都叫紫水晶。</p><p class="ql-block"> 为了养大幼儿,紫水晶毅然创新,同人类一并抚养儿女,并在保护孩子的成长的过程中不幸丧命。</p><p class="ql-block"> 17世纪,在黑天鹅被发现之前,人们普遍认为世界上没有一只天鹅不是白色的,白天鹅被欧洲人看作是纯洁、爱情和天堂的象征。黑天鹅的发现在欧洲影响极大。黑天鹅也就成为了地狱的代表,魔鬼的代名词。但黑天鹅真的如此可怕吗?它们和白天鹅一样,一旦结为伴侣便终生不渝,它们黑色的羽毛其实也十分美丽。雌天鹅的尾部羽毛卷曲如花朵,被称为婚羽。它们的嘴、喙是橙红色的,前端还有一块白色斑块,如同含着一粒冰雪。但是直到现在,在芭蕾舞剧《天鹅湖》中,黑天鹅仍然是专门制造灾难的反派。这些仇恨真的有必要一直流传下去吗?</p><p class="ql-block"> 故事的最后,约翰·维廉斯没有选择杀死自己与紫水晶一起养大的四只黑天鹅,而是决定烧毁羊皮纸日记,终结这场延续数代的恩怨。如今,澳大利亚制定了严格的法律保护黑天鹅以及当地其他的野生动物。黑天鹅的数量越来越多,成群结队地凫水的天鹅成为阳光下一道亮丽的风景线。</p><p class="ql-block"> 黑天鹅不应该属于地狱,同样,地球也不应该只属于人类。不同生物之间的相处难免会有摩擦,会有恩情仇恨。但所有的生物都是地球的重要成员,没必要为了一点小恨便将对方赶尽杀绝。恩怨也许会永远存在,但人与其他生物可以、也应该和睦相处。</p> 分享嘉宾  周慧瑜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扼住命运咽喉的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p><p class="ql-block">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钢铁是在勇气的高峰上铸造的,钢铁是在苦难的囹圄中淬炼的,钢铁是在铺满理想之花的正义之途中锻炼的。——题记</p><p class="ql-block"> 有这样一个人,自小出身贫苦,与母亲、哥哥相依为命,经历了在酒馆工作时目睹朋友被卷进黑暗交易、在营救同伴时被抓进牢房受尽拷打、在参加红军战斗中留下严重后遗症等一个个沉重打击后,没有在痛苦中沉沦,反而在历练中成为扼住命运咽喉的钢铁战士。他,就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角——保尔·柯察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勇敢攀登生命之峰</p><p class="ql-block"> 保尔饱受的磨难放在任何一个普通人身上都是生命无法承受之痛,但他从不屈服,一次次勇敢的攀登。在书本第二章中,保尔哥哥介绍的朋友朱赫来与保尔初识时,朱赫来教了保尔真正的英国拳击。文中这样写道:朱赫来的拳一次又一次把他打飞,让他摔一个倒栽葱,但他依旧不畏惧,耐心地学下去。</p><p class="ql-block"> 道阻且跻,何妨吟啸且徐行。只有具备勇敢的心,才能登上高峰,百炼成钢;只有千百次敲击才可锻造锃亮的钢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坚持冲破苦难之笼 </p><p class="ql-block">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已成为了我的座右铭——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于我们只有一次。在近期成长励志电影《热辣滚烫》中,导演兼主演贾玲经过一年刻苦的锻炼,坚持瘦身,最终成长为自己的骄傲、观众心目中的女神。她告诉我们:我只活一次,在有限生命中挑战无限的潜能。中国首位非军人航天员桂海潮出身贫困村落,但他勤奋学习,高中毕业后考进北航。在200人的航天员筛选中,长期坚持锻炼的桂海潮脱颖而出。勤奋坚持浇灌的梅花,终究在雪夜绽出芳香。</p><p class="ql-block"> 梅花香自苦寒来。像保尔、贾玲、桂海潮等耳熟能详的名人,在苦难中历练后扼住命运的咽喉。而在我的身边,也有这样一群“小人物”,在磨难中扼住命运咽喉,踏上了自己的理想之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理想开出绚丽之花</p><p class="ql-block"> 我的父亲是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他在自己年少之时便立志考大学。