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赣闽行之——再访武夷山(2)

水上云间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2、天游峰下谒朱子</b><b></b></h3> 5月3日,我们继续前一天的行程。今天的重点是爬天游峰。<div><br>  武夷山山下是九曲溪,山上是天游峰。一上一下两处景点,是游客来武夷山必游的景点。天游峰位于武夷山景区中部的五曲隐屏峰后,号称“武夷山第一胜地”,它海拔410米。壁立万仞,高耸于群峰之上。每当雨后天晴、晨曦初露之时,可观赏云海大观,只见群峰出没于云端,宛如置身于蓬莱仙境,有时还可看到奇妙的“佛光”。云开雾散之后,凭栏四望,武夷山水尽收眼底,犹如遨游天宫,故名天游。可以说,天游峰是整个武夷山景区里最精华的景点。有一种说法,说是到了武夷山,不爬天游峰,相当于没来武夷山。四百年前,明代大地理学家徐霞客来到武夷山,他逆流而上游了九曲溪后,登上天游峰,发出了“其不临溪而能尽九曲之胜,此峰固应第一”的惊叹!<br><br></div> 武夷山为典型的丹霞地貌 <p class="ql-block">  早上简单吃过餐点,儿子带我们直奔武夷山景区南区入口。由于正值假日,游人非常之多。我们到景区入口的时候,停车场已经车满为患,无法入内。我们转了两圈,才在景区外围管理人员的引导下从景区门口对面的小路转进了景区的地下过道停车场。停好车从地下过道出来,进入门口,因为昨日我们购买的是管两天的乘车票,所以就免去了排队购票的环节,直接进入候车点,很顺利地坐上了开往天游峰景点的摆渡车。</p><p class="ql-block"> 跟随上山的车子左拐右转,正感到有点晕眩的时候,到站下车了。一路走来,身旁的游客也多了起来。到达溪流的跨溪大桥时,好多游人在那里停留拍照,我们也停下脚步,在桥上摆着姿势拍了几张身后是云雾缭绕山峰的照片。眼看游客越来越多,我们匆匆结束了这个点的逗留,跨过大桥,随着人流往里走。</p> 在武夷山国家公园门口留影 通往天游峰景区的步道 进入天游峰景区的跨溪大桥 在跨溪大桥合影 进入景区的门口后,跟着游人走到一个岔路时,左边是相对平缓的步道,右边人流多的则是钻过一个幽暗的山洞,再往上攀登的石级陡坡。儿子说,人多的那边是攀登天游峰最险峻的登山步道,也是景色最精华的路线。我们要的就是经典精华,所以在儿子的带路下,也随人多的步道而走。<div>  登上两个弯陡的石级,穿过一个上刻有“峥嵘深锁”的石门穿过石洞,眼前豁然开朗,别有洞天。从洞中可以眺望洞外诸峰。人在洞中,如身处井底,历史上很多名士曾隐居于此。在此歇息片刻的功夫,后面的人流越涌越多。我们不敢久留,生怕停留久了被后面来人堵住上山的小径,于是继续前行。上到一个相对平整的平台,那里早已经排起了长长的等待登山的游客。排队的地方,用不锈钢钢管围栏围成无数个曲栏,为的是让不遵守秩序的游客起到一种约束的作用。平台的里端,有一石门,旁边的石壁上刻有“茶洞”两字,那便是天游峰有名的茶洞,又名玉华洞,升仙洞,据说是因为此洞所产茶叶“甲于武夷”而得名。目前看来,洞中早就不产茶叶了,只是从上垂落的泉水,自丹霞石壁坠落,飞珠溅玉似的,在洞旁激起一层薄薄的缥缈雾气,显得仙气飘然,想必以前的隐士在这里就着仙泉煮茶是一种怎样的惬意!<br><br></div> 水云寮石刻 峥嵘深锁入口 登天游峰游客集中处 茶洞石刻 茶洞上面飘落的山泉 看着越来越多的游人涌进,抬头往上望去,登山步道上是如蚁的人流成一条缓慢移动的人线,我有点打退堂鼓不想爬了。妻子说,既然来了,不爬到顶好像心有不甘。儿子也鼓励说,老爸你说过我们十九年前来武夷山曾经爬过天游峰,都到了半山了,你不体验一下当年的情景?同行的朋友也说,既来之则爬之,不到天游峰非好汉!在他们七嘴八舌的鼓动下,我意志一动摇,便像被洗脑的传销人员一样,任由他们摆布了。<br>  从茶洞正面崖边登上仅容单人的陡峻步道往上攀登,我们一路攀来,双手紧巴步道两旁的栏杆,一刻都不敢放松,小心翼翼往上攀爬。在开始攀爬石级的底端,标明着石级的步数,我们知道爬上顶峰需要爬848级石级。于是从第一步开始一路数来,等到爬过420多步的时候,登上一处稍为可以容留二十来人的平台,平台的边缘有凉亭,可以往下俯瞰到九曲溪的弯道。我们正想停留下来歇一歇,旁边的景区管理人员举着喇叭声嘶力歇的叫喊着要求游人不要停留,务必要缓缓移动,直到登顶才能拍照。我们举头望上,曲折的步道上挤满了登山的人流,像蚂蚁一样缓慢移动,有时因为在半山的人流停下来拍照而挡住了后面游人的往上移动,人线处于停滞之中。这种状况非常危险,一旦拥挤造成个别游人往下跌落,或者栏杆不稳脱落,游人失去依托,就会引起连锁反应,伤亡的数量就不可想象。这时的我有点后悔没有坚持退堂的打算,心想这景区也太没有节假日的预判了,只知道卖乘车票有利可图,根本就没有考虑到游人的安全。