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名:晚風清huaizli</p><p class="ql-block">美篇號:11454852</p> <p class="ql-block">當地球上許多民族還在舊石器時代艱難跋涉的時候,古埃及人已經成熟了,他們似乎在近萬年前就掌握了某種特殊的能力,超越了當時人類的極限。</p> <p class="ql-block">在尼羅河畔肥沃滋潤的大地上,他們開始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實踐活動,當時盡管還沒有鐵器和車輪,他們竟然能夠在數千公里土地上築壩攔截尼羅河洪水,把沼澤和沙漠改造成良田。</p> <p class="ql-block">在幾個世紀的時間裡,古埃及人以令人目眩的速度創造了無數奇蹟,遠遠領先於他們所處的那個時代。對世人來說,雄偉的金字塔就像它身邊獅身人面的斯芬克斯神像一樣奧妙玄奇,歷經數千年風沙侵蝕,至今仍然神秘莫測,深藏眾多難以解讀的秘密。</p> <p class="ql-block">然而有些事情是清楚的,古埃及人征服世界的武器就是火與水,即太陽和尼羅河。當太陽在尼羅河上升起的時候,信奉太陽神的古埃及人,充分利用和完善了這兩件武器的作用,挖掘和發揮出這兩件武器的巨大能量,使土地變得更加豐腴富饒。</p> <p class="ql-block">大約在公元前一萬年左右,那時的尼羅河谷與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並不相同,是一片遼闊的沼澤,氣候也潮濕很多。</p> <p class="ql-block">在現今埃及的大地上,當時已出現了兩個不同的族群,一個屬於非洲人種,來自非洲中部;另一族群屬於地中海人種,來自亞洲中部。他們就是最早的古埃及人,一個族群佔據北方,定居梅里姆達,另一個族群落腳南方,定居塔薩,逐漸形成後來的上埃及和下埃及,這是古埃及文明晨曦乍現的時刻。</p> <p class="ql-block">我們在開羅的一個重頭戲便是參觀「開羅埃及博物館」,凡是來到開羅的遊客,這個博物館是一定要去的地方。埃及導遊阿里介紹說,這個博物館藏有12萬多件古埃及文物,是全世界收藏古埃及文物最多的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其實,之前我在倫敦大英博物館、巴黎盧浮宮、梵蒂岡博物館,就已經看到過許許多多古埃及文物,據說大英博物館即藏有超過10萬件古埃及文物,而且在意大利西部城市都靈,我也見過一個規模很大的埃及博物館。我好奇地問導遊,為什麼會有如此海量的古埃及文物流落到世界各地?</p> <p class="ql-block">導遊阿里告訴我們,自從拿破崙遠征埃及之後,古埃及文物就開始大量流向海外,很多歐洲人跑來收買埃及古董。直到上個世紀80年代埃及政府立法禁止之前,全國上下不僅老百姓賣古董賺外快,政府高官也公開參與這種買賣,成為人們習以為常的生財之道,既不違法,大家心裡也沒有變賣祖產的歉疚(跟阿拉伯老祖宗又不相干),反正如同石油一樣,從地下挖出來就可以變現,權當老天爺賞飯吃,何樂而不為?</p> <p class="ql-block">古埃及文物遍佈世界各地,在某種意義上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讓更多的人有機會重新發現古埃及璀燦的過去。在古埃及歷史中最引人入勝的秘密之一就是其奧妙無窮的象形文字,這種象形文字的每個符號都是一個實物圖像,可以直接表示事物、概念或想法,有很强的視覺效果,能直觀傳送信息。</p> <p class="ql-block">這套文字組合是由圖形文字、音節文字和字母構成,形成記錄和表達語意的特定體系,代表着古埃及文明的智慧和成就,為我們提供了關於古埃及歷史、社會、宗教和政治等方面的寶貴信息。</p> <p class="ql-block">文字是人類的獨創,是人類文明的產物,也是人類文明脫胎而出的根本性標誌之一。判斷一個原始族群是否已經進入到文明社會,學術界公認的標準是,必須具備三樣東西,即出現了城市、冶金術和文字,這三要素缺一不可。由此聯想到,中國的良渚文化、紅山文化、二里頭文化等都只能稱之為文化,未曾稱之為文明,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那裡的考古迄今尚未發現有文字存在的實據。</p> <p class="ql-block">由於沒有自證性的文字材料佐證,使得中國考古界關於河南二里頭究竟是夏都還是商都的懸案至今仍未了斷。