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这是陈慧娟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陈慧娟老师是2024年河南省水源区小学道法骨干教师培训班的班主任,她不仅是我们远在京城学习的“班妈”,还是这次培训班培训团队中的举足轻重的授课专家。她是九零后,年轻貌美,博学多才,才华出众,是教育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硕士学院研究生导师,参与教育部委托项目《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制订,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研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今天陈教授的讲座《表现性评价的理解和应用》让我耳目一新,受益匪浅。陈教授开门见山,让我们首先明确今天的学习目标:1. 理解表现性评价是落实核心素养的杠杆,能说出表现性评价的内涵、特征与构成要素2.掌握设计-表现性评价的步骤 策略与方法,学会开发高质量表现性任和评价量规3. 形成性地使用表现性评价作为教学工具。接着列举出今天的学习提纲:1. 为什么需要表现性评价2.如何设计表现性评价3. 如何在课程教学中实施表现性评价?围绕着学习提纲,陈教授结合案例逐个讲解。今天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教学评”一体化课堂理念。以前,我虽然也接触了“教学评”一体化有关论述,但终归是一知半解,今天经陈教授一讲,我茅塞顿开,表现性评价有四个明显的特征:1.检测核心/复杂的素养目标2.真实情境/模拟真实情境中的任3.学生的建构反4.基于评分规则的判断。尤其是课堂教学中的学习目标的制定切不可与教学过程和评价割裂开来,目标是实现学习和有效教学的首要原则,处于有效教学的中心位置,不是形式,是指向核心素养的落地。学习目标要兼顾四个方面:行为主体、行为条件、行为表现、表现程度。确定了学习目标,接着要进行设计表现性任务,陈教授使用“GRASPS工具架构表现性任务的设计”表格,一目了然让我们理解了表现性任务设计的方法及实质内涵。第三步骤,陈老师为我们讲述了如何开发表现性评价的评分规则,从评价量规的类型到评价量规的制定,直观细致,清晰明了,给“教学评”一体化理念进行了一个完整系统的分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最后,陈教授就“将表现性评价如何嵌入课程与教学”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讲解,理论结合实际,前后呼应,逻辑严密,给大家真真切切奉上了一场知识的盛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果说水源区是京都人民生活的源头活水,那么首师大就是水源区教师成长的源头活水,我们在这美丽烂漫的仲夏时节来到京城,每天聆听专家教授的讲座,醉心游弋在知识的海洋中,汲取营养,提升自我,愿我们不负重托,携手共进,让思政之光耀彩课堂。</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