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存仙寺 丹霞育炳灵 (二)

龙永

(接上篇)<div> 明太祖洪武三年(公元1335年)五月,明左副将邓愈克河州。元陕西行省吐蕃宣慰使姬锁南普降明。十二月,姬锁南普等十三人入京朝贡,明太祖赐锁南普何姓,继续管理河州。洪武四年(1371年),置河州卫,隶属陕西都司西安行都卫。以何锁南普为河州卫指挥同知,令何锁南普子孙世袭其职。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宗喀巴的第四大徒弟绛钦却杰受明成祖之召请,代替年迈的宗喀巴到南京,受到明廷的盛大欢迎。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明成祖封其为“妙觉圆通慈慧普应辅国显教灌顶弘善西天佛子大国师”,并赐印诰,后又加封为“大慈法王”。他多次往来内地,把黄教(格鲁派)传入炳灵寺。到成化初年(1465年),黄教(格鲁派)已发展成为藏传佛教的主要派别,正德十二年(1517年),重建了灵岩寺,当时应该已更名为“炳灵寺”。寺院日趋兴旺,僧侣增至四百多人,炳灵寺也扩展为上寺、下寺、洞寺三个组成部分。建筑层叠,巍峨壮观。在明代二百七十年里炳灵寺再度兴盛,蒙古、四川阿坝、陕西等地的善男信女和香客络绎不绝。《明史纪事本末》卷十中说:河州地区的经济已达到新的繁荣。正如明朝嘉靖年间修的《河州志》记载:河州具有“秦陇以西,繁华称首”的美誉(明嘉靖本《河州志》卷一)。《明太祖实录》卷二四四记载:庄浪、河州、洮州、凉州、临洮等卫,原为荒凉贫瘠的边地,在明太祖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时都变成了米多价贱的富裕地区。此时的炳灵寺也有了新的发展,给我们留下了众多元明时代喇嘛教的书墨壁画,还有在原有壁画的基础上覆盖或重绘了一些原来的画面。明成化年间,在唐代大佛右侧修建了大经堂、睡佛殿、护法堂,在西方顶上修建了文殊院、观音殿、普贤殿、韦陀殿等。在上寺,于明万历末年兴建了卓玛殿,在喜佛洞建立了密宗院。炳灵峡谷又恢复了往日的繁荣。大明第一才子、洪武21年进士、“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的总编谢缙,因违禁入朝吊祭朱元璋,受到弹劾,流放河州。在他谪居河州期间曾游历过炳灵寺,并写下了《冰灵寺》诗一首,诗中写道:“冰灵寺上山如削,柏树龙蟠点翠绿。况有冰桥最奇绝,银虹一道似天梯”。 明•鲍龙也有《冰灵寺》诗一首,他写道:“冰连桥寺称双绝,山共云林接太微。我欲穷离寻胜贤,悬崖谁肯引仙梯?” 明•明忆也有《冰灵崖》诗一首,写道:“春始飞集冰灵崖,青松桂柏甚奇哉。上中下坐七佛洞,千贤万圣观自在。山明水秀菩提路,青山明月朝往来。西竺梵域出哈主,直指学传九莲台。”明末清初的大书法家王了望写过一篇《游灵岩寺记》的游记,在文末缀诗一首:“尝拟谢灵运,惜为气力殊。降心随小路,骇浪虑轻桴。过眼峰堪画,插天阁欲扶。淟然闻土谷,罗拜礼金瞿。”这些诗作反映出当年的炳灵峡谷和寺院危岩高耸、松柏盘崖,山水与共、梵宫巍峨的景象。<div><br></div></div> <h5><font color="#167efb"><i> 大寺沟远景</i></font></h5> <h5><i><font color="#167efb"> 大寺沟远景</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大寺沟远景</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大寺沟远景</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大寺沟远景</font></i></h5> 明崇祯十一年三月十九日下午(1638年)闯王李自成率起义军从四川入洮西,突破槐树关进兵河州,与明将洪承畴部大战于炳灵寺附近的双城、新集,后转战于陇南等地。1644年3月,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同年5月多尔衮率领清军在山海关击败李自成,占领北京后,清顺治帝福临于同年10月在北京第二次即位,从此,大明朝改变为大清朝;炳灵寺地区也就名正言顺成了大清的地盘了。清康、乾二帝更加崇信佛教,作为佛教格鲁派系的黄教在这里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康熙年间将唐代大佛右侧的大经堂改扩成藏式建筑。乾隆年间,在新寺台修建了三间转五三层的宗喀巴殿,在大寺沟口修建了藏式二层时论金刚院和十六尊者堂、护法堂、尊言堂等。炳灵寺 也曾“檐飞雁翅”“波映重阁”。然而,好景不长,在乾隆46年(1781年),这里发生了第一次河湟事变;同治年间(1862-1874年)发生了第二次河湟事变;光绪21年(1895年)发生了第三次河湟事变;民国17年(1928年)发生了第四次河湟事变。这四次巨大的社会动荡,使数千万生灵涂炭,连片的城乡化为灰烬,赤地千里,众多庙宇被毁,炳灵寺附近的卓尼禅定大寺、罗家洞寺都被焚烧殆尽,炳灵寺也未能幸免,大佛寺前的七层遮檐倚岩佛楼被烧毁,很多洞窟和佛像被炸毁,最后就连活佛都逃到青海避难。