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二里頭考古隊隊長許宏,雖然認定二里頭文化是「最早的中國」,却始終強調,在沒有早於商代甲骨文這樣過硬的文字材料出土前,無法斷言二里頭出土文物到底「姓夏」還是「姓商」。許宏堅持不放棄作為一個科學家的底線,他所面對的各方壓力非同小可,畢竟所爭論問題涉及到中華文明探源是前推或者後移一千五百年的根本問題。</p> <p class="ql-block">說回古埃及,他們雖然早有文字,但却失傳已久,即使被認為是古埃及人後裔的科普特人,也都是使用阿拉伯語,屬閃含語系閃米特語族。至於世人為什麼現在還能讀懂古埃及文字,就該講到一位名叫尚波利翁的天才人物和有關羅塞塔石碑的傳奇故事。</p> <p class="ql-block">1799年駐扎埃及的法國軍隊在羅塞塔城附近挖掘防御工事,他們發現了一塊刻滿各種符號的黑色石頭,這塊石頭後來輾轉被英國人獲得,現藏於大英博物館,成為該館的鎮館之寶,這塊石頭就是著名的羅塞塔碑石。</p> <p class="ql-block">羅塞塔石碑上刻有三段銘文,第一段14行,是古埃及象形文字;第二段30行,是民書字,即希臘老百姓通用的一種文字;第三段54行,是希臘文。</p> <p class="ql-block">法國人尚波利翁是位語言天才,他經過多年刻苦鑽研,真正破譯了古埃及象形文字,並為世人留下了一本古埃及文字的語法書和一本字典。可以說,如果不是借助法國人尚波利翁的卓越貢獻,古埃及文字可能至今仍被淹沒在埃及沙漠的漫漫黃沙之中,我們對古埃及的認識和了解根本不可能有現在這般清楚明晰。</p> <p class="ql-block">尚波利翁破譯埃及象形文字意義重大,學術界以此作為「埃及學」誕生的標誌。200年來埃及學的研究獲得長足進步,整理出齊全的古埃及帝王紀年,古埃及第一王朝約始於公元前3100年,開國君主是納爾邁爾,即傳說中的梅奈斯,他完成了上下埃及的統一。著名的納爾邁爾石碑上雕刻了這位殘忍無情國王即法老的形象,碑高74厘米,可看到這位法老一隻手扯住一位倒地仇敵的頭髪,另一隻手揮舞狼牙棒砸將下去。</p> <p class="ql-block">石碑的另一面,納爾邁爾法老頭上戴著下埃及的王冠,面對成排被斬首伏地的敵人,威震天下。此後幾千年,歷經前後三十個王朝,直至公元595年狄奧多西死去,古埃及才終結於東羅馬的鐵騎下。說到這裡,記起考古所研究員許宏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及,當年中國一位國務委員到訪埃及,對他們擁有三十個王朝完整的帝王紀年印象深刻,回去後不久,便由上而下推出了「中華文明探源工程」。</p> <p class="ql-block">之所以推動這項工程,蓋因中國史書常把炎黄二帝作為中華文明的發端,並將5000年作為中華文明的歷史跨度。但史書對炎帝、黄帝至堯舜禹的記載多帶神話色彩,無法作為信史。說到底,探源工程的任務,就是要打造出時長5000年的中華文明信史。</p> <p class="ql-block">考古發掘和史學研究是十分嚴肅的科學工作,需要的是審慎穩重的態度和實事求是的精神,更重要的是經得起檢驗的實證料材,來不得半點虛假,切不可感情用事。</p> <p class="ql-block">偶見報端佚事,多少有些關聯,特錄於此。這哥們豪情滿懷,志向高遠,雖然腦子靈光,膽子夠大,只可惜視野受限,認知跑偏,所議為常理不容,不被世人接受,徒增笑談。</p> <p class="ql-block">開羅埃及博物館展品中的大部分,是出土的法老、王后及其他王室成員的木乃伊及其陪葬寶物。</p> <p class="ql-block">古埃及人認為,人死後灵魂必須定期回到身體裡,這樣才能獲得重生,因此人死後保持屍體不腐爛非常重要,為此他們製作了木乃伊。</p> <p class="ql-block">最初古埃及人只是把死者埋在沙漠中,讓屍體在沙漠𥚃慢慢变乾。後來古埃及人發明出人工製作乾屍的方法,可使遺體保持千年不腐,這就是所謂的木乃伊。現有最早的木乃伊約出自4600多年前,但是直到3500多年前,最有效的木乃伊製作方法才被開發出來。這種方法要經過極為複雜的製作程序,耗時長久,成本極高,只有富人才負擔得起。窮人採用的是另外一种方法,工序簡單,所用材料也較低廉。</p> <p class="ql-block">有錢有勢的上層貴族雖然有足夠財力物力使自己的屍體千年不腐,但其屍體處理過程讓人聽起來有些毛骨悚然。