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剑川县千狮山(满贤林)景区坐落于于剑川县城西1.2公里处,景区内3268只石狮子和高达25米的石狮王,被称为“世界双绝”,为国家4A级景区。2013年5月,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认证千狮山景区为“雕刻石狮最多的景区”,认证景区中的“千狮王”为“最大的石狮”。</p> <p class="ql-block">千狮山有举世瞩目的“十个一千”,即:千台坡,千狮坊,千年古柏,千狮壁,千岁佛,千年神龟,千年古塔,千狮之王,千年古刹,千狮会。</p> <p class="ql-block">要了解中国的狮文化,必须要来千狮山,因为这里雕刻有东汉以来至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9个朝代各种纹络和形态各异的狮子,毫不夸张地说:千狮山就是中国石雕狮子艺术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千台坡也称“长寿坡” ,当地流传:“每天爬爬长寿坡,老来能活九十九”。</p> <p class="ql-block">千狮坊为步入千狮山的第一座石坊,坊前有形态各异、群狮竞秀的迎宾狮。该坊可以说是世界上雕刻狮子最多的石坊,石坊从坊顶、斗拱、瓦当、滴水、雀替、挂枋、抱鼓到基座上,雕有坐狮、立狮、浮雕狮、图案狮等足足一千只狮子。</p> <p class="ql-block">石坊正面题刻有取自草圣王羲之书法的“路入嫏嬛”四字大书。“嫏嬛”是我国古代神话中天皇藏书的地方,就是所谓的仙境,道教把幽静的道观也称为“嫏嬛”。“路入嫏嬛”意即步入千狮坊,就到了仙境。从这儿朝山下俯瞰,正如石坊背面所题刻的“一望云深”,云深之处就是美丽的剑川坝子。</p> <p class="ql-block">千狮山“四个第一”闻名天下:世界上数量最多的石狮群;最大的石狮王;雕刻千头石狮的“千狮壁”,雕刻石狮最多的石牌坊。</p> <p class="ql-block">爬过陡峭的长寿坡,过了千狮坊之后,就步入了平坦的养心路。走在养心路上,也就置身于千狮之中。这些狮子因石而成,因形而生,因势而动,因动而神。有蹲狮、卧狮、立狮、站狮、戏狮。有“身手不凡,狂傲任性”叫“任我行”的,有和谐温顺 “十全十美”的全家狮,有吉祥如意的“三狮开泰”,有喜庆、欢快的“双狮闹麒麟”……路旁、林间、崖上、岩头千姿百态,千狮共舞,栩栩如生,仿佛让你回到人狮共舞、自然和谐的史前时代。</p> <p class="ql-block">剑川本是云南有名的雕刻之乡,木雕石雕,大师巨匠多出自大理剑川,多是雕刻世家祖传手艺,自古以来剑川的木雕、石雕技艺精湛。从海门口遗址出土的各类精美新石器可知,剑川石雕已有5300年历史,明清时期一大批剑川木石工匠曾多次应征入宫参加故宫、圆明园的修建。</p> <p class="ql-block">这些狮子集中了我国自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以来历朝历代各种石狮的艺术造型风格,虽是仿他处之传世经典,经剑川名师之手,却也青出于蓝,让人大饱眼福,击节赞叹。</p> <p class="ql-block">这些石狮,多就地取材,就在山石崖壁上开凿,石狮与山连成一体,自然别具一格。加之山间草木葱郁,石狮青苔满身,落叶飞花,随缘而至,使得这些石狮,更有一番韵味,让人流连忘返,欲罢不能。</p> <p class="ql-block">这些石狮千姿百态,栩栩如生,鬼斧而神工,生动灵现。有的活泼可爱,有的威严庄重,有的三五成群嬉闹打斗,有的夫妻卿卿我我,或母子亲密无间舐犊情深。或跳跃奔走,或巍然不动,或若有所思,或旁若无人,喜怒哀乐,变化多端,风姿万千,神采飞扬。</p> <p class="ql-block">顺着养心路来到迎仙桥,小桥横跨池塘,流水潺潺,池塘边雕刻有活灵活现的饮水母子狮,池塘里沉睡着千年神龟。</p> <p class="ql-block">站在迎仙桥上,正对着的是金刚阙门。那是一块横空出世的巨石,中有洞门,又称“悬空石门”,是千狮山的天然石门。石门天生成洞,流溪从岩后高处飞泻而下,流泉飞瀑,水雾弥漫,恍如隔世。上有剑川知州高为阜的“一窍通灵”题刻,用笔圆浑苍雄,古拙凝重,题刻出人意想,赞叹了金刚门阙奇峭横空的神奇景象。