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今年3月16日起,上海博物馆东馆的第二个常设展厅——中国古代雕塑馆经过全面升级、创新改陈,对外试开放。</b></p><p class="ql-block"> <b>全面升级后的雕塑馆对展示的文物门类进行了拓展,对展线历史进行了延伸。整个陈列共计展出289件/套立体造型文物,较人民广场馆雕塑展增加近两倍数量,其中,有三分之一为首次公开展出。陈列中还首次展出一批上世纪40年代末从日本追索回国的云冈石窟造像残件;在展厅中心位置突出了南北朝佛造像的对比展示等。上博东馆雕塑馆展陈是基于人民广场馆雕塑馆的改陈升级,主要体现在文物门类拓展和展线历史延伸两方面。</b></p> <p class="ql-block"><b> 白石供养菩萨像:唐(公元618-907年),这尊菩萨像是主尊佛像和众胁侍组像中的一 件,即位于佛下方的供养菩萨。此像源自玄宗时期的长安,以大理石的细腻材质,充分展示肌肤柔软弹性的质感,是盛唐白石造像的上乘之作。</b></p> <p class="ql-block"><b> 彩绘木俑: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此类木俑出自战国楚地墓葬,形体扁平,大略雕出轮廓,彩绘五官、服饰等细节,抽象、简洁、具有设计感。木俑的制作不是为了观赏,而是代替活人在地下世界继续侍奉墓葬主人,写实性在这里被忽略了。</b></p> <p class="ql-block"><b> 彩绘漆木镇墓兽: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湖北省荆州刘家台25号墓出土。</b></p><p class="ql-block"><b> 镇墓兽由木质基座、兽体和一对鹿角组成。兽眼凸起,眉作卷云状,张口露齿,伸出长舌,颈项弯曲,通体髹饰黑漆,并用红漆描绘云气纹、几何纹等。此镇墓兽展现了楚文化瑰丽、奇幻的特色。</b></p> <p class="ql-block"><b> 青铜蟠龙鼓座: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纪上半叶一前476年),这是一件建鼓的鼓座,中间是用于插入鼓柱的中空圆筒。鼓座主体由三条相互盘绕的高浮雕蟠龙组成。圆雕的龙首昂起,嘴衔圆筒口沿。建鼓由两端蒙皮的横筒形鼓腔、木质鼓柱和青铜鼓座组成,可用作宴乐中的乐鼓,也可用作战场上的战鼓。</b></p> <p class="ql-block"><b> 虎形鎏金铜镇: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b></p> <p class="ql-block"><b> 双兔纹青铜车饰:西周中晚期(公元前11世纪末﹣前771年)</b></p> <p class="ql-block"><b>陶抚琴俑:东汉(公元25-220年)</b></p> <p class="ql-block"><b> 绿釉陶望楼:东汉(公元25-220年)</b></p> <p class="ql-block"><b> 七牛青铜贮贝器: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1956年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这是件滇文化青铜器。此类器物出土时多装有贝壳,故得名贮贝器。器身以双虎为把手,器顶圆雕七牛。仿佛两虎将牛群围困于器顶,将虎与牛对峙的紧张态势刻画得淋漓尽致。雕塑搏斗的动物,系受北方草原文化的影响。</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人形青铜器座:战国晚期(公元前275﹣前221年)先秦时期,将人物、动物造型与器物结合的工艺雕塑非常盛行。这类人形器座,双手中空合抱于胸前,中空处原来安装有插件。器座和插件分开铸造再加以铆接,便于拆装、搬运,体现了古人的巧思。</b></p> <p class="ql-block"><b> 左图:龙纹青铜軎,西周中晚期(公元前11世纪末﹣前771年)。 中图:兽面纹青铜軏饰,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纪初﹣前11世纪下半叶)。右图:人虎纹青铜辖,西周中晚期(公元前11世纪末一前771年)。</b></p> <p class="ql-block"><b> 左图:兽面纹青铜车轴饰,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纪初一前11世纪下半叶)。