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万众一心,艰苦奋斗,短短二十年间,城乡百业在连年战争的废墟上逐步走向正规、兴旺和新的发展。<br>新中国的陶瓷业也是一样。比如在器皿的纹饰方面除继续沿用过去的手绘、贴花、印花等生产技艺和传统吉祥内容外,又伴随时代发展有了些新的变化。<br>新中国建国不久便在农村实现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农业集体化生产给人们带来丰收的喜悦和更大期望,因此,有关农产品的图案比如麦穗、玉米、蔬菜、葵花等和“丰收”字样(多为红色印花)破天荒地出现在了大大小小的瓷器上,在酒具上自然也不例外。<br></h1> <h1>后来,随着一项项政治运动的开展,一些政治性很强的文辞内容也鲜明地出现在瓷器上面。比如把手杯(通常作为水杯,但亦可饮酒用,我年轻时即如此)上直接印有毛主席语录或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打虎上山的图片;斟酒小壶上印有由“三面红旗”文字和《毛主席语录》组成的图案;</h1> <h1>在一个小碗上(残瓷片)印有毛主席的诗句“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等。</h1> <h1>还有一些纹饰图案,虽无直接的文字说明,但也有很明确的暗喻。比如斟酒小壶上是冰挂下梅花盛开的图案,暗喻毛主席著名诗句“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h1> <h1>在红绿彩的小酒盅上印有轮船和红太阳,暗喻当时广为传唱的歌曲“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h1> <h1>而小杯上的“万寿”二字,则仿佛是在为当时每有聚会人们会发自内心高呼“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而助兴!</h1> <h1>以上这些,都是那个时代所特有的红色印记,在数千年中华陶瓷发展史上不过是短暂的一瞬,但它却是空前绝后、无可替代的。</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