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王阳明的《传习录》究竟讲了什么呢?在王阳明看来,人生在世两个问题最重要,第一叫作独立精神,第二就是坦荡荡的幸福感。他认为很少有人二者兼备,甚至有人二者全无。如果我们的内心永远盯着那些外物,不停地挪动,不停地发生变化,必然会累得死去活来。所以王阳明就想告诉大家,你的态度决定了你的世界。</p><p class="ql-block">王阳明说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他提出(主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叫作“<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心即是理</span>”。我们如果想要成为圣人,或者是英雄,不必到外面去寻找。它蕴藏在每个人自己的心中。这就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观点。这些观点全部记录在这本《传习录》里。《传习录》本身就是一段一段地学习,不断地精进。</p><p class="ql-block">最关键的是“实践”。道理上了身,才能说明你是真正地掌握,否则叫纸上谈兵。正因为这样,那些学习心学的人往往容易出实干家。心学的追随者,其中就有曾国藩、稻盛和夫等人,他们基本都是各个领域里的传奇人物。</p><p class="ql-block">王阳明所说的格物其实意味着“格心之非”,就是把外物和私欲放在你心上的那些尘埃全部地格去,这样这颗心才能恢复它的功能,恢复爱的能力。</p><p class="ql-block">什么是天理呢?王阳明说:“天理即是明德,穷理就是明明德。”什么叫作“明德”呢?就是我们说的心之本体,是你生来就具有的,纤尘不染的那颗心。那么“明明德”,这第一个“明”字就变成了动词,它指的是“擦亮”的意思,就是把你生来就具有的那颗心擦亮,让你的本心保持不被外界污染,这就是一个善人的心,不失本体的心,它就是符合天理的。</p><p class="ql-block">圣人就是要明明德于天下,而不是要教导天下人都去遵守一套法则,一个硬邦邦的规定。圣人要让天下人都拥有一颗能够去爱的心,这样人们不需要那些规则,他自然就会行善,天下不需要严刑厉法,自然就会安定。这就是王阳明所说的“心即理”,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境界。王阳明认为,如果此心无私欲之蔽,那么就是天理。所谓的格物、穷理,也就是你对于天理的追求,它不是说你对某一种外在的法则的追求、遵守和严格的要求,而是要时时刻刻擦亮你自己这颗心,让它一直保持纤尘不染的状态。这就是心学里面第一个重要的观点。</p><p class="ql-block">我们为什么说这个观点非常地大胆呢?因为在此之前,程朱理学有很多严厉的规则。一批道学家就高喊着“存天理,灭人欲”的口号,把人们正常的情感需求全部归结于应该灭绝的人欲,以理杀人,比如大批的贞节牌坊的出现,寡妇不能改嫁,孩子为了表示自己的孝顺要把肉割下来做成汤贡献给父母。所以很多年以来我们一直都说,封建礼教是吃人的,其实就是对这种灭绝人性的规矩提出了质疑。</p><p class="ql-block">当天理一旦被具体化为规则,那就会成为对某些人有利,对某些人有害的一套僵硬的规范,很多的条条框框就变成了死理。死掉的部分是人心,它就是不尊重人性的。王阳明说圣人之道就在每个人的心中;在这颗心之外,没有什么东西要去格,也没有什么理要去追寻。所有的知识学习和实践,都是为了擦亮这颗心。办法就叫作良知。</p> <p class="ql-block">王阳明给学生们讲过一个故事,出自《论语》。说有一天,孔子跟他的弟子们一起聊天,讨论各自的志向。子路第一个站出来说:“让我来治理一个国家,它夹在大国之间,外面的军队侵犯它,国内又遇上了饥荒,就是这样一个危机重重的地方,我用3年的功夫,就能让人人骁勇善战,并且知道做人的规矩。”</p><p class="ql-block">第二个弟子冉有很谦虚地说:“给我一个小国家,3年的时间我能让它富足起来。”</p><p class="ql-block">第三个弟子公西赤说:“我愿意学着去做一个小小的司仪,主持祭祀和外交的活动。”</p><p class="ql-block">前面三个学生回答的时候,曾点正在弹瑟,孔子问到曾点的时候,曾点没有停止这个曲子,他弹得越来越慢,他就不说话。最后吭的一声,把整个曲子收了个尾,然后曾点才停下来,不紧不慢地把这个瑟放到一边,回答说:“我和三位的想法不同。”他说:“春三月的时候,衣服做好了,我和五六个年轻人,带上六七个童子,我们到水边去沐浴,最后怎么样呢?穿着干净的衣服唱着歌回家。”</p><p class="ql-block">孔子听完了以后就长叹了一声,说吾与点也。为什么孔子会赞同曾点呢?</p><p class="ql-block">王阳明怎么回答呢?他说三子所谓“汝器也”。就是子路他们那三个人的志向,就像器皿一样,它只有工具性和实用性,目标越具体就越容易有局限,你做了这个就做不了那个。所以子路他们的志向是,我要做成一件大事,但这些大事都是为别人做的,就是为外物所做,说到底跟自己身心的修行没有太大的关系。曾点的志向呢?就是洗干净了,吹着春风、唱着歌回到家。王阳明说便有不器的意思,这就叫“君子不器”。</p><p class="ql-block">那么曾点说的是什么呢?说我要做一个内心圆满自足的人,所以我过的是一种诗意的生活,和万物、和春天和谐相处。在王阳明看来,一个人的心上但凡有一丝尘埃、一丝追名逐利的私欲,都没有办法拥有这样诗意盎然的人生。因为他必然会被私欲所累,那么曾点这样的人,就是心学所说的此心纯乎天理。</p><p class="ql-block">王阳明也认为,一个人此生该立下的志向,就是在心上下功夫。一个能在心上下功夫的人,做什么都是无往不胜的,无论是治大国还是治小国,或者仅仅是享受一个春天,他都可以胜任。</p><p class="ql-block">所以王阳明讲,我们跟圣人之间差距是什么呢?没有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人人皆可以成为圣贤。但是为什么有一些人就做成了,有一些人没有做成呢?王阳明说,心之良知是谓圣,那么圣人之学,只是致良知而已。能够致良知的就是圣人,而让良知被私欲遮蔽的就是愚人,所以成圣只是人生的一种可能性,你能不能够抵达这种可能性,是要看你肯不肯在心上做功夫。那怎么样在心上做功夫呢?这就叫作致良知。