巽游杭州随笔76-西溪湿地·中国湿地博物馆(杭州)

阿傻

<p class="ql-block">今天一早,乘地铁3号线,到东岳站,因湿地博物馆要九点开馆,故多坐一站,“<span style="font-size:18px;">花坞</span>”站下车,经高庄,顺沿山河东行,过莲花滩观鸟区入口,到中国湿地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陆地上各种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或海域过渡地带,无论自然的还是人工的都属于湿地。</p> <p class="ql-block">过寿带浮桥,进入观鸟区。</p> <p class="ql-block">莲花滩观鸟区域拍鸟爱好者</p> <p class="ql-block">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p><p class="ql-block">幽静小径鸟啼鸣,急过茅舍寻鹧鸪。</p> <p class="ql-block">中国湿地博物馆坐落在杭州西溪湿地公园东南角,天目山路403号。</p><p class="ql-block"> 通常也叫西溪湿地博物馆。3号线,东岳地铁站B出口,步行500米即到。</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入口。</p><p class="ql-block">博物馆去年9月13日临时闭馆,今年4月27日重新开馆。为此,需择日入内,一探究竟。</p> <p class="ql-block">入口长廊,鳄鱼、天鹅、海豚、箭鱼造型点缀其中。</p> <p class="ql-block">一楼大厅</p><p class="ql-block"> 天空中群鸟布满天湖一色的空间,飞翔在网格蓝天。</p> <p class="ql-block">一艘渔舟翘头立,船檐栖息众多鸟。</p> <p class="ql-block">船尾站立二麋鹿,周围薄片制莲萍。</p> <p class="ql-block">鹿立船尾,昂头注视。</p> <p class="ql-block">1F:“<span style="font-size:18px;">走进湿地</span>”展厅</p><p class="ql-block">2F:“只此西溪”展厅、专题展厅①</p><p class="ql-block">3F:<span style="font-size:18px;">专题展厅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F:“湿地洞天”展厅</span></p> <p class="ql-block">展厅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可箱式电梯上下,也可沿螺旋钭坡从负一层,一直步行盘延到地上三层展厅。</p> <p class="ql-block">走进湿地</p><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 水,生命之源。水生万物,地球生灵繁衍不息;水泽文明,人类文明润水而兴。水,升于海,降于陆,奔于川,复归于海,如是往复。水在陆,即为湿地。</p><p class="ql-block"> 湿地,或为江,或为湖,或为泽,或为沼,水消水长,吐故纳新,鱼鳖生焉,货财殖焉。周之礼制,设职方氏,将九州的水资源分为泽薮、川、浸三种类型。泽薮(sǒu),为今之湖泊沼泽,可从事渔业;川,为今之江河,宜行舟通航;浸,为今之水渠,有灌溉之利。自古,湿地就融进了人民大众的生产生活。自古,湿地就是自然保护管理的重要一环。</p><p class="ql-block">时至今日,山水林田湖命运一体,气水土生人休戚与共,于家于国于天下,湿地从未如此重要。河清海晏(yàn),国泰民安,我们对湿地有新知,更有新治。沧海桑田,气象万千,唯愿众人共携手,长留湿地在人间。</p><p class="ql-block">薮:水草丛生的湖。</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晏:</span>平静;安闲。</p> <p class="ql-block">川泽交响</p><p class="ql-block">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连接着陆地和海洋,类型多样,功能丰富。</p><p class="ql-block"> 江河湖泽,湿地大千,沧海桑田,风云变幻,自文明诞生,人类就开始对湿地进行观察和认识。渔樵耕读,水调歌头,人类学会了享用富饶的湿地物产,也创造了流长的湿地文化。</p><p class="ql-block">什么是湿地(1)</p><p class="ql-block"> 一丛芦苇,一池荷花,沼泽、池塘……是我们很容易想到的身边湿地。即使生活在城市里,周边的湿地公园也很常见,湿地就是这些么?江湖、海滨、珊瑚是不是湿地?</p><p class="ql-block"> 湿地有着不同的定义。科学研究工作者喜欢采用狭义的定义,比如水、水成土壤、湿地植物等。这样的定义往往只有沼泽、池塘才能列入湿地。