劫难之后炳灵寺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直至被几乎完全遗忘。<br> 翻开炳灵寺所在永靖县大事记,可以看到1951年,“考古学家冯国瑞先生考察炳灵寺石窟。翌年3月,中共甘肃省委副书记孙作宾与冯国瑞一行考察炳灵寺石窟”。这短短一句话反映出冯国瑞先生对炳灵寺的巨大贡献。据说他多次想考察炳灵寺,但上级都以“地方不靖”、“皮筏过渡不易”而未能成行。直到1951年,冯先生才如愿以偿。1952年馮國瑞先生相繼報導了炳靈寺石窟和麥積山石窟的基本情況,他的報導引起文化部文物局的高度重視。不久由文化部組織中央美術學院、西北軍政委員會文化部、敦煌文物研究所三個單位共同組成炳靈寺石窟考察團。同年9月15日前後考察團的十幾位成員,分別由北京、西安和敦煌到達蘭州。去炳靈寺之前,鄧寶珊省長曾宴請了全體成員。通过这次考察,對於石窟造像的始建年代,初步可以認定開始於北魏 、興盛於唐代,明代又進行過改造,時間跨越一千多年,是佛教藝術的瑰寶。後來發現169窟有建弘年號,把石窟寺的時代又提早了約一百年,这是解放初期文物工作的重大發現。从此之后,炳灵寺又回到了人们的视线之中。<br> 炳灵峡谷在早期主要以神话传说和风景取胜,汉唐之后,逐步转变为以寺院为主。“炳灵寺”的称号最早起源于宋,一直沿用至今。多数研究者认为“炳灵”是藏语“仙巴本郎”的音译,意为“十万弥勒佛洲”,也被译作“本康”, 另外,还有广义的“一个山头一尊佛,十万个山头十万尊佛之意……”。其汉语意义也很美,《说文》中载:“炳,明也。”《尸子》中解释:“天神曰灵”。合起来就是:光明之神。查《辞源》,“炳灵”意为显赫的英灵。《文选》汉班孟坚幽通赋:"系高顼之玄胄兮,氏叶之炳灵"。又晋左太冲《蜀都赋》:"近则江汉炳灵,食载其英"。这两个字在道家也有引用,那便是“炳灵公”,传说中泰山神的第三子,《封神演义》中封黄天化为"炳灵公",为管领方壶、方丈 、蓬莱 三座仙山的正神。可见在儒释道三教中“炳灵”二字都有共同含义--光明,"珪玉埋英气,山河孕炳灵" (唐•温庭筠),故而沿用至今。<br> <h5><i><font color="#167efb"> 大寺沟远景</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大寺沟远景</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大寺沟远景</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大寺沟远景</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大寺沟远景</font></i></h5> <h1><b>二.山水炳灵</b></h1> 今天的炳灵寺石窟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上寺、下寺、洞沟三处佛寺和姊妹峰上的老君洞也称炳灵观组成;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佛道两家的圣地。而炳灵峡谷也就是古时的唐述谷一般人能够进入的只有大寺沟、万佛谷、静宁沟、洞沟、野鸡沟寥寥几条,而且,有些还走不到头。而以前的这里,人们的活动范围要比今天大的多,除了几条直通黄河的大沟,还有很多纵横交错的小沟,有人把它分为五大景区,七十四景点:大寺沟及沿湖景区有塔儿山、水帘洞、卧虎峰、五指山、亥母山、姊妹峰、擎天柱、金刚峰、万笏朝天、西方境、弥勒打坐,童子拜观音,五僧迎舟,赴会听法、送子观音,三个嘴、金钟山、亮子山、海螺山、大象山、藏经山、净瓶山、花果山,上山虎,驼耕田、达摩面壁、一线天、托塔天王等诸峰。静宁沟景区有须弥山、石猴山、飞来峰、盘龙卧虎、女娲补天、盘古开天、镇守边关、双剑峰等。万佛谷景区有元宝山、象鼻山、莲花山、竹笋山、关帝峰、禹王峰、三结义、望天门、骆驼峰、宝壶峰、金鸡独立、劈山救母、一夫当关、高僧坐禅、三娘教子、文成进藏等。杨塔至方寺景区还有龟山、顶天柱、石人峰、鸳鸯洞、等。上述山峰与沟豁少数我能对上号,大多数说不清楚,由于,找不到一张标注全部景点的导游图,而且,大多数支沟荆棘密布,人们已经无法进去了。<br> <h5><i><font color="#167efb"> 大寺沟沟口</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大寺沟的山</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大寺沟的山</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大寺沟的山</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大寺沟沟口</font></i></h5> 如今,通行条件最好的是大寺沟,人们从炳灵寺大门进入,走几步便到了姊妹峰脚下,姊妹峰就屹立在大寺沟沟口。