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北京行

寇建设

2024年5月10日至17日的北京行,缘起那个京郊怀柔的箭扣长城梦。 位于京郊怀柔的箭扣长城,是明代万里长城中最著名的险段,也是近年来各种长城画册中上镜率最高的一段,向来是长城摄影的热点,太吸引人了。<div><br></div> 2021年7月19日,我和战友金魁两家自驾从坝上归来,通过导航由承德来到了京郊怀柔区长哨营满族乡八道河村,在这里吃过午饭后直奔箭扣长城脚下。 <p class="ql-block">  这里一派景区模样,有停车位、有餐饮、酒店。再向里走有路标,指示着去往箭扣长城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长城给人的印象就是蜿蜒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上,但一路竟看到有的长城是建在高耸如云的陡峭山峰上,太不可思议了。在那个没有机械只靠人力的年代,这么大的工程是怎么修建的?这里边凝聚了我们祖先多少智慧和艰辛,可惜当时没车停路边下来拍张照片。</p><p class="ql-block"><br></p> 下午15时许来到这里,得知这是一段未开发的野长城,附近的人说登上去须两小时左右。两位女士一听说上不了,让我们开车把她们送到了相邻不远的慕田峪长城,兵分两路各看各的。<div><br></div> 把她俩送到慕田峪回来,我俩就踏上了登箭扣长城之路,前一多半都是这样的羊肠小道。 走着走着不行了,小路越来越不清晰了,把灌木草丛拨开勉强能看到一点路的痕迹。 树上硕果累累,树下掉了一地,真是进入了“无人区”? 绝壁攀登,金魁说这么难上,回来咋办?我说那先不考虑,先上去再说。 再向上走,路是一点也看不到了。看了下表已经用时一个多小时,箭扣长城的影子还没看到,如用时太长回来天色一晚,下那几个绝壁安全还真是个问题。我俩商量我再向上攀登15分钟看看,如还看不到一点长城影子就速回。  <div>  我又继续攀登到一处一人多高的峭壁,好不容易登上去还没稳住神,手脚一滑又溜了下来。这才上了七、八分钟,但这处峭壁看来是铁了心要把我们挡在箭扣长城之外,只好鸣锣收金回撤。</div> 从山上回撤到入口,天色已晚。看到箭扣长城虽未开发,但山口处的酒店建的还是很有档次的。 到停车场我俩开车来到慕田峪长城入口,两位女士早在这里以逸待劳地等着我们。与我俩狼狈不堪相比,人家俩是风光无限。 进景区、坐缆车,饱览了慕田峪长城风采。 2024年5月,距上次登箭扣长城未果已三年,一览箭扣长城真容的念头却时时萦绕在我的心头。于是联系了1990年代北京林大毕业就一直在怀柔水务系统工作的建哲,述说了上次登顶未果的遗憾。建哲弟一听连声说好,箭扣长城就是很棒,必须上去看看。你们来吧,我到时单位脱不开,找个人送你们过去。 2024年5月13日,圆梦就在今朝。 这天一早,建哲安排他一个怀柔当地的赵姓朋友开车给我们送到了这里。进来就看到了三年前我们登箭扣长城时就是在这里停的车,没想今天旧地重游。<div>  后问赵说这里是怀柔区渤海镇田仙峪村的顺通渔场,登箭扣长城的路线有这里和北沟村、西栅子村三处,这里是登箭扣长城人较多的地方,四周颇具规模的餐饮、酒店、停车场就是佐证。只是近年当地政府对禁止攀爬未开发长城加强了宣传和劝阻措施,显得有些冷清。三年前我们由承德自驾导航去箭扣长城途径的八道河村,属怀柔区长哨营满族乡,距这里还有50多公里。</div><div><div><br></div></div> 赵把我们送到山脚下,告诉我们一路沿着路标上去。登顶后从另一面下来,到时联系车到那边接我们。 同我们上次的登山路一样,路虽难行,但沿途可见清晰的红色路标,以及散落在地上的空矿泉水瓶,有的还倒插在路边树枝上。 山路崎岖,很难称其为路。攀登吃力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有些地方手脚着力点不好找,攀爬时须格外小心。有的地方过于险峻,还要相互推拉上来才能继续前行。不知不觉过去了三个多小时,与上次登顶一样,此时遇到了失去路标的窘境,路况也愈发难走。 在这一筹莫展之际,奇迹出现了!先是看到了右侧山峰上的箭扣长城城堡,后又看到了与画片上一样的箭扣长城鹰飞倒仰段雄姿,在蓝天绿丛中熠熠生辉。 <p class="ql-block">  箭扣长城近在咫尺,但怎么过去成了问题。赵没留电话,就拍了张照片发给建哲,想问下我们在现在的位置下步该怎么走?无奈信号不好,照片发不过去,只好在电话里讲述了一下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建哲从我们的讲述中也判断不出我们在什么位置,建议实在不行还是原路退回为好。</p><p class="ql-block">  放下电话我们看了下前方,箭扣长城就在我们右边的山峰上,要去往那里只有设法从我们所在的山峰绕过去。摆在我们面前两个选项,向左走与箭扣长城所在的山峰方向向背。且是处下坡,岂不越走越远?向右走看来是唯一选择,我一人先向前走了一段,来到一处四、五米长,两米多宽的斜坡。坡不陡,但没有可抓挂的地方。万一脚滑,两米多宽的斜坡下方是个什么样的深渊尚看不到。安全第一,还是知难而返吧。</p> <p class="ql-block">  登山不易下山更难,走下来用了四个小时。建哲和赵俩人在山下接到我们,开车带我们来到了距箭扣长城北侧不远的响水湖长城段。</p> 这段长城呈凹字形,原是连绵不断的。 现山谷下边的长城已拆除建起了公路,公路一侧建起了一座水库。从水库坝上看到下方的这个砖洞,就是原长城的城门洞遗址。 两侧山峰上的长城蜿蜒曲折。 父亲弟兄三个,我是长子。建哲是二叔家的老四,唯一的儿子,小叔家是个女儿。我弟俩同框,这在我们家族应是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不会有了。<div> 原我一直以为这是人类长期的生育习惯使然,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念延续几千年,早已根深蒂固。