</p><p class="ql-block">致良知:实现良知、落实良知</p><p class="ql-block">知善知恶是良知。对!就这么简单。良知就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就是你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你就是一个有良知的人。那什么是致良呢?“致”这个动词,就是要用来感化、擦亮人心,显示出这颗心的本来面目。这就是知善、知恶。</p><p class="ql-block">什么是真正的知行?《大学》里面就说得很明白,说如好好色,恶恶臭。就是你见到美好的东西,心里自然就会喜欢。那什么叫作恶恶臭呢?就是你闻到恶臭的味道,你自然就觉得厌恶。也就是说,只有你的内心真的有了感受,真的是这样认知的,你才会有相应的行动。所以人的感知和反应,是瞬间生成且高度一致的,才是知行合一。就是要把天理落实到意念、思维、语言、行为上,让它真正的表里一致、言行一致,这叫作合一。</p><p class="ql-block">如果一个人,只是让自己处在安静之中,不去经历事情,那么这个人能够取得成功吗?能够<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在混乱之中一片澄明,找到定力</span>吗?答案是否定的,一个人只有在事上磨练,才能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应付自如。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站得住脚跟,不论动静,都能够心定。人必须在事上磨练才立得住,才能够静亦定,动亦定。</p><p class="ql-block">知行合一难在哪里呢?就是难在它成本极高,说良心话,办良心事,致良知,它需要付出代价的,你要有勇气去承担这种代价。一个按照良心办事的人一定不会软弱。软弱的善人只是好好先生,用孔子的说法叫德之贼也,他是高尚道德的贼。那么心学的目标,就是避免一个人成为软弱的德之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个遵从心学的人,善良是要出能力的,良知是能够创造价值的。所以,王阳明的心学里面就提倡,我们用善意和爱对待所有人,但是不能够成为没用的好人。良知能够让你超越强横和脆弱,能让人变得圆融,让人的能力不被情绪和不良的心态所干扰,百分百地被发挥出来,只有这样,才叫作功夫上身,知行合一。</p> <p class="ql-block">心学追求的最终目标,六个字叫“<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大快活”和“大自在</span>”,书中对应了一章叫作常快活功夫,《论语》中有一句话叫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就是一个违背了良知和天理的人,他是没有办法长久地待在贫苦的环境里面,也没有办法长久地待在富贵的环境里。在贫苦中落魄凄凉,他觉得太难忍了,可是在富贵中,他也觉得好像烈火烹油,在火上烤,有的时候良心上也不安。所以不管什么样的环境,他都惶惶不安。</p><p class="ql-block">孔子说,知者利仁。就是一个智慧的人,是非常清楚地知道,只有行仁义,对自己才是有利的。那种心的安定,会让你打开幸福的一扇门,所以心学能给人带来最大的利益,就是帮你找到真正的快乐和自足,这种快乐,并不是说物质和感官的享受,它是一个人心里安定之后,带来的轻松感。这种快乐是不依赖于任何外物的,是你的良知带给你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阳明也有一个口头语,就说,常快活便是功夫。在他看<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来致良知就是常快活的功夫。</span>《论语》中就有记载:孔子的学生颜回,那个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就是这个吃得也很差,住得也不好,别人也没有多看得起他,可是这个叫颜回的人,依然快快乐乐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什么别人在这种艰难的处境中就觉得忧愁,可是颜回却能自得其乐呢?孔子就说,颜回真是个贤人。他明明什么都没有,他乐什么呢?王阳明的学生也不理解,他就写信问老师。</p><p class="ql-block">王阳明收到这封信,就回答说,乐是心之本体,良知即是乐之本体。<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快乐的源头就是良知的充分发展</span>,这种快乐圣人、贤人有,普通人也有。但是普通人常常不自知,有这个快乐,但是自己觉得这不重要,掉过头来要去外面寻找,反而寻来很多的愁苦。那颜回为什么快乐呢?因为他的心上没有负担,就因为他没有负担,所以即便处在贫贱的环境中,心里也是安宁的,所以他容易感到快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么小人呢?欲望满足的时候很快乐,纵欲也会给人带来负担,会腐蚀了这颗心的生机。心常常觉得很劳累,变得越来越疲倦,一个心累的人怎么可能常快乐呢?这就是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王阳明认为人的心本无不乐,如果你这颗心是有良知的,是没有私欲遮蔽的,那么在春天里你吹着风,洗个澡,看看鸢飞鱼跃,鸟鸣兽舞,草木欣欣向荣,你的心,就能跟自然中的万事万物融合,你就会觉得很快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是一旦有了私欲,你说隔壁家老王涨工资了,你说那谁谁谁比我长得好看,……这都是外界的私欲,会扰乱你内心的宁静。所以快乐不是私欲的满足,反而是为你的心卸下种种的负担,让它恢复本来的功能。去爱,去感受,就算遇到了大起大落,嚎哭一场,那也不会损害你的心之本体,你就依然能够拥有快乐的能力。<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此心安处即是乐也</span>,那乐的本体,是不会为外物所动摇的,这就是阳明心学的最高境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