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京都、明清重镇-大同古城游记

田雨

<h1><b><i>一、前面的话</i></b></h1> “5.1”前朋友们组织的自驾游山西,游玩“中华第一关”雁门关后,安排前往大同古城游览。<div> 九十年代曾经自驾“捷达”游玩过大同。</div> <h5>永泰门城楼(蓝调时刻)-古城南</h5> <h5>月夜清远门楼(古城北)</h5> 一早,大同拉煤的卡车就上路了,这个城市开启了经济起步的一天。<br> 煤尘漫天飞扬,天昏日暗,走不远就能碰到检查站,大车队伍只能静静地排着队,看到司机那双白眼珠、一口白色牙齿,真正感受到生活的不易。 <h5>大同落日</h5> 那时,车开到云冈石窟大门外,大门与石窟一墙之隔,抬腿上台阶进大门,便可参观石窟。<div> 记忆深刻的是大佛们除了眼、鼻、嘴的孔外,盖着层煤粉。看着就缺少威严,反倒可亲,因为一路已经看多了这类影子。</div> <h5>大同四中(记录它,住宿就在这条街上)</h5> 今天的大同,明净的阳光、透洁的空气,绿树成荫,九十年代的雾霾一扫而过,完全不可与昨天同日而论。<div> 这次山西旅游的组织者是位历史学达人,旅游景点的有趣与重要性得益于他,加上其身体素质好,一天马不停蹄。有参团游的感觉。 </div> <h5>夜晚清远街</h5> 大同怎么游览呢,有童谣唱到,“大同城墙十五里,三关四角十二道门。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个绵绵巷,巷巷都有五道庙”。<div> 好家伙,按歌里唱的,七十二巷应该有三百多个庙宇。<div> 一路下来,多少患上了“恐庙症”,一看这么多庙,心里发怵。写游记都绕开庙走。</div></div> <h5>和阳门城楼远眺</h5> 但大同华严寺却是例外。因为它的建造布局、制品工艺很多反映北魏的人文风格,从这些构件能看到鲜卑族拓跋氏民族的精神向往与技能水平。而这些华严寺是最好的发掘地。这是后话。<br> 游记避开庙门,从下面标题开始。 <h5>东城远眺</h5> <h1><b><i>二、北魏京都</i></b></h1> <h1><b><i>1、北魏由来</i></b></h1> 北魏建始于公元386年,拓跋珪(鲜卑族姓名,前代国王之孙)在牛川(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成立部落联盟,重建代国(公元376年,代国被前秦大将苻坚所灭),自封为代王(乘苻坚淝水之战兵败之机复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改国号为“魏”。 <h5>守候</h5> 北魏存在于公元386年至534年,经历148年,12个帝王。<div> 它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第一个王朝。<div> 北魏的疆域东起辽西,西至今新疆东部,南达秦岭、淮南,北抵蒙古高原。<br></div></div> <h5>矗立在青瓦顶上的法华寺白塔</h5> 北魏时期,鲜卑族人没有文字,他们却尊儒崇圣,推行汉文化,运用汉字。逐渐汉化,逐渐接受了汉族文化和制度,促进了北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div> 特别是孝文帝改革后,自耕农显著增加,社会趋于繁荣,农业、手工业都有显著的发展,商业也逐渐活跃起来。</div><div> 北魏还铸造并发行了货币“太和五铢”,洛阳的商业尤为发达,成为当时少有的国际性大都市。</div> <h5>大同玄都宫风光</h5> <h1><b><i>2、北魏都城-大同</i></b></h1> 北魏时期,大同称为平城,平城是个不大的小城,拓跋珪在此建了都城,规模辉煌,可见此人不一般。<div> 平城都城中轴线在现在的大同的位置,贯穿南北。</div><div> 由北向南,建宫城、外城、郭城三城。<br></div> <h5>魏时期,大同称为平城,是一个小城</h5> <h5>操场城在其中</h5> 宫城为皇帝居住,于城北(操场城北)。<div> 城墙周长十里左右,开六门。</div><div> 南面三门,中为中阳门,左为朱明门,右为端门。</div><div> 北面为中华门,西面为神龙门,东面神虎门。</div><div> 太极殿为主殿,位居中轴线上,两旁各有两排宫殿左右对称。<br></div> <h5>拓跋珪(代王)在此建了都城,如此规模,不是一般人</h5> <h5>永泰门城楼(南)</h5> 外城建于宫城南面。