他们完全可以在山脚限流,根据登山步道的疏导状况控制人数的,但他们却没有做到科学导流,这种粗放的管理办法,潜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许多节假日乐极生悲的事故往往就是在这种人为的漠视生命中造成。经这一次的险象环生,我想以后再也不敢趁节假日来游那种游人如织的火爆景点了。<br><br> 天游峰步道人头攒动 水泄不通 缓慢移动的登山游客 天游峰栈道上的“人线” 源源不断上行攀登的人流 进退不得,只能祷告上苍,祷告武夷神君显灵,护佑我们安全冲顶。随着缓缓移动的人流,在耗费了将近两个小时之后,我们终于上到了天游峰的顶端。尽管848级石级爬得我们满身大汗,疲惫至极,但当看到山巅上“天游”石柱碑的时候,提到嗓子眼的一颗心终于悬了下来,浑身感到一下子轻松了许多,那是一种身心兼具的轻松! <div>  山巅上游人兴奋地喊出了“天游峰,我来啦!”“武夷山,我爱你!”的声音。人们相互谈论着,在栏栅边上指点着山脚下的九曲溪,指点着还在源源不断缓缓往上移动的“人线”,呼吸着山巅上凉爽的习习山风,神情中透着庆幸和骄傲。<div>  我想起了十九年前带儿子第一次爬天游峰的情形,那年爬天游峰,游人根本没有几个,五岁的儿子很是好奇和兴奋,当听导游说那条长长的上山栈道经过的山脊是“好汉坡”时,儿子高兴的说他也要当好汉。结果从山脚到山巅,他始终跟随大人坚持独立完成了爬山的路程。同行中一位跟他同龄的小伙伴,爬到半山哭喊着不敢往上,后面的爬山行程是由同事背着和抱着完成的。到了山巅,我们都夸儿子是了不起的好汉!重游天游峰,我跟儿子讲起当年第一次爬天游峰的经过,儿子却根本没有什么印象了。</div><div> 在天游峰山巅,我们一边歇息,一边拍照留念。在稍事补充了能量之后,一身轻松的往山的另一边下山了。沿途经过了“第一山”石刻、中正公园等景点,下到山脚时,溪边一片宽阔的平地上,是一个小型的休闲公园,游人一群群在草地上慵懒的东歪西倒休闲歇息,年轻的游人则跑到溪边,尽情玩耍,捧起九曲溪清凉的溪水互相嬉戏。</div><div><br></div></div> 终于登顶上到了天游峰 天游柱碑 天游峰顶打卡牌 天游峰顶打卡牌 登顶合照 登顶留念 天游阁前的合影 山顶处快乐的人群 <p class="ql-block">从山顶往下望去,登山的游人仍源源不断</p> <p class="ql-block">天游峰上俯瞰九曲溪</p> <p class="ql-block">走过第一山石刻</p> <p class="ql-block">天游峰下山路边的石刻</p> <p class="ql-block">武夷山石刻</p> <p class="ql-block">武夷山石刻</p> <p class="ql-block">武夷山石刻</p> <p class="ql-block">武夷山石刻</p> <p class="ql-block">2005年,与五岁的儿子第一次游武夷山去天游峰的路上</p> <p class="ql-block">2005年,与五岁的儿子第一次游武夷山去天游峰的路上</p> <p class="ql-block">十九年前与儿子第一次登天游峰的情景</p> 我从溪边往山边看过去,却看到一面巨大的石壁直立在前,石壁下远远望去的红色石刻大字吸引了我,来不及跟儿子他们打招呼,我便向那石刻走了过去,近前一看,却是“壁立万仞”四个红色大字,细看旁边的小字,原来是明学者陈省以擘窠大楷字体题刻的,此幅摩崖石刻是陈省于明万历十三年题刻,是他在武夷山题刻中最大的一幅。“壁立万仞”刻于仙掌峰岩壁,以形容仙掌峰的高峻峭拔,同时比喻武夷文化内涵的高深,寓意深刻。现任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方丈泽道法师却对“壁立万仞”有着不一样的禅释,他认为“壁立万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除用以称赞武夷山美景之外,同时武夷山三教同山,更展示了武夷山的大度与宽容,体现了武夷山三教同兴的深厚文化底蕴。<br>  “壁立万仞”石刻的旁边,有一巨石,镌刻着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3月22日考察武夷山的金句:“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双世遗”。遗憾的是,字体并不是领袖的手写体,而是电脑打出的黑体字,尽管涂上了红色的油漆,与旁边以擘窠大楷字体题刻的“壁立万仞”相比,文化艺术价值显然不能相提并论,当然,政治价值却是无限的!