但为了最大程度保护湿地,狭义的定义则存在一定局限,因此世界上也有广为接受的广义定义。为了保护全球湿地,1971年2月2日,来自18个国家的代表在伊朗拉姆萨尔共同签看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又称《拉姆萨尔公约》)。《湿地公约》是签署最早的现代多边环境公约,已有170多个缔约国。</p><p class="ql-block">什么是湿地(2)</p><p class="ql-block">《湿地公约》采用了广义的湿地定义,被各缔约国接受。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的、水久或季节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蓄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微成或成水水体、包括低港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城。</p><p class="ql-block">基于《湿地公约》的湿地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观定了中国的湿地定义:“具有显著生态功能的自然或者人工的、常年或者季节性积水地带、水域、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六米的海域,但是水田以及用于养殖的人工水域和滩涂除外。”</p> <p class="ql-block">湿地类型</p><p class="ql-block">根据《湿地公约》的分类系统,湿地分为天然和人工两大类,总计42型,其中天然湿地32型,人工湿地10型。依据湿地特点和传统习惯,中国将湿地划分为滨海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p><p class="ql-block">湿地和人工湿地5大类,34型。</p> <p class="ql-block">时光沃土</p><p class="ql-block"> 作为地球上独特的生态系统,湿地的诞生过程气象万千。它受大气环流、水循环、物质循环与生态过程驱动,在地质、气象、水文、生物、生物地球化学</p><p class="ql-block">等复杂过程的综合作用下形成,同时也在这些循环以及人为活动影响下发生演化。</p> <p class="ql-block">湿地形成机制</p><p class="ql-block"> 湿地由地表水和地下水在内陆和滨海存蓄停留而成,主要在地质、水文等自然机制驱动下形成,同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也形成了大量的湿地。</p><p class="ql-block">自然机制</p><p class="ql-block">·地质过程</p><p class="ql-block">火山、地震以及冰川侵蚀等地质过程改变地形地貌,形成凹陷、裂缝、洼地等,汇水而成湿地。</p><p class="ql-block">冰河消退、融化形成凹洞和洼地;冰河拦阻河流,经常造成冰河湖;冰河冲刷河谷,造成松软的河床沉积物,形成大且深的湖。</p><p class="ql-block">·水文过程</p><p class="ql-block">海岸低地泛滥</p><p class="ql-block">坡度平缓的沙滩、砾滩、泥滩或是港口、沙洲岛及礁石等具有抵御海浪能力之地区以及河或溪流的出海口常常形成湿地。而在某些高纬度地区,因冰河融解,造成海平面上升,也会使内陆湿地渐渐转变为海岸湿地。</p><p class="ql-block">河流的侵蚀与堆积</p><p class="ql-block">河流泛滥平原具有侵蚀与堆积的特性,湿地可能由低坡度且携带大量沉积物的河流所形成。</p><p class="ql-block">·动物活动</p><p class="ql-block">动物会对其栖息环境进行改造,从而改变地貌、景观和水文,形成湿地。如河狸在森林附近常因造坝活动形成内陆小型的湿地,在小型森林湿地的形成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p><p class="ql-block">人为机制</p><p class="ql-block">人类为改善生存环境,增加资源供应,对自然地貌和水体进行改造和干预,形成了不同用途的各种人工湿地。包括防洪、蓄水的水库,种植作物的水田,灌溉或运输的河渠,以及因采矿所挖掘形成塌陷坑洞,或是因道路、河/海堤及其它建筑工程,造成排水不良的区域,也有可能会演变为湿地。</p> <p class="ql-block">万物润泽</p><p class="ql-block">湿地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在维持自然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风护岸、发展科学、传承文化等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湿地还提供了众多生产生活必需的产品和服务,蕴涵着巨大的生产力和社会经济价值,给予人类生存、繁衍、发展过程中最慷慨的馈赠。