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广州市景版画 </b>Factories of Guangzhou</p><p class="ql-block">1782年 凹版画 皮埃尔·索纳拉</p><p class="ql-block">洛里昂东印度公司博物馆藏 </p><p class="ql-block">版画为《东印度及中国之旅》一书中的插图,描绘了广州的洋行。索纳拉是法国海军部专员,1774至1781年间奉路易十六之命在亚洲旅行7年。18世纪时,广州是中国唯一对欧洲船只开放的口岸。欧洲人开设的洋行沿珠江一字排开;悬挂各自国旗,法国东印度公司也入驻这里。</p> <p class="ql-block"><b>花鸟图壁纸 </b>Strip of Chincsc wallpapcr dccorated with flowcrs and birds</p><p class="ql-block">约1750年 广州</p><p class="ql-block">洛里昂东印度公司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壁纸白底上绘开花的苹果树,上面栖息小鸟。中国壁纸通过法国东印度公司进口到法国、出售给王室成员和巴黎的富人。路易十五、蓬巴社夫人等王公贵族曾多次为自己的城堡和凡尔赛宫的套房购买此类壁纸,装饰屏风、隔板或壁炉隔热屏。</p> <p class="ql-block"><b>菲利贝尔·奥里肖像</b>Portrait of Philibcrt Omy de Vignon </p><p class="ql-block">18世纪上半叶 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亚森特·里戈画坊</p><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与特里亚农宫国家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维尼奥里伯爵菲利贝尔·奥里,路易十五的大臣和财政总监。这幅盛装肖像画中,奥里手拿一封“呈奏国王”的信,以此显示他和路易十五的亲近关系。奥里密切关注法国东印度公司商业活动的拓展,鼓励其与中国开展贸易。他热爱艺术和瓷器,通过法国东印度公司订购了一套带有他本人纹章的中国瓷餐具。</p> <p class="ql-block"><b>彩绘纹章瓷盘</b></p><p class="ql-block">Painted plate with coat of arms</p><p class="ql-block">约1740-1745年 景德镇</p><p class="ql-block">洛里昂东印度公司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这件折沿彩绘描金瓷盘是维尼奥里伯爵菲利贝尔·奥里1740年左右向中国订购的整套餐具中的一件。瓷盘中央是他的红色纹章,内有一头正在攀登银色岩石的金狮,纹章周围环绕着洛可可式花纹。侧面饰有丰富的花卉、阿拉伯式藤蔓花纹和叶饰。整套餐具总价12000里弗尔,在当时是笔很大的金额。</p> <p class="ql-block"><b>销售小布告 </b>1767年 纸质印刷品</p><p class="ql-block">洛里昂东印度公司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布告内容为1767年从中国等地出发抵达洛里昂的船只所载货物的信息。法国东印度公司为销售货物,在船只返航时会给主要批发商寄去印刷单,列出船名、来处、抵达日期及所载货物种类等信息。清单上大多为香料、布料、漆器、瓷器等商品。这份布告内容比较特别,几乎不见布料的踪影,对瓷器的描述却相对详细。</p> <p class="ql-block"><b>“北京”水粉彩缎裁片</b></p><p class="ql-block">Pancl of goachc silk, known as Pékin</p><p class="ql-block">18世纪 广州 </p><p class="ql-block">洛里昂东印度公司博物馆藏 </p><p class="ql-block">此为中国制造并绘制的彩缎,乳白色底,以欧洲人喜爱的康乃馨、玫瑰等花朵图案为主题,图案表明其面向的是欧洲市场。18世纪,欧洲人对从中国进口的珍贵丝织品情有独钟,王室宅邸对其尤为青睐。路易十五的舒瓦西城堡、路易十六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卧室墙壁都使用过这种北京缎。</p> <p class="ql-block"><b>法国收藏的中国瓷器</b> Chinese Porcelain in French Collections</p><p class="ql-block">瓷器是中国艺术进入法国宫延最强有力的媒介之一。法国王室从16世纪开始有少量瓷器收藏。至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路易十四时代,王室收藏的中国瓷器数量显著增加。凡尔赛宫及其附属宫苑早期收藏的中国瓷器以青花瓷为主。本展览选用的青花瓷与同一时期出口到欧洲的同类产品相似,在法国王室成员的早期中国瓷器收藏中多为类似产品。</p> <p class="ql-block"><b>右:青花瑞兽花卉图花觚</b></p><p class="ql-block">Bluc-and-white Gu with auspicious animal and floral motifs</p><p class="ql-block">明末清初 景德镇 Late Ming (1368-1644) and early Qing (1644-1911) </p><p class="ql-block">故宫博物院藏 </p><p class="ql-block">觚外壁青花装饰,分为颈、腹、胫三部分。颈部为装饰主题,绘洞石花卉麒麟戏凤图。腹部以缠枝灵芝纹装饰。胫部一周绘垂蕉叶纹。此瓶青花发色略暗,采用分水画法晕染,具有明末清初景德镇民窑青花的工艺特点。</p><p class="ql-block"><b>左:青花花鸟图瓶 </b>Bluc-and-white vase with flowers and birds</p><p class="ql-block">清早期 景德镇 Early Qing Dynasty (1644-1911) Jingdezhen</p><p class="ql-block">故宫博物院藏 </p><p class="ql-block">此瓶外壁青花装饰,腹部以花鸟图为装饰主题。青花发色略暗,分水画法晕染层次鲜明,具有清代早期景德镇民窑青花的工艺特点。</p> <p class="ql-block"><b>青花水塘花鸟图花觚 </b>Bluc-and-whitc Gu with pond, flowers and birds</p><p class="ql-block">明末清初 景德镇 Late Ming (1368-1644) and early Qing (1644-1911) dynasties Jingdezhen </p><p class="ql-block">故宫博物院藏 </p><p class="ql-block">觚外壁青花装饰,分为颈、腹、胫三部分。颈部为装饰主题,绘水塘花鸟图。腹部绘4组菱花形开光,开光内绘莲花纹,开光外绘亚字形装饰。胫部一周绘垂蕉叶纹。此瓶青花发色略暗,采用分水画法晕染,具有明末清初景德镇民窑青花的工艺特点。</p> <p class="ql-block"><b>马尔利城堡国王行宫剖面图(复制品)</b></p><p class="ql-block">iceriona/ vicw of che Royal Pavilion of the Chircau de Marly (rcplica)</p><p class="ql-block">1699-1714年 羽笔黑墨及水彩 </p><p class="ql-block">法国国家档案馆藏 </p><p class="ql-block">马利尔城堡是路易十四的行宫。这幅剖面图显示,城堡内陈设有青花瓷瓶和青花大碗,以及图案带有中国元素的青花瓷罐。