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阁绝唱与吉安之美 ——追寻黄庭坚的足迹

金秋虎

<p class="ql-block">  他的一首诗,让一座楼阁闻名天下。你知道他是谁吗? </p><p class="ql-block">  一个春末的下午,我登上快阁,诵读着《登快阁》这首千古绝唱,揣度着黄庭坚跨越悠悠千年所传递出的情感与心境。思绪仿若穿越时空,萦绕在赣江两岸、庐陵大地,沉醉于吉安的山川灵秀、广袤沃野,震撼于庐陵的文风昌盛、人才辈出。“一门三进士,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十里九布政,九子十知州”,“三千进士冠华夏,满朝文武半吉安”,如此钟灵毓秀之地,这世间还有能与吉安相媲美的地方吗?难怪黄庭坚这般热爱吉安,热爱泰和!</p> <p class="ql-block">  黄庭坚在泰和任职期间,足迹踏遍了吉安的秀丽山川、人文古迹以及泰和的僻远乡野,将观感述诸笔墨,荐于时人。经考证,他描写庐陵风土人情的诗词作品竟有近二十首之多。一首题为《诉衷情·小桃灼灼柳鬖鬖》的词,生动描绘了庐陵的大好春光,其词如下:</p><p class="ql-block">  小桃灼灼柳鬖鬖,春色满江南。雨晴风暖烟淡,天气正醺酣。山泼黛,水挼蓝,翠相搀。歌楼酒旆,故故招人,权典青衫。</p><p class="ql-block">  多美的一幅《庐陵春游图》呀!</p> 他曾作《青原山诗》,相赠于刚刚出任吉州司户的周敦颐长子周寿,全诗长达46句230字,生动描绘了青原山风光和净居寺的宏伟瑰丽。 <p class="ql-block">  黄庭坚离任泰和一年有余,依然热衷于为后任者充当导游,兴致勃勃地推介泰和。有他的诗《送吕知常赴太和丞》为证:“我去太和欲期矣,吕君初得太和官。邑中亦有文字乐,惜不同君涧谷盘。观山千尺夜泉落,快阁六月江风寒。往寻佳境不知处,扫壁觅我题诗看。”</p> 在黄庭坚的庐陵诗词中最为有名的,当属他在泰和县快阁上挥毫而就的《登快阁》,这首诗被誉为快阁绝唱。 <p class="ql-block">  因了黄庭坚的这首《登快阁》,“阁名遂大著”,快阁由此成为了我国著名的古阁楼之一,引得众多士大夫和文人墨客慕名前来游览并题咏,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而不绝。这些诗词中有杨万里的《题泰和宰卓士直寄新刻山谷快阁诗真迹》,有文天祥的《囚经泰和仰望快阁感赋》,有刘鹗的《登快阁》,有李梦阳的《快阁引》等等。流传至今的诗词歌赋据说达一百余篇之多。</p><p class="ql-block">  黄庭坚自京城而知泰和,爱斯如此;我自湘至赣,爱吉亦然!</p> <p class="ql-block">  伫立快阁,眺望远山,夕阳正红。遥想山谷当年,才情横溢,政声斐然,人如中天,便意与鸥盟,让人感慨,而其官场沉浮和人生坎坷令人唏嘘。也许,是生不逢时么?我不禁庆幸,身处这个伟大变革和复兴的时代,是多么的幸运。虽已年华迟暮,但我的心海依然朝霞飘飞,壮心不已。我要踏遍吉安这“江南望郡”“山水福地”“文章节义之邦”,去感受那源远流长、积淀深厚的庐陵文化,去寻觅心灵的故乡。</p> <p class="ql-block">  放眼赣江,一轮明月倒映在江心,这还是千年前的那轮明月吗?月亮已然高挂天空,但我朦胧的眼眸中依然长存着那场最美的夕阳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