198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以来,久久为功,终于将其扭转。近年又要鼓励多生,哪有那么容易。后看过一些文章才得知,人类的生育观是和经济发展形势息息相关。大量数据表明,经济越发达的国家生育率越低,反之就高。</div> <p class="ql-block">  晚上一起吃饭时赵说今天箭扣长城没上去,下来看大哥心情有些消沉,下次再来我陪你们上,建哲也说下次一定圆大哥这个梦。</p><p class="ql-block"> 留待下次理论上可以,实际可能性不大。我今年已七十有二,越野登山的勇气和能力不可能一直拥有。从这两次登箭扣长城来看,前80%有标识的路段就已是险峻之极,后没有标识的路段更是步步惊心。</p><p class="ql-block"> 现在看走到最后一段没有标识的路段时,如果路走对应是可以走到箭扣长城的。但整体看这段线路过于险峻,确实不适合非专业人士攀爬。网查,箭扣长城每年都有攀爬者遇险、遇难的报道。2023年2月25日,北京怀柔蓝天救援队搜救处负责人刘金艺在箭扣长城执行搜救任务时遭岩体坍塌,不幸坠崖身亡,年仅32岁。</p><p class="ql-block"> 蜿蜒于崇山峻岭之巅的箭扣长城因险而美,已有“华夏长城最美在北京,北京长城最美在箭扣”之说。就让这大美和雄奇,化作美好记忆留在我们的心里吧。</p> 2024年5月15日,游览原京张铁路青龙桥站时,我从车站的左后侧登上了正在安装扶栏的八达岭长城。 这是一张处于八达岭长城之间的青龙桥车站网照,可清晰地看到这段长城原本是连贯的,应是建原京张铁路时将其从山谷底部断开。画面右侧的红顶房子就是青龙桥车站,我登上的是位于车站左后方的那段长城。 残垣断壁 一侧“原生态”,一侧为修缮过的。 新旧分明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中间这段不太长的台阶呈40多度仰角,上时尚可,下时须臀部朝后面部朝前,一步步倒着爬下来,不能怕难看。 绵延在对面山峦上的长城。 青龙桥车站后山上的这段长城还在修建施工,显得空空荡荡,右侧的长城就是游人如织的八达岭长城景区。 位于北京市复兴路9号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是我国第一个综合类军事博物馆。通过文物、实物、文献、资料,反映党领导下的军事斗争历程和人民军队建设成就。文革红卫兵串联期间,以至工作后到京出差,曾多次来过。 2024年5月16日,再次来到这里。 主馆一层中央大厅陈列的飞机、导弹和舰艇。 大国重器 机动发射 军事工业科技人员群雕 馆中陈列的功勋鱼雷快艇,弦号为158的123型鱼雷艇。系人民海军成立之初从前苏联购买的,北约称P-4级。<br>  1954年11月14日,为夺取浙东前线制海权,人民海军鱼雷艇31大队4艘鱼雷艇在不具备保障条件的海域潜伏待机。发现国民党“太平号”护卫舰后,我鱼雷艇在岸上雷达的引导下,隐蔽迅速接敌,先后发射鱼雷将“太平号”击沉,为我鱼雷艇部队取得首次重大胜利。华东海军为参战的四艘艇荣记集体二等功,其中击沉“太平号”的158号鱼雷艇退役后,被军事博物馆收藏陈列。<br>  “太平”号护卫舰原为美国埃瓦茨级“戴克尔”号护航驱逐舰,后美国将其“赠送”国民党海军,成为后者当时的主力舰之一。此战“太平”舰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海战中被击沉的第一艘驱逐舰以上的战斗舰艇,亦为世界战史上第一艘被鱼雷快艇击沉的主力舰只。 以此战例为原型之一的1950年代国产经典电影《海鹰》海报。 2024年5月14日,来到位于北京昌平的中国航空博物馆。这里是全国惟一、亚洲最大的大型航空博物馆,是展示人民空军光辉历程和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窗口”。 主馆前广场正中的“利剑”主雕塑。 立在最前面的是中国航空之父冯如的雕像,冯如(1884年1月-1912年8月),广东恩平人,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制造师和飞行家。<br>  1909年9月,距世界第一架飞机问世不到6年,冯如完成了中国人自己设计,自己制造的第一架飞机。并试飞成功,为我国动力载人飞行史谱写了光辉的第一页。<br>  冯如把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的航空事业,不仅是第一个提出航空救国主张并为之奋斗终身的中国人,也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军事航空思想家。他提出的航空战略理论,对中华民族航空事业和人民空军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 2009年,中国航空百年暨空军建军60周年之际,中国空军授予冯如“中国航空之父”的称号。 之后是由11座青铜雕塑组成的“英雄大道”,是中国航空百年和人民空军迎着风雨一路走来的生动写照。 主馆广场对面的英烈纪念墙,整体既像战机的机翼,又像一双张开的翅膀,上边镌刻着1811名人民空军英烈名单。 英烈墙后面的LED显示屏,滚动播放着每位英烈的照片和事迹。英烈墙建成后,以每年10月1日为界线,搜集上一年牺牲的飞行员和空勤人员烈士名单,并把他们的名字镌刻在英烈墙上。 这架“列宁号”(复制品),是鄂豫皖红军俘获国民党军的“柯塞”型美制02U教练机,也是我军的首架飞机。1930年3月16日,这架飞机因迷雾油尽迫降在鄂豫皖苏区,飞行员龙文光被俘。鄂豫皖红军领导徐向前等人接见龙文光并动员其参加了红军,飞机命名为“列宁号”,并成立我军首个航空机构,鄂豫皖军委航空局,龙文光为局长,钱钧任政治委员。<br>  之后该机参加过攻克黄安战斗,到潢川、光山进行侦察和抛撒传单,还到过国统区武汉散发传单。1932年6月,鄂豫皖红军第四次反“围剿”失败后转战川陕,龙文光与部队失散,潜回汉口家时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并遭杀害。鄂豫皖红军主力离开根据地前,将“列宁号”拆卸后埋藏于大别山区。