</p> <p class="ql-block"><b>青花花鸟图瓶 </b>Bluc-and-white vase with flowers and birds</p><p class="ql-block">清早期 景德镇 Early Qing Dynasty (1644-1911) Jingdezhen</p><p class="ql-block">故宫博物院藏 </p><p class="ql-block">外壁青花装饰,腹部以花鸟图为装饰主题。此瓶青花发色较暗,分水画法晕染层次鲜明,具有清代早期景德镇民窑青花的工艺特点。</p> <p class="ql-block"><b>白玉龙耳杯 </b>White jade cup with dragon-shaped handles</p><p class="ql-block">明 Ming Dynasty (1368-1644)</p><p class="ql-block">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藏 </p><p class="ql-block">玉杯为路易十四所有,很可能是他收藏的最早一批中国艺术品之一。此杯原为路易十四的宰相、枢机主教马扎然所有,购于1653至1661年间。1665年,国王从马扎然继承人手中购得其宝石藏品遗产,清单中有此杯,描述为“带两个镂空把手的白玉小杯”。杯子被陈列于凡尔赛宫。</p> <p class="ql-block"><b>王太子路易肖像</b></p><p class="ql-block">Portrait of Louis. the Grand Dauphin</p><p class="ql-block">约1700年 布面油画 亚森特·里戈画坊</p><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与特里亚农宫国家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这幅肖像描绘了王太子在奥格斯堡同照战争 (1688-1697) 期间围攻德国菲利普斯堡时的情景。王太子是路易十四唯一存活下来的婚生子,是当时法国最大的中国瓷器收藏家之一。</p> <p class="ql-block"><b>青花加彩描金纹章瓷餐具</b></p><p class="ql-block">Porcclain firom the servicc of Louis XV餐具为18世纪30年代未在中国为路易十五定制,上有法国王室纹章,这套餐具是凡尔赛宫廷使用的首套中国产瓷质餐具,也是首套中国产带法国王室纹章的餐具,可能用于1738年为路易十五布置的餐厅。餐具样式均为欧式,纹章形状和图案由法国东印度公司提供给中国工匠制作。</p> <p class="ql-block"><b>彩绘枝叶纹章瓷盘</b></p><p class="ql-block">Painted plate with coat of arms</p><p class="ql-block">约1765年左右· 景德镇</p><p class="ql-block">洛里昂东印度公司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瓷盘是泰雷神父通过法国东印度公司向中国订购的一大套带有其纹章的瓷餐具之一。泰雷是莫莱斯姆修道院院长,路易十五时期的权臣,1769至1774年间担任财政总监。瓷盘中间为一束折枝花卉,四周环绕两道花叶边框。上部两头雄狮托举起泰雷的盾形纹章。</p> <p class="ql-block"><b>眉寿万年诗折扇 </b>Folding fan with painting and pocm</p><p class="ql-block">清 泥金笺设色 (1644-1911) </p><p class="ql-block">雍正书 蒋廷锡画 故宫博物院藏 </p><p class="ql-block">扇面画设色妍丽,笔法细腻工致。蒋廷锡,江苏常熟人,供奉康熙、雍正两朝,得“常州派”代表画家恽寿平之韵味,开创"蒋派”花鸟。在18世纪欧洲宫廷内,此类中国风格折扇极受贵族喜爱。</p> <p class="ql-block"><b>阿黛拉伊德夫人执扇肖像</b>Portrait of Mudame Adélaïde Holding a Fan</p><p class="ql-block">1749 年 布面油画 让-马克·纳帮埃</p><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与特里亚农宫国家博物馆秘</p><p class="ql-block">1749 Oil on canvas</p><p class="ql-block">阿低拉伊德夫人是路易十五和王后玛丽·莱什琴斯卡的第四女。画中她右手执一把收拢的折扇。18世纪时,从中国进口或在法国生产的借鉴东方装饰风格的扇子是高雅之物,人们喜欢用其搭配宫廷服饰。王后玛丽·莱什琴斯卡也有一幅手拿折扇的肖像。</p> <p class="ql-block"><b>法国国家图书馆藏《钦定授时通考》</b>(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b>《西清古鉴》</b>Caraloguc on Antiques in the Chamber of IVestcrn Puricv Ni Oing Gu Jian</p><p class="ql-block">清乾隆二十年(1755) 武英殿刻本 1755 </p><p class="ql-block">故宫博物院藏</p><p class="ql-block">此书著录清宫所藏古代铜器1529件,每器绘一图,图后系说,记载器物情况,并钩摹注释器物铭文。塞弗尔瓷器工场曾依据此书中的铜器图样制作“中国风”瓷器。</p> <p class="ql-block"><b>《钦定授时通考》</b> Imperial Anthology ofTrans-dynastic Agriculture Treatises</p><p class="ql-block">清乾隆七年 (1742) 武英殿刻本 1742 </p><p class="ql-block">故宫博物院藏 </p><p class="ql-block">此书为乾隆皇帝下令编纂的大型官修综合性农书。法国传教士钱德明意识到此书对法国农业发展颇有用处,于1786年寄给贝尔坦一部。19世纪,法国汉学家儒莲和德理文侯爵通过对《钦定授时通考》的研究,获取了对法国农业发展有益的信息。本书是中法农业技术交流的有力见证。</p><p class="ql-block">展品为故宫博物院藏乾隆七年武英殿刻本。</p> <p class="ql-block"><b>《人镜阳秋》</b>Morality in Action (Ren Jing Yang Qiu )</p><p class="ql-block">清 内府抄本 Qing Dynasty(1644-1911) </p><p class="ql-block">故宫博物院藏</p><p class="ql-block">本书介绍了赞颂忠、孝、节、义的357则教化故事,每则配一图。17世纪初由汪廷讷编撰刊印,插图依照画家汪耕画作,由黄应祖雕刻完成。这部作品广为流传,引起传教士的兴趣,寄回巴黎一套。1720年,法国王家图书馆从巴黎外方传教会神学院购得。</p> <p class="ql-block"><b>法国国家图书馆藏《人镜阳秋》</b>(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b>亨利·莱昂纳尔·贝尔坦肖像 </b>Portrait of Henri-Lconard-Jcan-Baptiste I3crtin</p><p class="ql-block">1768年 布面油画 亚历山大·罗斯林</p><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与特里亚农宫国家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贝尔坦在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时期担任国务大臣,长期与在华法国耶稣会士保持书信联络。他坚信通过对中国的了解有助于推动法国艺术、科学和制造业的进步。他拥有大量关于中国的书箱和画册,藏品酒盖中国乐器、宝石、服饰、漆器、瓷器等。为保持与中国的良好外交关系,其多次代表国王向花隆皇帝赠送礼物。