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感知梧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一长假后,我随宽如一行再次开启梧州之旅。朋友听了说:“又又又去梧州啊?”听这连串的“又”,可知我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造访梧州了。</p><p class="ql-block">宽如对梧州的熟悉程度,仅次于她常住的广州。我随她三进梧州,每次来,都由梧州的小老弟吴瑜(昵称:鱼头)担任“金牌精品导游兼司机”。</p><p class="ql-block">因为有这位金牌老弟,使得我们的梧州之旅,比其他旅程收获更丰厚。</p><p class="ql-block">三进梧州的我,越发喜爱这座山清水秀又蕴涵深厚人文的城市。</p><p class="ql-block">鱼头带着我们,穿越苍梧王城、瞻仰“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中山纪念堂”——梧州中山纪念堂、重温红色故事,游览美丽乡村,尝原生态美食、品六堡茶。如此深度游,不仅限于“美景美食伴友情”了。</p><p class="ql-block">梧州历史悠久、人文丰厚,是值得细细品味的地方,我且记将下来——</p><p class="ql-block">▲梧州古称“苍梧”我们在行走中,遇见“苍梧王城旧址”。</p><p class="ql-block">好奇心由此萌生,搜寻资料得知,梧州有两千二百多年历史:公元前206年,赵佗建南越国,自立为南越王。公元前183年,赵佗定都番禺(今广州),封其族弟赵光为苍梧王。赵光获封苍梧王后,看中梧州这块地理位置优越的风水宝地,在此兴建王城,王城取苍梧族之名,称“苍梧王城”,这便是梧州建城之始。</p><p class="ql-block">据清同治《苍梧县志》载:“高后五年,佗以其族赵光为苍梧王,治广信(地)。” 考其旧基,依茶山,傍桂水,大江绕其前。赵宋加筑,始甃以甎,作五门。至明总督建牙(衙)开府。高之广之,雄过百雉,奚翅大都参国之一矣。”</p><p class="ql-block">据1956年勘测,苍梧王城最初只是一个小土城。</p><p class="ql-block">关于苍梧王城,清朝同治版的《苍梧县志》有清晰的描述:“古广信土城也,昔苍梧赵光始居此土。其后汉置郡县交趾刺史因之。考其旧基,依茶山,傍桂水,大江绕其前。赵宋加筑,始甃以甎,作五门。至明总督建牙(衙)开府。高之广之,雄过百雉,奚翅大都参国之一矣。”</p><p class="ql-block">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明宪宗在梧州创设中国史上首个总督府。</p><p class="ql-block">民国10年(1921年)始称梧州市。1927年梧州市政府成立,梧州乃广西最早省辖市。</p><p class="ql-block">儒、释、道文化和民间信俗文化在梧州交融渗透。传统地方剧目有牛娘剧、鹿儿舞、火碗舞、麒麟白马舞、鲤鱼舞、木樨舞和梧州粤剧等。</p><p class="ql-block">▲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中山纪念堂——梧州中山纪念堂</p><p class="ql-block">民国10—11年(1921—1922年),孙中山曾3次到梧州从事革命活动,发表重要演讲,召开军事会议,组织北伐工作。</p><p class="ql-block">孙中山逝世后,梧州人民为纪念他的丰功伟绩,在李济深倡议下,筹建中山纪念堂。于1927年夏动土施工,1929年10月落成,是中国最早建成的中山纪念堂。</p><p class="ql-block">▲爱国民主人士、军事家李济深</p><p class="ql-block">谈到梧州的人和事,李济深先生是必须提及的。</p><p class="ql-block">李济深(原名李济琛,1885年11月6日-1959年10月9日),字任潮,广西苍梧县大坡乡人。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军事家,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要创始人、领导人之一。早年历任粤军第一师师长、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广东省政府主席、国民革命军第八路总指挥等职。