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味道

老五

<p class="ql-block">  题记:“衣食住行”是百姓生活中的主要元素。年,是一种味道,浆稠的,厚朴的,香甜的,熨贴的;是一种符号,有关地域,有关时光,有关人物,有关感情。年,是一种历史文化,也是一种精神情怀。</p> <p class="ql-block"> 糊 棚</p><p class="ql-block"> 年,是从糊棚开始的。</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东北农村在冬季里的一件大事就是思量着什么时候买纸,什么时候找棚匠(又称画匠)糊棚。糊棚,一来为老旧的茅屋见见新,营造过年的气氛,二来是让冬天的家里更暖和些。白纸糊墙,窝纸糊棚,这是连几岁的孩童都知道的常识。供销社文具纸张的柜台上只有几样白纸和窝纸,分摞叠放在那里。每家都由家里懂行的家长挑纸,厚薄程度、光洁怎样、平整与否、幅面大小、花色图案等都在考查之列,当然价钱是首先要考虑的。所谓懂行,更在于要选柔韧有抻头的纸,不能买太脆生的纸,要选顺茬的纸好裁,不能选横茬的。白纸便宜些,有彩色图案的窝纸要贵些,六分钱一张,后来涨到了八分和一毛几,糊一棚,要十几元,甚至几十元,那是家中不小的开销,那时生产队一个工分才几分钱。因此,窝纸不选好还行?选纸买纸是个大事,找棚匠更得提前打招呼排号。过个三天五日的,每家里的门面人都要去棚匠家搭讪一会,看似闲聊,实则是怕自家糊棚的事棚匠给忘了,更是为和棚匠套套近乎,好早给排上号。那时东北冬天来得早,雪也特别大,一场接着一场,凛冽中每家都是猫冬,少有声息,很少出门,唯棚匠家小院里总响起吱吱嘎嘎的踩雪声,他家的门前雪不是撮个小道,而是早被杂沓的脚步趟平实了。到了年根底下,棚匠往往要打夜作赶活,更多见许多人央求棚匠串动时间,早点把棚糊上。</p><p class="ql-block"> 时间的骨骸。棚匠成了那特定年代的香饽饽,有的在本村,有的出屯耍手艺。一个发白褶皱的帆布兜,里面装着去除米壳较硬实经修剪的笤帚头,两把较宽的板刷,一把裁纸的剪刀,尺棍,有的老棚匠还带有毛笔和墨汁。一套蓝或白色大褂,一辆破旧自行车,真是神气。迎候在大门外的主人早给棚匠点了支旱烟,室内坐定,喝一碗炕沿上放着的热水。看用白面打的糨子弄好了没有,要干稀适中。然后棚匠不着急给窝纸抹糨子,而是仰头观瞧棚顶,四下逡巡,时而摇头,时而蹙眉,一脸的庄重和思索,这时屋内鸦雀无声。是的,糊棚有的棚匠从中间起,有的棚匠从一边撵,各有各的高招。但这粘的第一张纸显得十分重要。只有这第一张纸粘对了,后边粘的才能挨上缝,对上花。马凳搪跳、挪动晃颤颤的跳板,仰背屈头,嘴叼笤帚头,两手拎湿淋淋软塌塌七八十公分长五六十公分宽长方形的窝纸,而且还要将窝纸,抑或是花抑或是鸟的图案拼齐。一张窝纸,除中间大图案外,四角还各有一个小图案,对齐真煞是不易。通常糊棚,只是将灰尘扫净,往旧年棚纸上再粘即可,这样一年年的糊,一层层的粘,屋里才暖和的。若就起脊的屋架钉调子起龙骨糊棚,那是采棚,不叫糊棚。困难的家庭只用白纸糊棚,然后在棚边由棚匠用毛笔压(画)两道黑边,若遇棚匠的心情好,还在棚角处勾画个云子卷予以点缀。一张棚,无论南北还是东西,都有六七米长,棚匠不用任何帮助,只用手一直画,就将棚边那两个墨笔道画得既直溜、又粗细匀称,不怪又叫画匠。当然,糊墙的活是断不可麻烦棚匠的,家庭主妇糊糊就行了。记得很清楚的是,我九岁时,爸爸终于买到了那时最流行的春夏秋冬四季图案的窝纸。这高难度花纹的窝纸,只有族中二叔能糊好。终于等到了二叔,从早上七点到傍晚插黑时分才算完工。