但在贫穷的家境和不坚定的心态下,他的梦想离他渐行渐远,最后只好出去打工赚钱。好在命运没有辜负每一个奋力前进的人。他一边拼命打工,一边用自己赚的钱购买书籍,最终以高出录取线四分分数考入湖南科技大学成为我们全家人的骄傲。成功的花苞终于在灿阳下绽放绚烂姿态,芳香四溢。理想的道路上星光漫漫,一路生花。 </p><p class="ql-block"> 鲜衣怒马奋斗时。无论是谁,都应该像保尔·柯察金一般,经过岁月的无数次捶打、焚烧后,用勇气、坚韧与理想开出铁骨铮铮的生命之花。扼住命运咽喉的人必将书写出浓墨重彩的壮阔画卷。</p> 分享嘉宾  李可馨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本书带来的感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p><p class="ql-block"> 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在所有读过的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代表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保尔那钢铁般的意志深深的感动了我。</p><p class="ql-block"> 保尔出身贫寒,他从小就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与侮辱。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其后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挑战。但无论是战场上的搏杀、感情上的波折,还是工地上的磨练、疾病的折磨,都没有使他倒下。病榻之上,他拿起笔,以顽强的毅力进行写作,以另一种方式实现他生命的誓言。保尔这种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和钢铁般的意志,永远值得我们学习。</p><p class="ql-block"> 我课外去查阅了资料,原来钢铁是在烈火里燃烧,高温冷却后炼成的,历经磨练,坚固无比,就像保尔坚强的意志。我明白:一个人,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有毅力,勇于去挑战,就一定会战胜困难。正如雄鹰在风雨中才能练就翱翔的翅膀,梅花在严寒中才能绽放扑鼻的芬芳,人,只有经历磨难才能更好的成长。</p><p class="ql-block"> 想起曾经,我参加了一次作文竞赛,结果,技不如人,名落孙山。从此以后,我在写作的路上便越走越远:基本上不去主动得写作,老师布置的周记、作文草草打发,也不去积极的阅读、积累素材。现在想想,如果能有保尔一半的坚强,面对写作的关卡,不退缩,勇往直前,创作之路就要平坦开阔得多。</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身边,其实生活着一大群坚强、勇敢面对困难的好榜样。我的舅舅出身农村。小时候家里困难,舅舅每天天刚亮就起床,完成外婆布置的家务和农活才能上学。学校离家远,只能步行,舅舅风里来、雨里去,坚持在乡间念完初中,后来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高中和大学。和舅舅比起来,我们现在的条件不知要优越几倍?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在困难面前踟蹰不前呢?合上书本,保尔的生命誓言浮现在我的眼前: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的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p><p class="ql-block"> 多么振聋发聩、感人至深的感慨啊!我被保尔钢铁般的坚强意志、坚定不移的信念与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深深的感动着……</p> 分享嘉宾  刘子学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生命中的坚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p><p class="ql-block"> 寒冷潮湿的无边平原上燃起炽热的火光,那是疾风骤雨之中的痛苦与希望。