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迷雾见真相的躬亲求是——读苏轼《石钟山记》的感想

林海拾遗

<p class="ql-block">石钟山——坐落在江西鄱阳湖的湖口处。在南北朝时期北魏的地理学家,郦道元曾来到过这里,并将其得名的由来在《水经注》中记录下来:“彭蠡(li读三声)之口有石钟山焉。”</p><p class="ql-block">在郦道元看来石钟山下面临近的深潭,有微风吹来,水面上就会掀起波浪,湖水撞击着石头,发出的声音有如气势恢宏的钟声。石钟山由此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对于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宋朝著名的文学家苏轼则表示怀疑。即使是是唐代的士大夫李渤的认定和当地寺庙中的僧人让小书童的做法,这在苏轼看来都不能证明石钟山得名的由来。</p><p class="ql-block">当读到《石钟山记》苏轼躬亲求真的历程之后,让人不由得想起儿时听到的一个故事。</p><p class="ql-block">在农村东头有一口石井,每天傍晚孩子们如约而至,早已在石阶上等候的老人,在大家的半包围的圈子内开讲啦!记得那天晚上老人讲得是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当年,秦始皇为了抵御外患,下令修建万里长城。虽说孟姜女和丈夫范杞梁新婚不久。丈夫不得已被征召去修建长城,结果因劳累过度而命丧黄泉,尸骨也被砸碎与烂泥混合在一起,做成泥砖一块儿垒砌在城墙上。</p><p class="ql-block">孟姜女闻此噩耗,悲痛欲绝,一直哭到了长城边。秦始皇见孟姜女姿色超群,就提出了与其成婚的要求,孟姜女当时提出了一个条件,等我找到丈夫的尸骨,你要举行隆重的丧葬仪式,仪式过后,我就嫁给你。秦始皇很快答应了她的要求。</p> <p class="ql-block">孟姜女面对着城墙哭了三天三夜,她的哭声震撼了天地,哭到了第三天的夜晚,只听一声巨响,足有几十米的城墙忽然倒塌了。孟姜女走上前去,咬破了自己的中指,用淋漓的鲜血往带有碎骨的石砖上抹,最终她抱起了那块浸入了她鲜血的石砖。然后,她与丈夫的尸骨一起跳入了波涛汹涌的大海。</p><p class="ql-block">这个故事常被用来反映封建社会劳动人民被迫赴徭役的悲惨遭遇,以及封建社会的暴政对于劳苦大众的残害。然而,这个故事实际上只是个民间传说,并非真实的历史事件。人们在加工和误传中,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民间故事。</p> <p class="ql-block">类似的故事在国外也不乏其例,比如特洛伊木马的故事:</p><p class="ql-block">传说中,希腊人在特洛伊战争期间建造了一个巨大的木马,假装撤退并留下它作为对特洛伊城的“礼物”。特洛伊人把木马带入城内庆祝,不知道木马内藏有希腊士兵。夜里,这些士兵出来开城门,让隐藏的希腊军队进入城内,最终导致了特洛伊的陷落。</p> <p class="ql-block">无论是孟姜女哭长城,还是特洛伊木马的故事,都是带有神密的色彩,均缺乏考古学和历史学论证的根据。无论是前者的民间传说,还是后者富有神秘色彩的神话故事。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特定历史阶段人们的良好愿望、立场和态度。</p><p class="ql-block">随着历史的进程,在朴素的原始故事或民间传说的基础上,人们在口传心授的加工和误传中,携带着主观色彩的愿望,使得流传下来故事无不带有浪漫主义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那么,苏轼在《石钟山记》中,怎样看待朝廷命官李渤对于石钟山得名的认知呢?</p><p class="ql-block">到了唐代,朝廷命官李渤开始访问石钟山的踪迹。他在山下深潭岸边发现两块巨石,敲击和聆听它们发出来的声音,南面的那块石头发出来的声音含糊不清,北面的声音则是清脆悠扬,将鼓槌停下来时,声音还在持续腾跃,到最后余音才慢慢的消失了。</p><p class="ql-block">苏轼认为:“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p><p class="ql-block">在送长子苏迈远途就任途径之时,又见寺庙的僧人,“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kong读一声)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p><p class="ql-block">那么,苏轼认为朝廷命官李渤的对于石钟山命名的认知,他”余尤疑之”,对于僧人驱使小童的做法证明得名的缘由,苏轼认为“余固笑而不信也。”对于郦道元记载下来的说法,苏轼又说,“人常疑之”。</p> <p class="ql-block">看来,只有躬亲求是,才能弄清楚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元丰七年六月丁丑日(初九),我从齐安乘船前往到临汝,而我的长子苏迈将要到饶州就任德兴县的县尉。送他到了湖口,因此看到了所谓的石钟山。