</p> <p class="ql-block"><b>《中国官话》(复制品)</b></p><p class="ql-block">Official Languagc of China (replica)</p><p class="ql-block">1742年 傅尔蒙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 </p><p class="ql-block">本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由法国汉学家傅尔蒙完成的汉语拉丁语词典,另外一部分是王家图书馆藏中国图书目录,印刷中使用了大量在法国雕刻的汉字字模。这部作品标志着除耶稣会士外法国首次制作汉语学习工具的尝试,代表法国世俗汉学形成的重要一步,也拉开了探索18世纪王家图书馆宝藏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b>《征服金川时演唱的满族颂歌》</b>(复制品)Manchu Chants Sung at the Conguest of Jinchuan (rcplica)</p><p class="ql-block">1779年 满语和法语手写本 </p><p class="ql-block">法国国家图书馆藏 </p><p class="ql-block">展品是法国传教士钱德明寄给贝尔坦的满语学习资料之一。文本为双语,有满语版本以及对应的法语音译和意译,另有备注栏标明曲调音符,具有强烈的教学意味。其所介绍的颂歌共有18节,每节4句,在军队凯旋的庆祝仪式上朗诵。</p> <p class="ql-block">乾隆皇帝像瓷版画 Porcelain pancl painting of the Qianlong Emperor</p><p class="ql-block">约1776年 法国寒弗尔瓷器工场 </p><p class="ql-block">夏尔-埃鲁瓦·阿瑟兰 </p><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与特里亚农宫国家博物馆藏 </p><p class="ql-block">这幅瓷版画由塞弗尔瓷器工场的艺术家根据潘廷章的一幅水彩画绘制。水彩画为贝尔坦所有,由其提供给塞弗尔瓷器工场使用。该画还被用于雕刻《中国杂纂》第一卷的卷首插图。瓷版画由路易十六于1776年以高达480里弗尔的价格购藏,陈设于凡尔赛宫的书房内。三年之后路易十六又购入一块相同的瓷版,送往乾隆宫廷。</p> <p class="ql-block"><b>《中国杂纂》第一卷卷首插图</b>(复制品)llMustration for the first rolumc of Mcnois Conccrning the Chince </p><p class="ql-block">1776年 马稀奈 凹版画</p><p class="ql-block">凡尔赛市立图书馆藏</p><p class="ql-block">版画为18世纪法国汉学研究重要文献《中国杂纂》第一卷卷首插图,插图中的乾隆皇帝是根据清宫御用画家耶稣会士潘廷章的画稿雕刻印制。在1773年的一封信里,潘廷章记述了该画创作的情况,称时年62岁的乾隆皇帝亲自做模特,并坚持要画上皱纹。</p> <p class="ql-block"><b>《篆书缘起》</b>(复制品)The Origin of Seal (replica)</p><p class="ql-block">18世纪 木版印刷刊本</p><p class="ql-block">法国国家图书馆藏 </p><p class="ql-block">本书由法国耶稣会士钱德明于1788年寄送给国务大臣贝尔坦。书中有一段乾隆皇帝的话,用32种不同的中国古代篆书字体摹写了32遍。这本书让爱好中国文化的贝尔坦对中国古代文字有了清晰有趣的认知。本书的寄出体现了钱德明为了向法国寄送中国作品而付出的不懈努力和心血。</p> <p class="ql-block">《天主降生出像经解》(复制品)</p><p class="ql-block">Biblical Explanations and Ilustrations of the Heavenly Lord's Incarnation </p><p class="ql-block">1637年 艾儒略 福建晋江景教堂刊本</p><p class="ql-block">凡尔赛市立图书馆藏</p><p class="ql-block">本书是对耶稣会士艾儒略在中国出版的《耶稣的一生》一书的补充。作品的受众是中国上层社会的信徒,也被寄往欧洲,成为基督教理念在中国成功传播的证明。展品由贝尔坦赠送给蓬巴杜夫人,上有蓬巴杜夫人的微章,当年很可能在凡尔赛宫内作为新奇藏品被传阅。</p> <p class="ql-block"><b>龙泉密青釉瓶</b> Pair of Green-glazed vascs, Longquan kiln</p><p class="ql-block">元晚期 <span style="font-size:18px;">LateYuanDynasty (1279-1368)</span></p><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与特里亚农宫国家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这对瓷瓶为欧蒙公爵旧藏。购入时公爵认为原配青铜底座已过时,换成如今与瓷瓶一同保存下来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底座。在1782年欧蒙资产变卖会上,路易十六以2000里弗尔的价格购入,存至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b>龙泉窑青釉瓶</b></p><p class="ql-block">Grcen-glazcd vasc, Longquan kiln</p><p class="ql-block">明早期Early Ming Dynasty (1368-1644)</p><p class="ql-block">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此瓶是18世纪巴黎最著名东方瓷器爱好者欧蒙公爵的旧藏。1770年左右,他为这件瓷瓶订制了铜镀金底座。在1782年公爵去世后的资产变卖会上,路易十六为即将修建的博物馆(即日后的卢浮宫)购入。</p> <p class="ql-block"><b>绣墩改制花园瓷凳</b>Porcclain garden stool adapted from Xiudun</p><p class="ql-block">明代 Ming Dynasty (1368-1644)</p><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与特里亚农宫国家博物馆藏 </p><p class="ql-block">这件花园凳为欧蒙公爵旧藏,配有奢华的镀金青铜托座,托座具有鲜明的古希腊风格。1782年欧蒙资产变卖会上,路易十六以1699里弗尔零19苏的价格购入,存至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b>扮演狄安娜的蓬巴杜夫人</b>Portrait of Madame dc Pompadour Dresscd as Diana</p><p class="ql-block">1746年 布面油画 让-马克·纳蒂埃</p><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与特里亚农宫国家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画中的蓬巴杜夫人被画作狄安娜的形象,非洲豹皮、弓和箭筒彰显她在路易十五时期的受宠与权势。蓬巴杜夫人是“中国风”的爱好者、推动者和引领者,为“中国风”在法国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她拥有许多来自中国的物品。</p> <p class="ql-block"><b>青釉香水瓶</b></p><p class="ql-block">Green-glazcd perfume bottle</p><p class="ql-block">清乾隆 景德镇 1736-1795 Jingdezhen</p><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与特里亚农宫国家博物馆藏 </p><p class="ql-block">瓷瓶的顶部、口沿、底座均装饰了奢华的洛可可风格铜镀金饰件。