右图:青铜鸮卣,</b><b style="font-size:18px;">商晚期(公元前13世纪一前11世纪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b><b>先秦时期青铜雕塑的三大种类:一、作为青铜器局部装饰的雕塑,以浮雕为主,对青铜器表面进行装饰;二、拟形青铜器,将整个青铜器塑造成动物或人物造型,包括饰件、器座和容器等;三、独立青铜雕塑,脱离具体器物形式,不以实用为目的、用于祭祀的铜雕塑,如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青铜立人、青铜面具、青铜神树等。</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石菩萨头像 :贵霜王朝(公元1-4世纪)。公元一世纪,在贵霜王朝的北部中心健陀罗出现了受希腊化影响的佛教雕塑,在其南部中心马图拉出现了受印度本土艺术影响的佛教雕塑。这尊马图拉的菩萨头像,戴宝冠、饰耳挡,接近当时王公贵族的形象。</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青釉堆塑楼阙人物瓷罐:西晋(公元265-317年),</b><b>堆塑罐源自东汉素面五联罐。东吴时期堆塑罐上出现楼阁、鸟兽、人物等形象,到西晋时期堆塑罐发展成熟,在罐顶堆塑楼阁院落,其间贴塑胡人或佛像,罐体贴饰鸟兽、胡人、鱼类形象,场景复杂,形象生动。其中的佛像与胡人反映了贵霜文化对中国的影响。</b></p> <p class="ql-block"><b> 王龙生等石造像碑:北魏(公元386-534年)山西省博物馆调拨。这件造像碑将佛教雕刻艺术与画像石刻艺术相结合。造像碑的螭首、日月形象以及附有榜题的供养人源自汉画像石刻传统。碑身的佛教造像身材清瘦、服饰宽大飘逸,为北魏后期的风格。碑文中出现的地名均在今山西省临汾市境内。</b></p> <p class="ql-block"><b> 白石佛像:北齐(公元550-577年),佛像由白色大理石雕成。北朝白石造像主要出自今河北省曲阳、定州和邯郸境内,属于北齐定州和国都邺城及周边。佛像头部较大,上身修长,整体雕刻几何化,北齐特征鲜明。贴体的佛装和头光中的缠枝花卉纹样受到古印度笈多艺术影响。</b></p> <p class="ql-block"><b> 云冈石窟是北魏王朝举全国之力,调用技艺高超的艺术家与工匠营造的大型艺术杰作,足以体现时代风范。其艺术风格影响了北中国各地的佛教石窟造像,也波及到南朝早期造像艺术,在中国雕塑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b></p><p class="ql-block"><b> 昙曜五窟(第16至20窟),是由北魏佛教领袖昙曜于文成帝和平初年(公元460年)在得到皇室支持下开凿的,为云冈石窟开凿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系统性最强的洞窟群。它分布在云冈石窟中部窟群偏西的区域,五窟相互毗邻,洞窟形制相同,都是雕凿巨大佛像的大像窟。</b></p><p class="ql-block"><b> 这批云冈造像为1939至1940年,日本东方文化研究所水野清一、长广敏雄等人组成云冈调查队在清理"昙曜五窟"(第16至20窟)时采集的,于抗战结束前被运回日本藏于京都的东方文化研究所。抗战胜利后,经李济、张凤举等先生努力,这批造像于1948年被追索回国。新中国成立后,遵照中央政务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的批示,这批文物于1955年入藏上海博物馆。</b></p> <p class="ql-block"><b> 聂氏义邑六十余人造四面石像:东魏武定元年(公元543年)。</b></p><p class="ql-block"><b> 石像四面上部各开一龛,供奉三佛一菩萨,下方长方形小龛刻佛像四身,四面共计十六身,根据题刻"王子像主"可知,表现的是《妙法莲华经》化城喻品所说的十六王子出家成佛故事。下方锲刻造像发愿文,记录此像是聂氏义邑六十余人发愿建造的。义邑是古代民间自发组织的佛教信仰团体,多由地缘和血缘关系相近的人组成。</b></p> <p class="ql-block"><b>聂氏义邑六十余人造四面石像。</b></p> <p class="ql-block"><b>聂氏义邑六十余人造四面石像。</b></p> <p class="ql-block"><b>聂氏义邑六十余人造四面石像。</b></p> <p class="ql-block"><b> 陈廻党等造石释迦牟尼佛造像:西魏大统六年(公元540年)。</b></p> <p class="ql-block"><b> 石思惟菩萨像:北齐(公元550-577年)。</b></p> <p class="ql-block"><b> "石像十堪"碑:北齐(公元550-577年)。</b></p> <p class="ql-block"><b> 马仕悦等石造像碑:北齐武平三年(公元572年)。