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p><p class="ql-block"> 我人生第一口酒,是陇南春酒。淡绿色的瓶子,上面大,下面小,中间有个腰带,紧紧扣在凹槽里,如同站着一的斗士。十八岁那年,父亲行医后被人招待,把剩下的半瓶陇南春酒带回家。在他忙着农事时,我和发小带着好奇之心,偷了父亲的酒,在厢房里,没有酒杯,瓶嘴直接上口。你一口,我一口。第一口酒,辣并蛰舌,呛得入鼻,烫得入喉,热得入胃。眼泪自己从眶里滑出来,手捂着胸说:酒这么辣,人为什么爱喝酒?随着第二口下肚,受过刺激的感官似乎都接受了,辣中带着微甜,喝一口,还想再喝一口。初次饮酒,三五口下肚,身体开始发热,开始偷过酒的小心依依,一扫而光。不一会,醉了,倒头进入梦乡。</p><p class="ql-block"> 本来是要挨一顿打的,父亲见我醉的时间长,半夜才醒来,熟读古书的父亲,遵循了“暮夜不责”法则,使我免受皮肉之苦。</p><p class="ql-block"> 当然,说起酒肉朋友,父亲主动让我把一瓶陇南春酒打开,严肃地说:喝上三盅!</p><p class="ql-block"> 腊月,家里买了十几斤大肉,还有几斤排骨,这是农民家最值钱的年货。半年没吃肉了,母亲便把排骨煮了,让我们兄弟先解解馋。肉煮到中途,母亲加了一把柴火,出门再取点柴的空隙,我赶紧揭开锅,把一块半生不熟的肉,偷出锅,躲在厢房里狼吞虎咽。偷了自己家的肉,也是好吃难消化。当天晚上,我因偷吃过半生不熟的肉,一点没有胃口。睡到半夜,胃里开始如孙猴子在青狮大王肚里翻跟头一样。好不容易忍到第二天,喝了口凉水。凉水刚一下肚,就吐了出来。胃里恶心,肚子胀,非常难受。儿子有病,最惶恐的母亲。让她没想到的是精通医术的父亲冷眼旁观,还用质疑的目光盯着我:谁让你吃那么多半生不熟的肉了。我说没有!母亲在旁边圆帮着说,他昨天晚上吃得最少,没吃几口啊!父亲只是冷漠地说,那行了,就让吐吧。不说实话,就让好好吐,看你吐到什么时候!</p> <p class="ql-block"> 我也怕了,吃什么吐什么,热水,凉水都得吐。无奈之下,只好向父亲坦白,是我把还没煮熟的肉,实在馋得受不了,偷吃了。父亲见我承认了偷吃肉的事,说,诚实一些不好嘛!你想不认错,我看你能熬得住病?你不诚实,病会惹你,将来进入社会,你不诚实,啥事都干不成。说着,回了堂屋,打开一瓶陇南春酒,又说,喝上三盅就好了。</p><p class="ql-block"> 我也只好听父亲的话,接过陇南春酒,开始喝酒。说来也神了,第一盅酒下去,没有吐,第二盅下肚,有种感觉,好象一根针扎进鼓胀的篮球,胃开始泄气,第三盅下肚后,悬着的胃,蹋方了,落到肚子里了。整个身体开始轻了。一口长气,病去如风。我好奇酒有如此神力,一夜胃胀,在分秒之间烟消云散。父亲说,酒肉朋友,酒和肉,在胃里是拜把子兄弟,胃里油腻的东西太多,胃是不接受的,肉太实,油腻重,酒都能一一化解。你不要以为酒肉朋友是社会上不务正业,不学无术的闲杂人。骂人,不要骂白了被人笑话。</p><p class="ql-block"> 一次与肉有关带来的胃病,被酒轻轻带走。于是,我对酒从心里开始膜拜。我也因此爱上了酒,特别是对金徽酒厂酿造的陇南春酒。如果喝酒是爱情的起点,那么陇南春酒,就是我的初恋。</p> <p class="ql-block">二</p><p class="ql-block"> 有句俗话说,好茶的不进酒馆。于我而言,好酒的不进茶园。天生爱喝酒的者,那是酒之天才。我是俗人,喝酒这行当,也得学啊!出门打工,自己能出卖体力挣上工资了,便从工资里挤出钱,沽酒而饮。