<div> 外城之外又建郭城,郭城四周三十二里。</div> <h5>只有它们知晓历史的脚步声</h5> 外城的城墙四周二十里,开十二门。<br> 十二门构成东西、南北各三条大街,六条大街 。<br> 全城九个十字路口,分割出十六个居民区。古城东南角现在仍然有这样的布局结构。<br> <h5>外城之外又建郭城</h5> <h5>北魏拓跋珪(代王)看到今天的平城,不知作何评说</h5> <h1><b><i>三、明清重镇</i></b></h1> <h1><b><i>1、明代大同重镇的历史事件</i></b></h1> 明朝初期,大同经历了唐、辽、金,它已经显现其保卫京城、屏障藩帮重要作用,它的军事位置险要与重要价值,朝野认同。<div> 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大将军徐达在北魏、唐、辽、金旧城基础上对其进行增筑。</div><div> 在北部边防的多次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div><div> 称为“巍然重镇”,“北方锁钥”。</div> <h5>四牌楼南看鼓楼</h5> 明朝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七月,瓦剌部(生活在贝加尔湖、木伦河一带)在太师也先(姓名)的率领下,兵分四路,大举南下,也先亲统中路大军直扑大同。<br> 明军屡战失利,边陲告紧。<div> 七月十六日,明英宗(朱祁镇、1427年—1464年,明朝第六位皇帝)亲征大同。</div> <h5>永泰路上北魏女装佳丽</h5> 途中,在河北张家口怀来县土木堡,明军五十万人全军(实际二十万)覆没,英宗朱祁镇被俘,随行大臣百余名被杀戮殆尽。酿成“土木堡”惨败。<div> 瓦剌铁骑深入北京城下。也先亲自率军直扑大同。</div><div> 大同的将士死伤惨重。新任大同副镇守参将郭登(后为大同总兵)以“吾誓与此城共存亡,不令诸君独死”的忠勇之志激励将士,使全城军民同仇敌忾,协力守御。</div><div> 半年之内连续击退也先六次大规模攻击。郭登还不断出击,接连重创也先。</div><div> 在当时第七位明朝皇帝朱祁钰有效抵抗下,也先腹背受敌,队伍回撤。明朝得以延续。</div> <h5>清远城楼</h5> “土木堡之变”后,大同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更加显现出来。大同城随之扩建起来。<div> 公元1450~1457年,在大同城北筑起座子城,北小城。</div><div> 公元1457~1464年,筑东小城、南小城。</div> <h5>青砖包浆城墙</h5> <h1><b><i>2、清代大同重镇的历史事件</i></b><br></h1> 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明将姜瓖先是投清,后又反叛。<div> 清将多尔衮率军攻打大同,九个月攻不下来。</div><div> 后来城内弹尽粮绝,姜瓖部下杨振威杀死姜瓖,放多尔衮入城。</div> <h5>马道上的游客</h5> 入城后,多尔衮下令屠城,将大同城墙削掉五尺。大同城池遭受严重破坏。<br> 现在的大同圆通寺便是超度那些在1649年屠城而亡的大同人寰的。<br> 至此,那些清代影视作品中的多尔衮在心里已然暗淡无光。 <h5>影视中多尔衮在此暗淡无光</h5> <h1><b><i>四、古城墙</i></b></h1> 现在的古城墙是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大将军徐达镇守大同时,在汉、北魏、唐、辽、元旧城基础上构筑的,周长7.24公里,古城面积3.28平方公里。<div> 城墙以规整有制的石条、石板、石方为基,用“三合土”夯成,外包青砖。城墙高14米,上宽12米,下宽18米。</div> <h5>清远门城楼西城墙</h5> <h5>城墙上洪字楼</h5> <h5>和阳门城楼(东)</h5> 大同城四方向设四个主城门,并在主城外构建瓮城,瓮城外加构月城,此外南门还构建关城。<div> 城门上设城门楼,分别是,北门武定门;南门永泰门、外城门永和门;东门和阳门;西门清远门。</div><div> 现在,为行人车辆出入方便,分别在四面城墙共开了八个出入口,称八个门。</div> <h5>永泰门城墙上</h5> <h5>路标</h5> 城墙还设构骑马上城的马道;<div> 在城墙外侧建外突方墩台,在侧面瞭望并辅助城墙士兵作战的马面。