如果,从刘家峡码头乘船,沿炳灵湖溯流而上,看到黄河北岸最俊俏的一座山峰一定是姊妹峰了。它上插云端,下接湖面,宛如两根通天巨柱屹立于天地之间,因此又称作“石柱峰”。它庄严雄伟、高大挺拔,两座石峰并排而列,故而唤作姊妹峰。相传,释迦牟尼佛来炳灵寺传经授法。时间长了,他的母亲摩诃摩耶和姨母波阖波提对他十分想念,在梦里经常看望他,并嘱咐释迦牟尼佛抽出时间,能够回家与她们团聚。为了普度众生,释迦牟尼佛坐在寺沟崖上,一直没有回去。后来,摩诃摩耶和波阖波提听到他精诚佛事、不愿回家的原由,姊妹二人亲自赶来看望。一到大寺沟沟口,看到释迦牟尼佛正闭目禅坐,只好驻足远望。由于凝望的时间过长,她俩的肉体站在沟口上化成了两座石峰。而她二人的魂魄,则跟释迦牟尼佛修行去了。据传,女人出家为僧也就开始于此。如果你站在水帘洞朝姊妹峰方向望去,姊妹峰后还有一座山峰紧紧相连。这座山峰也有一段传说。相传,摩诃摩耶和波阖波提姊妹二人,远道出门看望释迦牟尼,好些日子不见归来。释迦牟尼的父亲“净饭王”首图驮那在皇宫等得着急了,亲自来炳灵寺看个究竟。他走到鲁班滩,隔河望见他的夫人摩诃摩耶和波阖波提站在大寺沟口岿然不动,他急忙渡过黄河,走到二位夫人的后面欲问情景,可他自己也不由自主地站定了。从此,他们就一齐修行,同归佛国,永享佛国僧众们的尊敬。 <h5><i><font color="#167efb"> 姊妹峰的正面</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站在大寺沟看姊妹峰</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站在大寺沟看姊妹峰</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站在大寺沟看姊妹峰</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站在黄河对岸(鲁家滩)看姊妹峰</font></i></h5> 其实,姊妹峰从不同的角度看过去,是完全不同的景色,从大寺沟由里向外看去是亭亭玉立的两姐妹,从黄河上游向下游看去,是挺拔俊秀的三少年,由对岸直观之是通天巨柱,老君殿就悬在半山腰距地60余米处,但这也仅为姊妹峰的1/3至1/4之间。站在山后向前看,龙窝碧波、万笏朝天、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姊妹峰的山顶也是秀丽的石峰林立,漂亮的石拱置于期间,景色绝佳。 <h5><i><font color="#167efb"> 站在黄河上游看姊妹峰呈三峰鼎立状</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唐代大佛</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佛像</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佛像</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佛像</font></i></h5> 从炳灵寺大门进入景区,穿过姊妹峰,左拐走四五百米,便是著名的观音岩。炳灵寺下寺的摩崖造像大都集中在这里,它是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现存窟龛195个,其中石刻造像676身,泥造像102尊,石胎泥塑26身,壁画约900平方米。其中,西秦窟2、龛1,北魏窟9、龛33,北周窟3,隋窟2,唐窟23、龛112,西夏窟1,明窟3、龛5,清龛1。其中建于唐开元十九年(731年)由陇右群牧使兼凉州观察使薄承祧出资,高27米,上半身依山石雕,腰部以下为泥塑的弥勒大佛、也是世界第九大佛就雕塑在这里。其上方左右便是169和172两个特窟,也就是人们口中的天桥洞,有人认为古人所说的“唐述窟”就指这里。根据《青唐录》,唐代大佛像前立有七层佛阁,佛阁之上有栈道连接南北两窟,且建成年代甚早。这一代的楼阁栈道应是毁于十一世纪末宋与西夏之战,有人考证称栈道某些望柱、扶手栏杆,及169窟窟门处的梁柱残木为唐代遗存。根据近代名僧丹巴赞措于五十年代所献清顺治年间绘制的《炳灵寺弥勒圣地图》,到清代时为九层佛阁,阁顶又有两条倒八字型栈道直通169窟和171窟。具有断代意义的 一六九窟“建弘元年题记”就在此地。 <h5><i><font color="#167efb"> 佛像</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佛像</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佛像</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佛像</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佛像</font></i></h5> 从大佛脚下沿游览步道跨过沟通大寺沟两岸的拱形水泥大桥,就到了今天的卧佛院,卧佛像原来位于第16窟,北魏窟。