</p><p class="ql-block"> 学喝酒和学抽烟,师出一门,车行一辙。香烟,先是别人抽时,顺便递一支,抽着呛人。渐渐顺了,想抽了,瘾就开始,自己就买香烟。给烟加个“香”字也是神来之笔。上了瘾,想抽烟,如同饥饿与馒头、肉一样令人急着想抽口烟,吸进肺里,然后眼皮攥紧,想神仙的事。酒同样,自己没有买酒的习惯,别人摆开桌子,我是溜边的。有个堂舅,当过兵,退伍后开了面馆,他豪饮。小面馆生意好,晚上就不卖饭了。闲下来的时间,多时在喝酒。那时候,金徽大曲便宜,适合经常喝、量大的人群。酒桌前溜边,是非常有趣的事。堂舅主座,常喝酒,酒客基本是固定的。简单的开场白也渐渐没有了,就四句“菜过五味,开始喝酒。先碰三杯,然后打关”。</p><p class="ql-block"> 陇东南地区,当时号称“四春酒”非常有名。固原市的(原属于甘肃省)的彭阳春酒,平凉市的柳湖春酒,天水市的天河春酒和陇南市的陇南春酒。比我年长一个台阶的人,一提起陇南春酒,能有一瓶陇南春酒,堪比茅台,五粮液。普通人家喝不起陇南春酒,那是送人情,跑关系,甚至敬神用的酒。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人日工资8角钱的年代,一瓶陇南春酒就5元2角钱,算账就知道,近七天全部工资才能买一瓶陇南春酒。在“四春酒”中,陇南春酒是最贵的,也是品质最好的。我开始学着喝酒时,金徽大曲成为我这种市井桌上的寻常酒。在堂舅组织的酒局上,我经常坐在下席口,主要负责添茶水,上菜,倒酒,算是酒局里的勤杂工。“给外甥倒一杯,酒要学着喝呢,不然以后怎么闯江湖。”堂舅一鼓励,我把盏而沽,一饮而尽。接着,他们开始敬酒。敬酒,就是在坐的每一个人,要轮流敬酒,桌面上有几个人,都要挨个儿敬。你敬一盅,对方喝了,再倒一盅,和对方碰了,一起喝完,这叫敬一碰一。有敬二碰一,敬三碰一或者碰二的,现场定。第一个敬酒的人,定了规则,就成了标准,大家都以这种规则敬酒。桌子上能喝酒的,都敬完了酒,就开始猜拳打关。</p> <p class="ql-block"> 猜拳, 据说起源唐代,从零到十的数字,在喊出数字的同时,两个人出的手指数,和自己喊的数字相加相同,算赢。这个猜拳在全国非常普遍,流行也最广。但酒博士方成伟在《中华酒传》里说,划拳喝酒者,有侮斯文,为贱。我倒是以为,猜拳划拳,简单,省时,方便。古代读书人少,酒对平民百姓而言,也是圣物。酒到了文化人手中,肯定要翻新花样,既有对酒的崇敬,又要彰显文化人特有的品质。黄周星在《酒社刍言》中说“饮酒者,乃学问之事,非饮食之事也。”所以,古代人喝酒就是雅趣。不然怎么有《醉翁亭记》和“醉里乾坤大,杯中日月长”之说。我们喝酒,图个连络感情,朋友之间见个面,说俗些,图一时快乐之余,算是解闷,把压抑的心情得到释放罢了。</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我学喝酒,学划拳的初心。在堂舅的影响下,酒,成了我最好的朋友,我甚至在一首诗中写到:情人的语言都很痴\酒,是我美丽的妻子…… 往后的生活中,不管顺境还是逆境,唯有酒没有背叛我,一生的悲欢离合,酒是最忠诚的伙伴。</p> <p class="ql-block">三</p><p class="ql-block"> 酒,有人说是黄帝发明了,有人说是仪狄,有人说是杜康。不管是谁发明了酒,酒一出世,被人披上诸多外衣,以水外形的物质,进而有了酒的精神,行为和制度。</p><p class="ql-block"> 为人所用的万物,都要经过从自然中启迪,进而人工完善。酒的繁衍生息同样经历着“进化”历程。