1933年联合十九路军蔡廷锴等在福建组织反蒋抗日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抗战爆发后,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一致抗日的号召。新中国成立后,他当选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p><p class="ql-block">1959年在北京病逝,终年74岁。</p><p class="ql-block">李济深故居位于苍梧县大坡镇料神村,李济深出生地。故居为青砖瓦房四合院,兼有中西建筑艺术,院后有苍翠古铁力木林,风景幽雅。</p><p class="ql-block">是国家一级保护文物。</p><p class="ql-block">▲遇见梧州的红色故事</p><p class="ql-block">此行到鱼头位于梧州大同路口的刀莊探店,只见路口牌坊有个显眼的红五星。鱼头告诉我,这里有个红色基地——大同酒店旧址。特地带我前往观看,旧址正在检修,可见老洋楼外有铭牌记载:</p><p class="ql-block">“1925年9月,周恩来同志从广州乘船秘密来到梧州,入住大同酒店。他在这里召集会议,对广西创建党组织和开展革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直接促成了广西第一个地方党组织一-中共梧州支部的诞生。”</p><p class="ql-block">我特此觅览周恩来与梧州这段历史:1924年8月,周恩来结束了法国留学生活后回到广州,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兼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同时他在党内还是中共广东区委常委兼军事运动委员会书记。</p><p class="ql-block">梧州因为紧靠当时革命中心广州,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尤其是1925年7月新桂系统一广西以后,宣布接受孙中山先生的新三民主义,为广西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创造了条件。</p><p class="ql-block">当时负责广东、广西以及闽南、香港、南洋一带工作的广东区委决定,在梧州建立党的地方组织,并由此向广西各地发展。</p><p class="ql-block">1925年9月,周恩来乘船前往梧州,下榻大同酒店,秘密召开会议,建立了广西首个中共党支部,自此,梧州的星星之火传遍八桂大地。</p><p class="ql-block">▲梧州六堡茶 </p><p class="ql-block">说起六堡茶,不仅茶香醇厚,还蕴藉故事。</p><p class="ql-block">六堡茶因原产梧州六堡乡而得名。经杀青、初揉、蒸压、陈化等工序后,其外形茶条壮重,色泽黑褐油润,内质香气陈纯,具有独特槟榔香味。汤色红浓,滋味醇厚滑口。叶底红褐,耐于久藏,且“越陈越好”,故被称为“可以喝的古董”。</p><p class="ql-block">清朝嘉庆年间,六堡茶就以红、浓、陈、醇及独特的槟榔香位列中国24名茶。而与之相生相伴的,则是茶船古道。它初现于明朝,成型于清朝中期。六堡茶经此道出深山、入江河、至广州、经港澳、达南洋。彼时大批华工“下南洋”谋生,却不适应当地潮湿闷热的气候,全靠随身带去的六堡茶得以缓解。故六堡茶又被称为“保命茶”“侨销茶”。</p><p class="ql-block">据《文史春秋》2009年第10期记载:1924年,毛泽东在广州开会,水土不服。李济深送去一种茶,毛泽东喝后精神大振:“这茶真不简单!既能提神醒脑,还有治疗功效!”</p><p class="ql-block">1959年,毛泽东看望李济深时说:“饮茶粤海未能忘!我还要与任潮先生再以此共谋天下大事哩!”</p><p class="ql-block">李济深先生当年给毛爷爷送去的茶,正是六堡茶。</p><p class="ql-block">▲美丽城乡</p><p class="ql-block">都说两广是一家,语言相通,生活习性和饮食非常相近。梧州一河两岸,西江穿城而过。每日晨昏,晨曦、夕阳映得西江波光粼粼,甚为明媚。我总说母亲河就是城市的眼眸,西江这眼眸实在美得很。</p><p class="ql-block">每回到梧州,鱼头都精心安排行程和用餐,做到每顿不重样。