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为传承优秀中华文化,进一步扩展略阳地域文化内涵,增强我县文化价值,助力旅游发展,加快实施“一立四振兴”战略,切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汉中考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2024年5月19日——22日,由县政协组织部分文史专家对陕甘两地的吴玠、吴璘、吴挺墓及古略阳文化遗迹开展调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略阳地处秦岭南麓,是故道、褒斜道、祁山道、金牛道的交汇之地,也是秦蜀古道中唯一兼有水陆之便的交通要津,有着5000 多年的文明史、2100 多年的建县史。域内文化遗存丰富,尤以南宋吴家军抗金历史文化最为突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南宋时期,兴州隶属利州(西)路,辖顺政(治所在今陕西省略阳县兴州街道)、长举(治所在今略阳县白水江镇大沙坝村长峰组)两县。自建炎四年(1130)富平之战失败后,宋军退守兴州,在以吴玠、吴璘、吴挺等吴家军将领的领导下继续抵御金军南侵,逐步形成了以兴州为中心的南宋西线蜀口战场(四川制置司)和南宋最为强大的兴州大军(兴州驻札御前诸军),兴州逐渐成为南宋西线行政和军事中心。依托境内的仙人关和七方关,蜀口宋军在此抗击金军近百年,为确保南宋的半壁江山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涌现出了张浚、刘子羽、胡世将、吴玠、吴璘、吴挺、吴拱、杨政、杨从仪等抗金名将和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2024年5月19日</b></p> 第一站 徽县吴山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徽县吴山的历史悠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意义。这座山因南宋初年为纪念抗金英雄吴玠、吴璘而闻名,其山顶曾为吴玠修墓而得名。吴山也被称为“钟楼山”,这一名称源于明代成化年间,当时的县令为了便于全城百姓听闻打更的钟声,将县衙里的一口铜钟迁移到了吴山顶。吴山古柏掩映中的吴玠墓,以及两尊相向而立高大的宋代石人、石马等,都是吴山的重要历史遗迹。</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第二站 成县博物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成县博物馆成立于2000年10月,位于成县城西大街裴公湖畔。博物馆内的藏品也以汉代文物为主。陈列以汉代文物为主,突出汉代青铜器和绿釉陶器。青铜器又以鎏金铜器为主要特色,有鎏金棺饰、鎏金铜钵和铜饰、青铜镜等;绿釉陶器主要有陶俑、陶鸡、陶井、陶灶、陶盆和陶甑等。另外展出了一部分五代、宋、元时期的瓷器。</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第三站 成县吴挺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吴挺墓,位于甘肃省陇南市成县城关镇北关村,是南宋名将、武功郡开国公吴挺的墓葬。</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吴挺墓及吴挺碑布局完整、结构规整清晰,以东西向为轴线,南北对称分布,东西长约265米、南北宽约90米,占地面积约2.3万平方米。墓园内遗存吴挺墓1座、墙垣遗迹3段、门址1处、石刻21处、神道1条、神道碑1通,墓园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吴挺墓对研究宋史、续补宋史、研究吴氏家族抗金保陇卫蜀和军事战略有着重大价值。</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现存的宋宁宗敕建御碑,碑高4.38米,宽1.92米,厚46厘米,重约35吨。碑体嵌于高出地面近两米的四螭托碑石座之上,高大雄伟,实属罕见。碑的正面,顶部有篆额“皇帝宸翰”四字,中部为宋宁宗赵扩手书“世功保蜀忠德之碑”,八个一尺见方的楷书大字。另外还有“敕令宝玺”一方及“修政殿书”四字。碑背面有长达7680字的碑文,主要记述吴挺的家世、功绩、品格及军事思想等,极具史料价值。其墓冢早年已残败,遗址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农田基建中平毁,碑与墓之间“神道”两侧大量石翁仲及其他石刻动物造型、石望柱等,也大多损毁散佚,现有少量残件留存在原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2019年10月7日,吴挺墓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2024年5月20日</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第一站 天水伏羲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天水市因“天河注水”的传说而得名,拥有约8000年的文明史,以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早期文化、麦积山石窟文化和三国古战场文化为代表的“五大文化”。</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伏羲庙,是人文始祖伏羲诞生地,原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伏羲路110号,是中国西北地区著名古建筑群之一,始建于明成化十九年至二十年间(1483~1484年),为中国规模最大的伏羲祭祀建筑群。</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2001年6月25日,伏羲庙为明、清古建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第二站 大地湾遗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大地湾遗址,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东北45千米处的五营乡邵店村东侧,坐落在葫芦河支流清水河南岸的二、三级阶地和相接的缓坡山地上,总面积270万平方米。</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大地湾遗址是一处距今8000年—4800年的史前遗址,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发现的较早的遗址。2006年发掘发掘研究显示,大地湾遗址的人类活动历史由8000年前推前至6万年前。该遗址出土出土陶,石、玉、骨、角、蚌器等文物近万件,发掘房址241座。