在马面上建望楼,用于存放兵器,休息。有的望楼升级成为更宽大的三檐二层的洪字楼。</div> <h5>骑马上城的马道</h5> <h5>外突方墩台叫马面,马面上建的望楼(瞭望敌情与加固城墙)</h5> <h5>宽大的三檐二层望楼称洪字楼</h5> 城墙转角处建角楼,瞭望两个方向敌情;<br> 城墙的四角外,建与城墙高的控军台,控军台离城墙3-4米,与城墙用栈道相连,便于消除防御死角。它是大同城防特殊工事。<div> 另外在月城、关城建有箭楼。</div><div> 一般城墙也称为女墙。</div> <h5>角楼-转角处建</h5> <h5>控军台与望楼-城墙高控军台(前面小房顶下独立台子与后城墙分开几米距离,松树角是突向你的,才能看出台子)</h5> <h5>箭楼(月城、关城均有,城楼二排红色孔)</h5> 城墙西北的角楼特别,叫乾楼,五檐十字歇山顶木构建筑,呈八角形。<div> 台基高1.6米,楼高43米。</div><div> 位于八卦十二方位之首“乾”位上,称“乾楼”。</div><div> 金秋时节不少文人骚客上楼观景,留下不少文章、诗词,被文人们称为“镇楼秋爽”之景。</div> <h5>乾楼-五檐十字歇山顶木构建筑,呈八角形(明洪武五年,1372年建)</h5> 南城墙东段建有文峰塔(明代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称雁塔。<div> 塔高37米,为八角七级空心仿木结构砖塔。塔内砖梯可攀登,各层开窗口,观察四面八方。</div><div> 文峰塔建在城墙上,建筑史里实属罕见。</div> <h5>文峰塔(明代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h5> <h5>塔高37米,八角七级空心砖塔,也称雁塔</h5> 围绕城墙外建有防御的护城河,是城池的防御措施。<div> 护城河修在距墙约40米处,宽10米,深5米。<br><div> 现在建成沿河公园,风光秀丽。</div></div> <h5>护城河-防御功用</h5> 护城河、吊桥、城门,重关叠嶂;<div> 瓮城、月城、关城,城城设防;</div><div> 城楼、箭楼、望楼,楼堞环列,形成独特的立体军事要塞。这就是大同古城。</div> <h5>瓮城、月城、关城,城城设防</h5> <h5>城楼、箭楼、望楼,楼堞环列</h5> <h5>关城(南)</h5> <h5>夕阳下古城风光</h5> <h5>夕阳下古城风光</h5> <h5>独特立体的军事要塞-大同古城</h5> <h1><b><i>五、古街区</i></b></h1> <h1><b><i>1、街区</i></b></h1> 大同古城保存了唐宋时期“里坊式”的城市布局。<div> 大同古城以四牌楼为中心,东到和阳门的大街名字和阳街;西到清远门称清远街;南到永泰门称永泰街;北到武定门称武定街。</div> <h5>清远街钟楼</h5> <h5>清远街</h5> <h5>鼓楼(白车方向永泰街与武定街)</h5> 四条大街将大同城分为四隅;此外,南北有三纵街道,东西有三横的街道,纵横将四隅分成若干个街坊,最终形成“四大街、八大巷,七十二个绵绵巷”的棋盘式街道格局。 <h5>永泰街</h5> 八大巷是繁华大街,东北有东华门街、皇城街;<div> 东南有都司街、鼓楼东街;</div><div> 西南有院巷、鼓楼西街;</div><div> 西北有帅府街、火神庙街。<br> 四隅中每个隅有十八个巷子,共七十二个。</div> <h5>鼓楼西街</h5> <h5>鼓楼东街</h5> <h1><b><i> 2、主城门四条街道景点</i></b> </h1> 主要城门,南北城门是南永泰门与北武定门,街道是永泰街与武定街,街道分界是城中心四牌楼;<div> 东西城门是东和阳门与西清远门,街道是和阳街与清远街,分界是四牌楼。</div> <h5>四牌楼街景-四条主街十字路口</h5> <h1><b><i>1)南北街道</i></b></h1> 南北街道上的景点有,鼓楼、四排楼、魁星楼、雕塑博物馆、善化寺、府文庙、帝君庙、代王府。<div> 位置分布,<br><div> 永泰门南进,永泰街轴线上,鼓楼,四排楼(城中心位置)。<div> 过四排楼到武定街,轴线北向,魁星楼、雕塑博物馆、武定门。<div> 永泰街西侧,善化寺;东侧,府文庙、帝君庙。