</p> <p class="ql-block">地球之肾</p><p class="ql-block">湿地具有降解污染和净化水质的强大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肾”。湿地通过沉降、吸附、稀释等物理过程和湿地动植物、微生物的吸收、合成与分解等生物化学过程,将排入湿地的污染物吸收转化。</p> <p class="ql-block">天然“海绵”</p><p class="ql-block"> 湿地具有积水快而排水慢的特点。湿地可以有效地蓄水、调节河川径流、抵抗洪峰、降低洪水流量和速度,减少洪灾造成的财产损失。旱季,通过缓慢释放蓄积的洪水,补充地下水,保障人类饮水、工业农业用水以及其它生态系统用水。</p><p class="ql-block">洪水时→迅速排水;下雨时→吸水;平时→蓄水、净水;干旱时→释水。</p><p class="ql-block">圆图内文字:“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理念:充分利用了湿地的“海绵”功能。雨水花园、湖泊、森林、湿地、绿色屋顶、生物滞留、污水再生利用和透水路面。</p> <p class="ql-block">湿地造陆功能</p><p class="ql-block"> 天然湖泊、河漫滩湿地植被具有减缓水流流速、削弱水流冲力的作用使水中泥沙逐渐沉淀淤积成新的陆地,形成冲积平原。世界上最大的冲积平原就是由亚马逊上游的泥沙冲积而成的亚马逊平原。湄公河三角洲、尼罗河三角洲,我国的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河三角洲等都是在湿地的帮助下逐渐形成的。</p><p class="ql-block">支持生命的繁衍</p><p class="ql-block"> 湿地生态环境多样,为植物提供生长环境,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涧游鱼类的生命通道和温床,全球候鸟迁徒路途上的驿站。从全球看,有东、西太平洋迁飞区、东亚-澳大利亚迁飞区、大平洋(密西西比、大西洋)-美洲迁飞区、黑海-地中海迁飞区、东非-西亚迁飞区、中亚迁飞区。</p> <p class="ql-block">淡水</p><p class="ql-block"> 湿地是大自然中巨大的贮水库。供人类利用的可再生淡水,主要来源于湖泊、江河、沼泽以及地下浅表蓄水层等各种类型的湿地。据统计,我国可利用淡水资源总量的96%都来自于湿地。</p><p class="ql-block"> 西溪湿地水源主要源於钱塘江经西溪河而下,南、北二湖蓄水。当然有一部份淡水来自西部群山渗流的地下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国北方的</span>鱼皮部落</p><p class="ql-block"> 居住在中国东北三江平原湿地的赫哲族是北方唯一以渔猎为生的少数民族。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丰富的淡水鱼给赫哲族人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鱼皮也成为赫哲族日常生活中的必需材料。赫哲人以鱼皮为衣、用鱼皮作画、成为名副其实的“鱼皮部落”。</p> <p class="ql-block">赫哲族人穿着鱼皮衣、鱼皮鞋、帽。</p> <p class="ql-block">鱼皮靴子。</p> <p class="ql-block">大马哈鱼,鱼皮作画。</p> <p class="ql-block">斑斓水韵</p><p class="ql-block">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林林总总,洋洋大观。据联合国环境署世界保护监测中心的估测,全球湿地面积约为128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陆地面积的8.7%,占地球表面积的2.5%。从奔流激荡的江河,到水草繁茂的沼泽,从澄澈明净的</p><p class="ql-block">湖泊,到惊涛拍岸的滨海,湿地与丰富的生物资源相映成彰,构成独特的自然景观。</p> <p class="ql-block">亚洲(中国除外)湿地分布</p><p class="ql-block">最西面,死海</p><p class="ql-block">北面,西佰利亚沼泽</p><p class="ql-block">贝加尔湖</p><p class="ql-block">南面,斯里兰卡水塘系统</p><p class="ql-block">洞里萨湖</p><p class="ql-block">苏门答腊泥灰森林</p> <p class="ql-block">欧洲湿地分布:</p><p class="ql-block">北面,瓦登海</p><p class="ql-block">波罗的海</p><p class="ql-block">中部,莱茵河</p><p class="ql-block">阿尔卑斯湖群</p><p class="ql-block">多瑙河</p><p