</p><p class="ql-block">在这里有几处环境描写,真是令读者毛骨悚然,如身临其境的感觉。原文中写到:</p><p class="ql-block">“到了夜晚,月光皎洁明亮,我独自与苏迈乘坐着小船,来到了绝壁下面,巨大的石头在身旁耸立着,高达上千尺。就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的想要向人猛扑过来一般。”</p><p class="ql-block">然后又接着描写到:“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guàn hè)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cheng读一声hong读二声)如钟鼓不绝。”</p><p class="ql-block">这意思是说,还有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嗽,边嬉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鸟发出来的。我正在内心里感到惊恐想要急速返回,忽然在水面上发出巨大的声响,噌吰,这声音有如钟鼓声音一般,连续不断的发出来。</p><p class="ql-block">还没有完,这真是浓彩重墨极力渲染令人恐惧的场景。“而山上栖鹘(hu读二声),闻人声亦惊起,磔(zhe读二声)磔云霄间。”翻译过来的意思是说:而在山上栖息的隼鸟儿,听到人的声音也惊飞起来了,在云霄间磔磔地鸣叫起来。</p><p class="ql-block">转而又是一段酣畅淋漓,大有停不下来了的,极具恐怖的描写,“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guàn hè)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cheng读一声hong读二声)如钟鼓不绝。”</p> <p class="ql-block">正当船夫害怕将要回转之时,接着明亮的月光,令苏轼有了罕见的发现。“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xia读四声),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p><p class="ql-block">“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kuǎn kǎn tāng tà)之声,与向之噌吰(chēng hóng)者相应,如乐作焉。”</p><p class="ql-block">这几句的意思是说:小船返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时,有一块而儿大石头挡在水流的中央,那块儿石头上面可以坐下上百人,石头中间是空的,并且有许多窟窿,这些窟窿一会把风浪吞进去,一会儿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与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着,好像在演奏音乐呢。</p> <p class="ql-block">在探险中,苏轼终于找到了石钟山得名的真谛!并慨言对儿子苏迈说:“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yi读四声)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在兴奋之余,借用了形象的比喻,来描绘湖水与石窟相互作用发出来的声音。</p><p class="ql-block">在文章的最后,直言不讳地解释了众多人对于石钟山得名误传误解的原因。他说:</p><p class="ql-block">“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结尾一段的意思是:</p><p class="ql-block">当年郦道元的所见所闻,大约和我基本一样,就是记载不够详细。士大夫终究不肯于夜晚来乘坐着小船停靠在绝壁悬崖的下面,所以不能知道详细的真情。</p><p class="ql-block">渔夫和船工即使知道也不能在史书中得以记载。这就是世间上没有将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流传下来。</p><p class="ql-block">浅薄的人尽然用斧头敲打而探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己认为得到了命名的缘由。</p><p class="ql-block">我因此记载下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因而慨叹当年郦道元表述的简略,也同时耻笑当年朝廷命官李渤探访的浅薄简陋啊!</p> <p class="ql-block">图片/网络</p><p class="ql-block">文字/临海</p><p class="ql-block">编辑/拾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