原来的卧佛院已埋入地下15米,释迦涅槃像在1967年修建刘家峡水库时,这尊像当时被认定为明代时期的造像,时代较晚,文物价值不大,再加上为嵌入岩缝中的附岩石雕,剥离搬迁难度太大,决定予以放弃。但是,敦煌文物研究所的霍熙亮等先生本着对文物负责任的精神,经上级部门同意后对其进行考古发掘。他们将佛体表面的泥皮小心翼翼地剥掉了一块,发现了里面还有一层唐代的重塑层,这使他既兴奋又激动。唐代的重塑层底下会不会还有一层重塑层呢?经过仔细考虑,他们又剥掉了一小块唐代的重塑层,果然唐代的这一层也不是原作,在剥离了全部的重塑层之后,一尊秀骨清像,面色沉静,神情和蔼具有浓郁北魏风格的涅槃像展现在人们眼前。专家们经过仔细考察后认为,像这样时代早、形体大、保存完整的北魏涅槃像,全国再无第二尊,上级部门指示必须要把这尊涅槃像保存下来。于是被分九段切割下来。2000年,在敦煌研究院、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河北承德金枋工作室和日本奈良文化财研究所等部门的协作下,完成了涅槃佛的保护修缮,2002年修缮后的涅槃像复原于河对岸的卧佛殿,在新建的卧佛院内展出。 <h5><i><font color="#167efb"> 大寺沟残存的壁画和栈道孔穴,刘家峡水库蓄水后,该处地面抬高近二十米</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观音岩</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大佛像脸部,深色板块为本来面目,浅色部分表面为修复部分</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佛龛</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佛龛</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原十六窟涅槃像</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佛龛</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北魏讲经像,169窟还有非常有名的苦行像,未拍到</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佛龛</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佛龛</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佛龛</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佛龛</font></i></h5> 在卧佛院东侧,有一小沟,可能叫瓦房沟,如今已经长满荆棘,人是进不去了,沿着山沟向沟垴瞭望,你会发现沟垴处的半山腰有一根石柱拔地而起,犹如一根细细的长杆。由于距离太远,我无法估计他的粗细和高度,参考其他山峰,恐怕也在三十米以上,当地村民告诉我那便是擎天柱。他们说,沿着山路前行,到擎天柱向左拐便是炳灵上寺。遗憾的是密集的灌木,连岩羊都走不过去,何况我们是人,只能作罢。 <h5><i><font color="#167efb"> 俯视擎天柱</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俯视擎天柱</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用长焦镜头拍摄的擎天柱</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用长焦镜头拍摄的擎天柱</font></i></h5> 再向沟里行走,就的擅自溜出炳灵寺石窟保护区,当然,被景区工作人员发现会被制止。偷偷溜进大寺沟,是进沟最便捷和省时省力的方式,即大门进,杨塔乡胜利村出。否则,便的从杨塔步行进沟,从炳灵寺石窟偷偷溜出去,但这是逃票行为,为人们所不齿。规矩的安排是分两天游览,从哪里进,就从哪里出,但这样就得多费一天时间,多走一天冤枉路。由此可以看出景区规划和管理上的缺陷,给游人制造了人为的困难。 <h5><i><font color="#167efb"> 野鸡沟口</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大寺沟不知名的山</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大寺沟不知名的山</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大寺沟不知名的山</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大寺沟不知名的山</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大寺沟不知名的山</font></i></h5> 继续向沟脑前行,在石窟群的对面,也就是大寺沟的东侧是卧虎峰,回头向出口眺望,迎面便是从湖面上升起的五指山。