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秀英炮台——海南岛自驾游(二)

小飞侠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长途自驾路上,坐副驾驶位置的人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观察驾驶员的状态,时不时和驾驶员说话,确保驾驶员不犯困。于是一路上东拉西扯和先生聊天,聊到我有个堂姐的儿子在海口工作。突然想到堂姐夫妻之前冬天会到海南岛小住,现在正是冬天,说不定他们正在海口小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几经打听要到堂姐的新电话,得知堂姐他们真的在海口,于是我们海口行程中多了一项亲人聚会——在海口见从陕西老家来海口小住的花儿姐和姐夫。我这个堂姐人如其名,漂亮又善良,只是这么多年我一直远离家乡,很少见到他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4年1月14日早上9点多从旅馆出发,按照导航开车到堂姐住的地方,到了堂姐家所在的小区,无论怎样沟通保安都坚持说小区无车位,车不能开进小区,姐夫和堂姐下楼沟通也不行,最后只能把车停在很远的路边停车位,然后再走到小区。现在城市老城区的通病就是停车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有缘千里来相会,能在海口相见,大家都很开心,在家聊了一会,姐夫坚持要出去吃饭,我说不饿,热情的姐夫说那先去公园转转,转饿了再吃饭,于是我们一行四人步行去公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因为大家的目的是散步聊天,我也没问去什么公园。我们是从一个不起眼的位置进入公园的,我刚开始以为是一个小公园,走到一半才发现我们去的竟然是海口人民公园,中国人都懂得人民公园的含义,一般都在老城区中心,有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海口人民公园位于市区大英山,海拔20米,面积350亩。大英山真正开始成为现代意义的“公园”,则自上个世纪30年代始。1935年10月,时任琼崖绥靖公署专员的黄强将此处辟为“海口中山公园”,抗战期间被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现在的海口人民公园建于1954年,在海口人民公园正门入口处,屹立着高大的海南解放纪念碑。纪念碑建于一九五四年四月,是为纪念长期坚持琼岛革命斗争和英勇渡海作战而牺牲的烈士们而建造的。碑正面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大字下层碑座中镶嵌着一块铜板,刻着朱德的亲笔题词:“长期坚持琼岛革命斗争和英勇渡海作战而牺牲的同志们!你们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儿女,你们的英勇行为对解放琼岛和全中国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烈士们的功绩永垂不朽!”。纪念碑的背面雕刻的碑文也是朱德元帅那段的题词,朱老总的字写的真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海口人民公园还有冯白驹将军雕像,冯白驹(1903—1973)是今海口市琼山区人,琼崖革命武装和根据地创建人。被周恩来誉为“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海口人民公园的绿化做的很好,此时正值三角梅(勒杜鹃)花季,园内的三角梅五彩缤纷的。海口人民公园还有两湖——东湖、西湖,湖还比较大。我们用了一个多小时走马观花地走了一圈,整个公园给人的感觉还是非常好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和堂姐和姐夫吃完午饭后我们出发去秀英炮台,我本来有点犹豫要不要去秀英炮台,正好刚才在路上看见去秀英炮台的指示牌,所以决定去秀英炮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秀英炮台坐落在海南省海口市世贸南路东侧,秀英村北面沿海的高台地上,始建于清朝光绪十七年(1891年),2006年入选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大约下午14:30左右到达海口秀英炮台,幸运的是秀英炮台大门口附近还有停车位,停车很方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让我意外的是作为爱国教育基地的秀英炮台收费10元!我笑着和售票员说:“你们海南太小气了,爱国教育基地还收费,我们广东虎门炮台都不收费。”售票员苦笑着说:“没办法,这里是景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海口秀英炮台是晚清“四大海岸炮台”之一,其他三大炮台是:广东虎门、上海吴淞、天津大沽。我去过虎门炮台,还去过厦门胡里炮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刚过检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放在演兵场上的一门很新的黑色“克虏伯”大炮和一排办公楼,我心里有点失望,心想这有什么好看的,又上当了。好在很快就找到游览图,开始参观秀英炮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秀英炮台连同附属建筑物占地面积约33000平方米,四周是坚固的城垣环抱,中间是一个6800平方米的演兵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岁月流失,“城垣”上已经长满盘根接错的树根,在这些“城垣”上有不同的 “门”。其中一个大门上方的石匾额写着“海南保障”,右边写着 “弹药库”。介绍说这里原本是秀英炮台的大门,现在是一巷道,长18米,宽3.4米,东西两侧各设3间房为弹药库,为平时存放秀英炮台专用弹药及军械之处。没有说明大门何时改建的,原大门应该和正中的“拱北”炮台正对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靠近振威台的一个长方形的大石门上写着“营房”,这里的营房是“兵房”,是炮台士兵的居住之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靠近振武台有一个不起眼的门上也写着“营房”,刚开始我以为这也是士兵居住的地方,看介绍才知道此“营房”为秀英炮台最高军事长官台长的办公室,就是俗称的指挥所。走进去一看发现营房里面很大,南北长12.3米,东西宽3.72米,关键是四周有环形相通的廊道,回廊宽1.24米,回廊墙上有多个方形孔,可供通风及射击用。顶部呈拱形,设有10余个圆形或方形的通气孔,整个营房看起来坚固耐用。营房为半地穴式结构,深埋于地下,具有较强的防空及防御功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十九世纪80年代初,“中法战争”爆发,为抵御法军入侵,时任两广总督张之洞札委雷琼兵道统领朱采在秀英村后修筑炮台,并专门从德国订购“克虏伯”大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秀英炮台坐南朝北,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240米,由东向西分别为振武、镇东、拱北、定西、振威五座炮位。其中间三个炮位镇东、拱北、定西是大炮台,振武、振威是小炮台。炮门均朝北,面向琼州海峡,射程控制整个海口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首先参观的是东边的振武炮台,上上下下仔细看了炮台的结构。五个炮台中只有振武台保留原来的面貌,其余四座炮台的地面防御为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所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五个炮台均为明台暗室组合,台内周壁上有藏弹洞、藏兵洞和固定炮座的铁环,紧联明台的炮巷及两侧的弹药库、兵房则为暗室。“兵房”是能够熟练操作大炮的炮手的值班室,距离大炮较近,24小时均有人值守,一旦有战情士兵能够快速进入战斗岗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从东往西顺序参观五个炮台,发现炮台旁边还有水池,原来秀英炮台每一门主炮的东西两侧均设有1个水池(水柜),蓄水以备给久战后炮筒发烫的大炮降温用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海口秀英炮台是海南古代宏大的军事设施,是海南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辱的历史见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如今站在秀英炮向四周眺望,看见的是高楼林立,一派繁荣景象,祈祷世界再无战争。</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