class="ql-block">南面,地中海</p> <p class="ql-block">非洲湿地分布</p><p class="ql-block">由北向南,尼罗河是一条流经非洲东部与北部的河流,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p><p class="ql-block">刚果河</p><p class="ql-block">维多利亚湖</p><p class="ql-block">赞比亚河维多利亚瀑布</p> <p class="ql-block">大洋洲湿地分布</p><p class="ql-block">东北面,大堡礁,是世界最大最长的珊瑚礁群,位于南半球,它纵贯于澳大利亚的东北沿海昆士兰州。</p><p class="ql-block">南面,墨累-达令河是澳大利亚主要河流,也是澳大利亚一条唯一发育完整的水系,它发源于澳大利亚东南部,注入印度洋。</p> <p class="ql-block">南美洲湿地分布</p><p class="ql-block">北,亚马逊河:地球上流量最大河流,大西洋出海口160公里海域变为淡水。亚马孙河流经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玻利维亚和巴西等国。</p><p class="ql-block">中部,潘塔讷尔湿地:世上最大的湿地,位于南美洲巴西马托格罗索州及南马托格罗索州之间,湿地部分在玻利维亚及巴拉圭境内。</p> <p class="ql-block">北美洲湿地分布</p><p class="ql-block">西北:班夫国家公园:班夫国家公园建于1885年,位于落基山脉北段加拿大阿尔伯塔省。</p><p class="ql-block">中东部,五大湖: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素有“北美地中海”之称。在加拿大和美国交界处。有五大淡水湖,它们按大小分别为苏必利尔湖、休伦湖、密歇根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p><p class="ql-block">密西西比河:是美国最大的河流,同时也是北美洲最长的河流,是世界第四长河。</p><p class="ql-block">南部,大沼泽:大沼泽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佛罗里达州南部尖角位置,是美国本土上最大的亚热带野生动物保护地。</p><p class="ql-block">墨西哥湾:大西洋深入北美大陆东南部的海湾。绝大部分为美国和墨西哥领土所环抱,海岸线长达4828千米,古巴岛居湾口中部。</p> <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 西溪湿地位于杭州市区西部,地处亚热带季风气线区北缘,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这里四季分明,雨量充须,生物资源丰富,自然景观清潮,文化积淀深厚,是中国第一个集城市湿地、衣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2009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p><p class="ql-block"> 西溪湿地历史悠久,人文答萃,是杭州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之一,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清吴本泰《西溪楚隐志》赞美西溪湿地“可庵、可庐、可稻、可蔬、可舟、可梁、可濯、可湘”。千百年来,西溪以其清雅的自然风光、厚重的人文景观和浓郁的民俗风情,构成了杭城一道独特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文化湿地(第一单元)</p><p class="ql-block">留下·世外人</p><p class="ql-block">“虽无弱水三千里,不是仙人不到来”。</p><p class="ql-block"> 西溪自古就是适宜隐逸的风景幽绝之地,被历代文人视为人间净土、世外桃源,“欲寻深溪盘谷,可以避世如桃源、菊水者,当以西溪为最”。公元1129年,宋高宗“西溪且留下”的感叹,让西溪从此有了皇家文脉的玺印。千百年来,来来往往的文人雅士,或结庐隐居,或探幽小住,都为西溪冷雅清幽的景致所折服,他们以自己的情怀和生平传奇共同创造了源远流长的西溪文化。</p> <p class="ql-block">史前源起 </p><p class="ql-block"> 西溪文明可追溯至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 ,是杭州地理文明最早的发挥地之一 。巨泊南漳湖,受水减少,伏而为滩,为西溪的发展奠定基础,翻开西溪历史文化发展的关键一页。</p><p class="ql-block">汉晋形成 </p><p class="ql-block"> 东汉陈浑开南海,引苕溪水折北后,二巨泊 南漳湖受水减少“洪而为滩、为西溪的发 展奠定基础?