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退休八年后,于2024年5月第一次参加我院离退休干部工作局组织的康养活动,到徽州进行当地文化研学。现以日记形式简单记录一下此行的所见所闻所感。</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5月 11日</p><p class="ql-block"> 上午从北京南站乘坐高铁出发,六个多小时后到达黄山北站,入住黄山市屯溪区徽风皖韵酒店。稍事休息后去游览黎阳in巷景区,重点游览了老街和新安江边的风景。</p><p class="ql-block"> 黎阳in巷中老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之前,这里曾是皖、浙、赣边陲的商业中心和新安江上的码头重镇。现存古戏台、牌坊、石家大院(始建于1864年,现在的占川书局)、贾家大院(始建于1931年,现在的徽州乡贤博物馆)、李氏医寓(现在的孙义顺安茶陈列、销售处)……等几处古建筑,它们见证着此处的历史和文化。2013年改造完工的黎阳老街,不仅保留了古老的建筑,还增添了书局、民宿、美食等时尚元素,既充满历史韵味又洋溢着现代气息。黎阳in巷也成为国家AAAA级景区。</p><p class="ql-block"> 新安江上的文峰桥建成于2013年 8月,是一座集通行和景观为一体的徽派廊桥,桥中间是一座飞檐翘角高达27米的莲花型观景台。桥的内部整体为钢架结构,外面全是仿古木装饰,看上去古朴雅致。江边彩色遮阳伞下垂钓的老人、对岸连绵的山脉、高楼大厦和黑白分明的徽式民居倒映在水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没有去看文峰桥的夜景,是此行的一大遗憾。</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5月12日 多云 </p><p class="ql-block"> 游览龙川村、参观棠樾牌坊群和鲍家花园。</p><p class="ql-block"> 黄山市绩溪县的龙川村,是胡姓聚族而居、拥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的古村。村子坐落在四面环山的小盆地里,村形如船,有如龙舟出海。</p><p class="ql-block"> 龙川胡氏的始祖,是东晋时期官居散骑常侍(既向皇帝进谏也随皇帝出行)的胡焱。胡焱于公元318提兵镇守歙州,为当地百姓带来了安宁。所以,皇帝敕赐田宅于新安之华阳镇,胡焱便在此安家。后胡焱游龙川见其形胜,便迁居于此,传至当今的锦字辈,已经是48代。</p><p class="ql-block"> 龙川胡氏曾有十多人中过进士,为人熟知的青史留名的杰出人物如:明朝太子少保和南京户部尚书胡富、明朝太子太保兵部尚书的的抗倭名将胡宗宪、晚清红顶商人胡雪岩,还有胡主席。</p><p class="ql-block"> 现在龙川村内还完好保留着胡氏宗祠、胡宗宪尚书府、奕世尚书坊(为胡富、胡宗宪而立,是二等“恩荣”牌坊,即皇帝下旨地方财政集资建造)等古建筑,还有胡富纪念馆和2004年在原址上恢复建造的都宪坊(为明朝副都御史胡宗明而立,是三等“圣旨”牌坊,即家族向皇帝申请经恩准后由自已或家族出钱建造)。</p> <p class="ql-block"> 龙川人灵地杰,是国家AAAAA级风景区。山环水绕的龙川村,一条蜿蜒的小溪串村而过。小溪两边的小街被村民称为水街。水街上,粉墙黛瓦的徽式民居、店铺鳞次栉比。小溪上有数座石板小桥,方便水街上村民往来,构成了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图画。据说连接奕世尚书坊和都宪坊的石板桥(名中石桥)已经800多岁了。该桥面为五根巨形麻石条,取“出门五路皆得财也”之意,象征官、民、商、释道、兵之“五道”。</p> <p class="ql-block"> 建于明清时期的棠樾牌坊群,位于黄山市歙县郑村镇棠樾村。七座石牌坊以弧形依次排列在村外的小道上,周围多农田,除了一座骢步亭几乎没有其他建筑,使得牌坊群更加突显壮观。群中最早的一座牌坊始建于明嘉靖年间,近五百年历史;最晚的一座建于清嘉庆年间,也有近两百年历史。虽然建造时间跨度长达几百年,但每座牌坊的建筑风格却混然一体。 </p><p class="ql-block"> 这七座牌坊,表彰的是当地鲍氏家族“忠、孝、节、义”伦理道德,每一座牌坊都有一个情感交织的动人故事。其中刻有“御制”的慈孝里坊是等级最高的一等牌坊(“御制”牌坊,即皇帝批准由国库出资建造,并由皇帝题写额联),表彰的是宋末战乱中一对被乱军抓获的父子,在必须杀死其中一人的情况下争先赴死的慈孝事迹。慈孝里坊上面刻有明永乐皇帝朱棣的御制诗。</p> <p class="ql-block"> 坐落在棠樾牌坊群边的鲍家花园,原为清乾隆、嘉庆年间著名徽商、盐法道员鲍启运的私家花园:曾毁于清末太平天国战争,2001年重建,成为我国最大的私家园林(占地近350亩)和盆景观赏地。