1951年9月,当地群众将“列宁号”飞机部件挖出并献给国家。 我人民空军于1949年11月11日正式成立,不久就投入到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之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朝鲜半岛被分裂为两个国家。双方都试图武力实现半岛统一,因美苏无意在亚洲发生冲突,故都对其代理人采取了限压。1950年初,苏朝密谈同意朝方武统半岛。朝向中通报了此计划,毛泽东表示同意朝统一半岛,但提出时机不成熟。待大陆台湾完全解放,可给朝鲜提供最大支持时再统一为好。1950年6月25日,在中方不知情情况下,朝方对韩发起闪电战,朝鲜战争正式开启。<br>  朝人民军两个多月就将韩军逼至东北釜山附近一狭小区域,眼看半岛统一在即。但斯大林和金日成忽略了朝鲜半岛的另一主角,他们认为美国不会插手,事实证明他们错了。朝鲜战争伊始,美国就利用中苏不在场之际,强制联合国通过了朝方为侵略者的决议。后又操纵联合国通过决议,同意美国及其他国家组成联合国军进入朝鲜半岛。1950年9月15日,美军率联合国军仁川突袭登陆,19日占领平壤,企图迅速占领朝鲜。并声称“鸭绿江并非是不可逾越的障碍”。多次派飞机侵入中国领空,轰炸丹东、集安、临江地区。危在旦夕的朝方向苏求助,苏因忌惮与美发生冲突,便让其向中求援。此时金日成明白,如无中国相助朝方将面临覆没,立即请求中方出兵援助。同时,苏联也答应向中方提供武器装备和空军支持。毛泽东对此早有预判,朝鲜地处中苏日韩之间,是一重要战略缓冲地,与中国有着唇亡齿寒的密切关系。历史上就已由日本以侵朝为跳板,跨过鸭绿江入侵中国,使东三省沦为殖民地的前鉴。故如朝鲜战事不利中国就必须出兵,同美国这一仗迟早要打,且晚打不如早打,在家里打不如在家门外打。1950年10月5日,中国做出出兵援朝决策。<br>  毛泽东在极不利条件下毅然作出抗美援朝决定,体现了不畏强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非凡胆略。基辛格后来在其书中写到“任何人不会想到,一个刚打完仗还未喘息的国家,一个武器主要靠缴获的军队,居然敢和一支拥有核武器撑腰的现代化军队交手,毛泽东的军事战略眼光确实是超越常人。” <p class="ql-block">  中方做出出兵援朝决策后,周恩来等即到莫斯科就苏承诺援助事宜进行沟通。不料斯大林竟改口以未准备好为由,之前承诺提供空军支援要延迟。当时中国空军初建,基本没有战斗力。陆军装备先进武器稍加训练即可参战,空军则需要经过相当长的严格训练才能逐步形成战斗力。当时世界上能够与美国空军抗衡的只有苏联空军,其他国家则根本没有这个实力。周恩来当即表示如苏方尚不能履行承诺提供空军支持,中方则可随时取消出兵援朝计划。斯大林的顾虑在于苏军一旦参战与美军交手,战争规模即可能失控,其风险将是毁灭性的。经反复权衡,苏方答应苏空军可不以苏军名义参战,同时提供中方大量战斗机,并为中国训练飞行员,帮助他们达到参战水平。</p><p class="ql-block">  1950年10月19日,我首支志愿军部队秘密入朝,苏空军也陆续进驻鸭绿江前线。1950年11月1日,一美军轰炸机编队入侵中国领空,涂着中国志愿军空军标识的苏空军战斗机当即升空拦截。美军飞行员听说中国空军上来了,便想要戏弄下对方,不料发现对方丝毫没有减速的意思,并以高难度的飞行姿势冲到美机编队上方,随即意识到这绝对不是新手。双方初遇都很谨慎,苏空军之前就已命令飞行员非不得已不要与美空军激战,但最终还是击落了两架美机。此战震惊了美军高层,中国空军不可能一夜之间就拥有了与美空军抗衡的实力,唯一可能就是苏空军参战了。这一点苏方不能说,美方也不便说。此时我志愿军配合人民军发起的第一次战役,歼敌15000余,将其从鸭绿江边驱逐到了清川江以南,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此役极大地增进了斯大林的必胜信心,再次增加支援远东苏联空军,不久又把作战半径从鸭绿江上空推进到清川江和大同江一线。</p> <p class="ql-block">  1951年9月20日,真正的志愿军空军正式出现在朝鲜战场,由苏64独立歼击航空军在实战中负责传帮带。重要危险的战斗任务他们承担,在F-86歼击机掩护下的大批轰炸机来袭时,他们冲在前,志愿军空军负责增援。对小股敌机安排志愿军空军上,他们负责掩护。如志愿军空军遭敌机追击,他们负责拦截。气象条件复杂时,则由他们单独执行任务。苏空军的精心呵护帮助,使得新生不久的志愿军空军得以迅速地成长起来。</p><p class="ql-block">  经过一段时间的跟机训炼,见惯了美空军对我地面部队狂轰滥炸的志愿军飞行员与美空军交战的欲望非常强烈。但苏空军不同意志愿军飞行员单独行动,因按规定他们的飞行时间距独立作战的要求相差甚远,更不用说与参加过二战的美空军交手了。与苏空军一起升空,一遭遇美机苏军飞行员就像打了鸡血似的扔下他们就冲。志愿军飞行员担心盲目上去会添乱,并且没有命令不能擅自行动,所以多次上天却一次真正的战斗也没经历过。志愿军空军强烈要求单独出战,得到了空军司令刘亚楼的批准。</p> 图为志愿军空军二级战斗英雄李汉驾驶过的08号米格-15。1951年1月21日,志愿军空4师28大队队长李汉率机升空,迎战轰炸清川江大桥的美制F-84。几个回合就打乱了敌机队形,李汉当机立断从距美机400米处开火,击伤敌机一架,创下了志愿军空军首个战果。中央军委得知首战“开门红”,特通电嘉奖了28大队。 1951年1月29日,28大队再次升空迎战美机,李汉紧紧咬住美3号机,最终成功将其击毁,之后又在大家配合下击伤一架美机,图为大队长李汉战后讲评。<div>  这两次空战首开我志愿军空军击落击伤敌机的记录,中央军委对李汉及28大队进行全军通电嘉奖。1951年10月2日,毛泽东在空4师战报上欣然亲笔嘉勉:“空4师奋勇作战,甚好甚慰!”</div> 空军做为一个高科技兵种,不仅装备昂贵,人员培训也周期长、耗资大,故党和国家对新生的中国空军分外重视。1950年12月,刘亚楼司令员正式下达空军作战命令,由空4师以大队为单位轮番进驻安东进行实战锻炼,并确定从10团开始。