晚饭喧嚷过后,我躺在热热的土炕上,就着昏黄的灯光,仰头看新棚鲜亮的四季图案,想着那春日的青葱、夏日的莲藕、秋日的鱼虾、冬日的流水,心里美滋滋的,迷迷糊糊睡去了。我同时渴望着父母的梦境也是甜的,像糖一样。是的,窝纸,折叠起来,用于书写记忆。糊棚的舒展,润贴困窘岁月。后来,一次糊棚,二叔从跳板上翻转下来,从此便没再登上跳板。 </p><p class="ql-block"> 大年前的糊棚,是那时人们对希望的问津和寄托,是怆然岁月中人们彼此间心灵的砥砺。那一张张纸来来去去丈量着岁月的长短,也反反复复丈量着我的童年岁月。</p><p class="ql-block"> 一张棚,糊裱一个年代。年的味道,此时如糊棚的浆糊,稠稠的,微甜的,充满了希望和向往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布 鞋</p><p class="ql-block"> 大年前,母亲有时为我们哥五个置一身新衣服,但每年必不可少的是要为我们每人做一双千层底儿的布鞋。</p><p class="ql-block"> 家做布鞋,在上个世纪中下旬的东北农村非常普遍,家里的主妇都能做,但同时这也是一门学问。先找出破旧的衣物,把疙瘩或糟损的地方去掉,留下平整较结实的布块,如若有新布头那是再好不过了。接下来将布头放在平整的小炕桌上,用打好的浆子糊粘在一起,一层一层的(即千层之含义),不要太厚,否则布头要脱落,有一个硬币厚薄即可。这个过程叫打袼褙。把糊好的一张张袼褙粘在室外的烟囱上(因烟囱处既通风又风力不大,且烧饭走烟烟囱又有温度)或炕在炕席底下,使袼褙干爽。根据脚的大小尺码和肥瘦,用纸板打一个鞋样。然后把鞋样放在干透的袼褙上层,照鞋样剪出一张张做鞋底用的袼褙。再把剪出的袼褙,沿边粘上一圈较窄的白花旗布(白布)。把照鞋样剪出的袼褙粘完白花旗边并干爽后,再按鞋底厚度一张张粘在一起,锤掊,压实,用麻绳(也叫棒绳,较粗,多半由亚麻搓制而成)捆牢,再炕干。</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鞋底还没算完,还缺一项十分重要的程序,纳鞋底。即用锥子按一定间距把麻绳(一只鞋底往往用一根麻绳,因此麻绳要很长的)穿绕鞋底,并一定要用力将麻绳勒紧,鞋底间的一张张袼褙不能留一点罅隙,同时用力要均匀,否则鞋底就走形了。纳鞋底是最费力气与最需要耐心和技术的,当针在锥子的引穿下穿透鞋底时,也要用顶针顶方能穿过鞋底,为使针行顺畅些,常要在针上沾唾沫,更要常把针在头皮上划一下,这样做针走的就不太艮了。昏黄的油灯下,母亲把长长的麻绳麻利地穿过鞋底,长长的,带着哗哗的响声,母亲纳鞋底是十分娴熟与聪 慜的,那时母亲的影像是我一生中一道永远靓丽的风景,我久难忘却。将麻绳绕在鞋底上,别在腰间,以便空余时间或闲聊时纳上几针,是那时家庭主妇常做的。纳完鞋底后,还要用青布或黑布裁出鞋帮,倘鞋帮用大绒布料做成,那是再好不过了,对孩子来说,拥有这样大绒面的布鞋,简直是过节了。倘在鞋帮上绣花,那算是十分手巧的主妇了。鞋帮上边还要用缝纫机扎上一条窄窄的白布,美观,上边缉上黑线,防止水茬。把鞋帮缝在鞋底上,鞋算做完了。鞋做完后,有的家庭主妇还用废布、棉花、废纸等充填塞满鞋膛,过几天后,做完的鞋就显得十分姿楞了。如有木鞋模子撑鞋,那再好不过了。</p><p class="ql-block"> 夜晚,数着阳皇历,躺在土炕上盼着过年。此时,月亮蹲在房东的屋顶,将粘稠似漆的月光一遍遍均匀地刷在茅草屋顶,也浇铸成了母亲屋里盘坐纳鞋底的雕像。</p><p class="ql-block"> 后来,耆耆之年的母亲再做不动布鞋,我便买现成的鞋穿,虽习惯了,但仍怀念穿家做布鞋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母亲是一棵树,而布鞋是年轮。