五指山惟妙惟肖,卧虎峰雄浑壮观。继续前行左手有一支沟,当地人叫它野鸡沟,现在人们又给它起了个形象的名称--一线天。全国的名山峡谷有很多,一线天也为数不少,但多以高而窄且长称著,而炳灵谷的一线天是另一番景色,虽然也有高而窄的峡谷,但它最具特点的地方是高而宽的地段,峡谷两壁垂直升高二三百米,宽七八米,岩壁呈垂直波浪,纹理流畅,人们称其为脊柱岩。这种形状的岩石我只在这里和炳灵寺的属寺岗沟寺见过。沟的尽头为一处天井,四周悬崖环顾,期间草木葱茏,花开时节,争奇斗艳,犹如巨型花篮。 <h5><i><font color="#167efb"> 野鸡沟的一线天</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一线天</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一线天</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一线天的脊椎岩</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一线天</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一线天</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一线天</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俯视一线天</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俯视一线天</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一线天</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一线天</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一线天</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一线天</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一线天</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一线天的脊椎岩</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一线天</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一线天</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卧虎峰</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卧虎峰局部</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一线天</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一线天的脊椎岩</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一线天的脊椎岩局部</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俯视一线天</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俯视一线天</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卧虎峰</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卧虎峰局部</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大寺沟峡谷</font></i></h5> 继续前行,一座座奇特的山峰从眼前闪过,有的像芦笋、有的像屏风、还有的像这样或那样的动物,变换无常,奇形怪状,难怪古羌人称其为鬼谷。站在高处俯视大寺沟一带,起伏的山峦多为片状,形如一片片的花瓣迎风绽放。继续前行右拐,在距下寺五华里的地方就到了上寺。 <h5><i><font color="#167efb"> 不知名的山</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不知名的山</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不知名的山</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不知名的山</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不知名的山</font></i></h5> 上寺的历史可追朔到隋唐,大佛洞内有4米高的弥勒佛像一尊,神采丰满,形象端庄,为典型的隋代造像风格。