瓷瓶于1743年购入并安放于路易十五在凡尔赛宫的藏衣室,是现存唯一一件经鉴定属于路易十五的中国瓷器。路易十五去世后,此瓶依照惯例授予国王首席侍臣欧蒙公爵。</p> <p class="ql-block"><b>由塞纳河望向贝勒维堡(复制品)</b></p><p class="ql-block">Chateau Bellevue View from the Seine River (replica)</p><p class="ql-block">约1750年 雅克·里格 蚀刻版画</p><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与特里亚农宫国家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这幅描绘贝勒维堡的版画是专门献给蓬巴社夫人的。她在1749年成为城堡的主人,城堡内收藏有大量来自中国的物品,特别是漆器和瓷器。</p> <p class="ql-block"><b>普罗旺斯伯爵肖像</b></p><p class="ql-block">Portrait of the Comtc dc Provcnce</p><p class="ql-block">1770年 布面油画 路易-米歇尔·范·洛</p><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与特里亚农宫国家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普罗旺斯伯爵路易-斯塔尼斯拉-恪扎维埃,是路易十五之孙,路易十六之弟,1755年出生时即获得爵位。普罗旺斯伯爵十分追捧塞弗尔瓷器工场生产的“中国风”瓷器和中国的艺术品,如装配有精雕镀金青铜托座的中国瓷瓶。</p> <p class="ql-block"><b>青釉瓶 </b>Green-glazed bottle</p><p class="ql-block">清乾隆 景德镇 1736-1795 Jingdezhen</p><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与特里亚农宫国家博物馆藏 </p><p class="ql-block">瓷瓶为路易十六的弟弟普罗旺斯伯爵旧藏。瓶身有白色鸢尾花浅浮雕图案。置于螺旋状四足青铜底座上,口沿镶叶纹镀金铜环。</p> <p class="ql-block"><b>模仿与灵感</b> Imitation and Inspiration</p><p class="ql-block">中国文化深刻影响着法国的艺术风尚。对中国瓷器的仿制是法国“中国风”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17世纪下半叶,法国开始关注和研究中国制瓷工艺。18世纪中叶,高岭土矿的发现使法国在塞弗尔瓷器工场成功生产出硬瓷。这些瓷器在制作时,造型和装饰图案多受到中国的影响。法国在油画、版画、挂毯、纺织品、漆器、建筑、园林等诸多领域也大量汲取中国元素,其中充满着对中国神秘旖旎的无尽想象。中国成为法国艺术家和知识精英获取创作灵感的源泉。</p> <p class="ql-block"><b>彩绘描金风景人物图成套瓷茶具</b></p><p class="ql-block">Gilt painted porcelain tea scrvice with landscapc and figures</p><p class="ql-block">1774年 法国塞弗尔瓷器工场</p><p class="ql-block">路易-弗朗索瓦·雷科 </p><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与特里亚农宫国家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这套“中国风”茶具由塞弗尔瓷器工场生产,包括托盘、三脚奶壶、茶壶、带盖糖罐、单柄杯和相应的杀碟。每件器具上都有一条规则的金色花边,内绘中国风景人物,人物的面部和彩色衣服均以金边勾画,这套茶具很可能在1774年出售给路易十六,次年以600里弗尔购回,后又转让给路易十五之女。制作工匠雷科在茶具上用金色署了其姓氏。</p> <p class="ql-block"><b>彩绘描金风景人物图瓷托盘</b></p> <p class="ql-block"><b>彩绘描金风景人物图瓷奶壶</b></p> <p class="ql-block"><b>淡紫金点地彩绘描金嵌开光花鸟风景图镀金卷耳狮首瓷瓶</b>Pair of gilt paintcd vascs with flowers and birds design on gold-spotted light purplc ground</p><p class="ql-block">1780年 安托万-约瑟夫·沙皮伊、热纳维埃夫·塔扬蒂耶、亨利-马丁·普雷沃</p><p class="ql-block">法国塞弗尔瓷器工场 </p><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与特里亚农宫国家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这对瓶子由塞弗尔瓷器工场制作,瓶身两侧有金线围起的留白,内绘花鸟和中国风景。这两件瓷瓶与另两件花园瓶同属一套,1780年路易十六以4800里弗尔的价格购入这四件瓷瓶,放在其凡尔赛宫的大卧室内,体现出国王对中国文化的热衷。</p> <p class="ql-block"><b>淡紫金点地彩绘描金中式花园图瓷瓶</b></p><p class="ql-block">Pair of Chincse-stvlc garden vases with gilt painted pattcrns on gold-spottcd light purplc ground</p><p class="ql-block">1780年 安托万-约瑟夫·沙皮伊、</p><p class="ql-block">亨利-弗朗索瓦·樊尚 </p><p class="ql-block">法国塞弗尔瓷器工场 </p><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与特里亚农宫国家博物馆藏 </p><p class="ql-block">这对瓶子由塞弗尔瓷器工场生产,它们与另外两件瓶子一起由路易十六在1780年的凡尔赛宫王家瓷器工场年度展览上买下,每件价格为1200里弗尔。这两件瓷瓶被放置在凡尔赛宫“路易十四卧房”里。塞弗尔瓷器工场对中式风格的追求在王室庄严的总体风格框架内占据着一席之地。</p> <p class="ql-block"><b>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像</b>Portrait of Qucen Marie Antoincttc </p><p class="ql-block">1777年 版画 让-弗朗索瓦·雅尼奈</p><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与特里亚农書国家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版画复刻自玛丽·安托瓦内特的一幅官方肖像, 画中王后身着蓝色的宫廷礼服,头上是羽毛、珍珠和钻石制成的精致发饰。玛丽·安托瓦内特热爱东方艺术品,其在凡尔赛宫的“午睡间”和“金色房间”里珍藏有来自中国的珍稀瓷器,放置在按照当时最流行的款式雕琢的镀金青铜托座上。其个人藏书中有杜赫德关于中国的主要著作。</p> <p class="ql-block"><b>浅绿地彩绘描金清朝水师图卷耳瓷瓶</b></p><p class="ql-block">Pair of gilt painted scrolling car vases dcpicting Qing flcet on light green ground</p><p class="ql-block">1778年 法国塞弗尔瓷器工场 </p><p class="ql-block">路易-弗朗索瓦·雷科 </p><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与特里亚农宫国家博物馆藏 </p><p class="ql-block">这对独特的浅绿地瓶由塞弗尔瓷器工场制作。