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山书法 《寒山寺》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br>与其他艺术不同的是,对于书法,似乎人人都会,又似乎人人不懂。所谓人人都会者,只要你不是文盲,认识几个汉字,读过几年小学,能轻易的在纸上划拉几个汉字,都有成为书法家的资格,也都有对别人艺术水平高低评判的权利。所谓人人不懂,就是当今有些唬人的书法大咖,总是喜欢猎奇搞怪,弄得乌烟瘴气,又总有那么一帮子吃瓜群众跟风喝彩,问他好在哪里,又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br>现实就是这样,反对也好,支持也罢,反正这就是书法界的特性。<br>我既不前卫,也不拉别人的后腿。更多时候,是跟着感觉来走,至于好孬,那都是别人的评价,由他去吧。<br>因为从进学堂第一天,老师手把手教给我写好第一个汉字“大”时,我就感到中国汉字的魔性。它实在太神奇了,同样都是点画组成,为何老师总说“张三写的好看,李四写得丑陋”呢?看起来,字写得漂不漂亮,好不好看,老师是最有发言权的,尽管,这份权利并没有哪个书法协会的专家赋予他,然而,我们确实相信,老师的评语就是唯一的标准,所谓别人说的,一概不算数。 李学山书法:《咏梅》 李学山书法《寒山寺》 <div>求学的年代,写字的目的性很单一,就是博得老师的夸奖。怎么能哄老师高兴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汉字写得横平竖直,清清楚楚,大小匀称,整齐划一,像国庆大阅兵时的方队。</div><div>直到学习历史时,知道古时候有个叫做王羲之的大书法家,被冠之以“书圣”的名号。我才知道,原来,老师的话有时也是令人怀疑的,不然的话,把王羲之的《兰亭》拿去参加高考,未必就能得高分,因为里面错字连篇,文不加点,胡涂乱抹,万一碰到一个不懂草书的阅卷老师,扣你个卷面潦草分非常有可能。</div><div>再后来,我渐渐明白了,与真正的潦草比起来,王羲之的兰亭简直就是小儿科,比如张旭、张芝、怀素、鲁直之流,那压根就是不想让人辨认。</div><div>这个时候,书法的实用性渐渐地让位于艺术性。一直到晚清以降,直到今日,夸张之风日盛,而大佬尤甚,各种狂怪陆离,充斥公众视野,一时让人良莠难辩。</div><div>书法发展到现在,作为一个村夫野老,我已经不想再说什么了,就由着性子,于是就写了两幅拙作,算是一种尝试吧,喜与不喜,欢迎大家教我。</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