</p><p class="ql-block"> 年的味道,此时如鞋底袼褙的层叠,是厚朴,是纯挚,是温暖,是无怨无悔爱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二十七,宰公鸡 </p><p class="ql-block"> 一首年的童谣,随着时间推移,准时在年的根底下,伴着北风烟雪一起哼唱,“二十三,糖爪粘,二十四,扫屋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p><p class="ql-block"> 又有年谣称:“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这一天,虽要上店赶集,集中采购,主要买鞭炮、春联、香烛、礼品等年节物品,但主要的任务还是要宰杀自家的家禽,尤其是这天宰杀公鸡,图个吉利。后随年龄渐长,阅历逐丰,才知这看似普通的忙活年饭的宰鸡行为,其实隐藏了父系社会的特征,认为雄的即是好的是第一,而过年这么隆重的节日,自然就要宰一只公鸡了,再则公鸡本身就很漂亮,雄赳赳的显着气派。而且要红公鸡,预示着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故乡人不知道这些,只这样年年的“二十七,宰公鸡”。“二十七,宰公鸡”,难道一直恪守什么秘密?这一习俗,其实根本没有什么秘密,烹煮的是时间的味道,离不开的是最坚定和持久的舌尖上的记忆,是烟火在碗中的景象。</p><p class="ql-block"> 记得小时候的春末时节,母亲不只一次地去照料孵蛋的母鸡。就是那时再困苦贫乏的年代,母亲除了留下孵化的小母鸡外,也要留二三只红公鸡养着,以备过年之需。母亲不辞辛劳到家坝外的蒲河捞杂草,捕小鱼小虾,砸蒲河里的海螺喂小公鸡,小公鸡的毛管总是油亮反光,小公鸡总是精气神十足的。虽过了小年二十三,但各家饭桌上没有什么变化,只准备了好吃的以待过年。二十七这天也不例外,一样的高粱米饭、苞米面饽饽就着白菜汤,还有自家园地里产的芋锅头腌制的咸菜。饭后,父亲提着剪刀,看着家养的几只公鸡,皱皱眉头,又摇了摇头,最后选中了一只体型健硕的红毛大公鸡。宰鸡后,母亲就着外屋烧好的一大盆热气腾腾的开水,褪鸡,一根根仔细地褪剪鸡毛,开膛,去除并清洗鸡的内脏,这时满屋就充斥了一种不是香味的“香味”,是一种洇润、喧腾又熏攘、烘臭的味道,是一种没有香气又馝馞的年味。这时,外面冰天雪地,北风呼呼,一推门,一股热气盈门汹涌而出,有那宰杀家禽等特有的年味,还有就是那满屋子的笑语喧阗。“二十七,宰公鸡”,家家如此,但这天绝不会吃鸡肉的。母亲将褪好的干净公鸡放在院里墙边的空缸里,孩童的我们只有咂咂垂涎了。</p><p class="ql-block"> 除夕当天,除了准备更多的肉菜、素菜、凉菜外,必不可少的就是将公鸡炖好,它要登场了。说炖,其实是蒸。将葱、姜、蒜、花椒、大料等调料放在鸡膛里,盘好鸡脖子,高扬状,不可颓然,鸡脖子万不可瘫倒在盘子中,不吉利,让人想到未来一年不支愣,没生气,至少不精神。将装填好调料的公鸡盘子放在笼笹里,加火蒸制。待蒸熟后,调制橙红的有咸香味道的汤汁浇在鸡身上。这样整只鸡盘在一个盘子里摆放在桌子中间,盛宴上是不能拆解成一碗鸡块的,这叫大吉大利。其实,年也就是过个念想和希望,人们对来年的希望和祝祈都在其中。因此年的每一步,人们都做得仔细,不马虎,虔诚,不俚俗。这时,满屋子的欢声笑语,屋外的鞭炮齐鸣,对联窗花的红火映衬,尤其是年夜饭桌上,那浑身红彤引颈抖擞的雄鸡的一声高吭。年,就这样带着形、声、色、味,还有那人们深深的寄予,定格在记忆里。