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游走北京东交民巷随想</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北京的圆明园是国人几乎都知道的,她那残山剩水、断垣残壁一直是中国人心中不能痊愈的伤口。而在北京还有一处似乎已经“痊愈”了的伤疤——就是曾经的“使馆界”东交民巷胡同。几十年来还从来没有好好的看过这里,今天来看眼疾,从同仁医院出来正好穿过这条饱含历史风云的胡同,便认真地看一看。</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东交民巷西起天安门广场东路,东至崇文门内大街,全长约1.6千米,是老北京胡同中最长的一条。它始建于元大都时期,曾是运送粮食的重要小巷,称之为“江米巷”。清朝曾在这里设有太医院等衙署,户部的银库和一些王府宅第,如肃王府、梁公府、庆公府等等。1860年,清政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战败后,直到1886年,英、法、美、俄、德、意、奥、比、荷、日等国相继在这里设立使馆,改名“东交民巷”。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将东交民巷划为外国“使馆界”,界内一切事务由各国自行处理,中国政府一概不能过问。离紫禁城只尺之地的这条胡同就成了这些帝国主义国家的领地、北京的国中之国。这对中国来说如生在眼中的钉、扎在背上的刺,直到1949年1月31日北京和平解放,中国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向世界庄严宣布:中国将收回一切外国在中国占领的土地,人民解放军全副武装昂首通过东交民巷,才洗刷了50年来中国的耻辱。</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1959年所有的使馆都迁往朝阳门外三里屯一带。虽然使馆已经不在,道路两旁的西洋建筑还留存着曾经百年的耻辱历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里留下的是一个集帝国主义列强的使馆、教堂、银行、俱乐部为一体的欧式风格街区。现存建筑有英国、法国、俄国、德国、比利时、美国、奥匈使馆、日本公使馆和使馆 的部分建筑,都保持20世纪初欧美流行的折中主义风格,用清水砖砌出线脚和壁柱,采用砖拱券加外廊,木结构角檩架,铁皮坡顶。东交民巷使馆建筑群是北京仅存的20世纪初的西洋风格建筑群。</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崇文门内大街东交民巷东口,建了北京同仁医院和北京医院,所以这巷口便繁华至极,从早到晚车水马龙,完全失去了从前的宁静肃穆 ,只有街道两边的老国槐树还一如既往的静守着。</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从东口西行,过了北京医院以后人和车逐渐少了,胡同又恢复了宁静。街道两边大抵都是灰色砖墙,墙内错落有致,色彩和谐的欧式小楼掩映在浓密的树荫里。有哥特式教堂、西式平房邮政局、英国都铎式小楼、乡村别墅式房屋……这个既繁花又幽静的北京胡同在75年前却是不许中国人涉足的国中之国。就在这些雕花大铁门里,那些斜坡顶的小洋楼里谋划和产生过多少针对中国的阴谋诡计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面向崇文门西大街的北京新侨饭店</span></p> <p class="ql-block">新侨饭店后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崇文门西大街9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里曾是比利时使馆,现存五栋建筑,主楼为英国都铎式风格,地上三层,地下一层,立面用砖作出三个城堡和雉碟组成的山花。四栋配楼对称布置,为乡村别墅式。比利时使馆旧址通体红墙、白石勒边、坡面陡峭、错落有致,既追求构造对称和层次的韵律感,又使格局呈现多样化。现为紫金宾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些外国使馆是,我国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帝国主义列强强占、蚕食我国领土主权的标志性建筑,是帝国主义推行对华侵略的大本营。是国家百年耻辱的标记和缩影。它时刻提醒着人们要牢记历史的教训。</span></p> <p class="ql-block">原比利时公使馆大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东交民巷甲13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里就是北京难得一见的哥特式建筑——圣弥厄尔天主教堂。教堂于1901年由法国人修建,圣米厄尔教堂为哥特式风格,占地面积2656.4平方米,清水砖墙,内部为木结构,立面为三个尖顶钟楼,用尖券、壁柱、玫瑰窗和壁龛装饰,坐北朝南。是北京四大教堂中体量最小建筑特色最突出的。青年人喜欢在这里拍婚纱照,好像从这里穿越到了巴黎老街上,脸上洋溢着对异域景物的欣赏和对爱情的美好憧憬。我很羡慕她(他)们生得晚,因而在他们欣赏这些异国建筑的时候,心里只有异域景物的美好,没有百年的心酸和耻辱。他(她)们是幸运的,国家强盛才有人民的幸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东交民巷15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里最早是纯亲王府的宅邸,建于咸丰十年,1861年改建成为法国使馆,除保留门口两石狮和中国亭阁,拆毁了大部分中国宫殿式建筑,现存中央喷水池、大门和4栋配楼。