瓶身中央留白处边缘为蜿蜒的条状装饰,内绘清朝水师战斗场面。瓷瓶下方的台座及瓶颈处饰有中国花卉和蝴蝶。瓶子可能由路易十六于1778年以每件840里弗尔的价格购入,收藏在马尔利城堡。</p> <p class="ql-block"><b>天蓝地彩绘描金开光花果图潘趣碗</b></p><p class="ql-block">Gilt painted punch bow/ with flowcrs and firuits dcsign in resenicd pancl on sky bluc ground</p><p class="ql-block">1753年资 法国万塞讷瓷器工场</p><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与特里亚农宫国家博物馆藏 </p><p class="ql-block">此潘趣酒碗和配套的研钵由路易十五以1000里弗尔高价购入。碗外壁的“天蓝”底色即绿松石,蓝色是为制作这套餐具专门调配。当时中国产绿松石釉单色瓷很受法国藏家追捧,很可能是为模仿此类中国瓷器而创造了这种底色。“天蓝”一词在18世纪暗合着对中国的崇敬。潘趣碗是聚会上用来盛装潘趣酒(果汁鸡尾酒)的大碗。</p><p class="ql-block">展品为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旧藏。</p> <p class="ql-block"><b>瓷器生产及贸易图谱</b>(复制品Porcelain Producrion and 'I'rade Aclas (rcplica)</p><p class="ql-block">18世纪 绢本设色 中国</p><p class="ql-block">法国国家图书馆藏</p><p class="ql-block">这幅画描给中国瓷器店场景。出自一本关于中国瓷器制造和贸易的图谱,该图谱很可能因其科学价值。由耶稣会传教士从中国寄回法国。贝尔坦也拥有一本钱德明寄给他的同类图谱。</p> <p class="ql-block"><b>天青地彩绘描金人形耳带盖瓷瓶</b></p><p class="ql-block">Gilt painted lidded vase with figure-shaped handles on blue-lapis ground</p><p class="ql-block">1781年 亨利-弗朗索瓦·樊尚</p><p class="ql-block">法国塞弗尔瓷器工场</p><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与特里亚农宫国家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这件瓷瓶由塞弗尔瓷器工场制作,是5件套瓷瓶里摆放在中间的一件。瓷瓶底色模仿蓝色天青石,中式阳伞形瓶盖,中国人像瓶耳。阿黛拉伊德夫人于1783年以2400里弗尔的价格购入整套瓷瓶,此瓶价格为480里弗尔,很可能陈设于其在凡尔赛宫的套间。</p> <p class="ql-block"><b>淡紫地彩绘描金风景人物图瓷蛋形瓶</b></p><p class="ql-block">Pair ofcgg-shapcd vases with gilt painted landscapc and figures on light purplc ground</p><p class="ql-block">1779年 法国塞弗尔瓷器工场</p><p class="ql-block">让- 雅克·迪厄</p><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与特里亚农宫国家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两件蛋形瓶最初为三件套瓷瓶中的两件,路易十六于1780年以3600里弗尔高价购入此套瓷器,送给妹妹伊丽莎白夫人。瓶身的淡紫色底色非常罕见,出于技术原因,只有塞弗尔瓷器工场的硬坯才能烧制这种颜色。这也解释了路易十六购入时为何如此高价。中式纹饰的蛋形瓶受到多位王室成员的青睐,普罗旺斯伯爵、玛丽·安托瓦内特王后都曾购买过。</p> <p class="ql-block"><b>陶瓷残片 (12件) </b>Ceramic fragments </p><p class="ql-block">17世纪 法国、荷兰</p><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与特里亚农宫国家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这些陶瓷残片出土于凡尔赛宫花园,主要在特里亚农大理石宫考古发掘时发现。上面的蓝白装饰图案与17世纪进口到欧洲的中国瓷器图案十分相似,表明欧洲瓷器制造商从中国瓷器里汲取了大量灵感。</p> <p class="ql-block"><b>年轻时的孟德斯潘夫人肖像</b></p><p class="ql-block">Portrait of Young Mrs. Montespan</p><p class="ql-block">1663年前 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亨利·博布兰、夏尔·博布兰</p><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与特里亚农宫国家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画中的孟德斯潘夫人正值风华正茂的年纪,身着刺绣精美的红裙。1670年,路易十四为她修建了特里亚农瓷宫。这是一座具有宝塔式屋顶和青花瓷墙壁的“中国风”奇妙建筑,内部中央大厅饰有蓝白相间的灰墁、家具也仿照瓷器涂有蓝白相间的油漆和清漆。</p> <p class="ql-block"><b>特里亚农瓷宫花园平面图(复制品)</b></p><p class="ql-block">Plan of the Gardens of thc Porcclain Palace at'Trianon (replica)</p><p class="ql-block">约1670-1680年 纸本 羽笔水彩画</p><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与特里亚农宫国家博物馆藏 </p><p class="ql-block">这幅图标示了特里亚农瓷宫的确切位置及其花园的布局。图上左侧是马蹄铁水池,接着是高处的平底水池,再接着是低层花圃。靠近宫殿的是高层花圃。花园的棚架长廊通往由陶瓷装饰的香气室,路易十四曾领暹罗使节前往参观。</p> <p class="ql-block"><b>花园一侧的特里亚农瓷宫景象</b>View of the Porcelain Palace of Trianon on the Garden Side</p><p class="ql-block">约1670-1680年 蚀刻版画 亚当·佩雷勒 凡尔赛宫与特里亚农宫国家博物馆藏 </p><p class="ql-block">特里亚农瓷宫多以庭院一侧景象示人,这幅版画则揭示了它相当少见的另一面。版画清楚的显示出上、下两层花圃和两侧棚架长廊的起始部分。花圃边缘种满鲜花,仿中国瓷器的蓝色栽培箱里栽种着橘树,花园因此而显得奢华,香气浓郁。</p> <p class="ql-block"><b>庭院一侧的特里亚农瓷宫景象</b>View of the Porcclain Palace at Trianon on the Courtvard Sidc</p><p class="ql-block">约1670-1680年 蚀刻版画 </p><p class="ql-block">小威廉·斯威德 </p><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与特里亚农宫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特里亚农瓷宫位于凡尔赛宫边缘地带,外表华丽,通身贴满蓝白相间的陶瓷。