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来鸟往,爱鸟拍鸟

清风徐来

<p class="ql-block">  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现在大自然中鸟儿是越来越多,尤其是当前正值鸟儿的繁殖期,各种鸟儿相当活跃,求偶、交配、育雏、觅食、喂食,可谓是忙得不亦乐乎。因此,各地一些有经济头脑的人,根据当地的鸟况,因地制宜,刻意营造鸟儿的生存环境,相继搭起了鸟棚,供爱拍鸟的影人拍鸟,并从中收取一定的费用,此乃是双赢。</p><p class="ql-block"> 前不久,我和几位志同道合的影友相约驱车来到龙潭观鸟基地观鸟拍鸟。是日,共拍摄到近二十余种鸟儿,这中间既有我们泰州不常见的品种,也有大家熟知的麻雀。但不管鸟儿的身价贵贱,均将其一一收入美篇中,与诸亲朋好友分享。</p> <div>  一、白胸翡翠</div> 白胸翡翠是翠鸟科翡翠属的鸟类。头、后颈、上背棕赤色;下背、腰、尾上覆羽、尾羽亮蓝色。翼也亮蓝色,但初级飞羽端部黑褐色,中部内羽片为白色,飞时形成一大白斑;中覆羽黑色;小覆羽棕赤色。颏、喉、前胸和胸部中央白色。通常是沿河流和稻田中的沟渠,稀疏丛林,城市花园,鱼塘和海滩狩猎。白胸翡翠常单独活动,多站在水边树木枯枝上或石头上,有时亦站在电线上,常长时间地望着水面,以待猎食。飞行时成直线,速度较快,常边飞边叫,叫声尖锐而响亮。<div> 此鸟是我们此次拍摄的主要目标。 </div> 二、翠鸟(普通翠鸟)<div>  翠鸟属的鸟类,属中型水鸟。翠鸟科共有15种,48个亚种。中国有3种:斑头翠鸟、蓝耳翠鸟和普通翠鸟。最后一种(即普通翠鸟)常见,分布也广。其自额至枕蓝黑色,密杂以翠蓝横斑,背部辉翠蓝色,腹部栗棕色;头顶有浅色横斑;嘴和脚均赤红色。从远处看很象啄木鸟。因背和面部的羽毛翠蓝发亮,因而通称翠鸟。</div> 食物以鱼类为主,兼吃甲壳类和多种水生昆虫。 三、八哥<div>八哥外形大小和家八哥相似,体长23-28cm。通体黑色,前额有长而竖直的羽簇,有如冠状,翅具白色翅斑,飞翔时尤为明显。尾羽和尾下覆羽具白色端斑。嘴乳黄色,脚黄色。<br></div> 四、白鹡鸰<div>  白鹡鸰属小型鸣禽,全长约18厘米,翼展31厘米,体重23克,寿命10年。体羽为黑白二色。栖息于村落、河流、小溪、水塘等附近,在离水较近的耕地、草场等均可见到。经常成对活动或结小群活动。以昆虫为食。觅食时地上行走,或在空中捕食昆虫。飞行时呈波浪式前进,停息时尾部不停上下摆动。</div> 五、白眉姬鹟<div>  白眉姬鹟体长11-14厘米。雄鸟上体大部黑色,眉纹白色,在黑色的头上极为醒目。腰鲜黄色,两翅和尾黑色,翅上具白斑。下体鲜黄色。雌鸟上体大部橄榄绿色。腰鲜黄色,翅上亦具白斑。下体淡黄绿色。</div><div> 食物主要有天牛科、拟天牛科成虫、叩头虫、瓢虫、象甲、金花虫等鞘翅目昆虫。<br></div> 六、白头鹎<div>  白头鹎的额至头顶黑色,两眼上方至后枕白色,形成一白色枕环,腹白色具黄绿色纵纹。性活泼,结群于果树上活动。有时从栖处飞行捕食。白头鹎是长江以南广大地区中常见的一种鸟,多活动于丘陵或平原的树本灌丛中,也见于针叶林里。性活泼、不甚畏人。 杂食性,既食动物性食物,也吃植物性食物。<br></div> 七、大山雀<div> 大山雀中小型鸟类,体长13-15厘米。整个头黑色,头两侧各具一大型白斑。上体蓝灰色,背沾绿色。下体白色,胸、腹有一条宽阔的中央纵纹与颏、喉黑色相连。<br>  大山雀主要以金花虫、金龟子、毒蛾幼虫、蚂蚁、蜂、松毛虫、螽斯等昆虫为食。<br></div> 八、褐柳莺 九、黑脸噪鹛<div> 黑脸噪鹛头顶至后颈褐灰色,额、眼先、眼周、颊、耳羽黑色,形成一条围绕额部至头侧的宽阔黑带,状如戴的一副黑色眼镜,极为醒目。背暗灰褐色至尾上覆羽转为土褐色。颏、喉褐灰色,胸、腹棕白色,尾下覆羽棕黄色。<br>  黑脸噪鹛属杂食性鸟类,但主要以昆主为主,也吃其他无脊椎动物、植物果实、种子和部分农作物。 <br></div> 十、画鹛<div> 画鹛为最常见的鸣禽。鸟的鸣声洪亮,婉转动听,并能仿效多种鸟的叫声。还会学人话,猫狗叫,笛声等各种声音。性机敏好斗。