大门仿造巴黎凯旋门建造,内部为法国乡村别墅风格。1970年12月流亡的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到这里居住。</span></p> <p class="ql-block">凯旋门式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保留下来的是狮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东侧围墙内小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东交民巷19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法国邮政局旧址,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建。建筑主体为砖木结构,坐北朝南,四方造型,总体为单层建筑,高约6米,东西侧面宽约13米。法国邮政局旧址作为列强在京城修建最早的一批近代领事馆区建筑,在中式建筑框架下融入了诸多西方建筑特点的折中主义风格,对研究领事馆区的建筑特点提供了实物参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里是青年人喜欢的拍照景点。东交民巷的欧式风景用眼睛看是优雅美丽的,用心看则是酸楚痛苦的。就像身体上的伤口,不管愈合后的疤痕形状多么完美好看,但它毕竟是伤疤,它总是和受伤时的痛苦记忆紧紧的连在一起而不能忘怀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德国使馆旧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德国使馆旧址位于东交民巷路南、洪昌胡同北口西侧,与法国使馆隔街相对。德国使馆1862年设立。现已改建成首都大酒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东交民巷21、22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00年后日本以原公使馆原址狭小为由,将西部的詹事府、肃亲王府及部分民宅划为新的使馆用地,新建日本使馆,北部新建日本兵营,南部是日本使馆。是这一地区19世纪建造唯一保留下来的建筑。1950—2019曾为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地,东交民巷36号。我们看到的正义路临街大门和二层砖木结构的使馆主楼均是原有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台基厂头条3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奥匈使馆旧址,原为裕亲王府,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改建为奥匈使馆,现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和学术交流基金会。奥地利使馆旧址现仅存大门和主楼,建筑物为西洋古典式,立面大门做两层外廊,檐上用三角山花突出重点,两边围廊。1919年奥匈帝国分裂后,原奥匈使馆划归奥地利。1938年奥地利使馆被德国使馆接收,并进行修缮,改设德国俱乐部。1945年,美国没收德国使馆房产,设立盟国资产管理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台基厂头条6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奥地利使馆旧址,西洋古典式建筑,立面大门作两层外廊,檐上用三角山花。现仅存大门与主楼。</span></p> <p class="ql-block">主楼</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台基厂8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12年建成的“万国俱乐部”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是专为东交民巷使馆区洋人们休息,娱乐,社交的场所,现在是北京市统战部老干部俱乐部。</span></p> <p class="ql-block">原万国俱乐部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台基厂1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意大利使馆旧址,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意大利趁机抢占土地,将堂子、总税务司以北、肃亲王府之一部分等大片地区占为己有,修建了使馆。大门坐西朝东,南、北两座门房、红砖墙,四坡锥形屋顶挑出深远 两门房间有曲线形墙,门为两扇大铁花门红砖墙身上有石材镶边和大涡卷等曲线装饰;内侧有石柱墩,其上部有盾徽形装饰,门为两扇大铁花门。仅存原办公楼、教堂、官邸等几处建筑。现为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东长安街14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英国使馆旧址,这里原来是康熙皇帝第七子允祐的王府。英军抢占王府后,以王府建筑为中心,四周布以中国传统和西洋古典风格的建筑群。英国使馆旧址在建筑风格上是中西结合的典型代表,大门为灰砖砌筑的二层凯旋门式,而内部结构则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和西洋古典式建筑特点。