此时中国空军能飞喷气式的只有空4师,说再具体点,也就只有10团。之后空军加快组建培训新部队,实行轮番作战,先后出动了10个歼击师和两个轰炸师。提出的作战方针是“积蓄力量,选择时机,集中使用”。<br>  苏军总顾问扎哈罗夫对此大为不解,找到周恩来说:这也太谨慎了,打仗哪能没有牺牲,大不了损失一些飞机和飞行员。周恩来向其解释,不是我们不愿意作出民族牺牲,如果陆军牺牲10万我们可以承受,但空军不行!空军这么点力量损失掉就很难再发展起来。我们的原则是战争中学习战争,目的是越战越强。如果越战越弱,甚至动摇了赖以发展的根本,那是我们不能接受的。毛泽东在空军入朝作战方针报告上批示:“同意,采取稳当的办法为好。”<div>  刘亚楼战术上谨慎,行动上则对空四师这支率先“放飞”的部队寄予厚望。希望他们“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即经充分准备,突然大规模投入作战,取得较大战果。毛泽东为了不给初上战场的空军部队造成太大压力,特指示初次参战“一鸣则已,不必惊人”。</div><div><div> 我党初创时期,就意识到空军这一现代化军兵种的重要作用。1924年,孙中山在国共合作形势推动下,为培养中国革命空军骨干力量创办了广东航空学校。尽管我党初建不久,党的建设和发展都有许多工作要做,但仍投入很大精力支持航校建设,并积极选送党员和进步青年到航校学习。1925年,又派人前往苏联学习航空技术知识。1930年3月,我军首个航空机构,鄂豫皖军委航空局局长,前国民党空军飞行员龙文光,就和1925年我党派往苏联学习航空的常乾坤等人是同学。其政委钱均,也曾到苏联学习过航空。</div><div> 抗美援朝战场上我志愿军空军首创第一个击落击伤敌机记录的李汉,也是早在1940年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在八路军部队被组织选送华北联合大学学习航空。当时刚16岁的李汉很不理解,八路军也没有飞机,学航空有啥用?被政委批评了一顿,八路军现在没有飞机,不等于以后没有。现在不抽人学习,将来有了飞机谁开?赶紧收拾东西报到去!正是我党一向对航空事业的关切和重视,为我人民空军的建立做出了长期而富有成效的准备。 </div></div> 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参战志愿军空军大力发扬“空中拼刺刀”精神,边打边建、边打边练,不畏强敌、奋勇作战。在掩护重要目标安全,保障后方交通线,配合停战谈判和支援地面部队作战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涌现出了一大批功勋卓著的英雄功臣。 志愿军空军一级战斗英雄刘玉堤驾驶过的03号米格-15战斗机。<br> 1951年11月13日,刘玉堤率4架米格-15升空与刚轰炸完我地面目标的美机相遇。刘玉堤怒不可遏地冲了上去,不一会僚机大声提醒他“进海了,进海了!”刘玉堤大喊一声别说话!这句“别说话”,是怕地面指挥所听见。因海上飞行是项专门的科目,对于没有经过海上飞行训练的我飞行员是很危险的,弄不好就会分不清是海还是天。故规定未经过海上飞行训练的我飞行员不得飞向海面。此时的刘玉堤已顾不上许多,一心要揍下这帮飞贼。敌机一看不妙,疾速向下做超低空飞行。一看没想到我机竟随后追了下来,心头不免一紧,在要拉起的瞬间被刘玉堤一炮击落。此时刘玉堤距海面也就二三十米,掉海里也就是一眨眼的事。<br> 刘玉堤拉起战机就看到另一架敌机正从右向左从他的前方飞过,说时迟那时快,刘玉堤在距敌机100多米的地方果断开火,敌机当即凌空爆炸。按规定空中射击距离不能低于600米,这么近的距离开火,他的战机根本来不及脱离,就一头从敌机爆炸的火球里钻了出来,残片把他的机舱盖都击穿了。此时又有6架敌机尾随而来,僚机王昭铭迅速开火,将敌机编队打乱,为他解了围。一阵激战过后僚机突然发现不见了刘玉堤,此时耳机传来返航的命令,僚机带着不安的心情返航了。<br> 刘玉堤不见了僚机,转弯升高3500米寻找战友之际,又发现7架敌机过来。当即咬住最后一架并将其逼进山沟,当其拉起时被他狠狠一炮击落在山坡上。此时又传来地面指挥部返航的命令,刘玉堤飞临清川江上空时,又发现一个准备返航的大敌机群,足足有五六十架之多。此时敌机并没发现他,他完全可以直接返航。此时刘玉堤看了下油表和弹药,紧紧地咬住最后两架敌机,最后还真让他在敌机群里又打下了一架。这让敌机大吃一惊,等他们围了上来的时候,刘玉堤勇猛地从敌机群中一穿而过,在敌机一片慌乱中瞬间退出战区并顺利返航。<div> 短短半小时内接连击落敌机4架,创我志愿军空军单次升空击落敌机最高记录。大有关云长温酒斩华雄之风,被誉为“云中猛虎”。</div> 2015年2月17日,一生心系蓝天的老英雄刘玉堤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离世14小时前他已无法开口说话,向前来探视的原空军司令员马晓天上将,用颤巍巍的手,歪歪斜斜地地写下了:“大力发展轰炸机”几个字。 志愿军空15师中队长孙忠国与8架美F-86搏斗,击落击伤美机各一架后被美机击中,被迫跳伞后右腿严重骨折。他以顽强意志战胜腿伤重上蓝天,并荣立特等功,被誉为“独脚飞将军”。 空15师副大队长江震空战中先后击落4架美F-86,两次荣立一等功。1952年5月8日空战击落一架敌机后,自己的飞机因多处受伤失速进入螺旋。从未接触过改螺旋科目的他沉着应对,终于改出螺旋后不久又被尾追敌机击中,再次进入螺旋。江震顽强应对,再次改出后飞机已剩油无几,他设法将飞机降落在友邻机场。其事迹在部队中传为佳话,获“顽强空中战士”之美誉。 <p class="ql-block">  这是中国从苏联进口的首批飞机中的拉-11活塞式歼击机,1951年11月,志愿军空军图—2型轰炸机群,在拉—11和米格-15歼击机护航掩护下,对朝鲜西海面的大、小和岛实施轰炸。在与前来拦截的美机搏斗中,驾驶拉-11的空2师副大队长王天保击落击伤敌机4架,大队长徐怀堂击落敌机1架,开创了空战史上用活塞式歼击机击落击伤喷气式战斗机的记录。</p> 志愿军空军一级战斗英雄张积慧驾驶过的35号米格-15战斗机。