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溪口蒋氏故里

诗画中国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浙江奉化溪口镇声名显赫,这里曾经是中国政治的一个风暴眼,是中国现代史绕不开的人物,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的故里。蒋介石曾在此策划和经历过许多重大事件,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重的印记。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当地通过对蒋氏故居的全面规划和开发,还原了蒋介石从乡村顽童到中华民国总统的真实历史环境,重塑了一个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人文价值的景区。对外开放后,世界一些国家元首和海内外人士纷纷慕名而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溪口是一座有着千年悠久历史的山乡古镇,宋景德三年(1006年)溪口建村,民国八年(1919年)溪口成为行政镇,属溪口区。其北靠雪窦山,东靠武岭,南濒剡溪,水绕山环,处剡溪之口,故名溪口。现景区内保存完整的蒋氏遗址和民国史迹有22处。这里不仅是一座历史的宝库,更是一块文化的瑰宝。除蒋氏父子的旧迹故地外,还洒落着大量清末民初的商号和民居,展现了山乡溪口从四明山小镇快速繁衍为民国名镇的发展轨迹。这个充满历史韵味和人文景观的古镇,以其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如画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武岭门是溪口的门户,因建在武山的山脊上而得名。这里原先是个小庵堂,蒋母笃信佛教,常到这里念经拜佛。1930年蒋介石拆除旧庵,在此兴建了一座武关式城楼,以壮溪口古镇门面。武岭门两层三间,雉堞起伏,飞檐翘角,城墙如铁,雄踞溪口镇东而成锁钥,尽显秀岭雄关入桃源之胜状。门额两面都镌“武岭”题字,正面为国民党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所写,背面是蒋介石亲笔手书。图为城门正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历经风云、充满古韵的城门巍然耸立,周围几株百年参天大树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踏入武岭门,仿佛穿越了时空,一种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给人以无尽的遐思。</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城门背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武岭门二楼通道。</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作为远道专程前来观光的游客,我们自然要在这里拍一张留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图为武岭门前的武山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武山庙原为溪口镇上蒋、张、单、宋、任五姓氏族共同享用的众庙,因坐落在武山南边脚下而得名。庙屋分前后两进,东西两厢廊庑,中间天井设戏台,后进前廊增设盘龙石柱,保持清中叶前江南庙宇建筑风格,建筑总面积达500多平方米。民国初年,武山庙办起了“武山小学”,成为当时溪口最像样的学堂。不久后蒋介石出资,对武山庙进行扩建修缮,重新雕塑菩萨并亲自开光。学校设施也更加完善,蒋介石的长子蒋经国也在这里接受启蒙教育。因武山庙菩萨是蒋氏雕塑和开光,蒋氏全家老小对庙里的菩萨格外敬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庙内的戏台呈方形,歇山顶,内置藻井,大殿前檐为青石盘龙云纹柱,内部结构穿斗和抬梁相结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进入武岭门后,左侧邻剡溪处便是乐亭。图为通往乐亭道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蒋介石非常钟情乐亭,亲撰了《武岭乐亭记》,详述其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蒋氏故居建筑群由丰镐房、文昌阁、小洋房、玉泰盐铺等8个单体文保点构成。图为文昌阁,建筑<span style="font-size:18px;">面积500平方米,</span>初建于清雍正九年(1731年),是溪口“文昌会”、“文武会”、“锦溪书斋”诸会文人学士聚会的地方,里面有“文昌帝君”像,故取名“文昌阁”。1924年,蒋介石回乡见其楹栋欲斜,遂请同父异母兄弟蒋介卿负责重建,次年建成,建阁初衷是供“吾乡同志,朝夕游乐”,但1927年12月与宋美龄结婚后,回乡常在此居住,文昌阁成了他俩的私人别墅和藏书楼。1 9 3 9 年1 2 月1 2 日下午,文昌阁被侵华日军飞机炸毁,1 9 8 6 年国家拨款重建,再现当年原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昌阁建于武山南端潭墩山,紧临武岭潭,武山犹如一条卧龙,潭墩山则是龙头,文昌阁正位于龙头上,可谓占尽了风水之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昌阁块石垒台,青砖砌墙,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廊饰花窗,阁顶悬红木宫灯,四周古木垂荫,临溪碧潭如镜,还建有钓鱼台、憩水桥,是溪口镇风景最优美的地方。登阁凭窗四眺,远看青山,俯睇烟市,光影斑驳,景色迷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充满诗情画意、古韵悠长的憩水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昌阁内的蒋宋起居室。</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蒋宋卧室。</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图为小洋房,建于1930年,又称“剡溪小筑”、“涵斋”。它位于文昌阁东侧,负山面溪,西式三开间平顶楼房,屋顶为水泥平台,四周设有栏杆,可供乘凉赏月,原是蒋介石侍从文牍、警卫人员的住所。1937年4月,蒋经国携妻儿从苏联回到溪口,这处房子成了他们一家的住所。遵照蒋介石的训示,蒋经国在此研读中文,并撰写《旅俄报告》。以后蒋经国一家还乡,也多住在小洋房。