</b></p> <p class="ql-block"><b> 石千佛造像碑:北周(公元557-581年)。</b></p><p class="ql-block"><b> 造像碑满布坐于佛龛内的小型千佛,在碑正背两面各有一大龛,主尊分别雕刻释迦牟尼佛与弥勒菩萨,均胁侍两弟子、两菩萨、两力士。整个造像碑表现了佛法的延续与无穷尽。碑上造像粗短、圆润,为典型的北周风格。</b></p> <p class="ql-block"><b>石佛像:北齐(公元550-577年)。</b></p> <p class="ql-block"><b> 石一佛二菩萨像:南朝(公元420-589年)。</b></p><p class="ql-block"><b> 此造像用石灰岩雕刻,面部宁静含蓄,长颈削肩,体现出南朝造像秀骨清像的特征。现存南朝单体造像多见出于四川成都及岷江上游地区,此尊造像源自长江下游地区南朝齐、梁之际,因此显得尤为珍贵。</b></p> <p class="ql-block"><b>石观音菩萨像:隋(公元581-618年)。</b></p> <p class="ql-block"><b>石观音菩萨像:隋(公元581-618年)。</b></p> <p class="ql-block"><b>石观音菩萨像:隋(公元581-618年)。</b></p> <p class="ql-block"><b>铜阿弥陀佛三尊像:隋(公元581-618年)。</b></p><p class="ql-block"><b> 主尊佛像两侧的菩萨头冠上分别饰有化佛、宝瓶,可知为侍立阿弥陀佛左右的观世音、大势至。此类阿弥陀佛三尊造像体现了中国佛教雕塑艺术从南北朝时期的多元化样式向隋朝样式发展的过程,稍显僵直的形体,表明北齐影响依旧存在。</b></p> <p class="ql-block"><b>石天王头像:隋(公元581-618年)。</b></p> <p class="ql-block"><b> 灵㻮造石佛三尊像:唐大和二年(公元828年)张叔诚先生捐赠。</b></p> <p class="ql-block"><b>石天王像:唐(公元618-907年)</b></p> <p class="ql-block"><b> 石天王像:唐(公元618-907年)</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漆木迦叶头像:唐(公元618-907年)</b></p> <p class="ql-block"><b>石狮:唐(公元618~907)</b></p> <p class="ql-block"><b>彩绘陶仕女俑:唐(公元618-907年)</b></p> <p class="ql-block"><b>彩色釉陶武士俑:唐(公元618-907年)</b></p> <p class="ql-block"><b>彩绘陶镇墓兽:唐(公元618-907年)</b></p> <p class="ql-block"><b>彩绘陶骑马俑:唐(公元618-907年)</b></p> <p class="ql-block"><b>漆金彩绘木观音菩萨像:北宋(公元960-1127年)。</b></p><p class="ql-block"><b> 菩萨的躯体和四肢由多块木料拼接而成,表面经过后代妆銮。据工艺和造型判断,这尊观音像可能源自山西地区。其舒相坐姿源自印度笈多至帕拉时期的造像姿态,但表现方式特别是五官刻画,已经中国化。</b></p> <p class="ql-block"><b>石伎乐构件:五代(公元907-960年)。</b></p><p class="ql-block"><b> 伎乐作为一种佛教供养仪式,指以音声、器乐、歌舞等来供养佛陀。此伎乐浮雕可见吹笙、击大鼓和挥动披帛踏地起舞的三人组合。中古时期伎乐多从印度、中亚地区传来,乐器以吹奏、打击类为主,舞蹈节奏明快,动作激烈,该伎乐浮雕尚留其余韵。</b></p> <p class="ql-block"><b>彩绘陶文吏俑:南唐保大元年(公元943年)南京博物院调拨。</b></p> <p class="ql-block"><b>彩绘陶仕女俑:南唐保大元年(公元943年)南京博物院调拨。</b></p> <p class="ql-block"><b>白石天王像:北宋(公元960-1127年)</b></p> <p class="ql-block"><b>铜观音菩萨像:北宋(公元960-1127年)。</b></p> <p class="ql-block"><b>漆金彩绘木大势至菩萨像:金(公元1115-1234年)。</b></p><p class="ql-block"><b> 这尊大势至菩萨木雕坐像源自山西南部汾河流域。金、元时期该地区木雕造像繁盛,表现出身材壮硕,装饰华丽,雕刻立体,线条流畅、夸张等特征。汾河下游地区的金、元木雕造像艺术造诣高超,地域特征鲜明。