翻开西溪历史文化发展的关 唐宋发展唐宋发展 </p><p class="ql-block"> 唐代“ 西溪”之名出现“始有西溪市”。宋代,西溪由原生湿地逐渐演变为次生湿地, 农田 、魚塘、塘基、洲渚、 溪流系统渐而形成,市鎮商貿日益繁华。</p><p class="ql-block">明清鼎盛 </p><p class="ql-block"> 明清时期,农耕业、渔业成为主要产业,自然村落出现。文人别业,寺庙庵堂偏布河渚 汀洲,西溪进入全盛时期。</p> <p class="ql-block">《重修西溪厲樊榭先生祠堂记》碑</p><p class="ql-block">杭州马叙倫撰、龙游余绍宋书、杭城王禔篆额。</p><p class="ql-block">马叙伦(1885年4月27日-1970年5月4日),字彝初,号石翁、寒香,浙江杭县(今余杭)人,是中国民主促进会的主要创始人和首位中央主席。</p><p class="ql-block">曾任政协第四届副主席。</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余绍宋</span>(1882年一1949年),浙江龙游人,生于浙江衢州。日本法政大学毕业。为近代著名史学家、鉴赏家、书画家和法学家。原北京美术学校校长。</p><p class="ql-block">王禔(王<span style="font-size:18px;">福庵</span>)(1880年~1960年),寿祺,字维季,号福庵。浙江杭州人。现代书法篆刻家,“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p> <p class="ql-block">高庄</p><p class="ql-block">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 南巡至杭州,驾临高士奇西溪山庄,并御赐“竹窗”匾额和《西溪》诗。从此,西溪山庄名声远扬。</p> <p class="ql-block">竹窗</p><p class="ql-block"> 康熙南巡时,见此处周围风景秀丽、竹篁深秀、翠绿映窗,遂欣然手书“竹窗”二字赐给高士奇,因此得名。小楼上康熙曾留诗一首,名为《题西溪山庄》:“花源路几重,柴桑出沃土。烟翠竹窗幽,雪香梅苔古。”是高庄内最核心的景点。</p><p class="ql-block"> 竹窗楼篆书门联:</p><p class="ql-block">春水放轻舟,御临此宅;</p><p class="ql-block">花阴开小径,君到斯庄。</p> <p class="ql-block">西溪与水浒</p><p class="ql-block">一部《水浒传》,半部见杭州,三分在西溪。</p><p class="ql-block"> 宋元时期,杭州民间说唱的水浒故事,最终经钱塘施耐庵整理后成为如今家喻户晓的《水浒传》。施耐庵在撰书的过程中,与西溪结下不解之缘。书中的地理地名、山川形胜、物产民俗、方言土语,处处可见杭州和西溪的光影。</p><p class="ql-block">《水浒传》第九十四回,描写宋江的指挥总部驻于西溪地区东北方皋亭山,“作三路夹攻杭州”,其中一路是“水军头领正偏将,从北新桥取古塘,截西路,打靠湖城门”。这“古塘”即今天的古荡,属西溪地区。“直到古塘深山去处探路”,这里的“古塘深山”,指西溪地区的连绵山峰,“直过桃源岭西山深处”“山北面西溪山口”等的描写,实际都指西溪。</p><p class="ql-block"> 水浒的英雄梦,流的是西溪众多义士的热血,水浒的忠义之风,至今仍在西溪一带流传不衰。</p> <p class="ql-block">名门望族</p><p class="ql-block"> 西溪湿地不仅以其独特的自然美景享</p><p class="ql-block">誉世界,更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众多名门望族。这些家族在西溪的滋养下,以崇文重教、耕读传家为传统,代有才人,久盛不衰,在政治、文学、艺术、科技等领域都取得了卓越成就,在造就西溪文化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沈氏家族 文风卓盛</p><p class="ql-block"> 在西溪众多望族中,沈氏家族以文化独显于天下。被世人尊称为“沈氏三先</p><p class="ql-block">生”的沈括、沈遘、沈辽,皆集官员、学者、文人于一身。沈括以经世致用为抱负,所著《梦溪笔谈》一书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从侄沈遘以儒为宗,沈辽则志向超然。三人著作合刊本,名《沈氏三先生文集》。</p><p class="ql-block"> 沈氏祖籍吴兴,自晚唐五代起,沈括的曾祖已迁居钱塘县龙居原一带,杭州西溪地区,故有“钱塘望族沈氏”之称。沈氏家族人物逝后,多葬于西溪湿地周边之法华山、桃源岭以及西湖周边虎跑山等地,以西溪湿地一带居多。</p> <p class="ql-block">蒋氏家族 德仁义信</p><p class="ql-block"> 宋代乡贤蒋崇仁是西溪蒋村的始祖。蒋氏三兄弟崇仁、崇义、崇信以“喜赈施、做善事”出名。