现存的建筑群包括梁公府(淳亲王府)、兵营(武官楼)及少数是平房。门前有两座石碑,是1900年义和团攻入北京后英国人所立的纪念碑。一为义和团攻打使馆记录,另一为在义和团运动中死亡的英国人姓名。强盗在被他劫掠人的家中,立碑纪念强盗,这真真是强盗行径!</span></p> <p class="ql-block">大门</p> <p class="ql-block">英国使馆武官楼</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前门东大街11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荷兰使馆旧址,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原来大门开在东交民巷路南40号。现门洞早被封砌了,山墙面的装饰物也被剔除,但其轮廓痕迹仍可见。现仅存大门和两幢原楼房。整个使馆外貌为16世纪尼德兰地区荷兰风格,即用红砖砌墙,以白石做墙角隅石、门窗套及水平线脚。大门两侧有爱奥尼式门柱和拱券外廊,均用砖砌成,拱券上装饰有三角山花,顶部也用半顶形拱券装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参事室。</span></p> <p class="ql-block">大门</p> <p class="ql-block">办公楼</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前门东大街23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美国使馆 旧址,当年基辛格访华时就住在这里。后为钓鱼台前门宾馆,现在前门23号院被改造成为集世界顶级餐厅、奢侈品旗舰店、当代艺术中心、多功能剧场、商务俱乐部……,多功能、国际水准的“前门23号会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东交民巷31、33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俄国使馆旧址在东交民巷西部路北,坐北朝南,平面呈“L”形,地上二层,带地下室,砖木结构。南面正中一层为门,门与阳台两侧设爱奥尼石柱,坡屋顶以挑檐及女儿墙封护。上覆双折四坡法国式石板瓦顶。墙面为干摆青砖,拱券窗口。楼的北端一层和二层为敞开式木廊,设室内外楼梯。木地板,有壁炉。此宅约建于上世纪初期,位于武官处建筑群之东,人称此处是原苏联“武官代办处”,可能是1928年后使馆迁往南京,武官在北平的留守处,在此以前,应当就是使馆官员的官邸。1926年,李大钊先生等共产党人在此处避难,但被奉系军阀强行入内逮捕,不幸牺牲。</span></p> <p class="ql-block">1900年的俄国公使馆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些外国使馆是,我国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帝国主义列强强占、蚕食我国领土主权的标志性建筑,是帝国主义推行对华侵略的大本营,是国家百年耻辱的标记和缩影,是</span>了解中国百年屈辱史的活教材。<span style="font-size:20px;">它时刻提醒着人们要牢记历史的教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六国饭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六国饭店,1901年,由比利时商人麦克尔在清朝太仆寺旧址上筹建的一座欧式酒店。1905年,英国人牵头融资,吸收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日本、俄国的资本,在原有建筑上基础上重建了一座饭店,并将该酒店定名为“六国饭店。六国饭店是北京当时最西洋式的建筑,内部装修豪华。设有200余间客房,以及欧式餐厅、台球厅、游艺厅、游泳池、舞厅等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新建的六国饭店地上四层、地下一层,砖石结构,法国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底层有开券窗的基座,顶部有开老虎窗的屋顶,由英国人爱尔德设计。六国饭店在政治上享有特权,治安由六国军警宪兵轮流值守,中国军队及警察不得干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不少军政人士曾在此居住,所以该饭店也和中国历史上的一些著名事件发生联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一大案:暗杀张振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张振武是武昌起义元勋,后与黎元洪产生矛盾,黎元洪通过袁世凯将张振武诱到北京担任大总统府顾问。1912年8月15日晚,张振武在六国饭店请客之后,突被押解到京畿军政执法处,被宣布为在“北京图谋不轨,破坏国家统一”,立即就地正法。后来袁世凯、黎元洪互相推诿,该案不了了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暗杀邵漂萍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26年4月著名报人邵飘萍,中共秘密党员,因为多次揭露军阀张作霖的黑暗统治,而且拒绝张作霖的收买。