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拓展孩子们视野、丰富知识,引导其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榆次区潇河湾小学五年级的同学们,经过两天劳动实践之后,今天开启了丰富多彩的研学之旅。</p> <p class="ql-block">我们出发啦</p><p class="ql-block"> 伴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迈着欢快的步伐,登上了大巴,开启了今天的研学实践活动。</p> <p class="ql-block">与阳光同行,一路欢歌笑语。</p> 第一站研学—鑫炳记 <p class="ql-block"> 走进鑫炳记太谷饼文化园,了解太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参观非遗馆 ,感受非遗文化</p><p class="ql-block"> 太谷非遗博物馆设立“医心遗艺”“太谷味道”“乡风乡韵”“古城拾忆”四大板块,对太谷区10大类100多个非遗项目进行了分类展示。通过图片,文字,实物展示,场景还原,视听播放等多元表现方式,唤醒人们的非遗记忆。</p> <p class="ql-block"> 伴随着激动的心情,来到制作太谷饼的工厂,同学们跃跃欲试,想做出属于自己的太谷饼,了解一系列流程后,争先恐后的开始制作……</p> <p class="ql-block">参观太谷饼制作流水线</p> <p class="ql-block"> 从清咸丰九年起,“鑫炳记”历经百年五代传承,代代恪守晋商诚信之道,不断改革,不断发展,声名远播。太谷饼是山西省传统名吃,因其产于山西省太谷县而得名。这种小吃以其独特的口感和香酥的味道而备受消费者喜爱。它的特点在于其甜而不腻、酥而不碎的口感,以及饼面覆盖的芝麻仁,让人们在品尝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独特的香味和口感。</p> <p class="ql-block"> 一个小小的太谷饼承载着几代人的辛劳和智慧,前辈们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到饼子里,也把信义至上、诚实守信的晋商之魂融入到饼子里,这就是我们要传承和发扬的精神。</p> 研学第二站—伊利牛奶𠂆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解伊利牛奶生产的产品种类,伊利产品线涵盖纯牛奶、乳饮料、雪糕、冰淇淋、奶粉、奶茶粉、酸奶、奶酪等众多品类。</p> <p class="ql-block"> 让同学们走进透明智能化生产车间,了解牛奶的生产、加工、包装的整个过程。</p> 文明就餐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排队取餐,光盘行动,吃得津津有味。</p> 研学第四站—曹家大院 <p class="ql-block"> 曹家大院又名三多堂,为太谷曹家创始人曹三喜所开创。三多取多子,多福,多寿之意。它是明清两代晋商巨富曹氏家族“福”、“禄”、“寿”、“喜”四大宅院中唯一完整保存的一幢“寿”字型宅院,占地10638平方米,已有近400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多寿院</p> <p class="ql-block">多福院</p> <p class="ql-block">多子院</p> <p class="ql-block">珍宝馆</p> <p class="ql-block"> 馆内主要陈列有曹家经商史展,古旧木器家具展,珍宝展,童帽及匾额展,瓷器展以及皮影展。明清家具有一千余件,以“百寿大屏风”为代表。做工考究,寓意深长。“稀世珍宝在故宫,民间珍品三多堂”,馆内国家级一二级文物都是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慈禧太后御赐的“金火车头钟”为馆内的镇馆之宝。馆内还收藏有古童帽一万顶,讲究“帽(貌)美如花,万贯(冠)家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缩影,匾额展一千余块,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手工技艺。</p> <p class="ql-block"> 曹家大院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小博物馆蕴藏着丰富的中国文化,是晋商大院中的一朵奇葩。</p> <p class="ql-block"> 明清山西商人的成功,在于他们有强烈的进取精神、高度的商业诚信和敬业精神、令人感佩同舟共济的群体精神。这种精神也贯穿到晋商的经营意识、组织管理和心智素养之中,可谓晋商之魂。</p> <p class="ql-block"> 研之所见,拓宽视野;研之所闻,丰富知识;研之所感,塑造精神。同学们在这次研学实践活动中身心都得到了很大的历练,他们切身体会了晋中文化的源远流长,增长了知识,开拓了眼界。同时也督促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加努力认真,学习晋商文化精神,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奋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