<br>  从“壁立万仞”石刻沿崖边出来,爬上一个陡窄的石门,侧身避过抬着滑竿的两拨人,下到一条铺着花岗岩石板的步道,步道右边临溪一面是一片铺着地毯似绿草的草地,高大的树荫下透过树桠间缝隙洒落在绿草地上的耀眼阳光,给阴凉的树荫带来一丝温暖,草地上不时有游人跑进去拍照。这片与武夷宫万春园媲美的绿野仙踪,便是为纪念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在武夷山讲学而辟的“朱子园”。<div>  </div> <p class="ql-block">壁立万仞石刻</p> <p class="ql-block">武夷山最新名人石刻</p> <p class="ql-block">走过朱子园</p> <p class="ql-block">朱子园旁的绿荫步道</p> <p class="ql-block">通往武夷精舍的路标牌</p> <p class="ql-block"> 朱子园的入口,山边一条小道,有一条上行石级,路口处有“武夷精舍”的指示牌,被路边美景迷醉了的我,沿着石级而上,石级的尽头豁然突现一座打造精致的牌坊式山门,抬头可见“武夷精舍”四个大字。牌坊的前面有一小片草坪,草坪上立着宋代理学大师朱熹的塑像,原来这里便是朱熹当年讲学授徒的“武夷精舍”所在地。</p><p class="ql-block">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又字仲砖,号晦庵。南宋人。宋代著名理学家和教育家,理学的集大成者,诗人、哲学家。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婺源县),生于福建南剑(今福建三明)尤溪县。15岁时,朱熹来到武夷山投奔父亲生前的好友刘子羽,开始了他一生与武夷山的渊缘。绍兴十八年(1148年)19岁时朱熹考中进士,开始仕途生涯。30岁的时候,拜著名道学家程颢、程颐兄弟的再传弟子李侗为师,开始潜心道学。早年的朱熹,在朝廷为官时,目睹南宋王朝苟且偷安的不思进取行为,深感失望,于是辞职归里,授徒讲学。这期间,通过与当时南宋另一位著名学者陆九渊在江西上饶的“鹅湖会”辩论,奠定了他理学思想的体系和地位。由于朱熹理学思想师从“二程”弟子李侗,在“二程”学说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升华,所以后世把宋代理学统称为“程朱”理学。</p><p class="ql-block"> 1181年,重新出山担任提举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事的朱熹得罪了当朝宰相王淮,被权贵诬陷而免职归乡,回到武夷山,在武夷山修建“武夷精舍”,广召门徒,传播理学,学习儒家经典。晚年的朱熹,从51岁回到武夷山,直到71岁去逝,在武夷山从学、著述、授徒、生活20年。朱子理学在这里萌芽、成熟、传播。朱熹在武夷山创办的武夷精舍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书院,直接在武夷山受业于朱熹的学者达200多人,许多成为著名理学家,形成有影响的理学学派。在朱熹的影响下,历代理学家纷纷以传道为已任,在武夷山溪畔峰麓择基筑室,著述授徒,仅宋元间在武夷山创立书院的著名学者就有43位,使武夷山成为理学名山。武夷精舍也闻名一时,成为当时著名的“道南理窟”。此时,他编选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统称 “四书”,成为科举教科书。朱熹通过对“四书”的注释,通过对儒学的实用主义解读,创立入世的理学,他的理学以人为中心,"理"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准则,也是人类所憧憬的人生最高境界,是精神的理。朱熹宣扬“存天理,灭人欲”,通过强化“三纲五常”,为统治阶级立规订矩,也为统治者所推崇。所以自南宋以来,他的理学在元、明、清都被确立为“官学”,被誉为“理学正宗”,对后世的影响十分深远。明代王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理论,即从朱熹“格物致知”得到启发而创立。清代康熙皇帝曾经对朱熹评价极高,称朱熹为“集大成而绪千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并亲颁御匾"学达性天”给武夷精舍,下旨将书院改为官办,由朝廷委派山长管理。朱熹在孔庙里的牌位也从"从祀"改为"十哲"之一。</p><p class="ql-block"> 由于朱熹的缘故,武夷精舍在历朝历代都深受人们看重。武夷精舍也屡毁屡建。名称也几经变更为紫阳书院、武夷书院、朱文公祠等。