</div><div> 武定街东侧,代王府(位置与东和阳相交交),</div></div></div></div> <h5>四牌楼(古城中心,四条主要街道相交,建于明洪武年,1372年)</h5> <h5>鼓楼(明1463年建)</h5> <h5>鼓楼</h5> <h5>代王府(武定街东侧,建于1392年、明洪武二十五年)</h5> <h5>代王府(武定街东侧)</h5> <h1><b><i>2)</i></b><i style="font-weight: bold;">东西街道</i></h1> 东西街道上的景点有,太平楼、四牌楼、钟楼 、法华寺、清真大寺、纯阳宫、九龙壁、华严寺。<div> 分布如下<br><div> 和阳门西进,和阳街轴线上,太平楼、四牌楼。<div> 过四牌楼到清远街,轴线上,钟楼 、清远门。</div><div> 和阳街北侧,法华寺。南侧,九龙壁。</div><div> 清远街南侧,清真大寺、纯阳宫(二处景点位置与永泰路相交)、华严寺。</div></div></div> <h5>钟楼(清远街,明1372年建)</h5> <h5>纯阳宫(清远街南侧,建于金末元初,明洪武四年(1371年)重修)</h5> <h5>纯阳宫(清远街南侧)</h5> <h5>大华严寺(清远街南侧)</h5> <h5>大华严寺(清远街南侧,辽1063年建)</h5> <h5>大华严寺(清远街南侧)</h5> <h5>小华严寺(清远街南侧与大华严寺隔一巷子,辽1038年)</h5> <h5>小华严寺(清远街南侧与大华严寺隔一巷)</h5> <h5>清真大寺(清远街南侧,史称始建于唐贞观二年、628年,乾隆七年1742年重建)</h5> <h5>九龙壁(和阳街北侧,明1392年建),单面壁</h5> <h5>大同九龙壁-426块五彩琉璃构件拼砌成,长45.5米,高8米,厚2.02米,体积是北海九龙壁的三倍。</h5><h5>明1392年建造,比北海九龙壁早250年</h5> <h5>九龙壁(和阳街北侧)</h5> <h5>华严寺大雄宝殿金代鸱吻</h5> 在古城周围还有几个纪念馆,时间关系,没有参观。 <h5>华严寺山墙</h5> <h1><b><i>3)店铺美食</i></b></h1> 在北魏家宴饭店吃到过“北魏鸡”这道菜,它是提前几天腌制,大早炖上。土鸡、肉味美,烂糊。<div> 因为还要去远方,否则,带上几只送亲访友。</div><div> 大同的美食不少,还不能列举,因为这次旅游就缺少“沉浸式“这个环节。</div> <h5>在北魏家宴饭店吃到过“北魏鸡”这道菜</h5> <h5>兔头</h5> <h5>刀削面</h5> <h5>北魏织锦(非遗,下淡黄色)</h5> <h5>配装拍照</h5> <h5>珠宝</h5> <h5>特色美食一条街</h5> <h5>鼓楼火锅</h5> <h5>酒与醋-山西特产</h5> <h5>古城春色</h5> <h1><b><i>六、结束语</i></b></h1> <div> 一段新闻报道,</div> 2008年,大同市全面实施了历史文化复兴与古城保护工程,大同古城墙得以再度修复。<div> 目前东城墙、南城墙已依明代大同城规制修复完毕,并对游客开放。</div><div> 修复后的东城墙建有瓮城、月城、吊桥、护城河,并建有城楼、月楼、箭楼各1座,望楼12座。</div><div> 南城墙不仅修复了瓮城、月城,还有关城和东西耳城。城墙上建有城楼、文昌阁、箭楼等古建筑楼阁10座,望楼12座,角楼1座。</div><div> 2016年11月18日上午,大同古城四面城墙正式合拢,巍峨壮美的古城墙,碧波荡漾的护城河,美丽惬意的带状公园,与古城内古韵悠长、风格迥异的寺庙教堂、阁楼牌坊、四合院落交相辉映,大同古城“北魏帝都、明清重镇”辉煌再现。</div> <h5>大同古城修复的风风雨雨大概它知道</h5> 这里,不要忘了一位功臣的名字,梗彦播(同音),既是专家,又是领导,毫无私心。<div> 王家大院、榆次老城、云冈石窟、绵山开掘、晋祠重修、蒙山大佛都有他的贡献,几代人的福星。</div> <h5>新加坡寻根过客</h5> <h1><b><i>图 片 欣 赏</i></b></h1> <h5>古城中心四牌楼-大与小</h5> <h5>诗与远方</h5> <h5>脚步</h5> <h5>拍照</h5> <h5>一个方向</h5> <h5>路人</h5> <h5>古装</h5> <h5>彷徨</h5> <h5>古街-看他很古远,又很近</h5> <h5>古街</h5> <h5>古城明月夜</h5> <h5>傍晚余晖的古城楼</h5> <h5>城楼风光夜</h5> <h5>远方雁塔</h5> <h5>古城街景</h5> <h5>大同夜景</h5><div><br></div><div><br></div> <h1> <b><i>再 见 !</i></b></h1> .<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