南宋建炎年间,金邦侵犯中原,兵临杭城,蒋氏三兄弟助国献粮给饥民,百姓好评。后每年囤谷数千石,逢岁歉则以初价来之。不涨价。蒋崇仁殁时嘱二弟言:“须存仁心、力行好事。”蒋氏家族创立的“敬天地、报国家、孝父母、亲兄弟、和夫妻”十五字家训历久弥新,“德仁义信”蒋公风骨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洪氏家族 诗礼簪缨</p><p class="ql-block">洪氏家族,是西溪湿地历史上最有名望的家族,集政治显耀与文化书香于一门,从宋代的洪皓开始,迁居西溪,并在此繁衍发展。洪氏家族历经宋、明、清三代,八百年书香绵延,人才辈出,或为朝廷重臣、或为文化巨子,且大多政学兼治、文武兼备,在政治、军事、外交、新史学、金石学、钱币学、志怪小说等领域都取得了后人难以超越的成就,尤其在宋期两代最为鼎盛,旧时洪氏宗祠内有“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纪祖孙太保五尚书”的楹联为证,其中南宋的洪皓和洪适、洪遵、洪迈父子,明代的洪钟、洪提、洪瞻祖祖孙,堪称杰出代表。</p><p class="ql-block"> 洪氏家族是宋、明、清时期著名的“钱塘望族”,南宋时计有洪皓、洪适、洪遵、洪迈父子一品宰相级官4位,明代计有洪钟等一品宰相级官4位、二品尚书级官3位,清代则有大戏曲家洪昇等。</p><p class="ql-block">簪缨:1.指为官的人,多指高官显贵。 2.古代官吏的冠饰,旧时借指官宦显贵。</p> <p class="ql-block">丁氏家族 藏书万卷</p><p class="ql-block"> 晚清西溪杰出的文化世家丁氏家族,在杭州既办实业,又乐善好施,还富于藏书。丁氏兄弟祖父丁国典喜读书吟咏,曾尽家资购书八千卷,在杭州梅东巷建藏书,题名为“八千卷楼”。其父丁英亦“于书无不读”,陆续通过购、抄,又得藏书万卷。清代中期,丁申、丁丙两兄弟曾在风木庵抢救《四库全书》,一时传为佳话。丁氏兄弟于藏书之外,还数十年抄书、刻书、编书,并且慷慨地将家中珍藏之书用于文化公益事业,为中国保存和发展文化事业作出卓著贡献。</p> <p class="ql-block">农耕湿地(第二单元)</p><p class="ql-block">栖居荻芦下</p><p class="ql-block"> “芦锥几顷界为田,一曲溪流一曲烟。”西溪水道如巷、河汊如网,牵连着鳞次栉比的鱼塘。“茂林掩映,碧水潆洄,粼光千顷,朝暮云变”不仅是西溪湿地特有的景致,也是西溪世代百姓生活的基田。在这个古老的水乡泽国里,西溪先民亦渔亦耕,薪火相传,延续着那份根植于泥土的简朴气息,传递着祖辈恪守的美好精神。</p> <p class="ql-block">水乡风韵</p><p class="ql-block"> 西溪民风淳厚质朴,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先民们富有开拓精神的生活经验和智慧结晶,汇聚为西溪民俗文化的深厚积淀,折射着西溪的历史变迁和人事沧桑,记载着西溪民众对生活的热爱和美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英杰豪气</p><p class="ql-block"> 十八般武艺西溪尚武古已有之。为了看家护院、抵御盗贼,当地乡邻们习武成风,世代相传。明代正德年间,刑部尚书洪钟告老还乡,把自己带兵征战的各种兵器的使用方法传授给乡亲们,并结合当地日常使用的农具,改制成独特的木质兵器,编成108种套路,传授乡人习练,通称“十八般武艺”。</p><p class="ql-block">船拳</p><p class="ql-block"> 西溪人不仅在陆地上,而且在船上习武,称为“船拳”。明代钱塘人施耐庵写就《水浒传》时,很多武术套路脱胎于此。西溪武术曾在西博会、休博会、国际传统武术大会等重大活动中技惊四座。</p> <p class="ql-block">西溪人家</p> <p class="ql-block">西溪的水造就了“荡、漾、堤、塘、</p><p class="ql-block">岛”的丰富景观,构筑了“水在村中、村在水中”的别样景致。秀美的水乡风光、恬静的人居环境以及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俨然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梨园余音</p><p class="ql-block"> 西溪的戏曲资源古老丰富,昆曲、哑目连……尤其是越剧,与西溪有着不解的文化之缘。西溪蒋村陈万元古宅被证实为中国越剧北派艺人首次试演地。从落地唱书到小歌班,从余杭塘河进大上海,西溪为越剧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浙江越剧发展史上添上了浓重墨彩的一笔。</p> <p class="ql-block">龙舟竞渡</p><p class="ql-block"> 杭州的龙舟胜会根植于西溪湿地。据说西溪湿地划龙舟始于唐代,盛于南宋,再到乾藏皇帝下江南时被御封为“龙舟胜会”。