1954年考古学家在双沟酒产地江苏省洪泽湖畔下草湾,发掘出1500万年前的醉猿化石。考古学家推猜,远古时代林果茂繁,果子落在山沟,被树叶覆盖。经过自然发酵,成了果酒。猿始人,生活在山洞,活动于山溪林莽之间。偶遇果酒从石隙间溢出,酒香甘醇,掬手而饮。虽然喝得猿们头晕眼花,但精神抖擞。猿猴,也就是第一批酒民了。人类善于发现与创造,加工。果酒,是自然中第一批酒。人们发现了些“水”成为佳饮,自然的酿造之法,开始进入人工酿造。《癸辛杂识》记载:古人曾山梨封藏大瓮之中,半年后,揭开看时,梨化为水,清洌纯透,湛然甘美,饮后就醉。</p><p class="ql-block"> 酒这东西,有父有母,也有名有姓。苏轼在《酒子赋》中说“米为母,曲为父,”粮食已经成为酿酒的主要母本,曲,作为点精之物,成为酒的父亲,也能说得通。那么,有父亲,有母亲,酒也应当有名有姓吧,你还别说,真有。唐人郑棨在《开天传信记》里记载了酒儿子的故事:隋代道教天师,吏官叶法善在玄真观会客,想着如果有酒助兴待客,增添乐趣,可成美事。突然来了一个人,轩昂傲睨直入堂前,自称“曲秀才也。”曲秀才在堂前,舌战群客且言词锋锐,众人毫无以还。叶法善以为就是鬼怪捣乱,乘曲先生不留神,一剑直入其背,曲先生应声倒地瞬间,众客围观时,原来是一坛浓烈甘味之酒。于是,大家开怀畅饮,过足了瘾,对着空坛作揖而拜,说:曲先生风味,让人不能忘怀啊!后来苏轼有诗:欲从元放觅柱杖,忽有曲生来座隅。曲,酒也跟了父姓,称为曲先生,曲生,曲君等,酒的子子孙孙,遍布全球,族派林立,甚至升入太空:乘醉下瑶池,粉燕支、何曾梳洗(宋代朱敦儒《蓦山溪·西真姊妹》)。天上最大的,由一个女当权者王母娘娘组织的瑶池宴,成为众仙娱乐的场所。当然也少不了玉液琼浆之美酒,助各位仙家之兴。孙猴子偷了仙酒,吃了仙桃与仙丹,还把那么多美味佳肴打包,带给自己的猴子猴孙。酒壮怂人胆,当时,如果孙猴子不喝酒,不敢有那么大的胆子,劫洗劫瑶池宴。</p> <p class="ql-block"> 酒的诞生,给中华悠久的历史增添了炫丽的华章。晋张协《七命》说:“倾罍一朝可以沉湎千日,单醪投川可使三军告捷。”这就是酒能治军的妙用。春秋五霸中,就有三霸因之而成霸业;汉初刘章因为参与了当权太后吕氏之宴,以军法行酒令斩掉诸吕亡无一人,从而挽救了汉朝由刘姓转变为吕氏的命运;宋代开国之君赵匡胤利用一杯酒,讲了一席话,竟然一夜之间收回了诸将手中掌握的兵权,从而消除了军事政变的可能性,结束了从安史之乱以来几百年的藩镇割据局面,奠定了赵宋王朝400年的基业。中国人最乐意把一个王朝的兴衰变替中最为纷繁复杂的社会间题,简化到看似最简单不过、实际上却是最纷繁复杂的“酒”“色”二字上。或因酒伤身,或因酒亡国,或因酒建国,或因酒称霸。同样是酒,而成败、兴亡之势迥然而异。这个问题恐怕也像一杯醇酒佳酿一样,耐人品尝,耐人寻味。</p> <p class="ql-block">四</p><p class="ql-block"> 每一个春天都有阳光,每一个春天都有细雨,每一个春天都有花开。今年的春天,我和朋友王建兵,刘晋,叶梓一行四人应邀要去金徽酒厂,与樱花,与酒,与人称陇上江南陇南,面对面,品美酒,赏樱花,领略金徽酒的文化张力。</p><p class="ql-block"> 金徽酒厂,就坐落在陇南市徽县伏家镇贺店村。贺店村,已经没有了传统村子的模样,她已经是一个被金徽酒梳演的、充满酒香气息的小城市。四边的山并不巍峨高大,但透露着秀气与厚重,松柏掩映,奇峰罗列,完全是江南画卷。清晨淡淡的轻雾,浮在山头,犹如少女出门前披着盖头,蒙着纱,要去天河边浣纱。伏家镇有条河,叫天河,她汇聚了沿川河,瓦茨河,山王河,洛河四条河,在伏家镇滋养着若大的金徽酒的酿造。