然而,上寺最辉煌的时代是元、明时期。元末明初,藏传佛教格鲁派传入炳灵寺。炳灵寺石窟在承袭前代佛教艺术的基础上又融合了藏传佛教艺术。《安多政教史》和炳灵寺藏文物《佛姥出世源流本记》(清•张杨隆珠著)都记载了有关炳灵上寺的一个神秘故事。故事说,从前在炳灵上寺附近有一群修行者,一天,相继丢失了两个滤水器(佛教徒不能喝水中生物,以免杀生,所以要过滤生活用水),正在疑惑之际,看见雪地上有兔子的足迹,他们跟踪印迹来到一处岩洞,在一尊绿色度母像前发现了丢失的滤水器,他们就把度母像迎请到住所供奉。谁知次日早晨,度母像不见了,寻找后发现度母像又奇怪地返回到原地。如此迎请数次,依然如故,只得在原处供奉。喇嘛们认为度母从西天自然飞来,故而称其为 “自然飞来佛”,她居住的岩洞就是今天的卓玛洞。于明万历末年在岩洞外兴建了卓玛殿,成为上寺的正殿。同一时期在喜佛洞还建立了密宗院。此后因战乱频繁,卓玛殿屡毁屡建,清康熙十四年、民国二十六年和1986年都曾重塑卓玛佛像。现存卓玛殿绿度母塑像,高1.32米,头戴宝冠,秀发垂于两肩,面目清秀,手持莲花坐于莲台之上,四层背光中第二层为二十个小度母。度母,藏语亦称“卓玛”,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度母本源记》里说,观世音因感于众生数目巨大,救度困难,忧愁泪下,眼泪滴成莲花,先变成绿度母,随即变成白、红、黄、蓝、金等不同身色的化身,共二十一尊。这二十一尊度母各自对观音立誓,要辅助菩萨救助众生,十方诸佛感于她们的圣迹,称她们为“度母”,即救度一切众生成佛的佛母。成为藏传佛教女性的保护神,或称多罗菩萨。 <h5><i><font color="#167efb"> 鸟瞰大寺沟</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鸟瞰大寺沟</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鸟瞰大寺沟</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鸟瞰大寺沟</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鸟瞰大寺沟</font></i></h5> 又据《安多政教史》记述,当年文成公主进藏过境时曾居住在这里。这一带曾经是炳灵寺香火十分旺盛的佛教活动中心,康熙年间,上寺又修建了藏经楼、文殊殿、观音殿、护法堂、十六尊教堂、尊音神堂等。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敕封上寺嘉杨隆珠活佛为护法禅师呼图克图(即转世活佛),是康熙册封的十八个活佛之一,已传世八代,其传弟子喇嘛十余人现居上寺,并管理着整个寺院。这里现存窟龛13个,大小石雕3身,泥塑造像6身、石胎泥塑1身,壁画约100平方米。最具文物价值的洞窟为上寺1号窟,即卓玛洞,洞高328厘米,宽610厘米,深464厘米,内塑卓玛佛一尊。最早的卓玛殿始建于清康熙年间,黄色琉璃瓦,雄伟壮观,同治时全部烧毁。光绪年间复建,继而于民国十七年焚于战火。民国二十六年地方民众再次修建了藏式平顶卓玛佛殿,60年代被拆除。现存的卓玛殿是1986年在当地群众及善男信女的募化捐资下,采用汉式结构重建,基本恢复了昔日的巍峨雄姿。重修后的卓玛殿面阔三间,进深五间,三间转五,前转后不转,与卓玛洞连在一起。上寺能移动的文物全部保存在这个窟里。其中有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册封的甘珠尔大藏经一部,原106卷,部分在动乱中遗失,现存60余卷,为佛教中的主要经典著作,清康熙年间由骆驼驼运到炳灵寺。唐卡画有绿度母、千手千眼观音、坛城图、文殊菩萨等画卷,制作精美,色泽绚丽,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中绿度母唐卡画是九世班禅赠送给上寺的。 <h5><i><font color="#167efb"> 上寺大佛洞</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大寺沟上寺</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大寺沟上寺绿度母</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上寺大门</font></i></h5> <h5><i><font color="#167efb"> 上寺远眺</font></i></h5> (未完待续)<div><br></div> 本文参考和部分取材于郭友实主编的《炳灵寺史话》和包继红主编的《永靖史话》,特此说明,并一并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