在“一窍通灵”的左上角石壁之上,题写有神采飞扬、超然飘逸的“买闲林” 三个大字及其题跋,题跋说的是:“旧名蟒歇岭不雅驯,易为满贤林无意义,介庵先生(赵藩)改标山名,声谐而义别,山云石书,当别首肯。共和元年秋月,腾冲李根源书并跋。”</p> <p class="ql-block">“悬空石门”,就是《康熙剑川州志》中所记载的“巨石为门,旁镇金刚”之地,是千狮山的天然石门。石门天生成洞,一溪从岩后下泻,喷泉吐玉,称“漱石琴泉”。泉从洞口中涌出,于岩石前聚成一池。池水碧净如玉,清澈见底。路从洞中入,天开一线。古人对此曾有题诗云:“是洞非洞,可云仙洞;有门无门,便是佛门。”金刚亭内塑两金刚,两旁悬挂有赵藩题咏此情此景之绝妙写照的对联:石破天惊,引人入胜;水流花放,小住为佳。</p> <p class="ql-block">延青塔,建于清代康熙九年(1670年),距今已有300多年。为四级方形密檐式石塔,高虽5米,但高耸石上,矗立于天地之间,遗世而独立,默默诉说着历史沧桑与世事变幻。这一石一塔,配置巧绝,既充满雄壮之气,又满怀沧桑,是千狮山景区中一道充满独特人文意味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见到赵朴初先生题字“佛卧崖窟”</p> <p class="ql-block">狮子的形象始于汉朝,金毛狮子作为西域贡品进入中国,随着佛教的传入狮子成为被赋予了神力的灵兽,由于佛教文化的流行和影响,狮子便融入到中国传统文化和信仰文化里,石狮的出现便自然而然。</p> <p class="ql-block">千狮吼贤林</p> <p class="ql-block">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将石狮子视为纳福吉祥之物,汉唐时姿态威猛、元朝时身躯瘦长、明清时体态温顺,在宫殿、寺庙、桥梁、府邸、园林随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千狮山原名莽歇岭,后来称满贤林、买闲林。因山形如蟒蛇歇息状而得名,贤人雅士小住于此,千金难买一日闲。文人的笔墨一挥,一座山便更了名。</p> <p class="ql-block">石狮文化寓意着勇武和吉祥,凝聚着工匠的智慧与心血彰,显着中华民族的雄武气魄,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p> <p class="ql-block">从“憩亭”往东边所看到大石壁上气势宏伟的群狮雕刻,就是千狮山的千狮壁。石壁中间的这个圆形构图,其创意来源于绣球,其中9个狮子头代表东汉以来9个朝代狮子的不同风格,象征狮子在中国发展的历程。</p> <p class="ql-block">雕狮中的“千狮壁”、五代十国狮纹等吸收和运用了中原狮纹原型,采用白族石雕技法,将汉文化与白族文化融为一体,体现了白族人民“兼收并蓄”,开拓务实的和谐、包容、谦和的心态。</p> <p class="ql-block">千狮壁高45米,长41米,状如绣球,岩壁上1000头狮子,千姿百态,活灵活现,“千狮千态”的场景展露无遗,极为壮美。在这里,你惊讶于大自然的巧夺天工,更惊艳于剑川石匠工人的精湛技艺,在一毫一厘和一凿一斧间,时间积淀出了非凡艺术。</p> <p class="ql-block">旅行家徐霞客因“爱其幽静,为息阁中作记半日”在此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康熙剑川州志》记载:“满贤林......中有古刹,香客僧房,构于悬崖之上”。这里说的古刹就是位于千狮山半山腰的贤林禅寺。除了贤林禅寺外,还建有清风阁、五云楼、雷祖庙、赵藩读书楼等等。苍松掩映下古寺幽幽,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看到百年前的僧人在祈福诵经敲钟,你双手合十,闭眼,低头,倾听,历史在低语,时光被暂停。</p> <p class="ql-block">贤林寺西侧巨崖石壁上历代名人的题刻,高镌其上,遒劲雄浑,入石三分,气韵生动,题咏贴切,气势不凡。如李根源的“长剑倚天”,李培林的“龙津胜域”,杨琼的“磊砢英多”,董芳的“两岩竟翠”,何立言的“窟宅神仙”等等,字状其景,景衬其字,字景交融,相生相映,如不是刻有落款,还真以为是神来之笔。