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活动——球的反弹高度

顺其自然

<p class="ql-block">五年级下册《球的反弹高度》,一节课活动课。对于教师而言,可上可不上,因为这个内容不会出现在考卷上;对于学生而言,可学可不学,因为学不学对成绩都没有什么影响。我,选择上,不仅上,而且浓墨重彩得上,为的是让学生经历活动的全过程,毕竟教材中适合合作学习的素材不多,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必须要有抓手,这一内容就是最好的契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一、准备阶段</b></p> <p class="ql-block">周一,学生了解了活动的要求后就立刻展开行动,以小组为单位阅读课本上内容,了解了活动的目的,确定了活动流程,进行了人员分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二、活动阶段</b></p> <p class="ql-block">周二开始,各组利用课间时间开展实验。活动中,人人参与,各司其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三、汇报阶段</b></p> <p class="ql-block">经过一周的时间,终于到了最后的汇报阶段。组长们自信大方,活动报告内容详实、图文并茂。</p> <p class="ql-block">九个组,八张图,少拍了一个组的汇报照片,有点遗憾。不过,下面的实验报告是九份。</p> <p class="ql-block">听听一位组长的活动汇报(片段)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四、投票与颁奖</b></p> <p class="ql-block">汇报结束,每位同学慎重投票、全班同学严肃统计,获得前三名的小组分别是第八组(组长陈悦爻)、第四组(组长王麒暄)、第七组(组长张峻熙)。</p> <p class="ql-block">美国华盛顿博物馆的格言是“我听见就忘记了,我看见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我的选择就是让我的经历学习的过程,记住、不忘、能理解!</p>

活动

汇报

组组长

学生

阶段

内容

组长

合作

投票

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