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铜陵行

人间四月天

<p class="ql-block"> 2024年5月16日,这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初夏时节,蔷薇盛开,绿荫如伞。我们单位退协一行人在张主任、潘校长带领下,向安徽铜陵出发,去体验一下别一样的退休生活。</p> <p class="ql-block"> 人们都说,和大自然在一起养生, 和快乐的人在一起养颜。而我则说,和清泉水在一起养脚!</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铜陵行第一站便是去泡足解乏。看到同行者喜滋滋地泡脚,忽然间,我想作小诗一首把泡脚记录下来: </p><p class="ql-block"> 太阳枝头照,清泉石上流。</p><p class="ql-block"> 绕水团团坐,喜溢眉梢头。</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仨没有泡脚,就先合个影。</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忆江南小镇”的餐厅吃饭,酒店的大厅很宽敞,大家都建议在这里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午饭过后,我们一起去爬山,欣赏“忆江南小镇”的七景。</p><p class="ql-block"> 这第一景便是著名的“爱晚亭”,“爱晚亭”得名于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后人就根据这诗句在亭子的四周种植了许多枫树。</p> <p class="ql-block">  她俩在“爱晚亭”旁骑了一回高大的仿真马。</p> <p class="ql-block">  由“爱晚亭”左转,走过一条石板路,便来到第二景: 王安石私塾。这里曾是王安石落魄铜陵时的处所。</p> <p class="ql-block"> 顺着山势向上行便到了第三景:爱抱石。</p><p class="ql-block"> 当地的导游年轻健壮,一直带头向山顶进发,他忘记了我们是一群40、50、60后,正在逐渐衰老,腿脚根本跟不上他。索性,我建议: 咱们不上山了,干脆就地拍照、吹风。我的建议得到了大多数人的相应。随行的琴导也随着我们,替我们选景拍照,忙得不亦乐乎。据说最后只有一、两个人跟着地导上到了山顶。</p> <p class="ql-block">  下山后,我们乘车去往永泉小镇。也许是上班的日子,也许是艳阳高照,一路上,人烟稀少,但始终是青山绿水相伴,蓝天白云相随,倒也让人心生欢喜。</p> <p class="ql-block">  小镇虽小,但打造得不错,到处绿树成荫,青山随行,供游人拍照、吃食、休息、如厕之处较多。在琴导游的建议下,我们在“天鹅湖”的绿荫丛中吹风、休憩、聊天,几个性格活泼点的同事则抓住机会,顶着烈日拍照,拍抖音,一串串笑声引来了湖里的黑天鹅,它们仿佛也爱凑热闹一般。</p> <p class="ql-block">  我们又乘坐超级慢行的小火车,吹着山风,嗅着草香,前往“凤凰山”寻找凤凰传奇。</p> <p class="ql-block">  下了小火车,漫步在绿野,有一种“小桥流水人家”的感觉。忽见弯弯的小溪边,浓绿的树荫下,一位勤劳的妇女在捣浆洗衣。她的出现让大家记起了已经忘却多年的自己小时候端着木盆,挎着竹篮在河边辛苦洗衣的时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如今,这水边洗衣倒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此时此刻,我不禁哼吟一首应应景:</p><p class="ql-block"> 偶遇溪边洗衣人,忽记当年洗衣盆。 </p><p class="ql-block"> 溪流化着洗衣机,西施再无浣纱魂。</p> <p class="ql-block">  那相依相拥的相思树,那孤独遥望的相思亭,年年岁岁矗立着,触动了历朝历代多少人的心弦啊!我作顶针小诗一首: </p><p class="ql-block"> 相思亭旁相思树,相思树下相思人。</p><p class="ql-block"> 相思人落在天涯,天涯相思人不见。</p> <p class="ql-block">  现代人真会玩,打造的旅游氛围让我这个外地人找到了亲切的家乡方音: 黑漆麻乌(黑乎乎的)、拜赫我吧(别吓着我)、虎的了(洒了)……</p> <p class="ql-block">  越过“铃铛小道”,我们便来到凤凰山下。</p> <p class="ql-block">  凤凰山下的凤凰泉,看样子应该是废弃很久了。</p> <p class="ql-block">  凤凰山上的凤凰落脚石。</p> <p class="ql-block">  像鸡爪一样的巨石被人们想象成了凤凰的落脚石。</p> <p class="ql-block">  夜晚的梨桥水镇灯光璀璨。穿过水镇门口的高大石牌楼,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泓清澈的水塘。水塘方方正正,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人们围着水塘在石头台阶上席地而坐,准备欣赏具有南国特色的“打铁花”。这个节目以前都是在电视上看到,而且都是北方人“打铁花”。今天我要亲眼目睹了,心里有点小期待,更有点小激动。我们迅速找了一个正对水塘对岸铁炉子的好位置站着(吃好晚饭,已经没有坐的位置了)。</p> <p class="ql-block">  “铁花”飞起来了!