现在的武夷精舍,是2004年在原址上重建的,基本上按照当年朱熹建武夷精舍时的布局和设置重建,设有仁智堂、隐求室、止宿寮、石门坞、观善斋、寒栖馆、晚对亭、铁笛亭等,里面还保存有清代康熙年间重修时的残存墙壁。</p><p class="ql-block"> 从武夷精舍的山门入内,顺时针自左至右参观了一圈,不得不惊叹古代先贤办学的规模和毅力。在出口处最后一个展厅,展出的是朱子学说的著作成果,有后人研究宋代理学的一些代表著作。还有一些领导人参观精舍的图片展览。在朱子研究成果展柜里,当今领袖的多本著作赫然在列。我惊叹于布展人员的政治嗅觉,显然,那是作为朱子“传承”和创新发展的新一代理学的重要成果而展示的宏篇巨擘!在山门醒目的地方还有一个打开的书本雕塑,上面刻着领袖参观武夷精舍的金句名段。</p><p class="ql-block"> 走出武夷精舍,看看朱熹举手侃侃而谈地宣讲他那一套皇帝喜欢的学说的自信神情塑像,再琢磨领袖金句的精深论断,我似乎明白了为什么同是武夷山文化名人,柳永落得个被除名移像的结局,而朱熹在武夷山的足迹和遗址,却被当做顶礼膜拜的圣物的不同待遇。自古智者乐山,仁者喜水,看来武夷山山水蕴藏的不仅仅有自然美景,这绝世的山水还能够滋养出“学达性天”通贯古今的人情世故呀……</p><p class="ql-block"> 走出天游峰景区,回望那掩于群峰环绕中的高高山峰,我不禁再次吟咏起朱熹840年前在这里写下的《九曲棹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川。</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道人不作阳台梦,兴入前山翠几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曲君看架壑船,不知停棹几何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桑田海水今如许,泡沫风灯敢自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四曲东西两石岩,岩花垂落碧㲯毵。</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金鸡叫罢无人见,月满空山水满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五曲山高云气深,长时烟雨暗平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林间有客元人识,唉乃声中万古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六曲苍屏绕碧湾,茆茨终日掩柴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客来倚棹岩花落,猿鸟不惊春意闲。</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七曲移舟上碧滩,隐屏仙掌更回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却怜昨夜峰头雨,添得飞泉几道寒。</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八曲风烟势欲开,鼓楼岩下水潆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莫言此地无佳景,自是游人不上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九曲将穷眼豁然,桑麻雨露见平川。</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渔郎更觅桃源路,除是人间别有天。</p> <p class="ql-block">朱熹自画像</p> <p class="ql-block">武夷精舍山门</p> <p class="ql-block">学达性天御匾</p> <p class="ql-block">武夷精舍里道南理窟屏风</p> <p class="ql-block">仁智堂和止宿寮</p> <p class="ql-block">仁智堂里参观的游人</p> <p class="ql-block">理学正宗匾额</p> <p class="ql-block">书院学堂</p> <p class="ql-block">书院学堂</p> <p class="ql-block">武夷精舍门外的朱熹塑像</p> <p class="ql-block">金句雕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