</p> <p class="ql-block">最具喜感的龙王</p> <p class="ql-block">千狮山山顶上的狮王,高25米,长15米,宽12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石狮子,人站在狮子嘴巴里都够不头上颚,嘴里都可以容纳十几个人。天上地下,唯此独尊,尽显王者风范。</p> <p class="ql-block">文峰塔是剑川县的标志建筑,始建于明代隆庆元年(1567年),它标志着剑川文化为滇之翘楚,传说 “剑川自从文峰塔建成以后,文风大开,科第接踵而来,出现七进八举、一门三进士,名震滇西,一枝独秀”。</p> <p class="ql-block">文峰塔位于金华山主峰之上,徐霞客当年登临顶峰时,在游记中写道:“始凌金华山顶,于是北眺丽江,西眺兰州(兰坪),东眺鹤庆,南眺大理。”</p> <p class="ql-block">远眺剑湖</p> <p class="ql-block">千狮山最为殊胜的应是悬空古刹“五云楼”,在险峻的石壁上凌空高悬,有大姚李宝书撰联:“云去月来山自悒,松擎岩挂阁如飞”。此联道出了楼阁悬空高耸,如欲飞去的气势。</p> <p class="ql-block">五云楼由三清殿、怡心楼、玄天阁、玉皇阁、五云楼五个亭台楼阁组成,依山附崖凌空而建,虚悬半空的亭台楼阁,为满贤林最雄奇壮观的古建筑群。在石壁对面的观景台上凝神注目,不由感慨剑川人的匠心,他们是如何将“五云楼”建在摩崖间的?当年的石木砖瓦又是怎样搬运?在高原,类似于“五云楼”的悬空阁,悬空寺极少,其建造技术之高,非常人所能为。</p> <p class="ql-block">来到天宽地窄处,待到山高月小时。</p> <p class="ql-block">在冲宵柏之后,有一天然石佛,高约80余米,石佛头部为一独立巨石,重约近百吨,当地人称之为“飞来石”、“抛空石”。“抛空石”不知经历多少地震,仍然屹立如初,为满贤林一绝。赵藩有诗为证:“天未补完,惜奇石抛空,有材如此,云能留住,伴老僧入定,于意云何。”抛空石的顶部有一平台,设有石桌、石蹲,称之为“仙人弈棋”。天然石佛与千年古柏成为满贤林一大奇观,称“千年古柏千岁佛”的景观由此而得名。千年古刹与千年古柏和这里的幽谷、危崖、清溪、奇石、流霞,鸟语花香,暮鼓晨钟,千狮共舞,构成了满贤林的幽、奇、险、绝。</p> <p class="ql-block">贤林禅寺西侧山坡有一棵千年冲霄柏,柏高百丈,拨地冲天,独立崖边,如同一柄长剑直冲天宇,让人感觉剑气冲霄,气度非凡,高古而傲岸。古柏的枝叶伸展自如,疏密有致,参差错落,刚劲挺拔,神韵之致,独木成林,美不胜收。这棵生长在巨石之上巨柏,树干足三人合抱,树高80多米。叫人最为震撼的是这棵巨柏顽强的生命力,因巨柏根部已被砍去三分之二,只剩下三分之一支撑它巨大的身躯。</p> <p class="ql-block">苔藓吮吸着山水的灵气,被日子喂养,被时光编织成绿色的绒衣穿在石狮身上。</p> <p class="ql-block">千狮山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这些栩栩如生的石狮。穿过一片片苍翠的森林,终于抵达了目的地。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撼:数不清的石狮静静地散布在山间,有的端坐于山巅,有的躺卧在林间,有的凝视远方,有的低头沉思,有的守护在古道旁,有的静卧在溪流边。它们或雄壮威严,或憨态可掬,或安详宁静,每一尊石狮都有着不同的姿势和表情,都有其独特的神态和气质,宛如一个个有着丰富情感的生命体。</p> <p class="ql-block">如果说中国的狮文化是一种民俗精神,那石雕狮子便是一种精神外化的实物,是人去物留的生命转换,这狮王、这狮山凝结了众多剑川匠人的辛劳与智慧,他们将自己的生命、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寄寓于石狮身上,才有千狮灵动、灵动永恒的干狮山。</p> <p class="ql-block">千狮山陈列收集了众多老石狮,这些狮子散布在山间,或道两旁,或水塘旁,或栏杆上,可谓是中国石雕狮子艺术的“博物馆”。这些狮子因石而成,因形而生,因势而动,因动而神,有蹲狮、卧狮、立狮、站狮、戏狮,千姿百态,群狮共舞。你不得不要承认,这些石狮子在剑川千狮山上活了,都成了一个个鲜活附有情感的生命体。你伫立,静静凝望着他,心与心开始了交流,你和每一只石狮进行了对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