</p><p class="ql-block"> 铁花四溅,如一团团通红通红的花瓣飞向天空,那水中的倒影与半空中的铁花上下辉映,融成一体,比电视上的好看多了!此时的我庆幸自己: 呵呵,幸亏提前放下饭碗,我的肚子虽然没吃饱,但饱了眼睛,一点儿也不亏!</p> <p class="ql-block">  欣赏完“打铁花”,我们便走进梨桥水镇。水镇卧在水上 ,一条条水流纵横交错,水流被各式各样的石桥连接,犹如威尼斯水城。</p><p class="ql-block"> 据说,白天的水镇平淡无奇,夜晚的水镇煞是迷人: 活动众多,接二连三。我们是晚饭后来的,甚是幸运。</p> <p class="ql-block"> 梨桥水镇是一座古镇,它的建筑依水而建,它与我国江南许多古镇一样,建筑物高墙飞檐,粉墙黛瓦,砖雕与木雕相交融,木柱与石块相叠合。完美诠释了“小桥流水”、“古道人家”。</p> <p class="ql-block">  我们看到了以前的供销社。</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还看到了小时候满大街都是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标语。也多亏了它,时年初中毕业的我才不顾父母的反对下定决心去考高中,争取迟一点去“广阔天地”。因为我害怕农村水田里的蚂蟥(水蛭)、蚯蚓和粪水。</p> <p class="ql-block">  我们走过一半仙境一半人间的灯街。</p> <p class="ql-block"> 连见多识广的琴导游也情不自禁地摆pose拍照了。</p> <p class="ql-block"> 我们欣喜地捕捉到一个人造月亮。那“月亮”高悬在最具徽派建筑特色的“马头墙”的最高处,远远望去,那“月亮”上居然有天空月亮上的斑驳痕迹。我惊叹人类的智慧真的可以创造出许多人间奇迹!</p> <p class="ql-block">  我们沿着石板路刚走到稍稍开阔点的小河边,河上惊险的独竿高空表演就开始了。表演者没有系安全带,也没有其他保护措施。看他的表演那么危险,我吓得大气不敢出,也不希望河边的观众鼓掌,生怕我们的一丁点声响会打扰表演者,生怕表演者会摔落下来。我只是默默地拍照,默默地拍视频。</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生活,谁都不容易!</p> <p class="ql-block">  翌日(5月17日)上午九时,我们就来到了铜陵博物馆。不出我所料,铜陵博物馆果然以“铜”为主题,就连它的外部装饰都是“铜里铜气”的。</p> <p class="ql-block">  大门前每级台阶中央的是介绍铜文化的“铜道”。</p> <p class="ql-block">  而外墙看起来则像一个巨大的黄铜金钟。</p> <p class="ql-block">  进入馆内,就像进入“铜”化世界。那面巨大的半圆形内墙变化成了大屏幕,屏幕用“沙画”生动形象地向参观者讲述着铜陵曾经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  中华民族“铜”族发展史在这里窥一斑而知全貌。</p><p class="ql-block"> 这是青铜编钟。</p> <p class="ql-block">  这是铜车马,我第一次见到它们是在西安的秦兵马俑博物馆。在铜陵博物馆居然能见到小一号的铜车马,这很让我意外,我的心里不禁啧啧称奇起来。</p> <p class="ql-block">  这是博物馆内的铜墙,墙上的祥云和如意图案最具民族特色,泛着铜金属光泽的墙壁在灯光的照射下显得古色古香。</p> <p class="ql-block">  李白、梅尧臣、王安石等古代著名诗人为铜文化留下的诗句被现代人用现代科技手段清晰地投射在墙上。</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参观时恰遇一群学生和志愿者在进行“中国营造——梁思成先生手绘稿特展开展仪式”的彩排。看到他们,我才记起: 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馆日”。 </p><p class="ql-block"> 哦,我们来铜陵博物馆正是时候!</p> <p class="ql-block">  铜陵湿地公园里最吸引我们的便是湖边那一大片盛开着的紫色的马鞭草。那遍地的密密的马鞭草如同天空飘来的漫天紫色云彩,引得大家嘻嘻哈哈置身其中各种姿势拍照,以至于我们这群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级别的人忘记了年龄,忘记了时间。</p> <p class="ql-block">  张校长化身为巾帼不让须眉的“梁红玉”。</p> <p class="ql-block">  朱医生逆天生长成了可人的小妹妹。</p> <p class="ql-block">  佘老师像跟久别重逢的亲人热情打招呼的港姐。</p> <p class="ql-block">  “马拉松外婆”徐老师在与豆蔻年华的体操运动员媲美!</p> <p class="ql-block">  古稀之年的胡老师则像花仙子一样青春靓丽。</p> <p class="ql-block">  我珍惜,一路相处的真诚;</p><p class="ql-block"> 也喜欢,岁月结下的友谊;</p><p class="ql-block"> 更敬仰,与人为善的品行……</p><p class="ql-block"> 铜陵之行见证了大家的欢乐,加深了彼此的情谊。愿我们永远珍爱曾经共事、如今相伴的朋友!</p><p class="ql-block"> 衷心感谢我们单位退休协会的张主任和潘校长,你们辛苦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