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枕水人家--乌镇

悠闲居

乌镇,古名乌墩、乌戍。隶属于浙江省桐乡市,西临湖州市,北界江苏苏州市吴江区,为二省三市交界之处。<div> 春秋时期,乌镇是吴越边境,吴国在此驻兵以防备越国,“乌戍”就由此而来。唐时,乌镇隶属苏州府。元丰初年,已有分乌墩镇、青墩镇的记载,后为避光宗讳,改称乌镇、青镇。1950年5月,乌、青两镇合并,称乌镇,属桐乡县,隶嘉兴。乌镇有“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之誉,江南六大古镇之一,曾荣获中国最美的十大村镇,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镇称号,是国家级5A级景区。</div> 西栅景区,位于乌镇西大街,毗邻京杭大运河。西栅以商务旅游、休闲度假为主。占地4.92平方公里,河道9000多米,古桥72座,河道密度和石桥数均为中国古镇之最。有明清建筑25万平方米,西栅老街长1.8公里,两岸临河水阁绵延1.8公里。北部是五万多平方米的天然湿地。 乌镇有原汁原味的水乡风貌和千年积淀的文化底蕴。自然景观和人文建筑完美结合,适合喜爱素色风景的游客,游览乌镇能给人们带来一番“全新”的古镇体验。 乌镇大剧院 景区由12座小岛组成,70多座小桥将这些小岛串连在一起,河流密度和石桥数量均为全国古镇之最。 美术馆依水而建,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喧闹中的静与美 宏源泰染坊始创于宋元年间,原址在南栅,清光绪迁址于此。这里是蓝印花布的制作基地,也是蓝印花布制品集散中心。草木本色染出来的乌镇特有的蓝印花布,长长的布高高挂起,随风飘扬。在这里可以看到传统工序的全过程演示,你也可以在前面的店铺中买一些蓝印花布的成品做伴手礼、或亲手染制一块蓝印花布。<br><br> 一条河流横贯东西,把小镇南北分开,其间有石桥相连,踏过石桥,就到了另一条街。 明清时的建筑依河而立,拱脊青瓦、高宇重檐,保存完好,这些建筑可有几百年了。 在水上集市找个茶馆、小酒馆坐下,喝着茶水、喝着小酒,听着楼台上演唱的苏州评弹、越剧,或买包喂鱼的饲料喂小鱼,都会令人沉醉于这迷人的江南景色中。 这些建筑有一定的年代感喔 昭明书院,这里曾经是太子读书的地方,现在是图书馆。 乌镇古代最大的名人是大分裂南北朝(公元420-589年)时梁朝的昭明太子萧统,他曾在乌镇筑馆读书多年,并编撰了《昭明文选》,此书对中国文坛影响极大,可与《诗经》、《楚辞》并列。 表演的船会定时表演 古老的房屋雕龙画凤,十分精美 石库门作门面,卖起了奶茶 古镇里也有现代元素,奶茶店门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乌镇邮局创办于清光绪年间,砖瓦结构的建筑、西式风格的铁门,透露着浓厚的历史感。从清光绪年间开办,至今仍在营业,并且依旧按照旧时的通邮方式,进行通信往来。在这里写一张明信片或者寄一封信,盖上乌镇的邮戳,投入邮筒,才不枉来了一趟乌镇。<br><br> 国乐戏院 白莲寺及宝塔 文昌阁 关帝庙里供奉着关公 白莲寺外就是京杭大运河 在枕水的小店里,泡水一壶茶、来上一杯咖啡,坐在窗前发呆,也是一种享受。 温都元帅 花灯铺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花灯 乌镇的名人大家荟萃,从一千多年前中国最早的诗文总集编选者梁昭明太子,到中国最早的镇志编撰者沈平、理学家张杨园、藏书家鲍廷博、晚清翰林严辰、夏同善。乌镇自宋至清千年时间里出贡生160人,举人161人,进士及第64人,另有荫功袭封者136人。<br> 中国近、现代有政治活动家沈泽民、银行家卢学溥、新闻学前辈严独鹤、清才汤国梨、农学家沈骊英、作家孔另境、海外华人文化界大师木心等等。文学大师茅盾(原名沈雁冰)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任文化部长,其小说如《子夜》、《春蚕》、《林家铺子》等是“五四”以来优秀文学的典范。<div> 原汁原味的水乡风貌和千年积淀的文化底蕴,成就了乌镇。<br><div><br></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