</p> <p class="ql-block"> 5月13日 晴</p><p class="ql-block"> 参观胡开文徽墨厂、参观渔梁古坝、游览徽州古城、夜游屯溪老街屯溪河街(自由活动)</p> <p class="ql-block"> 胡开文墨厂最初于清乾隆三十年(公元一七六五年)由徽州人胡天注以《徽州胡开文》创始,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地球墨”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金奖。现产品经国家商标总局核准《胡开文》的传统配方,采用纯桐油烟、金箔、银箔、天然麝香等珍贵药材精制而成,具有:色泽黑润、历久不褪、掭笔不谬、入纸不晕之特点,是书写绘画等必不可少的工艺美术文化用品。在工人师傅的指导下,我们每个团员都完成了制造一块墨的最后一道工序——描金,并得到自己参与制作的墨作为纪念品。</p><p class="ql-block"> 歙砚是我国四大名砚之首,因产于歙县而得名。它是古今文人墨客心中白月光。苏东坡赞它 “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瓜肤而縠理,金声而玉德。”</p> <p class="ql-block"> 渔梁坝位于黄山市歙县徽城镇渔梁村,始建于唐代,重建于明代,距今有近1400年。</p><p class="ql-block"> 渔梁坝是练江(新安江上游)上最古老、规模最大的拦河坝,是徽州古代最知名的水利工程,被称为“江南都江堰”。渔梁坝的作用一是泄洪防旱,二是截流行船,三是美化环境。历史上几百年间,渔梁坝一直作为新安江大小商贾船队往来的重要码头。</p><p class="ql-block"> 渔梁坝全部用花岗岩石层层垒筑而成。它们垒砌的方法科学、巧妙:每垒十块青石,均立一根石柱,上下层之间用坚石墩如钉插入。这样,上下层如穿了石锁,互相衔接,极为牢固。每一层各条石之间,又用石锁连锁,使上下左右紧联一体,构筑成了坚实坝体。坝中间有门,用于排水。</p><p class="ql-block"> 渔梁坝北端依傍着渔梁古镇老街,典型的徽派民居布局保存完好。青石板路靠江一侧有许多叉口,拾级而下便可到练江边。</p> <p class="ql-block"> 黄山市歙县徽州古城,总占地面积24.7平方公里。古城始建于秦朝,自唐代以来,一直是徽郡、州、府治所在地,故县治与府治同在一座城内,形成了城套城的独特风格。徽州古城是中国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三大地方学派之一的"徽学"发祥地,被誉为"东南邹鲁、礼仪之邦"。 </p><p class="ql-block"> 古城分内城、外廓,有东西南北4个门。此外还保留着瓮城、城门、古街、古巷等。我们参观了阳和门、南谯楼、许国石坊(又名大学士坊)、徽州府衙(2009年修复)、陶行知纪念馆等景点,从徽州府后花园登上古城墙漫步。 </p><p class="ql-block"> 重点说一说许国石坊。先来看看许国何许人也。许国(1527~1596年),字维桢,徽州府歙县人。1565年考中进士,在明嘉靖、隆庆、万历三朝为官,1584年(万历十二年)因“平夷云南”有功,晋升太子太保(太子的老师)、武英殿大学士(皇帝的高级秘书官,负责起草诏令、审议奏章等)。许国当年便奉旨回乡,兴师动众、集结工匠,定要建造一座与众不同的牌坊。因此不惜超过假期,超越臣民只能建造四脚牌坊的规制,而建造了八角牌坊。皇帝责备说:“朕准卿四月之假回乡造坊,为何延为八月?建坊这么久,不说是四脚,就是八脚也早就造好了”。许国听了,顿时口呼万岁,奏称“谢皇上恩准,臣建的正是八牌坊。”(也许只是个传说)就这样,许国的“违章建筑”便“合法化”了,成为全国仅有的一座八脚石坊。 </p><p class="ql-block"> 许国石坊是一座仿木构造的建筑,平面呈口字形,由八根柱子支撑,柱脚处有12只石狮坐镇;石坊的石刻精美,如南面雕刻有“巨龙腾飞”图案,象征皇帝的权威,东面则雕有“鱼跃龙门”的图案,寓意科举成功;牌坊上正中的“上台元老”和“大学士”等字,均为大书画家董其昌所书。所以,许国石坊是第三批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p> <p class="ql-block"> 与黎阳in巷一江之隔的屯溪老街位于黄山市中心城区,北倚华山,南临新安江,西端与镇海桥(当地人陈谷“老大桥”)相接,是一条保存完好的古老而繁华的步行商业街。老街依山顺水,就地势自然形成的街道略显弯曲。靠近新安江北岸,有一条与老街平行的长一公里左右的小街,是屯溪老街商铺的货物进出水运码头的过渡地带,被称作“屯溪河街”。</p><p class="ql-block"> 夜晚的屯溪双街(包括镇海大桥),华灯璀璨,流光溢彩。江中有游船行驶,霓灯映在水中,彩波粼粼。虽然天色已晚,依然有游客打卡拍照,逛街购物。河街上一间酒吧里有北京的后海乐队在演唱。难怪屯溪老街有“流动的清明上河图”之美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