据当地人讲,天河,是条神奇的河,有“天赐神泉九十九”之说。天河所经过的地方,常有涌泉,隔一定时段,就会喷涌而出。陇南女子的白皙与柔美,肯定得益天河之水与湿润,温暖,多情的自然环境。我也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给伏镇如此神奇的地方,她幽静,滋润,丰富,大地充满着博爱。在金徽酒厂内,有一眼泉水,称为“海眼神泉”——大地之下有水喷涌成泉,犹如大海的眼睛!有这么神奇的泉水,就是酿造美酒的母本。《齐民要术》中说:山厚者泉厚,山奇者泉奇,山清者泉清,山幽者泉幽,皆佳品也。欧阳修在《醉翁亭记》里也说:“酿泉酒,泉香而酒冽。”水是酒的血液,酿造好酒,两者缺一不可,一是地理,也就是气候条件,二是奇泉佳水。</p><p class="ql-block"> 当天晚上,我们在金徽酒厂,自己人生第一口酒的生产地,受到热情的招待。酒,是金徽老窖。招待我们的是南京的小蔡和金徽酒老窖的形象代言人,山西美女王倩。同行的作家,诗人叶梓在我们来金徽酒厂之前,已经说了:金徽酒为了走向全国,已经在华东地区开辟了市场,为了适应南方人口味,专门研发了适合南方人的“金徽老窖酒。”席间,小蔡和王倩作为接待我们的东道主(华东区地的南方人,以东道主的身份,在西北,招待西北人,总有些客行主令之感),当然是以酒礼开局。我们没有酒从尊出的大礼与群臣客主的约束,带着“品”的心情,让酒香在席间扩散,四溢,浮飘。从某种意义上讲,喝酒,是对酒文化美感含量,五味调和的味觉美,光色可人的视觉美,气息芬芳的嗅觉美的追求与享受。此时,恰如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笺·起居安乐笺》说的“夕阳未足,春风满座,不醉无归。此皆春朝乐事,将谓偷闲学少年乎?”</p><p class="ql-block"> 一个酒厂,有南北两种口味的酒,在中国酒史上,是少见的。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伏家镇的山水土地,以其特殊的环境,南北皆适。这似乎违背了“地方特色,独立无二”的卖点。西北,陇南,徽县,伏家镇剑走偏锋,别出心栽地打破了常规,“金徽老窖”得到了华东市场的认可,已经占据了一定份额,小蔡执杯敬酒,自豪地介绍金徽酒在南方开创基业的历程。</p> <p class="ql-block"> 当晚,我们比平时喝得酒多,却只带着七分醉意,安榻而眠于金徽酒厂的宾馆。</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晨,早早起床,约了刘晋散步于厂区。新鲜的春风,新鲜的微雨,新鲜的空气和弥漫盛开的樱花,两者如酒如歌,给人醉意。我们这一行,也是奔着金徽生态酿酒一年一季的“樱花时节珍稀春酿”主题文化旅游而来。本以为,酒厂内,栽植几片樱花,生搬硬套地取个名称,寻找酒的卖点。没想到几十条酒厂大道,全被酒樱花簇拥着,覆盖着,樱花树冠高大而整齐的站地大道两边,以粉红居多,兼有紫色,淡绿色穿插其间,层次分明。金徽酒厂的樱花,经过多年的栽植,宛然已经成为这个春天最美丽的风景。樱花吸引了来自比邻宝鸡,天水,陇西甚至更远的人来赏花游玩,足见樱花的盛大与壮阔。我自认渺小无才,写不出王子厚“荫幄晴云拂晓开,传呼仙仗九天来。披香殿上留朱辇,太液池边送玉杯”这般纯美的诗,但近十米的道路,两边的樱花形成拱门状,漫步在金徽酒厂,就置身在樱花的海洋。</p><p class="ql-block"> 早饭后,我们被金徽酒厂的观光车载着,观光车司机是位美女,也是讲解员。她边开车,边给我们讲金徽酒厂的历史。