高高的屋顶上饰有花瓶、孩童和动物像,令人联想到中国建筑。瓷宫内部装饰有中国花卉图案的丝织品。瓷宫的建筑很脆弱,故在1687年拆毁,取而代之的是特里亚农大理石宫。</p> <p class="ql-block"><b>南京的集市 </b>Market in Nanjing</p><p class="ql-block">1761年 布面油画 艾蒂安·若拉等</p><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与特里亚农宫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此画为1761年玛丽·莱什琴斯卡装饰“中国人厅”的中国题材油画中的一幅,“中国人厅”是王后在凡尔赛宫的私人房间之一。这幅画的绘制参考了尼霍夫《荷兰东印度公司使节团访华纪实》中的图像,几乎照搬了该书中表现南京的版画插图。钟爱绘画的王后本人也参与了这幅画作的创作。</p> <p class="ql-block"><b>法国王后玛丽·莱什琴斯卡肖像</b>Portrait of Maric Leszczyhska, Qucen of France</p><p class="ql-block">1748年 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让-马克·纳蒂埃</p><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与特里亚农宫国家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玛丽·莱什琴斯卡为路易十五的王后。画中的王后身着红色天鹅绒连衣裙,头裹黑色薄纱头巾,着装朴素。王后十分喜爱中国艺术,在宫廷内外推广和传播“中国风”。其位于凡尔赛宫的私人套房内布置了“中国厅”,后改为“中国人厅”。她还为在华耶稣会传教士的活动提供支持。</p> <p class="ql-block">圣方济各·沙勿略乘船抵达中国图</p><p class="ql-block">Saint Francis Xavicr Arriving in China by Boat</p><p class="ql-block">约1753年 布面油画 约瑟夫-马里·维恩</p><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与特里亚农宫国家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这幅画是玛丽·莱什琴斯卡为其在凡尔赛宫的私人房间“中国厅”定制,安装于房间门头饰板上。画面表现了沙勿略乘船抵达中国的场景。沙勿略是最早到东方传教的耶稣会士,1552年乘船抵达广州附近的上川岛。王后很早就关注耶稣会在中国的传教活动,对沙勿略非常崇敬。此画在绘制过程中按菜什琴斯卡的意见进行过修改。</p> <p class="ql-block"><b>琉璃塔版画</b>Colored Glazc Tower</p><p class="ql-block">1665年 蚀刻版画 </p><p class="ql-block">凡尔赛市立图书馆藏 </p><p class="ql-block">此版画为尼霍夫所著《荷兰东印度公司使节团访华纪实》的插图,描绘的是建于永乐年间的南京琉璃塔。随着尼霍夫著作的热销,这张琉璃塔版画给西方人留下了长久深刻的印象。对西方人来说,琉璃塔是中国的首要象征。特里亚农瓷宫、博韦工场织造的中国挂毯、《异国狩猎图》组画等都受到其影响。</p> <p class="ql-block"><b>小特里亚农宫的王后花园(复制品)</b>Qucen's Gardcn at Petit Trianon (replica)</p><p class="ql-block">1783年 雕刻版画</p><p class="ql-block">乔治·路易·勒鲁日</p><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官与特里亚农宫国家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此图出自《时尚的英中式园林》一书。图中展示了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要求的英中式花园1783年前后的工程进度。当时花园中的建筑尚未全部落成。中式风格旋转椅在地图上呈现为一个圆圈和小小的“旋转椅”字样,紧邻宫殿北墙。</p> <p class="ql-block"><b>中式风格的旋转椅风景图(复制品)</b></p><p class="ql-block">IDesign for a Chinesc-stvle swivcl chair (rcplica)</p><p class="ql-block">1781-1782年 石墨水彩画</p><p class="ql-block">克洛德-路易·沙特菜</p><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与特里亚农宫国家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画作出自凡尔赛小特里亚衣宫19幅风景和地图集。所绘中式风格旋转椅的座椅为孔雀和龙的造型,中央的主杆上饰有中国人像。该旋转椅是在玛丽·安托瓦内特王后希望修建一座英中式花园后所建造,模仿自蒙梭公园内的旋转椅。</p><p class="ql-block">图集曾收藏于特里亚农宫王后图书馆,封面上有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微章。</p> <p class="ql-block"><b>蒙梭公园中式风格旋转椅细节图</b>(复制品)IDctailed drawing of a Chinesc-stvlc swivel chair in Parc Monccau(replica)</p><p class="ql-block">18世纪 羽毛笔画 让-雅克·勒科 </p><p class="ql-block">法国国家图书馆藏 </p><p class="ql-block">此图为巴黎夏尔特尔游乐场(今蒙梭公园)内中式风格旋转椅的细节图。图中旅转椅的中轴上有中国人像,上方是一顶遮阳伞。座椅的孔雀和雄鹰造型既有正面图,也有侧面图。这座旋转椅应该是勒科为贝尔坦在沙图堡内修建的旋转椅的模型。</p> <p class="ql-block"><b>中国风格焰火布景图</b>(复制品)Chinesc-stvle fireworks sct plan(replica)</p><p class="ql-block">1730-1751年 羽毛笔画 </p><p class="ql-block">宫廷娱乐活动工坊 </p><p class="ql-block">法国国家档案馆藏 </p><p class="ql-block">此图为路易十五时期凡尔赛宫举办灯会和焰火表演时搭建的临时建筑立视图。该项目的特别之处在于借鉴了中国元素,一些手持遮阳伞的人坐在大象身上、台座上或挑檐上,并让其中一人俯瞰整座建筑,场面宏大。</p> <p class="ql-block"><b>“中国题材”挂毯玻璃底片</b>(复制品)Glass ncgaine, ror Icnturc Chinoisc apesie rcplicao </p><p class="ql-block">民国玻璃底片 故宫博物院藏 </p><p class="ql-block">“中国题材”挂毯是根据艺术大师弗朗索瓦·布歇在1742年创作的中国风情画设计由博韦挂毯工场在1758至1760年间编织,挂毯描绘了想象中的中国宫廷游乐情景,集合了那个时代及其以前多种关于中国的图像元素。1766年,其中的一条挂毯作为法国王室礼品送给乾隆皇帝,被陈设在圆明园远瀛观内。展品为此套挂毯中四件的玻璃底片</p><p class="ql-block">①“集市”挂毯玻璃底片(复制品)</p><p class="ql-block">②“舞蹈”挂毯玻璃底片(复制品)</p><p class="ql-block">③“宴会”挂毯玻璃底片(复制品)</p><p class="ql-block">④“狩猎”挂毯玻璃底片(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b>“中国题材”挂毯</b> Chinoiserie (Chinese-inspired) Tapestries</p><p class="ql-block">“中国题材”挂毯是根据艺术大师弗朗索瓦·布歇在1742年创作的中国风情画设计,由博韦挂毯厂在1758至1760年间编织。