其样式影响了当地元明时期寺庙壁画,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绘塑结合的特征。</b></p> <p class="ql-block"><b>鎏金铜佛像:辽(公元907-1125年)</b></p> <p class="ql-block"><b>鎏金铜阿嵯耶观音菩萨像:大理国(公元937-1254年)</b></p> <p class="ql-block"><b>鎏金铜阿嵯耶观音菩萨像:大理国(公元937-1254年)</b></p><p class="ql-block"><b> 阿嵯耶观音是深受南诏、大理国皇室供奉的神衹,也被称作真身观音。其形象是南诏晚期隆舜帝时代集合各地高僧在本土早期观音形象的基础上,参考各地观音样式,创造的一种王室特有的观音形象,并延续到大理国时代。</b></p> <p class="ql-block"><b>彩绘木观音菩萨像:元(公元1271-1368年)</b></p> <p class="ql-block"><b>彩绘泥塑菩萨像:明(公元1368-1644年),山西省博物馆调拨</b></p> <p class="ql-block"><b>铜普贤菩萨像:明(公元1368-1644年)</b></p> <p class="ql-block"><b>铜观音菩萨像:明(公元1368-1644年)</b></p> <p class="ql-block"><b>铜阿閦佛像:元(公元1271-1368年)</b></p> <p class="ql-block"><b>木东方朔偷桃像:清(公元1644-1911年)</b></p> <p class="ql-block"><b>潮州金漆木雕人物故事花板:清(公元1644-1911年)</b></p><p class="ql-block"><b> 这两件花板雕刻的是"郭子仪庆寿"与"张公艺百忍成金",此类民间故事题材在潮州木雕中比较常见,表达了人们对富贵寿考、家庭和睦的向往。</b></p> <p class="ql-block"><b>潮州金漆木雕人物故事花板:清(公元1644-1911年)</b></p> <p class="ql-block"><b>透雕铜竹节熏炉:明(公元1368-1644年)</b></p> <p class="ql-block"><b>象牙竹林高士图臂搁:清(公元1644-1911年)</b></p> <p class="ql-block"><b>蟠松纹象牙洗:清(公元1644-1911年)</b></p> <p class="ql-block"><b>山水图木笔筒:明(公元1368-1644年)</b></p> <p class="ql-block"><b>铜犀牛望月镜架:明(公元1368-1644年)</b></p> <p class="ql-block"><b>竹根刘海戏蟾像:清(公元1644-1911年)</b></p> <p class="ql-block"><b>景德镇窑三彩观音菩萨像:清(公元1644-1911年)</b></p> <p class="ql-block"><b>铜螃蟹:明(公元1368-1644年)</b></p> <p class="ql-block"><b>玉鱼:清(公元1644-1911年)</b></p> <p class="ql-block"><b>鎏金铜迦楼罗像:清(公元1644-1911年)</b></p><p class="ql-block"><b> 迦楼罗又称大鹏金翅鸟,口中衔龙、脚踩龙王表明其降伏龙族的属性。造像胎体厚重,鎏金明亮,装饰宝石,是一件18世纪北京地区制作的藏传佛教造像。</b></p> <p class="ql-block"><b>鎏金铜大威德金刚像:清(公元1644-1911年)</b></p><p class="ql-block"><b> 这尊大威德金刚身形饱满,胎体厚重,鎏金明亮,装饰宝石,发髻染红表明护法身份,是一尊18世纪北京地区制作的藏传佛教造像。</b></p> <p class="ql-block"><b>彩绘泥金铜白伞盖佛母像:清乾隆(公元1736-1795年)</b></p><p class="ql-block"><b> 此像底座正面款识自右向左为"大清乾隆年敬造",是一尊清宫内务府造像。造像身体袒露部分泥金,服饰、底座作烧古处理,头发、眼睛和嘴唇彩绘,造型工整,胎体厚重,色彩层次分明。</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span><b style="color:rgb(1, 1, 1);">谢 谢 阅 览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华为手机摄于2024.4.22</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