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山西灵石革命斗争史一一</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烽火灵西(二)</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梁建新</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传承红色基因 ,凝聚奋进力量。红色基因镌刻在红色印记中,沉淀在红色故事里。如今,硝烟散去,精神永存。</b><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一题记</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红军东征北上抗日进入山西,当地老百姓熟识了红军,了解了党的抗日政策后都要跟着红军走。我党在群众中影响不断扩大,人民要抗日的呼声日益高涨。土皇帝阎锡山坐卧不安,他在山西的统治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严重威胁还来自蒋介石,他也打起了山西的主意,一边利用晋南、晋北的矛盾分化阎锡山,一边在河东道挖阎老西的墙角。最让阎锡山恼火的是,被他请来对付东征红军的蒋介石10个师竟然以剿灭东渡红军为借口,死活赖在晋南不走了。蒋介石要把阎老西挤掉,让山西姓蒋。这时,东北和冀东沦陷,直逼山西,岛国倭寇更黑,让阎老西投降当亡国奴,当汉奸。阎锡山一下子感觉到三面楚歌的苦楚,让他惶惶不可终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阎锡山几经思量,认为被蒋介石吃掉或投降日本人当亡国奴、当汉奸,自己在山西的35家工厂,还有辛辛苦苦建立的同蒲铁路就都不属于自己的了;唯独红军要抗日,对他阎老西的财产似乎并不感兴趣。此时,阎老西终于找到一个合乎“在存在中求生存”“一切为了生存”的办法,一个“抗日和日”“拥蒋拒蒋”、利用共产党发展自己的“联共抗日”的计策。如同阎锡山自己所说:在3个鸡蛋上跳舞,一不小心万劫不复。于是就有了山西特殊的统战形式:牺盟会和决死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简称牺盟会。1936年,由阎锡山的下属杜任子(中共地下党员)发出组织号召后,阎锡山指定由梁化之召集杜任之、刘岱峰、宋劭文、戎子和、牛佩琮、张文昂、张隽轩、刘玉衡等人正式发起,在"九·一八"五周年纪念日,正式宣布成立,阎锡山任牺盟会会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6年10月,阎锡山指定的牺盟会具体负责人是梁化之和薄一波。梁化之是阎锡山的老乡,而且是闫的亲戚;薄一波也是阎锡山的老乡,且当时是中共委派到山西的公开工作委员会书记。薄一波主持牺盟会的工作以后,中共中央北方局又增派了杨献珍、韩钧等十几位在白区工作有经验的党员骨干。为了投阎锡山所好,又挑选了一些山西籍的同志回到太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牺盟会派村政协助员下乡宣传发动群众抗日。1937年夏,牺盟会在灵石开展抗日动员,双池镇墕立村的蔡福勤积极报名参加,被任命为区上的牺盟会协助员,开始了革命活动。双池高小受启蒙,牺盟会里闹革命的王禹乡王禹村老革命牛永辉,1938年6月踊跃报名参加了牺盟会下属的农救会并担任秘书,由于表现积极于同年8月5日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6月至1939年4月任灵西三区牺盟会秘书,从1939年4月开始担任区委书记兼农救会宣传委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牺盟会开办了国民兵军官教导团,教导团后来改编为青年抗敌决死队到前线去参加作战,开办了军政训练班与民训干部团。全国各地的进步青年就如潮水一般地涌到太原来了,两个团(班)合计有4500余人,包括着22个省的学生。当时就有人把这两个团(班)比拟为大革命时代的黄埔军校。1936年冬天,双池镇的梁树堂加入牺盟会,到太原参加村政协助员训练后,被派到霍县担任牺盟会协助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牺盟会常委提出的“宁在山西牺牲,不到他乡流亡”的口号,号召全体会员要参加决死队、自卫队、游击队,每一个会员必须参加一个武装部队,随时准备与敌作战。苦大仇深的革命英烈任中和就是其中一员。任中和原籍梁家墕村人,后迁居灵石县城学宫巷。1937年春牺盟会来到灵石宣传抗日,发展会员,他第一批填表参加了组织,投身革命。1942年春,因汉奸告密被捕,英勇牺牲,时年23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薄一波,(1908一2007),山西定襄县蒋村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山西新军的主要创建人。解放后,任国务院副总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日军直逼山西,晋绥军被日军打得溃不成军,雁北和绥远地区相继沦陷,而八路军却在平型关、雁门关和阳明堡打了胜仗。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阎锡山眼看自己的军队狼狈窜逃,而八路军声威大振,又开始担心整个山西会变成共产党的天下,心生一计,让“牺盟会”站出来,一边抗日一边和八路军争夺群众的支持。对于八路军来说,是实实在在的瞌睡遇到了枕头。薄一波立即提出组建山西新军的建议,阎老西很乐意接受。在阎锡山支持下,1937年8月1日,作为山西新军部队主要组成部分的“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正式成立,简称“决死队”。认可这个日子表明这支队伍中国共产党的K金成色已经足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与此同时,由山西产业工人、城市手工业者、农民、旧军人等组成的山西工人武装自卫旅、山西政治保卫旅等隶书于山西新军系统的抗日武装力量相继组建。牺盟会派出大量骨干力量进入山西新军,八路军也委派一批老红军加入牺盟会,进而成为山西新军的各级指战员,山西新军实际上成为我党领导下的,除八路军、新四军以外又一支正规抗日武装部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到1939年冬,山西新军已发展到40个团番号,总兵力达到7万,在八年抗战期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歼灭了大量日伪武装力量,并且为八路军源源不断输送了大量兵员和干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蒋介石发动反共高潮,阎锡山随即成为反共先锋,于1939年12月12日发动“晋西事变”,山西新军从此融入八路军,与阎锡山分道扬镳。最终阎锡山应了那句古话,“机关算尽太聪明,差点误了卿卿性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作者</span><b style="font-size:20px;">梁建新</b><span style="font-size:20px;">,交口县双池镇人,长期从事农村卫生事业管理和公共卫生工作,公开发表科技论文20余篇。退休后出版个人回忆录《足迹》、诗歌集《闲迹》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责编:梁志友 张瑞平 闫春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赵明明 韩志宏 赵永高</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