1952年2月10日,在反美空军“绞杀战”中,张积慧一举击毙美军“空中英雄”乔治.阿.戴维斯,并由此引发了美国上下的反战浪潮。 罗沧海,志愿军空三师九团飞行员。1951年11月6日,空战中罗沧海被4架敌机咬住,他的机头中弹,飞行出现螺旋状态,团长命令他紧急跳伞。千钧一发之际罗沧海沉着镇静、勇敢机智,凭着练就的过硬本领,两次改平飞机航向,巧妙地躲开敌机攻击,顺利驾机返回基地。1951年12月3日,罗沧海在空战中击毁一架敌机。正当他朝右反转准备退出战斗时,被敌击中翼刀。两架敌机跟踪而来,同队战机已奉命返航,情况异常危险。他一个人驾驶单机,低空应战动作不便,只得大速度向东北平飞。当飞临慈城上空摆脱敌机时警告灯提示,油不足300公升,且联络中断基地尚远。在此危急时刻他凭着惊人的胆略和高超的技术,采取滑机的非常措施,紧握操纵杆坚持平飞,终于安全着陆。<br> 1951年12月5日,罗沧海所在的空三师集中出动,与美军百余架F-86和F-84混合机群空中大战。罗沧海掩护3号长机进攻时冲到了前方,发现敌4机排着纵梯队迎着太阳左转,罗沧海前进方向正好拦腰封住敌机的去路。罗沧海背对太阳位置有利,紧急关头当机立断迅速做好射击准备。第一架敌机逼近时发现与自己有80米的高度差,便迅速调整高度之时第一架敌机侥幸逃脱。瞬间第二架敌机飞了过来,正进入罗沧海的光环,轻点电钮便将敌机击毁。紧随其后的第三架、第四架敌机虽看到同伙被击落,但想躲避已来不及。罗沧海隐蔽在刺眼的阳光中,猛烈的炮火死咬着敌机,短短一分钟接连击落了3架F-84。此记录至今无人打破,创造了世界空战史上罕见的喷气式飞机射击范例,然后罗沧海驾驶着负伤29处的战鹰凯旋返航。所在部队为罗沧海的这一重大奇迹记特等功,誉为“空中神炮手”,并通令嘉奖。<br> 1954年1月8日,罗沧海在辽宁省抚顺市上空飞行训练中,因飞机失事不幸牺牲,年仅24岁。 1951年9月27日,我空四师大队长邹炎随编队升空首战美机F-86,误入敌机包围圈。此时邹炎紧咬一架敌机不松,没想对方是个老油条,知道米格-15滞空时间短,想耗尽油料我方即会放弃追击,就拼着命往前窜。一直窜到距平壤南50公里,被邹炎一炮打掉。此时我方战机都已返航,就是等不到邹炎。最后邹炎设法驾驶着无动力的战机滑翔回到机场,把米格-15的作战半径延伸至了极限。<br> 1951年10月16日,邹炎率队升空后与三倍于我的美机F-86遭遇。刚打掉一架装死的敌机,就被另一架敌机从后边咬住。邹炎在敌机逼近时迅速打开减速板放慢速度,敌机一下穿到了前面。邹炎抓住时机就开炮,不料敌机一个侧滑躲了过去,并翻转过来又咬住了邹炎的战机尾部。邹炎这下意识到遇住对手了,两架飞机你来我往,上下翻飞。邹炎的身体时而被重重地压在座椅上,时而头部紧紧顶住座舱盖,血液在身体里急速奔涌像要把血管冲破似的,邹炎告诫自己一定要坚持住。两位高手都想一剑封喉,置对方于死地。杀的是天昏地暗,惊心动魄,足足持续了三、四分钟。也许是敌机油料将尽,卖个破绽主动脱离,邹炎也没再去追赶。这是邹炎入朝空战期间搏杀最激烈,最凶险,最难忘的一次战斗。以至老了以后每每想起这次空战,仍感慨万千激动不已。二十年后中美两国关系解冻,中美空军也开始互访。邹炎一直想见见当年那个与他生死相搏的美军飞行员。可惜机缘不到,未能如愿。 焦景文是志愿军空3师9团1大队长王海的僚机,我们所知道的他的事迹,主要是他做为铁杆僚机,空战中就像是一面坚实的“盾牌”,顽强地给长机抵挡敌人的炮火。又象一只坚强的“铁臂”,敌人左来左打,右来右击,保证长机的安全。特别是他能根据空中瞬逝万变的情况,主动协助长机指挥。为全大队取得击落敌机29架,大队长王海击落敌机9架的辉煌战果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有过击落敌机3架的记录,在志愿军空军英雄榜上并不突出,也未曾达到"王牌飞行员"击落敌机5架的标准。但他在美国空军中的名气则比任何一名中国飞行员都响亮,这是缘自他和美军王牌飞行员罗比·雷斯那之间的那场经典空战。<br> 雷斯那是美国空军最著名的王牌飞行员之一,与德国、日本、苏联的顶级飞行员都交过手,可他认为自己一生遇到的最强大对手是中国志愿军飞行员焦景文,美国空军界也把这次空战视为空战史上经典中的经典。<div> 那场空战发生在1952年10月10日,战斗一开始深沉老辣的雷斯那就率先发现了我机,一炮就打掉了焦景文飞机的座舱盖,使其一开始就陷入了绝境。正当雷斯那以为这将是一次轻松的猎杀时,焦景文却突然驾机直扑地面,在目瞪口呆的雷斯那认为不可能的情况下,在离地面不到两米的高度拉起改平。雷斯那虽然也直追下来,但已无法攻击。因为战斗机的机枪有个微微向上的角度,无法对离地两米的目标开火的。两架飞机就在树梢的高度你追我赶,翻滚盘旋,蛇形机动,互相企图寻找射击角度。按雷斯那自己的话,他把"最后一点点的本事都使出来了","完全是凭着直觉"勉强咬住焦景文。为了争取一点点速度上的优势,焦景文竟飞出了一个让雷斯那惊呼"平生所见最疯狂的动作之一",横滚后倒着擦山顶飞过,没有座舱盖的焦景文脑袋离山顶的树梢也只有几英尺。那一刻两机曾机翼挨着机翼贴地飞行,雷斯那有机会看清楚了对手的面孔,因焦景文的氧气罩早被吸走了。雷斯那吃惊的发现对手是个年轻的东方人,他原以为飞行技术这么高超的飞行员一定是苏联人,焦景文则向他示威似的挥了挥拳头。<br> 两人缠斗中飞抵中方机场上空,地面防空炮火即对美机猛烈开火。这时焦景文误以为在防空火力的掩护下已经安全了,便放松警惕准备着陆。没想到狡猾的雷斯那竟然穿透防空火网直扑下来,在焦景文着陆的那一刻打飞了他的半个机翼。但焦景文临危不乱,成功的将飞机迫降在跑道旁的草地上。迫降激起的巨大尘土让雷斯那误以为战机已解体,他的僚机也兴奋的狂叫,"你刚刚干掉了整个共产空军!"。这个幸灾乐祸的家伙返航途中被我地面炮火击落,跳伞身亡。<br> 雷斯那战后对此空战的描述轰动美国空军,但一直不知道对手是谁。几十年后中美空军开始接触后才知道是焦景文,于是焦景文在美国空军界声名大振。</div> 我初建的志愿军空军在朝鲜战场上,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从零起步,迅速地成长壮大起来。先后出动 2457批、26491架次,共击落敌机330架、击伤95架。