</p><p class="ql-block"> 这只全身整齐的公鸡,因为代表了大吉大利,所以节日期间,天天都要在餐桌上摆一摆,表达了人们乞求吉祥的心愿。所以除夕当天并不能将这只鸡吃得一干二净,摆上桌后大家只是象征性吃上几口,然后就等着晚饭结束,把这个菜与其他剩下的饭菜一道撤下来,但公鸡还单独保留着。以后每到吃饭时,这只公鸡都要再被端上来,人们吃的时候同样要遵循只吃一点点的规矩,一直到鸡肉有些霉酸了,大家才赶紧将鸡肉都吃掉。是的,蒸制的公鸡,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念想和记忆。</p><p class="ql-block"> 满溢喜庆吉祥的春节,似一个符号,准时勾画,承载风霜愈醇古老文化的过年,深植于人们心中。红酥手,黑铁锅,翻炒的不是青菜,烹的是时光,烹的是岁月,烹的是文化,烹的是历史,烹的是我们故乡的传统和生活。再优渥的生活,再诸事猬集,也需要春节的传承。“二十七,宰公鸡”的年谣,穿越时光的街巷,杂沓脚步,声声不绝,绵延不断。</p><p class="ql-block"> 困乏、沉闷的生活,借节日催发欲望:感情的亲和欲,物质的消费欲,心理的松弛欲。节日捆绑了消费,消费捆绑了亲情,亲情捆绑了和谐,反正环环相扣,推波助澜。无论是除夕,还是初一、初二,直至正月十五前,那香气浓得竟有些化不开的感觉,在这样的氛围里,觉得生活都是甜的,这就是那时年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大拜年</p><p class="ql-block"> 大年初一,要给长辈跪拜磕头。</p><p class="ql-block"> 其实,拜年从年三十晚上就开始了。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由族长牵头拜家中尊长及到亲友处祝贺,卑幼者必须叩头致礼,正如清阮大铖《燕子笺·购幸》所言“家长少毕拜”。据载,拜年习俗兴于唐代,元欧阳玄词《渔家傲》“绣毂雕鞍来往闹,闲驰骤,拜年直过烧灯后。”把拜年的热闹氛围点染无余。现代作家丁玲在《过年》中也曾留下笔墨,“在堂屋里,把红毡打开,铺在蒲团上,大家互相磕头作揖拜年。”至于时下仍流行的二人转小帽《小拜年》中大年初一头一天,领着小女婿拜丈人门的唱词,东北真实的情形多半是初二姑娘回门,女婿拜见岳父母。记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年三十上午,尚是年青的母亲围着铁锅,又是屋里屋外的穿掇,急炒慢煎,氤氲的热气中,虽是土豆白菜等“老三样”的菜,但现在回味仿佛翻炒的不是青菜,烹的是时光,烹的是岁月,烹的是文化,烹的是历史,更是我们故乡的传统和生活。</p><p class="ql-block"> 下午年夜饭后,待鞭炮的声息渐渐平复,此时天也烧光了所有的云彩之后暗淡下来,像一堆无火的炭。这短暂的平静后,屋外吱嘎嘎的雪地上混夹杂沓的脚步声传来:三十夜晚的拜年属于男人。族中,穿着对襟棉袄佝偻着身体矮小的伯父,伴着拖沓的脚步走在最前头,戴翻毛狗皮帽子的二大爷,趿拉露着棉絮靰鞡的三叔,总嘻嘻哈哈的二哥,倔拉吧叽的四哥……他们鱼贯进入外屋,一字排开。刚在门外还有说有笑,推搡打闹,此时在外间屋都闭了嘴,正了衣襟,屏住呼吸。待所有人站齐,伯父挺了挺驼背的腰身,“嗯”了一声,清清嗓,迈步进了里屋。他先径直走向里屋东墙上供奉的祖先牌位前,跪在事先准备好的麻袋片上,嘣,嘣,嘣,给祖先磕三个响头。这三个头要磕得极为正规、恭敬,跪下磕一个头站起来,再磕完再站起来,一共三次。