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实 报 告 文 学 中国原子弹光环背后的故事 《他们用双手托起了共和国的蘑菇云》连载之八 作者 陈贵郴

陈贵郴

<p class="ql-block"><b> 纪 实 报 告 文 学 </b></p><p class="ql-block"><b> 中国原子弹光环背后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b>《他们用双手托起了共和国的蘑菇云》连载之八 </b></p><p class="ql-block"><b> 作者 陈贵郴 </b></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七、尾声</b></p><p class="ql-block"><b> 中国原子弹光环背后,有460多位为中国原子弹找矿牺牲的先辈,他们就这样带着永远的遗憾离世了,他们多想在世上再多停留几分钟,多想再看看自已的父母、妻儿和未完成的事业呀,但病魔无情,无力回天。</b></p><p class="ql-block"><b> 在三O九队十队挺进桂北,为共和国再立新功的队伍中,有无数个孤儿寡母,她们擦干眼中的泪水,为着中国“两弹一星”的成功,为着中国“核潜艇、核电站”的发展,继续努力地向前迈进着。</b></p><p class="ql-block"><b> 在湖南郴州矽肺病疗养院的大院里,随着150多位二级矽肺病人的相继离世,这里很快成为中国最大的寡妇村,伴随她们一生的,是墙上丈夫的相片和留下的孩子,这批孩子甚至还不认识自已的父亲。在我的同学当中有20几位矽肺病遗孤,他们甚至连父亲的相片也从没见过,父亲的形象就像当年的黄继光、董存瑞、焦裕禄、雷锋、王进喜一样伟大,故而他们从小就树立了为国争光,为父亲争气的愿望,这批孩子成人后,很多都成了国家有用的高级人材,如在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华为集团,中国云南白药集团,中国深圳证券公司,中国大庆油田集团,新疆519核地质大队,江西262核地质大队等地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有些孩子成了核工业部门的领导,成了310大队的队长,总工程师,更有一大批矽肺病的后代继承了父辈们的宏伟亊业,正沿着科技强国的路上在奋勇前进。</b></p> <p class="ql-block"><b>  目前这支英雄的队伍仍然还在广西桂林等地区的深山中艰苦奋斗(现已改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三一O核地质大队)机关住地在广西桂林市灵川县八里街。1999年8月5日,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和国防科工委、国土资源部联 合制定的《核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国防科工委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北京就原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在桂的核地勘单位属地化管理达成了会商纪要并正式签字,由此,中南三一O大队正式由中央直属单位下放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b></p> <p class="ql-block"><b>  十队建队50多年来,为国家完成钻硐探工作量XXXy余万米,槽探工作量XXX万立方米,探明大中型铀矿床XX处,提交铀矿工业储量数万吨,取得科研成果72项,其中有2项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7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二等奖。</b></p><p class="ql-block"><b> 在计划经济时期,三一O大队为我国核工业的发展和国防科技事业做了贡献。党和国家给予了充分肯定,先后被中华人民共和第二机械工部授予“工业学大庆先进企业”荣誉称号;1991年9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家计委、人事部、中华全总工会、国家地质矿产部命为“全国地质勘查功勋单位。 </b></p><p class="ql-block"><b> 全 篇 完</b></p><p class="ql-block"><b> 陈贵郴 成稿于2021年11月20日</b></p> <p class="ql-block"><b>  陈贵郴向郴州许家洞711爱国主义教育纪念馆捐赠309队10队老照片,老物件视频。</b></p> <p class="ql-block"><b>  核工业总公司总经理:顾军同志,在郴州许家洞711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看望原309队10队核二代子弟。</b></p> <p class="ql-block"><b>作 者 简 介</b></p><p class="ql-block"><b> 陈贵郴:《解放军文艺》当代军旅题材研究会会员,广西桂林作家协会会员,广西灵川作家协会会员,曾在《解放军文艺》、《南方周末》、《兵器知识》、《文史春秋》、《苍山如海》、《大地文学》、《而今迈步从头越》《军营岁月》、《国防战士》、《广西地矿》、《甘棠文苑》、《中老年旅游天地》、《灵川文艺》、《灵渠》、《漓水春秋》杂志、《空军报》、《中国核工业报》、《桂林日报》、《桂林晚报》《今日灵川》等发表作品三十余篇。</b></p><p class="ql-block"><b> 本文作者是中南三O九队十分队子弟,从小在深山和矿区长大,从50年代起,耳闻目睹了中国原子弹铀矿寻找、探测、勘探和开采的全过程,并曾在中南地勘局三O九队十分队工区,小队当过十四年书记和分队长,1985年开始收集三O九队十分队史料,曾先后到北京、上海、天津、河北、青岛、武汉、长沙、新疆、江西、南宁、衡阳、郴州309队10队疗养院,多次采访当事人和考证资料,一些历史史料来父亲的三本工作日记,文中三O九队的历史人物,探矿地点,小时候全部认识和经历过,全为真实的历史文献,今天揭密于众,权当为中国原子弹爆炸60周年献上的一份生日礼物。</b></p><p class="ql-block"><b>陈贵郴电话:13907831272 微信同号</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