我真担心就此宠坏了味蕾,回到广州吃饭会食之无味。朋友听了恨恨地说“你就使劲嘚瑟吧!”</p><p class="ql-block">这回鱼头夫妇全程陪同,带我们行走倒水镇的富万村,还有知青部落。</p><p class="ql-block">穿行悠闲美丽乡村,田畴绿油油,风一吹,如绿浪起伏。正值春耕后,是水稻分蘖期,禾苗青翠挺立,小青蛙在水田里扑通着,还偶有蜂蝶停驻禾尖,随风摇曳,好不惬意。</p><p class="ql-block">走在竹林边的村巷,见一户典型岭南建筑,砖雕彩绘的屋檐,门边新桃、红对联,仿佛还能闻得见墨香,隔着门缝,闻得见烟火味带饭菜香。转头遇见小狗狗,也不认生,任由我们摸摸头捋捋背。竹篱笆前,石几石凳伴石磨,感觉很是亲切,如归吾乡!!</p><p class="ql-block">山水与人文交相辉映的梧州,来过还想再来!我相信,再来一定还会有更新的发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记:</p><p class="ql-block">我和朋友聊起梧州之行的种种美好,朋友说:“我也去了梧州不下三次,但不曾有你这收获,实在羡慕妒忌……不恨。”</p><p class="ql-block">我说:”谁让你没遇见我们那位金牌老弟呢?”</p><p class="ql-block">金牌老弟确实是可记之人。</p><p class="ql-block">记得我首次跟宽如来梧州,见鱼头对宽如和我们如此真挚、熨帖,说:“宽如怎就在人海茫茫中淘得鱼头这个宝?”</p><p class="ql-block">见我问缘起,鱼头细说与宽如初识的往事,如此这般细说十年前的初遇。我听罢惊叹:这真是两颗真挚而纯粹的灵魂碰撞!可遇不可求的友情,无关一丝半毫利益。十年来犹如至亲般的你来我往,我和朋友们也跟着共享这份友情,值得珍而重之!</p><p class="ql-block">鱼头正值中年,在梧州经营一家刀具店,靠微薄盈利养家。他生性善良乐助人,出钱又出力,助养贫困孩儿、做社区义工,颇有社会责任感的小兄弟。</p><p class="ql-block">前不久看到鱼头对这段友情的一段话:“缘份,很微妙很难讲得清。我一个梧州卖菜刀的人,从2015年4月2日到现在,多次陪同广州朋友们来梧州游玩,好多人(包括广州朋友)觉得我费时费力,不求名不求利,还一直都乐此不疲,不知为何。但我知道,我得到的是珍贵的感情!在陪广州朋友畅游梧州时,感到他们是真的开心、幸福,我得到他们对我的友情和信任,这是千金难买的!”</p><p class="ql-block">读这段朴实无华的文字,竟被感动得湿了眼眶。</p><p class="ql-block">感恩缘分让我们遇见!祝福友谊!祝福鱼头夫妇!</p> <p class="ql-block">大同酒店旧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925年9月,周恩来同志从广州乘船秘密来到梧州,入住大同酒店。他在这里召集会议,对广西创建党组织和开展革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直接促成了广西第一个地方党组织一-中共梧州支部的诞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同酒店位于梧州市万秀区大同路35号,于1920年(民国9年)建成,建筑坐北向南,占地面积320平方米,总进深29.2米,总面阔10.74米,砖混结构,共有四进建筑,由正门、前厅、边房、天井、后座组成,正门额题写“大同酒店”楷书。原建筑高四层,其中一层作为中式餐厅、二层作为西式餐厅、三层及四层作为客房,是当时梧州规模较大、装饰高雅的酒店。抗战时期,"大同酒店曾被日机炸毁部分,后将四层改为三层。</p> <p class="ql-block">看到我行李箱上的六堡茶了吧?六堡茶,可真不简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翠竹林荫道,幽香清凉。</p> <p class="ql-block">封开 贺江贺江时西江之流,在这里“掉头”绕了一个弯,号称贺江第一个弯</p> <p class="ql-block">鱼头伉俪情深</p> <p class="ql-block">一户典型岭南建筑,砖雕彩绘的屋檐,门边新桃、红对联,似乎还能闻得见墨香。隔着门缝向里看,烟火味带饭菜香,真亲切。如归吾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