现房内陈列有蒋经国夫妇的卧室、书房陈设,蒋经国部分生平介绍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蒋经国夫妇卧室。</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蒋经国书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蒋经国之母毛氏在1939年12月罹难于日机轰炸,蒋经国奔丧时所书“以血洗血”碑现移置于小洋房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洋房面对剡溪,环境幽雅,风景宜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武岭门内右侧是武岭学校。1927年,蒋介石遵照其母遗命,筹资20万元,在家乡溪口创办了武岭学校。学校按照法国乡村教育模式,设幼儿园、小学部、农业职业学校(后改中学部),并附有农场、林场、医院、工厂、公园、电厂、民众教育馆等。蒋介石亲自筹划校舍,过问校务,常来校园,倾注了不少心血,使该校成为当时一流的有影响力的学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武岭学校建筑设施和组织机构齐全,有大礼堂、教学楼、宿舍楼、健身房等建筑40余幢。1932年起,蒋介石亲任校长,宋美龄、蒋经国、蒋纬国、陈布雷、陈立夫、陈果夫等12人组成校董会,人称“小黄埔”。1948年其所属的普通中学部定名为“武岭中学”,现为溪口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武岭学校大礼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礼堂内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蒋氏宗祠是一处始建于清代中期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蒋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前进为新祠堂,由蒋介石在1930年出资建造,后进为老祠堂,清康熙五十五年重修,戏台与中门相连。蒋介石曾在这里祭祀祖宗,宴请族人,翻阅宗谱,观看演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三里长街,又名武岭路,是一条融水面、市井、商业、文化于一体,浓缩着溪口清末民初的历史文化,展示古镇风貌的标志性景观。街左紧依剡溪,街右错落分布着10余处蒋氏遗迹,均是白墙黑瓦,前店后坊的民国初期的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景区内的蒋氏元素随处可见,酒楼商铺大都冠以蒋氏名称。很多地方还可以看到模仿的“蒋介石”在邀人合影,这个另类<span style="font-size:18px;">的收费服务项目,成为了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更有一家号称蒋氏文化形象代言人的照相馆,其招牌上是这样写的:溪口真奇妙,总统也假冒,目的只一个,游客开口笑,要想寻开心,请您拍张照,不要挑毛病,千万别计较,离开这地方,您就看不到。这首邀人与假冒“蒋介石”合影的打油诗,虽商业味道浓郁,但倒也贴合实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图为以蒋氏作为招牌的酒楼饭店。也许蒋介石、蒋经国父子没有想到,他们过世后留给家乡的无形资产竟是如此的丰厚。</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 “丰镐房”,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的故居,位于三里长街东段。这座古朴庄重的大宅子,极富江南旧式世家府第特色,建有前厅后堂,两厢四廊。这里原来只有一幢二层小楼10余间房,1932年蒋介石着手扩建,至1935年建成,大小房屋骤增至49间,占地4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5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前厅门额“素居”,楼上设有佛堂,是蒋母王采玉、蒋介石原配毛福梅诵经处。因蒋家世代信佛,吃素念经,故丰镐房又名素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蒋介石15岁时在丰镐房娶了毛福梅,1910年蒋经国出生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西厢房楼为蒋介石元配毛福梅居所。1937年蒋经国从苏联归来,在母亲操办下,蒋经国与俄国太太蒋方良在丰镐房补办婚礼,西厢房曾作新房。东厢房楼是宋美龄的居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西厢房西侧有一幢独立的二层小楼,这是蒋母王采玉旧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后堂报本堂为家祠,是蒋家参拜祭祖和举办家族重大活动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走廊上首“寓理帅气”横匾,是1949年4月5日蒋介石为长子蒋经国四十生辰所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厨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丰镐房前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玉泰盐铺,蒋介石的出生地。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农历九月十五日(公历10月31日),溪口玉泰盐铺少老板蒋肇聪媳妇王采玉分娩,产下一个男婴,他就是后来的蒋介石。蒋氏乳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成年后以“中正” 自称,而外界多称其字“介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盐铺客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盐铺柜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蒋介石就是在这个房间出生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溪口这片留下无数传奇的土地,经过岁月的洗礼更加生机盎然、极具盛名,祝愿溪口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辉煌,谱写下更多的精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