其实我对徽县中的“徽”字,总感觉它属于安徽境内,不属于西北。来徽县才觉得这地方配得上一个“徽”字。《说文》云:徽,袤幅也。一种南北宽阔的景象。《尔雅,释诂》中说:“徽,善也!”对徽的解释更贴近这个隐身蜀陇深处小县城——美好,伟业。据徽县柳林遗址发掘的出土文物证明,徽县酒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距今约5000年历史。在城关镇、伏家镇出土的大量汉代酿酒、饮酒器皿说明,早在汉代徽县先民酿酒技术已日臻成熟。唐末北宋初,在家制户酿的基础上,出现了酒坊、酒场,酿酒成为一种行业,使徽酒蜚声远近。清末徽酒作坊已发展到130多家。上世纪七十年代,金徽酒研发成功“陇南春酒”,享誉大江南北,成为西北名酒。</p><p class="ql-block"> 每一个发展良好的企业,不但有企业的核心文化,也在为自己产品定位。金徽酒厂把产品定位成“酿造生态酒,传递正能量”成为追求。 金徽酒厂也是西北最大的生态白酒酿造基地,全国独一无二的集历史文化景观和生态景观为一体的花园式生态酿酒园,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 在金徽酒的酿造车间,亲眼目睹了堆积如山的粮食:玉米,大麦,谷子,小麦……气雾腾腾的发酵曲与若大的、令人瞠目的储存大缸,无数二米深的曲池。可以说,金徽酒,出于纯粮,亲眼所见。在观摩了金徽酒厂的规模和庞大的生产线,新老工艺无缝对接后,对市场传言金徽可能少量粮食酒之说,判定是谣言。单从粮食酒酿造,中国无疑是世界酿造之翘楚,甩西方十八条人街道还不止。新朝王莾时的《法古令官做酒》中记载:一酿用粗米二斛,曲一斛,得成酒六升六斗。粮食好,粮食酒有营养,那么,粮食酒是谁发明的,成了一个非常有争议的话题。怪就怪在我们的历史太悠久,南北差异特别大,文化领域多样花造成的。曹操一句:何以解忧,只有杜康。杜康宛然成为酿酒的祖师爷。但好酒者与好史者,以为杜姓始于周,出于刘姓,为周宣王后代。那么,仪狄是一个与夏禹同时代的人,《世本》云: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后世的王粲以《酒赋》里又说:帝女仪狄,旨酒是献。本来可以钦定仪狄甩杜康为白酒之宗了。便又有人推出了黄帝,神农造酒之说。北宋时寇宗奭在《本草衍义》里又提出:酒自黄帝造,非仪狄也。酒,如此圣物被赋予不同的圣人,可以理解。《淮南子·说林训》提及的,我以为讲比较客观:清醠之物,始于耒耜,硬生生把粮食酿造的白酒,定在农耕时代。酒,应当是几代人,成千百年的努力,属于集体智慧,才是酒的出身。晋代江统在《酒诰》中说: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积成味,久蓄芳气,本出于此,不由奇方。酒并不是一时,一地,一人发明,更让人相信。</p><p class="ql-block"> 了解了金徽酒的发展史,从厂区附近出土的文物,也印证了她的出身,与中国酿酒史是同步的,古老而悠久。金徽酒有着深厚历史底蕴与文化渊源。让我感叹的金徽酒厂以开放的方式,让人们参观这个全国唯一的4A级景区:金徽酒厂景区,每年樱花盛开之际,赏樱花,品金徽酒,成为旅行与美酒相伴的春天。</p> <p class="ql-block">工人正在压以小麦为原料的曲醅!</p> <p class="ql-block">金徽酒厂的樱花大道!</p> <p class="ql-block">一吨重的酒缸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