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百年前的一声汽笛轰鸣,叩开了秘境云南的门扉。百年前的一条钢铁巨龙,连接了高原与大海的通道——这就是具有百年历史的滇越铁路,中国最早修筑的铁路之一,也是中国最长的一条米轨铁路。云南段于1904年开工,1910年竣工,被《英国日报》称之为与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相媲美的世界第三大工程。至今已经历了114年的风雨历程,见证了云南近百年来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滇越铁路云南段起于昆明北站,经昆明市官渡区、呈贡区、宜良县;玉溪市华宁县;红河州弥勒市、开远市、蒙自市、屏边县、河口县。云南段线路全长465千米,全线实际在用车站16个,原来许多的车站现已经拆除或降为乘降所。</p> <p class="ql-block"> 滇越铁路是中国最早修筑的铁路之一,也是连接云南昆明与越南河内、海防的铁路。1885年6月,法国通过中法战争用武力打开了中国西南的门户,试图争夺云南的铁路修筑权。1898年3月,法国驻华公使吕班借口干涉还辽有功照会清总理衙门,要求“中国国家允许法国国家或法国公司,自越南边界至云南省城修筑铁路一道"。1899 年9月,以法国东方汇理银行为首的几家机构成立了滇越铁路公司,承包了滇越铁路的集资修建业务。 铁路由越南海防港至云南省会昆明,全长854公里,轨距为1米,其中越南海防至老街一段 1901年动工,1903年竣工通车。 1903年10月,云南境内开始兴建,从越南老街跨过南溪河大桥抵达河口,取道南溪河西岸, 经由碧色寨,穿过开远,沿南盘江山谷,经宜良抵达昆明,总计长达 468公里,1910年4月1日竣工,翌年全线通车。</p> <p class="ql-block"> 滇越铁路“人字桥”景区位于屏边县湾塘乡辖区山谷中,距屏边县城区58公里,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丰富,沿线分布有滮水岩、老虎嘴、白寨大桥、牛碑苗寨、火车集市等旅游观赏点10余处,旅游资源种类丰富,包含山涧、河流、奇峰、森林、稻田、苗村、苗式建筑、传统苗文化、历史古迹、铁路文化、妃子笑荔枝、生态养殖等,依托得天独厚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成为滇越铁路旅游走廊景区之一。</p> <p class="ql-block"> 滇越铁路修筑工程浩大而艰巨,沿线山峦陡峭、流水穿梭、桥涵相连。个碧石铁路有桥梁40座,隧道18座。老街至昆明段有3422座高架桥、桥梁和渡槽,累计线性长度约5000米。有隧道155座,累计线性长度近18000米。滇越铁路的桥梁,从外观上大体可以分为3种类型:中国传统石拱桥、欧洲风行的钢架桥,还有就是两端为石拱、中间由钢梁组成的中西合璧的“花桥”。滇越铁路最为险竣的桥是屏边伍家寨铁路桥,俗称“人字桥”,是世界铁路桥梁史上的杰作之一,被《世界名桥史》收录。</p> <p class="ql-block"> 滇越铁路“人字桥”是百年前世界铁路桥梁建设史上的精品力作,由法国工程师保罗·波登设计,于1907年3月10日动工,1908年12月6日竣工,历时1年零7个月。桥座东向西,为“桁肋式铰拱钢架桥”,全用钢板、槽、角钢、铆钉连接而成,共由2万余组构件和铆钉铆制而成,桥长67.15米,宽4.2米,高约100米,成为世界桥梁奇迹的标杆,与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并称为“世界三大工程”,被列入《世界名桥史》,在抗日战争等主要战事中担当使命责任,在推动云南工业革命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荣辱和沧桑。</p> <p class="ql-block"> 滇越铁路使用米轨机车,早期是蒸汽机车,之后改为内燃机车。通车时,机车均为法国制造的蒸汽机车,分为轻便式、重式、特重式、巩固式、双机式、小型式等6类。特种牵引机车有米其林内燃机车、嘎拉式蒸汽机车等。个碧石铁路机车先后从美、法、德进口34台。现存于云南铁路博物馆的原鸡街火车站29号机车,是目前国际上独有的60厘米轨距蒸汽机车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台,被确定为国家一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 百年前修建这条铁路是以“一颗道钉一滴血、一根枕木一条命”的代价完成的。但也因为有了这条路,云南打开了闭关自守的大门,站边绿茵茵的香樟树也成了滇越铁路历史沧桑的见证者。</p> <p class="ql-block"> 滇越铁路催生出来的另一条中国最早修筑的民营铁路——个碧石铁路,是中国轨距最窄和筑路时间最长的铁路。米轨滇越铁路与寸轨个碧石铁路在蒙自碧色寨交汇换装,让米轨、寸轨、北回归线在碧色寨编织成一个钢的结。</p> <p class="ql-block"> 滇越铁路与个碧石铁路双轨并存,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两条铁路,而在米轨和寸轨上行驶的小火车,是世界上最梦幻的火车。</p> <p class="ql-block"> 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个碧石铁路的轨距是600毫米,称作寸轨,而滇越铁路的轨距是1米称作米轨,因为两个铁轨的宽度不一样,就要在这里进行换装。</p> <p class="ql-block"> 由寸轨改为米轨的个碧石铁路属滇越铁路的分支,作为个碧临屏铁路上的一个四等小站,乡会桥车站位于西庄镇新房村,建于1936年,至今已有80余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个碧石(个旧- 碧色寨-石屏)铁路是继滇越铁路建成后,云南修筑的第二条窄轨铁路,是中国第一条,也是唯一的一条民营铁路,因而在路权、主权上是最完整的、最值得自豪的一条铁路。个碧石铁路轨距60厘米,俗称寸轨铁路。个碧石铁路于1915年动工,1921年个旧至碧色寨段通车,1928年鸡街至临安段通车,1936年全线通车,历时21年,全长177公里,先后投资2080余万元滇币。个碧石铁路全线位于红河州境内,与滇越铁路双轨并存,是滇越铁路的延伸线,也可说是滇越铁路的支线。</p> <p class="ql-block"> 滇越铁路1910年建成通车时全线有34个车站,其中:特等站2个、一等站1个、二等站1个、三等站6个、四等站24个。由于运输吞吐量日益繁重,滇越铁路滇段车站不断增加,至1990年代末,滇越铁路共先后设立车站59个。个碧石铁路1936年建成通车时有23个车站,其中:一等站6个、二等站4个、三等站13个。碧色寨站为个碧石铁路与滇越铁路的客、货运联接站。</p><p class="ql-block"> 滇越铁路和个碧石铁路在碧色寨各设车站,使碧色寨这个山村拥有两座火车站,既有滇越铁路的特等站,又有个碧石铁路的起点站,成为世界铁路史上一大奇观。滇越铁路与个碧石铁路一起结束了云南几千年来靠人背马驮的历史,成为云南近代史上最闪光的一页。</p> <p class="ql-block"> 百年前的碧色寨,法式砖红暖黄的小小联排屋建筑,吸引了来自13个国家的商人在此地聚集。在1940年被拆除后,1957年12月,中止了17年的滇越铁路碧色寨至河口段完成铺轨,由此恢复全线通车。</p><p class="ql-block"> 滇越铁路建造了世界上最完美的人字桥,保存了最经典的碧色寨火车站,运营着最美丽的米轨铁路。滇越铁路经历过辛亥革命、护国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越南独立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考验,是世界上历经战火洗礼最多的一条铁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