《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不灭的理想光芒告诉了我生命中坚守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顺境中保持自我不难,逆境中坚守本心却不易。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困难,更甚者如保尔·柯察金,苦难几乎伴随了他的一生。值得敬佩的是,哪怕苦难如影随形,他也没有被打倒,反而更加坚毅顽强。</p><p class="ql-block"> 燥热吵闹的锅炉房中,那个曾经真心待他的、善良真诚的女工,被上层人像踩蚂蚁一般不公平对待。至此,保尔真正见识到了底层人民的无力。他的内心愤愤不平,思量着该做些什么来改变这样的现状。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他逐渐走上革命道路。他在不断的战斗中接二连三的受伤,直至眼睛受伤,不能再上前线。再后来,在疾病、饥饿以及武装土匪的骚扰等威胁下,他仍然坚持不懈地修铁路。最后,他双腿瘫痪,双目失明,卧病在床。</p><p class="ql-block"> 回看保尔这充满苦难却又精彩壮烈的一生,他不必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必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因为他做了世上最伟大专一的一件事——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p><p class="ql-block"> 在那狂风暴雨中击打出来的,在那血与光中闪现出来的,是生命中坚守的力量,是漫漫人生路上遇到再多挫折与黑暗都要走上光明的大无畏精神。</p><p class="ql-block"> 回看现实,有的同学因为学习太累太苦而选择逃避,或怯于面对,敷衍搪塞,或放纵自我,消沉沦落。有的同学因为遇到挫折,受不了打击而不敢直面自己的生活,把生命当儿戏,自残亦或自杀。但是,你们可曾知道:生命于我们只有一次。我始终坚信,守住生命中的力量,绝对能活出一番自我,活出不一样的人生。命运由我不由天,生命理应由自己来主宰操控。</p><p class="ql-block"> 正如书中所说,“哪怕生活无法忍受,也要坚持下去,这样的生活才有可能变得更有价值。”在成长的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请相信,我们只要永葆生命中的那一份坚守,不忘初心,直面困难,就一定能守得云开见月明。</p> 分享嘉宾  何子轩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笔画下藏着的童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读《书法名家点评》有</p><p class="ql-block"> 比起年幼时的自己,我们拥有了更多的东西,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束缚。”这是某小说中的一句台词,我想把它作为读懂丑书以后的感慨,再好不过。</p><p class="ql-block"> 晚上,写完作业的我从房间走出,一眼便瞅见父亲坐在沙发上看有关书法的书籍。闲来无事,我也抓起一本《书法名家点评》看了起来。刚开始的字体是张迁碑,但见它笔力雄劲,每一笔都舒张大方。接着是好大王,尽显豪放之姿,行书行云流水,草书奔放大气。</p><p class="ql-block"> 然而,当我看向一幅字时,却不禁皱了眉头:这字也能上书?隶书要求扁,它却刻意把字拉长;隶书要求蚕头燕尾,它却处处露锋,毫无章法可言。爸爸却说:“这是一种特殊的字体,叫丑书。丑书形丑而意美。”这种类似于幼儿园小朋友涂鸦的字,也能称为艺术?真不知道这本书的编者是怎么想的,我可欣赏不来。 </p><p class="ql-block"> 偶然,我看到了儿时写字用的小本子。打开来,上面的字已然模糊不清,只有淡淡的铅笔痕迹。初学的字啊,歪七扭八。我不禁笑了出来,却又心有不甘地努力辨认那些被时光冲淡的痕迹,就好像是在寻找内心深处被时光抹去的童年。突然,眼前的景象与记忆中的某样东西重叠在一起——是“丑书”。我赶紧把案头的《书法名家点评》拿出来端详,果然那些笔画、那落笔处都一样。</p><p class="ql-block"> 那一瞬,我的心与创作者、编者重合。