涌现出三等功以上的功臣8千多名,立集体三等功以上的单位3百多个。其中特等功臣16名,一等功臣68名,内有21人同时获得了英雄或模范光荣称号。王海、刘玉堤、孙生禄、赵宝桐、张积慧、鲁珉为一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 这是航空博物馆展出的抗美援朝期间,志愿军空军产生的英雄模范和特等功臣名单,计25人。实际应为26人,其中一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中少了鲁珉。应是与鲁珉1970年代初期,因参与“九.一三”事件被处理有关。<div><br> 这26名英雄模范和特等功臣中有:<br> 特等功臣16人,其中被授予英雄模范称号的有11人。一等功臣中被授予英雄模范称号的10人;<br> 其中有4人为抗美援朝烈士,1人因1954年1月飞机失事殉职,其余21人;<br> 其余21人中,1959年调民航工作1人,从事地勤工作2人,在空军系统工作的18人;<br> 在空军系统工作的18人中,被授予将军军衔的7人(其中焦景文,未查到授衔记录);1988年之前离休或退役,没有赶上授衔的8人(其中孙忠国誉为“无脚飞将军”,但未查到授衔记录);因1972年9.13事件受处理未授衔1人;1973年任空军副司令,后被解职审查,调地方工作多年又回空军。后以大军区副职离休,说明组织对其1970年代后期解职审查的最终结论是无问题,但未参加授衔1人;另1人是我志愿军空军首个击落击伤敌机,并因此载入史册的李汉未授衔。<br> 在空军系统工作的这批英模功臣,职务基本都在副军职及以上,李汉为正师职,1992年离休,为什么1988年未授衔?据与李汉生前有接触的朋友介绍,应是1960年代后期,已有家室的李汉与某医院一女士有了感情,执意要离婚重娶。这在现在看算不上多大的问题,但在那个年代这问题大了,尤其是发生在著名的抗美援朝英模功臣身上。组织上对此事极为关注,多次对其做工作,希望他能知错而返。不料这位空战英雄不仅战场上作风强悍,情场上也是一往无前不回头。最后组织对他讲,能在个人生活作风这个问题上知错改错,正师提副军,如一意孤行正师也不用干了。我们这位极具个性的老英雄选择了后者,被降为副营,到一个基层机场当了一个负责养奶牛、养鱼,搞副业的副场长。后期被调回北京,对这样一位有影响的老战斗英雄,组织上还是给予了关爱和照顾。</div> 做为朝鲜战场对美空战的主角,前苏联援朝空军承担了大量重要空战、关键时刻,以及复杂气象条件下的作战任务。期间共有10个歼击航空兵师、21个歼击航空兵团、2个轰炸航空兵师又3个大队,共72000人轮番参战。一共进行了1872次空战,击落击伤美军战机1106架,,其中330架是B-29“空中堡垒”战略轰炸机。有22名击落敌机10架以上的飞行员,获得了“苏联英雄”光荣称号。居个人战绩首位的是击落23架敌机的“王牌”飞行员、324歼击师佩佩尔亚耶夫上校。他曾将一架美军最新型喷气式战斗机F-86击伤并迫降,成为苏军在朝鲜战场获得的最珍贵战利品。<div>  朝鲜战争中先后有牺牲了202位苏军飞行员,他们长眠在旅顺苏军烈士陵园,和中朝两国所有的烈士一样永垂不朽!因特殊原因,前苏联援朝空军的辉煌业绩被掩藏40年,一直到1990年代才被披露。但真实历史永远不会被忘却,人们将永远铭记他们曾为世界和平做出的卓绝贡献。</div> 空军是现代立体作战的重要力量,能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大影响。朝鲜战争期间,以苏援朝空军为主,与在实战中迅速成长起来的志愿军空军携手奋战,使猖狂的美空军受到了重创,尤其是对被称作“空中堡垒”的B-29战略轰炸机造成极大威胁。这种装有四个发动机的轰炸机十分昂贵,且每架飞机配有10至12名机组人员,一旦被击落就是机毁人亡,令美方痛心不已。最终逼得美空军在朝鲜西北部的鸭绿江至清川江一线上空,白天禁止使用B-29轰炸机,并一直延续到战争结束,美军将这一地区称为“米格走廊”。“米格走廊”的形成为这一地区的军事交通畅通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作用,并有力地影响了这场战争的最终走向。<br>  综观抗美援朝期间的空中较量,中苏空军不惧强敌,英雄奋战,取得的战绩是辉煌的。但客观地看,受多种因素影响,没有撼动美空军在朝鲜战争上的绝对制空能力。<div> 一是当时的苏联空军除米格-15飞机的性能可以同美国的F-86飞机相匹敌外,其整体实力与美国空军相差很远。不仅飞机和飞行员以及后勤人员的数量大大少于美国,而且在地面导航、无线电干扰、雷达侦察、通讯联络等技术装备方面十分落后,甚至为空勤人员提供的服务和生活条件也远不如美国。</div><div><div><div>  二是在朝鲜境内修筑机场,因美机空袭频繁始终无法完成,中苏入朝参战飞机一直是以中朝边境线中国一侧的机场为基地,志愿军空军的称谓也因此受到影响,内部戏称他们为“抗美援朝不过江的志愿军”。后毛泽东专门为此作出批复,入朝参战空军“应算作志愿军”。</div><div> 机场位置限制了中苏战机的飞行半径,因而无法阻止美空军对朝中、东部的轰炸袭击。战争初期美空军曾越过鸭绿江轰炸中国边境城市,后苏援朝空军进驻对其进行了扼制。随着战争的深入美方惧怕战争规模扩大,除零星袭扰和侦察,一直未敢轰炸中国边境线内的机场基地。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中苏空军在朝鲜战场上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但仍然是非常可贵的,并成为最终取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div></div></div> 战斗机群 图-2飞机是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1940年代设计生产的双发活塞式轻型轰炸机,可载弹3000千克,兼有轰炸机和强击机功能。我国于1950年代引进,是我空军建立初期装备的第一种大规模轰炸机。曾参加抗美援朝,解放江山岛、大小陈岛,西南剿匪,西藏平叛等作战。