每次磕头,都要手背紧贴地,脑门触碰地面,同时嘴里默念着。待给祖先磕完头,然后起身,再依次向比伯父辈长的爷爷,奶奶,同辈但年长的大爷,大娘磕头,同时嘴里喃喃,“……过年好!”受拜者回声,“你也好!”这样的拜年都是拜一个一起身(给活人磕一个头),然后再给下一个跪拜施礼,拜后坐在南炕头的炕沿边。伯父行礼后,二大爷也如是样跪拜磕头,然后挨着伯父坐定。这七八个人一气拜年磕头下来足有半个多小时,晚辈或年轻的最后只能坐在了北炕沿上。女的,跪,但不磕头,摸三下鬓角意为磕了一个头,那拜年习俗更为繁琐。族中来的人拜后,家里的人再按辈分年岁依次给来拜年者拜年,一样的叩首,一样的问候和作答。那时尚没通电,就是后来通了电,不仅二十几瓦小灯泡光线昏暗,还时常停电,包括年三十。因此,眼神不济又不在乡间居住的沈阳的二大娘就在拜年时闹出了笑话,给族中来拜年的小叔子磕上了头,引得大家哄笑不止。如今,已近九旬的二大娘每逢过年还常谈起往事,有笑浮上嘴角,且同时热泪盈眶。待双方互致问候,都拜完了年,母亲的红酥手才拨亮油灯,又分发瓜子、花生等给拜年的人。人们坐在一起,仿佛围住了暖融融的冬天,围着一份妙不可言的温情。此时人们才彼此问身体,说收成,谈子女,论婚嫁,直到深夜。拜完了直系长辈,然后还要拜旁系亲属。接下来,那时虽没有电视,更别提春晚了,但家中大小人等都要为求来年清醒的精气神而强睁着打架的眼皮,枯对油灯——守岁,等待新的一年。</p><p class="ql-block"> 过了一晚,一年也就过去了。初一一大早吃过了饺子,还要上街拜年——媳妇和孩子,初一早的拜年属于女人。亲哥兄弟的妯娌几个,叔伯兄弟的妯娌几个,编成一组,相邀走动去拜年。乡间小巷,人们往来穿梭,认识不认识,熟悉不熟悉的,见了面都要拜年,问候“过年好!”那声音此起彼伏,有时还交叉推搡,似长长的音符,北风烟雪中测量并温暖着条条街巷。到了初二,就是启程拜老丈人了。就见男人弓身骑着码摞礼品的二八自行车,媳妇偎在男人汗气涔涔的背后,一溜烟似的奔出了村口。遇到熟人,仍要问候,“过年好啊!干啥去?”另一方嘴里冒着白色哈气答道“拜年去!”,然后回转头用力骑车。与亲族间拜年同时的,还有彩旗飘飘、锣鼓喧天的村里秧歌队的拜年。</p><p class="ql-block"> 要说拜年,不只这三天,明朝刘侗就曾言“有心来拜年,端午也不迟。”简单说,上世纪中叶的拜年,不出正月都得拜。从古至今,拜年的形式也历经风雨,变化很大,有压岁钱的形式,有门贴的形式,团拜的形式,当下,除了贺卡拜年,还出现了电话拜年,短信、微信拜年,及至网上抢红包、微视拜年等多种多样,真可谓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只是,人们见面的少了,磕头的少了,拜年更多的存在于网络的无形之中,缺了真诚,少了淳朴。</p><p class="ql-block"> 拜年,在当下社会,在人们往返于城市与乡村的匆忙步履间,已渐成记忆里的符号,大多已一点点地消失在光阴里,令人追忆和怀想。</p><p class="ql-block"> 这年又是走动的,流动的,是一种喧嚷,是一种润泽,是一种熨帖。年的味道,此时是一种纯朴和醇香。</p><p class="ql-block"> 年,时间的仪式和记号。年的味道,无论何滋何味,但少不了亲情。亲情,是年的调料,更是年饕餮盛宴的主角。年的味道,是菜肴的拥挤,是希望的汇聚,是亲情的壅塞。年的味道,是温暖,是丰腴,是笑语,是家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年的味道,是一种回归,又是一种出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