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之鸟(四)

赵兵

<p class="ql-block">  鹭科的鸟类为大、中型涉禽,主要活动于湿地及林地附近,它们是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指示物种。全世界共有17属62种,中国有9属20种。<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这是一群很古老的鸟类,大约在5500万年前就已在地球上活动</span>。它们具有长嘴、长颈、长脚的外型,羽色有白色、褐色、灰蓝色等,有些鹭科鸟类羽色有冬羽、夏羽分别。或是繁殖期会在头、胸、背等部位出现丝状饰羽,繁殖期过后逐渐消失。飞行时长颈会缩成S形、长腿会伸出尾后、振翅缓慢,是野外鹭科鸟类的辨识特征。随着生态环境变好,在乌兰察布迁徙的鹭鸟也在增多,我拍到的有白鹭、苍鹭、白琵鹭、夜鹭、池鹭等,整理一下供亲们欣赏认识,并希望人人保护环境,爱护鸟儿!</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该科物种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span>极危(CR)——1种;濒危(EN)——5种;易危(VU)——3种;近危(NT)——3种;无危(LC)——50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白鹭是鹈形目鹭科白鹭属中型涉禽。白鹭属共有13种鸟类,其中大白鹭、中白鹭、小白鹭和雪鹭四种体羽皆是全白,通称白鹭。体型中等,具有黄色趾;繁殖期时,眼先裸皮为粉红色,头部具有两根条状饰羽,背部和胸部具有蓑羽。非繁殖期时,眼先裸皮为黄绿色,没有头部饰羽和背部蓑羽。雌雄无明显差异</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白鹭13种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其中黄嘴白鹭、蓝灰鹭被列为易危(VU),棕颈鹭被列为近危(NT)。白鹭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它们被誉为“大气和水质状况的监测鸟”,享有“环保鸟”的美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黄嘴白鹭已被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ICBP)列入世界濒危鸟类红皮书中,黄嘴白鹭为中国一级重点保护动物。</span></p> <p class="ql-block">白琵鹭是鹮科琵鹭属的大型涉禽。成鸟喙长而直,上下扁平,先端膨大呈琵琶形,喙表面带密集的横向条纹;夏羽绝大部分白色,头后枕部披散有沾浅金色的丝状冠羽,前颈下部晕染玉黄色;虹膜暗黄色;喙黑色,先端黄色;眼周、眼先、脸、喉部裸露皮肤黄色;脚黑色。幼鸟全身白色,只有翼尖四枚初级飞羽端部稍带黑褐色。</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ver3.1——无危(LC)。</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二级。</span></p> <p class="ql-block">夜鹭,是鸟纲、鹭科、夜鹭属的一种鸟类,别名水洼子、灰洼子、苍鳽、星鳽、夜鹤。作为一种中等大小的水栖禽类,夜鹭体长约46至60厘米,体重约700克,喙部尖细,头和身体连接的颈部较短,身体粗胖,腿部较长;体色上,其额部、头顶、后颈、肩部一直延伸到背部呈现出较为醒目的绿黑色,腰部、两翅、尾羽和胸部为淡灰色,腹部承接胸部的淡灰色过渡为白色夜鹭也会钓鱼,在捕鱼时会先把野果扔在水里作为鱼饵,然后在岸上耐心等待,一旦发现猎物,它们就会迅速地腾空而起冲入水中,最后饱餐一顿。它们的食谱丰富,主要以鱼、蛙、虾、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p><p class="ql-block"> 成年以后的夜鹭虹膜鲜红如血,就像是装备红外线热像仪,提高了夜视能力。具备这样的先天优势,自然选择在夜晚进行觅食,白天多半在水边的树林休憩打闹,因而得名“夜鹭”。</p><p class="ql-block"> 夜鹭一直遵守着一夫一妻制的交往原则。每年的4至7月是夜鹭的繁殖期,在这个期间它们的枕部会长出2到3根细长的白色冠羽,就像京剧演员头上的顶戴花翎,英气十足。这时它们的脚也会短暂的变成桃红色,表明自己对爱情的渴望。雄性夜鹭在成年后会用一套在娘胎里就学会的华丽仪式打动雌性。</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第27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2020年9月,国家林草局发布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规范禁食野生动物分类管理范围的通知》,对夜鹭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的养殖活动,除适量保留种源等特殊情形外,引导养殖户停止养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2021年,夜鹭被收录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征求意见稿)》</span></p> <p class="ql-block">池鹭,是鹳形目鹭科池鹭属鸟类。繁殖期头及颈深栗色,胸酱紫色;非繁殖期背部褐色,头、颈、上胸部具褐色纵纹,下腹部及翼为白色;嘴基黄而尖端黑色,跗趾黄色。非繁殖期飞行时因白色的腹部和飞羽,易与白鹭混淆,背部有深色阴影是其分辨特征</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 ver 3.1——无危(LC)。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第22项)。</span></p> <p class="ql-block">苍鹭是鹈形目鹭科鸟类,[14]俗称老等、捞鱼鹳、灰鹭等。大型涉禽。[15]苍鹭全身青灰色,前额和冠羽白色;枕冠黑色,枕部两条黑色冠羽若辫子;肩羽亦较长,头侧和颈部灰白;喉下颈部羽毛长如矛状,特别是繁殖期更加明显,中央有一黑色纵纹延伸至胸部,其间有黑色的条纹或斑点。虹膜黄色;喙黄色,繁殖期沾粉红色,眼先裸皮繁殖期蓝色;脚黑色。</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9年 ver 3.1——无危(LC)。</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第19项)。是山东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河北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保护动物</span>。</p> <p class="ql-block">黄苇鳽是鹳形目鹭科苇鳽属鸟类。成鸟顶冠黑色;上体淡黄褐色,下体黄色,下颈基部和上胸具黑褐色块斑;黑色飞羽与黄白色覆羽成强烈对比;虹膜金黄色;眼先裸露呈黄绿色;喙峰黑褐色,两侧和下喙黄褐色;跗蹠和趾黄绿色,爪甲褐色。亚成鸟似成鸟,但褐色较浓,合身布满暗褐色纵;虹膜金黄色。</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 ver 3.1——无危(LC)。</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第30项)</span></p> <p class="ql-block">大麻鳽,别名大水骆驼、蒲鸡、水母鸡、大麻鹭,是鸟纲潜鸟目潜鸟科麻鳽属的鸟类。雄性成鸟额、顶棕黑色,颊部棕黑且向后延伸,颈侧及后颈淡棕黄色并具暗褐色细横斑;上体黄褐色并具黑褐色纵纹;颏、喉棕白色,中央具一棕褐色纵条纹;初级飞羽红棕色、具棕黑色横斑;下体棕黄色,上胸具棕褐色粗纵纹,腹部具黑褐色纵条纹。雌雄同色。虹膜黄色,嘴黄、嘴脊前端黄褐,跗蹠及趾绿黄色。</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