张作霖震怒之下决定将邵飘萍杀掉,邵飘萍听到消息曾躲进了六国饭店,后来于1926年4月还是被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策划皇姑屯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28年日本女间谍川岛芳子在这里的舞会上,凭借自己的姿色和舞步,把张作霖的副官弄得神魂颠倒,诱使他透露出张作霖回东北的确切时间,接着当然就是皇姑屯事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接待国民党和谈代表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49年4月,中共已经进入北平,当时就是在六国饭店接待以张治中为团长的国民党政府的和谈代表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北大校长蒋梦麟避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26年4月,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被北洋军阀列入黑名单,他逃到东交民巷躲在六国饭店长达三个月,才离京南下脱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张敬尧被暗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33年:国民党军统组织实施刺杀与张敬尧勾结的汉奸的行动,张敬尧在六国饭店中被刺杀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东交民巷36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警察博物馆,为西洋古典式建筑,是建于二十世纪初的美国花旗银行北京分行旧址。2001年7月改为北京警察博物馆对外开放。花旗银行旧址坐南朝北,由美国建筑设计师亨利·墨菲设计。大门为两层爱奥尼柱廊,立面全部用花岗石砌筑。建筑物三层,地下一层,为西洋古典式,外观坚固厚重,整个楼体体型完整,比例良好,外观稳定厚重,是典型的近代古典主义银行建筑风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正义路4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是原日本正金银行旧址,始建于1910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主体建筑地上两层,地下一层,西洋古典风格,砖石立面。内为木结构,用花岗石做台基、壁柱、隅石、窗套和壁龛,转角中心设三层铁皮穹顶楼,作工套和壁龛,转角中心设三层铁皮穹顶楼。正金银行旧址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重要实物证件。2016年1月6日,辟为中国法院博物馆,面向社会公众开放。</span></p> <p class="ql-block">1900年的日本证金银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东交民巷27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乾隆54年的地图显示,是清朝六部之一的工部所在地。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英国在此建了使馆和兵营,后来东交民巷这些使馆一度迁往南京,这里变成一座庄重大方、安静典雅的民国时期的建筑,高大的拱卷门掩映在绿槐荫中。后来这栋建筑已经不存在了 ,在这个基址上建起来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大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东交民巷的每一栋建筑都记录着帝国主义列强对我国领土主权的霸占和侵略,镌刻着我们的耻辱。经过近百年不屈的斗争,我们终于于1949年一雪百年之耻,帝国主义者被赶走,他们这些欧式建筑留下了。如果单看这些建筑,它们又都展示着欧洲百年前的建筑之美,给整体庄严肃穆北京城带来一股清新俏丽的亮色。年轻人来这里是 寻找异国风情,老年人来这里是抚今追昔。北京的东交民巷是一条饱经沧桑又风情网万种的胡同。</span></p> <p class="ql-block">东交民巷甲23号</p><p class="ql-block">是北京东交民巷饭店,是一座现代化商务酒店。</p> <p class="ql-block">东交民巷28号</p><p class="ql-block">红都服装店,是建国初期由周恩来总理亲自主办于1956年由上海的波纬、造寸、蓝天、雷蒙、鸿霞、万国、金泰7家服装店迁京和中央办公厅附属加工厂合并组成了北京红都时装公司。初期,专为国家领导人、出国人员、在华的外国友人定制服装。是国内顶级服装店。改革开放以后由国营改制为大型服装有限公司,以个性定制的零活和大型集体制作为主,是北京历史悠久、产品质量最好的中华老字号。红都大楼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自己建造的,突显了它的庄重宏伟,与这些欧式建相比毫不逊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些外国使馆,是我国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帝国主义列强强占、蚕食我国领土主权的标志性建筑,是帝国主义推行对华侵略的大本营。是国家百年耻辱的标记和缩影。它时刻提醒着人们要牢记历史的教训,是了解中国百年屈辱史的活教材。</span></p> <p class="ql-block">本文中引用了网上5长老照片,向作者致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5px;">5467</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