挂毯描绘了想象中的中国宫廷的游乐情景,集合了那个时代及其以前多种关于中国的图像元素。</p><p class="ql-block">1766年,其中的一套挂毯作为法国王室礼品送给乾隆皇帝,被陈设在圆明园远瀛观内。</p> <p class="ql-block"><b>铜镀金绘图平板仪</b></p><p class="ql-block">Gilt copper table survey instrument</p><p class="ql-block">17世纪末-18世纪初 法国 </p><p class="ql-block">故宫博物院藏</p><p class="ql-block">平板仪为绘图仪器,四边框均有刻度,中间夹放绘图纸。底侧安装可移动游标,游标两端各置立耳瞄准器,可测量角度,以辅助绘图。平板仪上玺刻CHAPOTOT A PARIS款识,表明该仪器出自17世纪后半叶至18世纪初期的巴黎Louis Chapotot光学和数学仪器制作工坊。</p> <p class="ql-block"><b>礼品和定制 </b>Gifts and commissio n s</p><p class="ql-block">在清代宫廷收藏中,来自法国的物品种类丰富,它们见证了两国宫廷交往的历史。这些法国物品或来自两国交往的礼品,或来自耶稣会士的贡献,或来自两国之间的贸易。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中西交往的不断深入,清宫向西洋定制物品之举应运而生。早在康熙年间,康熙皇帝就责成广东粤海关,通过在广州的洋商,将制作意向和要求传达给西洋。乾隆时期,这种定制更为常见。其中法国承接了中国宫廷发出的诸多制作任务。</p> <p class="ql-block"><b>铜镀金圆规矩箱表</b></p><p class="ql-block">Gilt copper tool case with watch</p><p class="ql-block">18世纪 法国 故宫博物院藏</p><p class="ql-block">规矩箱通体镀金。箱体四周錾刻洛可可风格纹饰及田园景致,上沿口及底圈镶嵌彩色料石。箱内装香水瓶、刀、勺、望远镜等物。箱盖外侧中心嵌双针小表,表机芯上錾刻P'LE R0Y Pars款</p><p class="ql-block">识。比诶尔·雷诺为法国王室御用钟表师,服务于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时期的法国宫廷。</p> <p class="ql-block"><b>铜镀金提环赤道公晷仪</b></p><p class="ql-block">Gilt copper portablc ring smdial</p><p class="ql-block">17世纪末-18世纪初 法国 </p><p class="ql-block">故宫博物院藏</p><p class="ql-block">此为便携式赤道日晷,可在不同纬度使用。日晷由子午圈、赤道圈和直表组成。其子午圈上镌刻CHAPTOTO A PARIS款识。表明该日晷来自巴黎Louis Chapotot光学和数学仪器制作工访。</p> <p class="ql-block"><b>铜镀金嵌珐琅望远镜 </b>Gilt copper telcscope with cngraved cnamel decoration</p><p class="ql-block">18世纪 欧洲 故宫博物院藏 </p><p class="ql-block">铜镀金圆筒折射式望远镜,镜身分四节,<span style="font-size:18px;">可抽拉伸缩。镜筒装饰华丽,通体錾刻鸟羽纹,圆光处嵌蓝地玑镂纹透明珐琅片,内饰花卉、蝴蝶等图案。</span></p> <p class="ql-block"><b>紫禁城中的法国风景 </b>The French Imprints in the Forbidden City</p><p class="ql-block">17至18世纪中西文化大规模接触和交流的过程中,中国宫廷并非游离于世界之外、而是融于其中。中外交往和文化交流是这一时期中国宫廷运行的常态,大量异域文明的物质成果进入宫廷视野,纳入宫廷收藏,见证了中国不断融入和影响世界的步伐。紫禁城本身也成为中外艺术、科学、技术交流融合的舞台。不同文化在这里互为影响,相互促进,既接续传统,又融合新知,取得的成果在宫廷收藏的各类文物中多有体现。法国在清代宫延对外交流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清宫的科学、艺术、建筑、医学、地图编绘等诸多领域都有重要影响。中法之间的交流互鉴形成了中国宫廷内独特的法国风景,构成清代中西文化交流极为重要的内容。</p> <p class="ql-block"><b>万国来朝图(复制品)</b></p><p class="ql-block">Envoys from Vassal States and Foreign Countrics Presentins Tributes and (Gifts (rcplica)</p><p class="ql-block">Qing Dynasty (1644-1911) </p><p class="ql-block">清 绢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p><p class="ql-block">此图为《胪欢荟景图》册中的一开。采用虚实并用的艺术手法,描绘了新年之际各邦交国、藩属国使臣及边地少数民族代表到紫禁城太和门外恭候朝觐,进献方物的场面。乾隆时期绘有多幅《万国来朝图》,每幅图中写有不同国家名称的旗帜上,法兰西都不可或缺。表明在清朝宫廷的对外交往中,法兰西被认为是具有重要地位的西方国家。</p> <p class="ql-block"><b>银镀金浑仪</b></p><p class="ql-block">Gold-plated siher armillary sphere</p><p class="ql-block">清康熙八年 (1669) 清钦天监</p><p class="ql-block">故宫博物院藏 </p><p class="ql-block">此浑仪可演示太阳、月亮围绕地球转动的情况,以及日、月蚀现象。地球位于圈环中心的通轴上,表面刻“亚西亚”“欧罗巴”“阿美利加”等大洲名称。由当时钦天监官员、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按照托勒密地心说原理制作。</p> <p class="ql-block"><b>在凡尔赛宫接见暹罗使团仪式图(复制品)</b>Siamcse Embassy in Vcrsailles </p><p class="ql-block">1687年 蚀刻版画 </p><p class="ql-block">皮埃尔·朗德里 Pierre Landry</p><p class="ql-block">法国国家图书馆藏 </p> <p class="ql-block"><b>暹罗使团递呈国书与召见仪式图</b></p><p class="ql-block">Siamcsc Embassy to Louuis XIV Presenting King Narai's LetteI</p><p class="ql-block">1687年 蚀刻版画 </p><p class="ql-block">让-巴蒂斯特·诺兰 </p><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与特里亚农宫国家博物馆藏 </p><p class="ql-block">版画表现了暹(音先)罗(今泰国)使团于1686年抵达凡尔赛宫廷,递呈国书并受路易十四接见的场景。暹罗使节了解中国康熙皇帝的宫廷,他的主人暹罗国王那莱想知道法国宫廷与中国宫廷相比有何不同。使团赠送给路易十四的礼物清单由法国公使肖蒙确定,并由他将礼物从暹罗带到法国,其中大部分瓷器来自中国和日本。