</p><p class="ql-block"> 西溪湿地龙舟有多种形式,如“满天装”、“半天装”、“赤膊”龙舟等,划法多种多样,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每年端午节、西溪湿地十里八乡民众齐聚于深潭口,锣鼓喧天,龙舟竞渡,寄托人们祛灾驱疫,生活安康的美好心愿。当地有“划龙船体强庆丰年,观龙舟吉利保平安。”的民谣,可见人们</p><p class="ql-block">对赛龙舟的喜欢。</p> <p class="ql-block">龙头、旂旗、擂鼓。</p> <p class="ql-block">四时节庆</p><p class="ql-block"> 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西溪湿地积累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形成了诸多雅俗共赏的风俗节日。自2005年开园以来,西溪湿地通过挖掘节日文化内涵并赋予时代内容,将旅游与传统节庆活动相结合。每年固定举办探梅节、花朝节、龙舟文化节、火柿节、听芦节、干塘节等各具特色的节庆活动,扩大了西溪的知名度,提高了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影响力,也有效提升了杭州城市旅游品牌的美誉度。</p><p class="ql-block">2/3月探梅节</p><p class="ql-block"> 探梅节是西溪湿地每年的开春大戏,新年闹春,曲水寻梅,动静皆宜。西溪湿地内现有梅花近2万株,梅林300余亩,种类繁多。河道沿岸水域曲折,西溪梅枝亦苍劲嶙峋,因而形成了西溪特有的赏梅方式——水上探梅。</p> <p class="ql-block">4/5月 花朝节</p><p class="ql-block"> 花朝节是我国江南地区的传统节日,又称花神节,或称百花生日。此节日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盛于南宋。西溪花朝节以西溪湿地为核心载体,以花为媒,展示西溪深刻的文化</p><p class="ql-block">内涵和独特的生态景观。</p><p class="ql-block">6/7月龙舟文化节</p><p class="ql-block"> 西溪龙舟赛始于唐代,盛于南宋,清乾隆皇帝御封其为“龙舟胜会”。西溪龙舟有多种形式,且划法多种多样,不赛速度赛表演,颇有花样划龙舟的意味,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西溪端午赛龙舟,已从当地风靡的习俗, 逐渐成为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品牌效应的传统赛事。</p> <p class="ql-block">9 /10<span style="font-size:18px;">月火柿节 </span></p><p class="ql-block"> 西溪地区柿子种植历史悠久,自古以来久负盛名。每年的九、十月份,西溪一带居民都会组织一次庞大而隆重的摘柿活动。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建成后,以此风俗为基础,集合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创意文化等品牌特色,打造了一个全新的节日——火柿节。</p><p class="ql-block">11/12月听芦节</p><p class="ql-block"> 西溪秋雪庵周边有将近360亩芦田,以花序蓬松洁白的荻为主要观赏品种。每当秋意渐浓,芦花随风起舞,如沐飞雪,西溪十景之一的“秋芦飞雪”便因此得名。每年芦花盛开的季节,便是西溪听芦节,到西溪摇船赏芦,最能体会“一曲溪流一曲烟”的湿地特色。</p><p class="ql-block">11/ 12月干塘节</p><p class="ql-block"> 干塘节是西溪渔民欢庆丰收的日子。“干塘”就是把鱼塘的水放干,清淤以备来年养鱼。抽水干塘时,周边的村民还会不约而同地来“蹭塘儿”。除留下第二年的种鱼外,剩下的鱼还会现杀现烧,做成“鱼汤饭”。西溪干塘节自2010年首次推出后,现已成为一个集捕捉、餐饮、表演、互动体验、生产活动为一体的新兴节日。</p> <p class="ql-block">柿柿如意</p> <p class="ql-block">西溪湿地传统渔事工具</p> <p class="ql-block">传统渔事工具</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渔具渔法是渔民智慧的结晶。西溪的渔具大体可以分为渔网和钓具, </span>还有其他一些特殊的捕鱼工具,如虾笼、排筒、鱼罩、鱼枪, 以及一些特殊的捕捞方式,如敲梆捞鱼、棉球钓虾、干塘捕鱼、鸬鹚捕鱼。</p> <p class="ql-block">渔夫之旅</p> <p class="ql-block">衣冠简朴古风存</p><p class="ql-block"> 衣食住行,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婚丧嫁娶,更是与寻常百姓息息相关的重要仪礼。生活是简单、朴素而琐碎的,但在生活的点滴中,西溪百姓倾注了他们的智慧,演绎出属于自己的精彩。