该架图-2飞机,为国家一级文物。 图-4飞机是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1940年代设计生产的四发活塞式战略轰炸机,可载弹9000千克。1953年中国空军组建了独立4团,接收苏联赠送的12架图-4轰炸机,该机成为了中国的第一种战略轰炸机,为解放军进军西藏和开辟拉萨航线作出了贡献。<br>  这架4134号图-4飞机,是我国改装的投放无人驾驶飞机的母机,为国家一级文物。 伊尔-28飞机是苏联伊留申设计局1940年代末设计生产的第一种双发喷气式轻型轰炸机,可载弹3000千克。这是轰炸机由螺旋桨转向喷气初期的一款机型,中国从1952年开始引进,与图-4飞机配合,多次圆满完成西藏平叛任务。这架10290号伊尔-28,为国家一级文物。 歼-6是1960年代沈飞研制的一型单座双发超音速喷气式战斗机,是根据前苏联米格-19仿制和发展的制空战斗机。1964年首批交付中国空军使用,2010年退出现役。该型飞机具有尺寸小、重量轻、推重比大、爬升率高、俯冲增速快、机动性好、适于近距格斗空战等特点,是解放军空军和海军航空兵装备数量最多、服役时间最长、战果最辉煌的中国产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1964年至1971年,我飞行员驾驶歼-6先后击落包括RF-101A、F-104C、高空无人侦察机、F-4C、RA-3D、A-6A等机型的21架战机,开创了世界空战史上超声速条件下击落敌机的先河,而自己没被击落一架。 图-16轰炸机由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于1950年开始研制,1955年交付使用。该机装有两台AM-3或PД-3M涡喷发动机,为双发高亚音速中程轰炸机。载弹量9000千克,不载普通炸弹时,可挂一枚当量为500万吨的核弹。载弹3吨的航程可达6000公里,续航时间约为7个小时。这款飞机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武器之一,更重要的它是可以执行核打击任务的轰炸机。1959年中国引进该机型,并组建起第一个图-16轰炸机大队。<br>  1964年10月16日,我国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在西北戈壁滩的一座高102.438米的铁塔上成功起爆,此时许多人认为我国爆炸的只是一个原子爆炸装置,并没有解决运载工具问题,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完全拥有核武器国家,没有威慑能力。 <div>  1965年5月14日,我空军某师李源一机组驾驶经西飞改装过的图-16轰炸机(4201号),成功完成了我国原子弹第一次空投任务。1967年6月17日,我空军某师徐克江机组驾驶又经西飞专门改装过的图-16轰炸机(4251)号(见上图,已被航空博物馆收藏),成功执行了我国第一次空投氢弹试爆。当罗布泊上的蘑菇云成功升起的时候,我国终于摆脱了没有核武器的局面,所以这款轰炸机对于我国具有着里程碑的意义。<div>  这两架执行核武器空投试验的功勋轰炸机,后常被列入国产轰-6轰炸机系列型号。实际上这两架飞机最多只能算是图-16的国产型,真正的轰-6轰炸机这个时候还在研制之中。</div></div> 轰-6是我国在1950年代引进的苏联图-16轰炸机基础上,自行研制生产的中型双发喷气式战略轰炸机,是中国空军服役时间最长的机种之一。<br>  1959年2月,中苏签订协议,苏联同意在我国援建工厂仿制图-16轰炸机。提供了两架样机及相关技术资料和原材料,并互派人员进行改装训练。1959年9月,哈飞完成了两架图-16的组装并试飞成功。此项工程稳步推进之时中苏关系破裂,苏方撤回专家并拖欠了60%的技术资料和80项原材料与成品的交付。后因国民经济遭遇困难,此项工程暂停。<div>  1963年,该项工程在西飞恢复,很快就形成了试制能力。先后对原哈飞组装完成的两架图-16飞机进行了改装,并分别参加了我国首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空中投放。1968年,在全国各相关单位的通力协助下,西飞仿制图-16飞机和RD-3M涡喷发动机获得成功。生产的原型机试飞结果表明达到了苏联图纸资料要求,这款飞机也被正式定名为“轰炸-6型”(简称轰-6)。标志着我国已经逐步掌握了大型喷气式飞机的制造技术,整体航空制造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1969年批量投产,主要担任战术战略轰炸、侦察、反舰、巡逻监视等多种任务,是中国空军战略轰炸力量的核心。<br>  这架轰-6(10794号)飞机,是国庆35周年空中受阅梯队轰-6编队的带队长机,为国家一级文物。</div> 强-5是中国1950年代末期,在歼-6(原米格-19)战斗机基础上研制的一型单座双发超音速强击机。这款强-5甲,是1970年我国在强-5基础上研制出来的核弹载机。<br>  1971年12月30日,航空兵5师杨国祥驾驶11264号强-5甲第一次甩投氢弹。到达预定的靶场中心,杨国祥驾驶飞机以仰角45°向上飞的同时按下电钮,接下来就等一朵漂亮的蘑菇云炸开在试验场上。然而意想不到的意外发生了,氢弹并没有顺利脱出。更为严重的是为防止这一情况发生,特别加装的二次、三次应急投掷装置也没有起到任何作用。<div>  此时摆在杨国祥面前的有三个选择,第一是跳伞,但是飞机与氢弹将会继续飞行,甚至会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我国的氢弹实战化进程必然因此停滞数年;第二是牺牲自己,驾机坠毁于沙漠,以免带来二次损害,然而这样做同样会使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毁于一旦;第三是尝试一条前无古人的道路,驾机飞回基地,携带一枚氢弹迫降!为了国家的核事业,杨国祥毅然决定:带氢弹迫降!<br>  宋占元师长立即将这一情况报告给在万里之外守候的周总理,周总理选择相信我们的飞行员,答复同意。