</p> <p class="ql-block"><b>《华夷译语》</b></p><p class="ql-block">Chincsc-Fforcign Dictionan</p><p class="ql-block">清乾隆 抄本 1736-1795 Manuscript</p><p class="ql-block">故宫博物院藏 </p><p class="ql-block">《华夷译语》是傅恒、陈大受等奉敕纂修的一部翻译词典,收录了西欧、东南亚国家及我国西藏、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少数民族语种。各语种由四译馆和有关各省督抚采录。该书的编纂满足了当时对外交流的需要,也是今人研究18世纪我国少数民族及外国语言文字的重要资料。</p><p class="ql-block">展品为该书中的《弗喇安西雅语》(法语)部分。</p> <p class="ql-block"><b>沈福宗像(复制品)</b></p><p class="ql-block">Potrait of Shen Fuzong (replica)</p><p class="ql-block">约1684年 蚀刻版画 让-巴蒂斯特·诺兰 </p><p class="ql-block">法国国家图书馆藏</p><p class="ql-block">沈福宗是早期到达欧洲的中国人之一、其跟随在华传教的柏应理于1684年9月15日到达凡尔赛宫,路易十四邀请沈福宗参加晚宴,沈福宗为其演示了如何使用筷子,并参观凡尔赛宫花园中的喷泉。沈福宗还协助柏应理在王家图书馆完成出版了《中国哲学家孔子》一书。</p> <p class="ql-block"><b>《历代帝王圣贤名臣大儒像》</b>(复制品)Portraits of Sauge Rulers and Mericorious OMicials (replica)</p><p class="ql-block">1685年 纸质图集 勃碣常岫 </p><p class="ql-block">法国国家图书馆藏 </p><p class="ql-block">本图集为中国古先君臣图鉴,共109幅肖像。画像的第一张是华夏民族始祖伏羲,最后一张是当时在位的康熙皇帝。临摹于1685年。法园传教士钱德明购入,补加了7幅缺失的肖像,于1771年赠予法国国家国书馆收藏。钱德明购此书的目的是供人们初步了然中国服饰及研究工作使用,图中人物生有四目,为传说中创造文字的仓颉。</p> <p class="ql-block"><b>1688年《论语导读》 </b>法文版原著</p><p class="ql-block">《论语导读》由法国学者弗朗索瓦·贝</p><p class="ql-block">尼耶编译,为首部以法语向欧洲介绍中国儒家思想的著作。2019年3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法国时,法国总统马克龙向习近平主席赠送了该书1688年法文版原著。现典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b>《中国宗教状况见闻》 </b>Anccdotes on the Statc of Religion in China</p><p class="ql-block">1733-1735年 多罗 </p><p class="ql-block">凡尔赛市立图书馆藏 </p><p class="ql-block">本书内容涉及中国人对先人和孔子的尊崇与祭礼情况,以及关于上帝之名的翻译等礼仪问题。作者多罗为1705年来华颁布教皇禁令的教廷特使。</p><p class="ql-block">展品为路易十五之女维克图瓦夫人旧藏。</p> <p class="ql-block"><b>《中国通史》</b></p><p class="ql-block">General Historr of China</p><p class="ql-block">1777-1785年 冯秉正编译 </p><p class="ql-block">凡尔赛市立图书馆藏 </p><p class="ql-block">《中国通史》由法国传教士冯秉正编译自《通鉴纲目》,并博采其他史书补充。本书为欧洲出版的首部完整的中国历史书籍,涉及中国文学、科学、医学、地理、动植物等方面,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欧洲人视作了解中国的重要著作之一。</p><p class="ql-block">展品为普罗旺斯伯爵夫人旧藏。</p> <p class="ql-block"><b>《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复制品)</b></p><p class="ql-block">Anthology of Jesuit Lctters from China (replica)</p><p class="ql-block">1724年 杜赫德编 1724 </p><p class="ql-block">法兰西公学院汉学研究所图书馆藏 </p><p class="ql-block">本书收录了传教士自中国发出的百余封书信,内容涉及传教士对中国政治、风俗、地理、技艺的观察和理解。法国耶稣会士杜赫德编。展示的书页为居住在江西的法国传教士殷弘绪寄给传教团代理人奥里神父的书信。信中描述了景德镇瓷器制造的步骤和分工,行业术语按照江西方言音译。他寄回欧洲的高岭土样本帮助鉴别了当地的矿藏。</p> <p class="ql-block"><b>中国经典及历史著作的翻译与传播</b></p><p class="ql-block">The Translation and Spread of</p><p class="ql-block">Chinese Classics and Historical Works</p><p class="ql-block">17至18世纪,中国儒家典籍和相关历史著作通过来华传教士的翻译和介绍在欧洲传播,欧洲出现了中国热。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如伏尔泰等,将儒家典籍中的政治和社会思想,与欧洲的现实情况进行比较和批判,推动和影响了法国的启蒙运动,成为中法文化交流的最重要成果之一。</p> <p class="ql-block"><b>《中国哲学家孔子》</b>(复制品)The Chinesc Philosopher Confucius (repliea)</p><p class="ql-block">1687年 蚀刻版画 柏应理等译 </p><p class="ql-block">法国国家图书馆藏 </p><p class="ql-block">本书由殷铎泽、恩理格、鲁日满、柏应理4位传教士翻译完成,收录有《大学》《中庸》的完整译文和《论语》部分译文,以及孔子传记和全身像。此书系欧洲出版的首部儒家经典欧洲语言译本,是17世纪欧洲介绍孔子及其著述最完备的书籍。书中的孔子像是欧洲出版物中最早的孔子画像。</p> <p class="ql-block"><b>铜镀金壳开光人物像怀表 </b>Gilt coppcr watch with portrait of Louis XIV</p><p class="ql-block">17世纪 法国 </p><p class="ql-block">故宫博物院藏 </p><p class="ql-block">表盘中心金色百合花图案为法国王室标志,表壳中央开光处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像,机芯内摆轮保护罩镂雕一条中式五爪龙。夹板上有制作工匠和产地款识:THVRET A PARIS。黑鲨鱼皮表套。此表极有可能是路易十四送给康熙皇帝的礼物,为两位帝王之间交往的重要物证。</p> <p class="ql-block"><b>局部镀金银壶</b> Ewer</p><p class="ql-block">约 1680 年 中国</p><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与特里亚农宫国家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中式银壶,高浮雕人物、鸟兽、花卉与宝塔图案,并局部镀金。此壶是暹罗国王的使节赠送给路易十四的金银器中现存唯一的一件。壶底刻有皇家金银器工场使用的法国王室盾形纹章和三皇冠标记。路易十四和1793年大革命政府曾先后下令熔化金银器,此壶两次幸免于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