体长约24厘米。<br>  画鹛背羽绿褐色,下体黄褐色,腹部中央灰色,头色较深而有黑斑。具有明显的白色眼圈,向后延伸呈蛾眉状的眉纹,故称画眉。</div><div>常在林下草丛中觅食,以昆虫和植物种子为食。在繁殖季节,雄鸟鸣声更为悦耳,食量加大,多以蝗虫、蝽象、松毛虫、金龟子和蛾类幼虫为食,故为农林益鸟。<br></div> 十一、黄臀鹎<div> 黄臀鹎的额至头顶为黑色,无羽冠或微具短而不明的羽冠。下嘴基部两侧各有一小红斑,耳羽灰褐或棕褐色,上体土褐色或褐色。颏、喉白色,其余下体近白色,胸具灰褐色横带,尾下覆羽鲜黄色。<br>  黄臀鹎善鸣叫,鸣声清脆洪亮。主要以植物果实与种子为食,也吃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但幼鸟几乎全以昆虫为食。<br></div> 十二、灰胸竹鸡<div>  灰胸竹鸡俗名华南竹鹧鸪、泥滑滑、山菌子、竹鹧鸪、普通竹鸡。灰胸竹鸡喙黑色或近褐色,额与眉纹为灰色,头顶与后颈呈嫩橄榄褐色,并有较小的白斑,胸部灰色,呈半环状,下体前部为栗棕色,渐后转为棕黄色,肋具黑褐色斑,跗跖和趾呈黄褐色。上体黄橄榄褐色。眼淡褐色;嘴褐色。雄鸟脚上有距。该物种的原产地在中国。中国南方特有种。<br></div> 十三、栗背短脚鹎<div> 栗背短脚鹎上体栗褐,头顶和羽冠黑色。背栗色、翅和尾暗褐色具白色或灰白色羽缘。颏、喉白色,胸和两胁灰白色,腹中央和尾下覆羽白色。<br>  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地区的次生阔叶林、林缘灌丛和稀树草坡灌丛及地边丛林等生境中。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昆虫等动物性食物,属杂食性。</div> 十四、领雀嘴鹎<div>  领雀嘴鹎俗名羊头公、中国圆嘴布鲁布鲁、绿鹦嘴鹎、青冠雀。其嘴短而粗厚、黄色,额和头顶前部黑色。上体暗橄榄绿色,下体橄榄黄色,尾黄绿色具暗褐色或黑褐色端斑。额基近鼻孔处有一白斑,喉黑色,前颈有一白色颈环。领雀嘴鹎是中国特有鸟类,种群数量较丰富,是山区常见鸟类之一。<br></div> 十五、麻雀<div>  麻雀俗名霍雀、瓦雀、琉雀、家雀、老家贼、只只、嘉宾、照夜、麻谷、南麻雀、禾雀、宾雀,亦叫北国鸟。雌雄同色,显著特征为黑色喉部、白色脸颊上具黑斑、栗色头部。喜群居,种群生命力极强。是中国最常见、分布最广的鸟类。<br></div> 十六、鹊鸲<div>  鹊鸲体长约21厘米,嘴形粗健而直,长度约为头长的一半或比一半略长;尾呈凸尾状,尾与翅几乎等长或较翅稍长;两性羽色相异,雄鸟上体大都黑色;翅具白斑;下体前黑后白。但雌鸟则以灰色或褐色替代雄鸟的黑色部分。鹊鸲性格活泼好动,觅食时常摆尾,不分四季晨昏,在高兴时会在树枝或大厦外墙鸣唱,因此在中国内地有“四喜儿”之称。食物以昆虫为主,兼吃少量草籽和野果。<br></div> 十七、山斑鸠<div>  山斑鸠体长约32厘米,嘴爪平直或稍弯曲,嘴基部柔软,被以蜡膜,嘴端膨大而具角质;颈和脚均较短,胫全被羽。上体的深色扇贝斑纹体羽羽缘棕色,腰灰,尾羽近黑,尾梢浅灰。下体多偏粉色,脚红色。起飞时带有高频“噗噗”声。成对或单独活动,多在开阔农耕区、村庄及房前屋后、寺院周围,或小沟渠附近,取食于地面。食物多为带颗谷类。<br></div> 十八、山鹡鸰<div>  山鹡鸰属小型鸣禽,体长17厘米,上体灰褐,眉纹白;两翼具黑白色的粗显斑纹;下体白色。上喙较细长,先端具缺刻;翅尖长,内侧飞羽(三级飞羽)极长,几与翅尖平齐;尾细长,外侧尾羽具白,腿细长,后趾具长爪,适于在地面行走。停栖时,尾轻轻往两侧摆动,不似其他鹡鸰尾上下摆动。<br></div> 十九、珠颈斑鸠<div>  珠颈斑鸠又名鸪雕、鸪鸟、中斑、花斑鸠、花脖斑鸠、珍珠鸠、斑颈鸠、珠颈鸽、斑甲,是分布在南亚、东南亚地区以及中国南方广大地区的一种常见的斑鸠。<br></div><div> 珠颈斑鸠通常出现于城市、村庄及其周围的开阔原野和林地里,其中在城市公园和道路旁边的树上和地上甚至灯杆电线杆上都很容易见到。</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