他即下令机场除指挥人员外,其余人都进入地下掩体,由他坐镇塔台直接指挥杨国祥迫降。身经百战的杨国祥,准确执行了每一个降落步骤,随着一阵漫长的等待,飞机稳稳地停在了地面上,氢弹安然无恙,创下了这一前无古人的飞行记录。</div><div> 后经科研人员仔细检查,发现了问题是投送装置在飞行过程中产生了形变,因此氢弹无法顺利投出。解决这一问题后,甩投试验继续进行。1972年1月7日,杨国祥驾驶该机再次升空,甩投氢弹试验成功,标志着我国第一颗具有实战意义的氢弹成功引爆!</div> 歼-10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多用途第三代战斗机。具有高可靠性、高生存力和高机动性能,其作战半径大,起降距离短,攻击能力强,综合作战效能达到国际同类战斗机先进水平,曾获得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该机采用了反尾旋伞、弹射救生装备等新技术,创造了世界上三代机一次未摔的记录。它的定型试飞创造了一系列中国航空发展史的记录,是中国航空试飞的重要里程碑,它使中国试飞技术实现了由第二代向第三代的全面跨越。<br>  这架歼-10(1001号),是1998年3月23日首飞时使用的原型机。 DC-8是美国道格拉斯公司1950年代设计生产的四发大型喷气式运输机,是世界民航历史上第一代喷气式客机。这架DC-8(ORBIS)是1994年3月国际奥比斯赠送我国的,为国家一级文物。 伊尔-62是1960年代前苏联伊留申设计局研制的四发远程喷气式客机,最多可乘载186人。我国于1970年代引进该机型,做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专机使用,后移交中国民航用于国内航线。<br>  该架伊尔-62(B-2024号),曾于1974年4月接送邓小平副总理出席联合国大会,为国家一级文物。 一百多年的中国航空史,让人们见识了航空工业所具有的高科技、高风险、高投入特点。最突出的特点是耗资巨大,没钱免谈。以航空发动机为例,研制周期长,资金投入大,是因为它不单是设计制造出来的,更是反复试验出来的,反复试验即近似“烧钱”。航空发动机研制必须借助大量的经验数据,由于航空装备的特殊性,这些数据只能靠自己试验获得。做试验要购买原材料、加工试验件,研制试验设备,研究试验技术,试验过程本身也要消耗大量物资和能源。航空发动机设计制造出来后,还要做大量的试验进行验证,以充分暴露问题。很多试验是研制程序和规范要求必须做的,包括零件试验、部件试验、系统试验、核心机试验、整机试验等等,一级一级往上做,一项不能少。其中整机试验就要做几千小时,甚至上万小时,是真的在“烧”发动机,一台大推力发动机一小时要烧掉十几吨煤油。按照规范一些性能指标,比如疲劳寿命,试验累积不到一定时数,就无法知道达不达标。试验暴露出的问题,改进后还要继续试验。有些试验是破坏性试验,需要破坏零件或整机。如涡轮盘破裂试验,做完就报废,而且一做就是几十个盘,因为要累积数据。再比如民用飞机发动机中的风扇包容试验和鸟撞试验,试验需要损毁整台发动机。这些试验不做又不行,是适航体系、设计体系为了保证飞行安全而规定必须进行的试验。<br>  近些时我国大飞机C919由首飞成功到进入国内运营,关于30多年前运十项目下马的争论仍在继续,认为是当年决策失误造成了中国航空技术能力的停滞和倒退。实质究其根本原因还是缺钱,需要花钱的地方又多,有限的钱就必须要先用在“刀刃”上,运十下马也是迫不得已。在这个问题上,不仅是我们曾捉襟见肘,即使是世界首富美国也同样面临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抉择。在原有机型上改型,是比较经济的做法,我们国家就曾长期地通过改型改进了我们的航空技术装备。如更新平台,重新研制,那个耗资之大不是谁都能承受得了的。美国也不得不通过技术升级的方式,将其“老爷机”B-52轰炸机服役到2050年,或将成为世界上第一种服役百年的飞机。<br>  一般人提起飞入太空的航天器,都会认为要比在大气层内飞行的飞机高精尖的多,实际以航空发动机为核心的航空工业才是科技含量最高的。航天和航空发动机虽然都面临高温、高压、高转速,但航天器是一次性产品,无须考虑使用寿命问题,可通过采取加隔热瓦、发动机做大点等措施,这些难题即可迎刃而解,最后烧掉或不用就是。而航空发动机则要在高温、高压、高转速和高载荷的严酷条件下工作,又要满足推力大、重量轻、可靠性高、安全性好、寿命长、油耗低、噪声小、研制和维护成本低等要求,故难度倍增。如目前民用航空发动机的平均寿命要达到2万多小时,每天飞6小时,可使用10年。故航空发动机的研制科技水平最高,核心技术门槛最严格,涉及理论最高深,整体结构最复杂,是经典力学在工程应用上逼近极限的一门技术。目前世界上能搞火箭、导弹、核弹的国家有很多,能搞飞机的国家也有十几个,但能独立研制航空发动机的国家只有美、俄、英、法。<br>  我国的航空工业起步晚、底子薄,受多种因素影响,很长时间内我们都是一直以仿制和改进国外的航空发动机为主,以至我们的飞机基本都采用的是国外的动力系统。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几代航空人的不懈努力,1984年立项,2002年定型的“昆仑”发动机,使我国成为继美、俄、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够独立研制航空发动机的国家。2020年以来,随着以国产“太行”发动机为基础自行研制的涡扇-20的定型,我国又成为世界第五个能够独立研制大涵道比高性能涡扇发动机的国家。该型发动机不仅填补了我国航空发动机领域的一项重要空白,更是在我国航空发动机发展道路上具有里程碑意义。<div>  尽管在目前世界上能独立研制航空发动机的五个国家中,我们的整体制造水平还相对落后。但随着代际递增,研发周期缩短,技术水平提升,我们的现代化航空强国梦未来可期。</div> 《五月北京行》内容较多,尚在编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