编者读懂了丑书,童年太大太多,又岂是一张张小小的纸能装下的?所以创作者才以这种方式来让我们与之共情。显然他成功了,他让每个看到丑书的人都能想到:有一段时光叫童年。</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读懂了艺术时,艺术便不再是冷冷的文字。它成为一种使者,让读者和作者心心相通。丑书便是如此,它以一种奇特的方式让我们回到童年。我终于知道,原来艺术真的可以穿越时空。那一尺见方的丑书不仅仅是书中的篇章,更是童年的载体。一笔一画间,每一笔的终点,都是我们回忆的起点。那些终点又衍生出新的笔画,或甘或苦,组成了我们的童年。</p><p class="ql-block"> 转而看看我现在的字,一笔一划,全部按着字帖的指引,虽称得上整齐,却好像带上了无形的枷锁。我要这一笔写到哪儿,它就只能写到哪儿,不能移动,不能伸长,真真的没了灵魂。</p><p class="ql-block"> 这不正就像现在的我吗?年龄大了,手脚却有了束缚。比起以前,我拥有了更多的东西,比如好看的笔、帅气的衣服。可是,我却失去了独属于童年的那份自由。童年太盛大,太深情,区区几个字又怎能将其一一呈现?于是,书法家以童年的文字为载体,传达对童年的缅怀。我想,这才是“丑书”能上书的真正意义。</p> 分享嘉宾  易佳歆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那个不被认可的梦想</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读《密码》有感</b></p><p class="ql-block"> 故事的开头是40岁的张蕾带着不被人们理解的梦想逃往鹿儿岛。</p><p class="ql-block"> 故事的结尾是14岁的张蕾得到了家人对梦想迟来的支持。颜若菲一直嘲笑身为会计的妈妈对文学执着的热爱,而母亲张蕾对此回应的方式是默默忍受,但是委屈攒多了也会爆发。终于,母亲一声不吭地去了鹿儿岛。适逢外公正过来看母亲,误以为母亲在躲自己。这时的颜若菲才知道母亲藏了26年的委屈。</p><p class="ql-block"> 合上书本,封面上“密码”两个大白字在黑底上格外明显,像是在诉说着一个花季少女无法坚持梦想的苦衷,又像是在倾听对梦想落空的不甘。我盯着书页上印出的自己模糊的轮廓,恍惚间回到了那段不堪的曾经。</p><p class="ql-block"> 曾经的回忆里总会有乌黑的云和滚滚的雷。我的心情也随着琴声越来越尖锐。纤细的琴弦相互摩擦,发出的音符相互打架,再次随着一道雷的落下,我终于演奏完了那刺耳的曲子。母亲的大嗓门应景的响起:</p><p class="ql-block"> “臭丫头,让你学小提琴,不是让你制造噪音。”</p><p class="ql-block"> 油亮的锅铲在我眼前上下舞动,呛人的辣椒味直冲脑门。我面无表情地收好琴,盯着角落那个结了蛛网的球说:</p><p class="ql-block"> “可是我想学的是足球。”</p><p class="ql-block"> 母亲尖声反对:一个女孩子在外面跑来跑去像什么话。又是一次没有意义的争吵。只因为其他长辈说学小提琴有气质,母亲才坚持用她不多的积蓄将我塞进了小提琴班。可是天知道,我的梦想是带着黑白相间的足球在绿茵场上奔跑,而不是如木偶般站在房间里一遍又一遍的拉小提琴。母女之间为这个分歧没少吵架。可是直到初中,母亲才被我以学业重为由退掉了小提琴课。</p><p class="ql-block"> “一个女孩子不要太野,踢足球是男孩子才玩的。”</p><p class="ql-block"> 种种刻板的评论压得我喘不过气来。而书中的张蕾,为了让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不得不在长辈们的议论里,放弃了自己喜欢的专业,选择了会计。多年后重拾梦想的她,却再次遭受家人的嘲笑与不支持。</p><p class="ql-block"> 所有鸟儿的翅膀都不应该被折断,无论它是麻雀还是老鹰。作为家人,应该做的是支持与鼓励,就像颜若菲后来像母亲一样摘抄诗歌,并与母亲相互热烈讨论,这才是梦想应有的陪伴。爱是鼓励,而不应该是伤害。我期待着母亲有朝一日会站在我的观众席上,为绿茵场上的我欢呼喝彩。</p><p class="ql-block"> 梦想本身可能不够伟大,但当它有了来自家人温暖的支持与鼓励时,其本身的价值就足够让人动容。</p> 书香点评 好书推介 聆听是最美的姿态 隆重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