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拾珋的美篇

玉山拾珋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我们的青春岁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写在母校百年华诞前夕</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陈卫民</span></p> <p class="ql-block">  凤江潮涌,石壁花开;弦歌不辍,春华秋实。近日,欣闻母校二中迎来了百年华诞,本人同历届所有校友一样,心情无比激动。在此谨向母校致以最诚挚的祝福,祝愿母校在新的征程中勇攀高峰,再创辉煌!</p><p class="ql-block"> 今借母校百年华诞之机,通过几个片断,回顾一下我们这一届“生不逢时”的学子四年的中学生涯,以此告诫年青一代,不要重走我们过去的路子。要珍惜青春时光,奋发图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01 劳动,我们的必修课</span></p><p class="ql-block"> 我们都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出生的人,小学至高中阶段一共接受了九年教育(小学五年,初中和高中各两年),而这九年几乎完全处在文革十年的动乱时期,尤其是中学那四年(1973年至1977年),在“四人帮”极左路线的影响下,田间地头成为我们学习的第二课堂,农事劳动成为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可以这么说,那个年代,劳动课大约占据了我们三分之一的学习时间。</p><p class="ql-block"> 白石岭和“四霞片”农田基本建设大平整、联饶排涝改溪大会战,每一个大型战役都会留下我们弱小的身影。挖土筑堤,挑沙垒石,一身泥土一身汗,衣服湿透了,手掌磨破了,却好象从来没有一个同学叫苦叫累;每年的农忙时节,我们都要到附近的生产大队参加农业生产,插秧、拔草、施肥、割稻、打谷,每个环节都有我们微薄的贡献;学校开辟了一个学农基地,名叫里和睦农场,距离母校7公里,我们每周至少必须到农场参加一天的劳动,每学期还要轮流一次到那里安营扎寨,劳作一周,或深翻田园,或开渠挖沟,或播种插秧。当年有过一段时间,学校说要学习海南屯昌中学用绿肥种植高产甘蔗,要求同学们从各自家里附近采集树叶,挑往农场。记得我和几位要好的同学,因为采集不够足量的树叶,就只能折断树枝,垫在粪箕底部,上层覆盖着树叶,这样既能瞒天过海又能增加重量,从而每次总能超额完成积肥任务;还有就是下乡“三同”,与农户同住、同吃、同劳动。高中阶段,有一次我们班到渔村公社永盛大队与农户进行为期九天的“三同”,我和另一位同学被安排住进一户大队干部家里。那几天,正好碰上这户人家一位儿子落聘拿定(潮汕方言,即如今的订婚),天天有鱼肉吃。真是大块朵颐,不亦乐乎。在那个年代,能有这样的口福真可谓幸甚至哉,以至于忘却了劳动的艰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02 专业班,我们不知学到了什么</span></p><p class="ql-block"> 1975年9月,我们这一届学子全部升上了高中(通过初中毕业考试)。高一级共设四个专业班:1班、2班为财会专业班,3班、4班为通讯报道专业班。我被安排在高一(4)班,即通讯报道专业班。专业班只开设专业课程,数理化和英语全部删掉。印象中的专业课内容非常模糊,只记得经常深入农村,听贫下中农讲村史、家史,或了解农村的好人好事和优秀人物的先进事迹,学写通讯报道。有一次,我们班到霞东大队参加劳动并附带采访,大队支书为我们介绍了该村妇女主任张“影”燕(“影”,潮汕方言,意为眼睛观看水中太阳光折射时那种刺眼的感觉,读音为潮州音第一声)的先进事迹。晚上回到家里,准备提笔为当天采访的内容写一篇通讯报道的时候,却为这个“影”字该如何写而犯愁,思前想后,心想:这个“影”字该不会是“三点水”加上个“映”字吧?对!没错,于是我当即就写下这个字。第二天上课的时候,我把作业交上去并请教了科任老师,竟然得到了老师的充分肯定,并在同学们面前表扬了我,我那个高兴劲啊,心想,自己能创造文字,真是不得了呀(后来查了查字典,发现压根就没有这个字)。</p><p class="ql-block">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我们学了整整一学年的通讯报道,两个同样专业的班级近百名同学,从来就不曾见过哪一位同学写出一篇象样的文章,或能够发表于报刊和广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03 高考,我们终究过不了这座独木桥</span></p><p class="ql-block">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977年10月21日,国家恢复高考的消息如春风般吹遍了大江南北,唤醒了亿万青年沉睡的梦。而对于我们这些已经在一个多月前就响应党和政府号召、上山下乡并准备扎根农村一辈子的应届高中毕业生来说,更是一个为之振奋的特大喜讯。谁都深知这是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于是乎,大家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补习。那个时候并没有系统规范的复习资料,只得找来一些课本和零星的手抄复习提纲,大家彼此之间进行交流传阅。我也并不例外,每天劳动之余便投入到紧张的备考和学习中去。那个年代,知青场还没有通电,晚上只能用自制的煤油灯进行照明。虽然已经进入冬季,天气稍有些寒意,但蚊虫还是特别多,就只能躲进蚊帐里,借着昏暗的光线看书、做题。大约过了几天,突然接到母校的通知,要求我们应届每个班级成绩比较优秀的前五、六名同学回母校参加高考补习班。之后,我便找了个借口向生产队长请了假,回到了母校。</p><p class="ql-block"> 为期十天的考前补习班结束了,距离高考还剩大约一个月的时间。我兴致勃勃,满怀着期待和希望,重新回到了农场,准备继续利用夜间自行复习。当我踏进场部的时候,第一眼见到的是宣传栏上那张十分醒目的通知,那是场部处罚擅自离岗人员的决定书,上面赫然写着几位受处罚知青的名字和处理结果,我的名字首当其冲,×××,扣大米30斤、工分24工。也就是说,十天时间,竟然扣了我一个月的口粮和工分。</p><p class="ql-block"> 终于熬过了备考复习最难熬的一个多月时间,迎来了高考大决战的时刻。1977年12月11日,恢复高考政策发布后的第一场高考终于拉开序幕了。然而,我们应届高中毕业生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想补回早已荒废的基础知识、顺利考上大学,其难度可想而知。据报载,当年全国共有570万人参加了高考,最终被录取的只有27万人,其中绝大部分是历届毕业生,应届高中毕业生被录取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寥寥无几。我们学校应届四个班一共200人左右,约占70%的人报名参加了高考,最终只有1人被录取。</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结语</span></p><p class="ql-block"> 我们算得上一个特殊的群体,尽管遭逢如此的命运,尽管历史对我们极其不公,我们依然深爱着我们的母校,毕竟我们是在母校的怀抱中成长。感谢岁月,让我们在逆境中学会自信和坚强;致敬母校,我们永远铭记您那份镌刻着责任的荣光!</p><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 2024年5月18日于广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