其遺體不能入土為安,而是要被人反覆倒騰兩三個月,分別將各種內臟和器官掏出來,並由鼻腔中抽出腦髓,然後再填滿香料,比如說乳香、桂皮和洋蔥等,縫合後以乾燥的泡碱覆盖遺體。後續還要經過一連串複雜的乾燥過程,最後用長長的亞麻布條把遺體纏繞起來,好讓死者在復活時,能有身體可以使用。</p> <p class="ql-block">從另一種角度看,乾屍千年不腐對死者而言未必是好事,看似尊重,實則褻瀆。上圖為1875 年因為歐洲「埃及熱」的關係,埃及出現了在路邊兜售木乃伊的小販,這真是對死者的大不敬。</p> <p class="ql-block">因此,前幾年英國就出現了為木乃伊正名的活動,強調木乃伊曾經也是一個「人」,應該獲得對人的尊嚴。</p> <p class="ql-block">這些法老們生前權傾天下,享盡榮華富貴,死後却不得安寧,屍身被一個一個挖出來,光天化日之下供人觀賞。兩三百年來,挖掘和尋找昔日法老陵寢的工作從未停止過,其中最激動人心的日子,莫過於發現圖坦卡蒙墓的那一天。</p> <p class="ql-block">國王谷𥚃永遠沉睡著古埃及三十幾位偉大的國王。到了1917年,國王谷已經被人從𥚃到外徹徹底底搜尋過,就像用梳子橫竪篦過一樣乾淨,英國考古學家卡特却在此時接受卡爾納馮勳爵的委託,來到國王谷尋找圖坦卡蒙之墓。</p> <p class="ql-block">直到1922年,卡爾納馮勛爵已經投資了超過5萬英鎊,卡特率領的考古隊仍然一無所獲,<span style="font-size:18px;">勛爵的耐心已到極限</span>,他告訴卡特,還剩最後一次機會。見證奇蹟的時刻終於到來,1922年11月4日清晨,卡特在拉姆塞斯六世陵墓基底發現了一些石階,沿著石階挖下去,發現了一扇以石灰墙封堵的門,上有王家陵墓特有的封印。卡特趕快給卡爾納馮發電報,告知發現一座精美陵墓。</p> <p class="ql-block">卡爾納馮第二天趕到國王谷,卡特打開墓室大門,「看到許多形狀奇特的動物、塑像和金子,到處都有金子在閃閃發光。」這些美妙的東西都是隨葬品,現收藏在開羅博物館内,它們被認爲是古代世界完好保存下來的最重要的一批文物。卡爾納馮在日記中寫道:「這是我畢生最美妙的一天,我不會再有類似的體驗。」</p> <p class="ql-block">圖坦卡蒙墓中給人印象最深的是巨大的石棺,是一整塊巨大石英岩做成的石棺,被放在四個相互套裝的鍍金木椁中。𥚃面有第一口人形木棺,長2.25米,棺木完全鍍金,嵌有玻璃和寶石,法老被塑造成奥斯里斯神的形象。一年後人們開啓了第一口木棺,在裹屍布下發現了第二口鍍金木棺,上面鑲嵌金屬絲、寶石和彩色玻璃。第三口棺材居然是一整塊實心金子,重達110公斤400克!</p> <p class="ql-block">圖坦卡蒙的木乃伊覆蓋了整整一層金銀珠寶,這位年輕國王的面容顯現在金子和寶石製成的、一直覆蓋到肩部的華美面具下面。他頭戴以金子和藍色緞帶織成的沉重頭巾,前額佩帶國君標誌——以天青石、绿松石和光玉髓製作的頭箍,帽子上飾有眼鏡蛇和秃鷲,他戴着假鬚,脖上有一條沉甸甸的金珠和陶珠項鏈。</p> <p class="ql-block">圖坦卡蒙墓中刻有象形文字的鍍金木雕大神堂,高2米,長1.5米,寬122厘米,台頂有一排玻璃料質地的眼鏡蛇飾。這個神堂用於存放盛着法老内臟的瓦罐。神堂四邊有四位女神塑像,保護着四隻罐子。</p> <p class="ql-block">墓中還發現了一尊精美而罕見的塑像,這位法老站在一條小船上,正欲擲出一把魚叉,一副精美絕倫的王冠箍,與金面具下木乃伊的頭顱貼合得天衣無縫。圖坦卡蒙的墓穴從沒被人盜過,2000多件文物完整保留下來,其中包括很多精美奢侈品,有100多双鞋,有皮質的、木質的,也有用柳条编的,甚至還有黄金做的,看來圖坦卡蒙是位时尚男士,酷愛流行打扮。</p> <p class="ql-block">圖坦卡蒙這位3400年前的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法老,9歲登基,19歲暴亡,死因成疑,一度被認為死於謀殺。後經採用現代科技手段對其進行「虛擬解剖」,還原他的面容和身形,竟發現他是個有畸形足、龅牙和女性般丰臀的人,應是因為近親結合的原因,導致他荷爾蒙失調,患有許多遺傳疾病,體格瘦弱,身高僅165厘米左右,可能因骨骼畸形、骨折感染而亡。這些猜疑和探究愈益增添了人們對圖坦卡蒙和古埃及文明的好奇和敬畏,也使得探索古埃及奧秘成為越來越多人的興趣和追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