</p> <p class="ql-block">西溪百姓日常用品展示</p><p class="ql-block">铜火熜、竹椅、条凳、秤、竹篾容器、对襟棉袄、算盘、八仙桌、瓦罐、烛台、灶台。</p> <p class="ql-block">自鸣钟、竹蔑盘、蓑衣、算盘。</p> <p class="ql-block">秤、烛台、竹椅、木盆、熨斗。</p> <p class="ql-block">湿地万象</p><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 湿地,地球生命的家园。湿地用生命之水浸润大地山川,滋养万千生灵,呵护缤纷绚烂、生生不息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中国湿地总面积位居全球第四,类型多样,是世界上湿地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从高山到大海,从亚寒带到热带,湿地在中华大地广泛分布。从黄河到长江,从稻香到渔歌,中国湿地物产丰富,文化源远流长。</p><p class="ql-block">让我们走进中国湿地,但观泽薮草木鸟鱼虫兽,心安琴棋书画诗酒花茶。</p> <p class="ql-block">湿地野生动物</p> <p class="ql-block">海洋湿地鱼类动物</p> <p class="ql-block">水獭</p> <p class="ql-block">斑海豹</p> <p class="ql-block">海狮</p> <p class="ql-block">麋鹿</p> <p class="ql-block">牦牛</p> <p class="ql-block">湿地两栖动物、湿地爬行动物、湿地昆虫。龟、鳄</p> <p class="ql-block">蝴蝶</p> <p class="ql-block">鸟类标本展柜</p> <p class="ql-block">白鹤、黑水鸡</p> <p class="ql-block">鹈鹕</p> <p class="ql-block">糜鹿</p> <p class="ql-block">牦牛</p> <p class="ql-block">海龟、短吻鳄</p> <p class="ql-block">鸳鸯</p> <p class="ql-block">鹈鹕</p> <p class="ql-block">海洋鱼类</p> <p class="ql-block">滨海湿地</p> <p class="ql-block">湿地洞天厅</p> <p class="ql-block">造化万象</p><p class="ql-block">天地之间,水陆之际。</p><p class="ql-block">造化毓秀,万象更新。</p><p class="ql-block">我们与一草一木私语、与一涧一石亲昵。</p><p class="ql-block">在这里,我们是自然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湿地大观</p><p class="ql-block"> 中国拥有湿地5635万公顷,湿地资源总量大,占全球湿地面积的4%。总量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仅次于加拿大、俄罗斯和美国。</p><p class="ql-block"> 中国是全球湿地类型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涵盖《湿地公约》定义的所有湿地类型,沼泽湿地面积占主导地位。湿地资源分布广泛,区域差异明显,生物多样性丰富,与国家经济建设和民生福祉息息相关。</p><p class="ql-block"> 然而中国湿地率并不高,仅为5.58%,远低于世界8.60%的平均水平。</p> <p class="ql-block">全屏瀑布</p> <p class="ql-block">泊、滩、涧,从天而来,飞流直下。</p><p class="ql-block">抬望没有三千尺,也有三百溅衣裳。</p> <p class="ql-block">环屏湿地风景。</p> <p class="ql-block">网格穹顶。</p> <p class="ql-block">秃鹫</p> <p class="ql-block">麋鹿</p> <p class="ql-block">牦牛</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观景平台</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以“绿丘”为主要意象,完全用绿色植被覆盖的建筑主体几乎埋入人工山丘中,矗立其上的观光标志塔则与“绿丘”呼应,面朝湿地、斜向挑出的圆盘高30多米,既能俯瞰西溪湿地全景,又隐喻为大自然中迸出的新芽。</p> <p class="ql-block">东岳站至博物馆之间便桥。</p> <p class="ql-block">沿山河</p> <p class="ql-block">技术支持:度娘</p><p class="ql-block">爾巽2024.05.16寫於杭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