该遗址对探索中华文明的线索和原生面貌,揭示陇右与天水古代文化的考古编年和文化序列,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1988年1月13日,大地湾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第三站 女娲祠和女娲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女娲祠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陇城镇南侧,主要建筑有“娲皇宫”和“女娲祠门牌”,最早的女娲祠位于今陇城城之北山。北山古称“龙泉山”,山梁称风台梁,梁下迤右有龙泉寺,即张锦读书处;梁下迤左有北山寺,右之山崩,祠庙毁于一旦。女娲祠的建造年代,可追溯到秦朝,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女娲洞遗迹位于秦安县东北部的陇城镇,是人文初祖女娲氏的圣地。相传,女娲生于风沟,长于风台,葬于风茔。</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第四站 秦安古略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秦安县境内的清水河,古称略阳川水,发源于大陇山,自东向西,经龙山、陇城、五营、莲花等镇汇入葫芦河。略阳川是古代关中进入陇右的要道,故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光武帝刘秀亲征陇上、魏蜀街亭之战等著名的战役都发生在这里。我国古代的少数民族氐族最初就兴起在这里,后来逐渐发展壮大,豪杰英才层出不穷,谱写了我国西北古代史中的重要篇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春秋战国时期,略阳川一带地势开阔,丰地沃野,绿草如茵。氐人逐水草而居,在这里建起了家园,过着游牧的生活。西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6年),从陇西郡析置天水郡,辖十六县、道。道与县平级,是专门治理少数民族的官府。略阳道是天水郡所辖四道之一,以管理氐族而设道,以地处略阳川而得名,治所位于今五营镇蔡河村。从此,略阳氐族史不绝书,闻名遐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光武帝时期的略阳县在天水秦安县陇城镇,即街亭,即天水境内的略阳县。今天汉中境内的略阳县,在光武帝时归沮县管辖,县治在今茶店、黑河坝一带。三国后期,甘肃略阳一带氐族军阀割据,至两晋时氐族南迁,建立陇南五国,即仇池、武都、宕昌、武兴、阴平五国,约479年古略阳氐民迁到现在略阳县(武兴城诸葛亮首立),建立武兴国,将天水的略阳县侨置在今天汉中的略阳县现址,也就是说历史上有两个略阳县,设县时间、地理位置都不同。光武帝到的是当时甘肃境内的略阳县。</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第五站 街亭古战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街亭古战场遗址位于秦安县城东45公里的陇城镇,是汉代略阳道街泉县的治所,俗称汉街城,即马谡败绩处。公元228年,诸葛亮首次出兵祁山,因参军马谡痛失街亭,留下“挥泪斩马谡”的佳话,街亭从此名扬天下。如今,在陇城镇,建有一座六角亭,亭中有石碑一块,正面为习仲勋同志题写的碑名“三国古战场遗址--街亭”背面为碑文。</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2024年5月21日</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第一站 庄浪吴玠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史称南宋中兴以来难得的贤将,抗金前线杰出的将领,与岳飞、韩世忠齐名。公元1139年,病逝于抗金前沿阵地仙人关(今陕西略阳),年仅47岁。将军百战死,马革裹尸还。忠孝难两全,生前尽忠,死后尽孝,其弟吴璘遵吴玠生前遗嘱奉丧归葬水洛城北塬祖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吴玠墓位于平凉市庄浪县水洛镇崖王村西100米坟山梁半山腰较开阔的平地内,也就是现在的水洛北塬,距县城北8公里。涪王陵园内的建筑、华表、神兽等石雕荡然无存。如今只剩石羊、石猴、龟形碑座等石雕。1984年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第二站 吴家沟遗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朱店镇吴沟村位于庄浪县城郊,是南宋抗金名将吴玠、吴磷的故里。吴家沟遗址,1976年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第三站 庄浪紫荆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紫荆山,平地突兀于庄浪县城之中,因山体遍植紫荆树而得名。山上寺庙始为儒、释、道三教活动场所,后以道教为主。在1700多年的历史中,历代不断修葺增建,成为陇上颇负盛名的道观寺院、北宋庆历三年,刘沪将军收复水洛城,曾住紫荆山玉虚宫、修庙建塔。现建有吴玠、吴璘纪念馆,大佛寺、三清殿、五圣宫等18个殿寺。建筑古香古色,错落有致。每到夏季,紫荆花开,整个紫荆山便被幽香笼罩,形成“洛河横烟”、“紫荆香霭”等著名景观。1986年5月20日,胡耀邦同志来庄浪视察,题写了“紫荆山”山名。</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024年5月22日</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略阳吴家坟吴璘墓遗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吴王坟吴璘墓遗址位于陕西省略阳县兴州街道南坝村付家山村民小组,嘉陵江南岸的半山腰上,与官地山隔江相望。墓地背靠南山,居三台中台之上,前俯象山,状似桌案,看去酷似象鼻伸向嘉陵江饮水的形态,这里东、南、西三面环山,北面正对象山官家地。三面环拱的中间区域,是一片开阔的缓坡地带。缓坡北侧,用毛石堆砌成石坎,坎下的沟壑与嘉陵江相连,垂直落差三百米左右。是一处典型的“头枕山,脚踏川”的埋骨吉壤。吴璘墓曾经很辉煌,有祭台、围墙、石碑等,南宋抗金名将吴璘墓毁于何时无记载,墓已被夷平,墓地尚存石人、石马、石羊各一件,均残,还有大小不等的地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目前,甘肃省对于吴玠、吴挺墓的研究如火如荼,其旅游开发都已提上议事日程。在三吴墓中,略阳吴璘墓研究不充分,保护不彻底,尚未形成影响力,这与略阳作为南宋西线抗金中心的地位十分不符,也让略阳众多的南宋抗金历史遗迹,如武兴城、仙人关、吴王城、吴家坟,以及灵岩寺众多的南宋题刻等,都寂寂无闻。因此,深入实地,学习甘肃的经验,加大对略阳吴璘墓的研究、开发和保护,对于传承吴家军抵御外辱的英雄精神,丰富地域文化内涵,提升略阳城市形象,赋能旅游发展,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