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名:晚風清huaizli</p><p class="ql-block">美篇號:11454852</p> <p class="ql-block">中東埃及訪古之旅,轉眼已過去一年多,遊記延至今日仍未下筆。說到底,皆因埃及之行受到的震撼太過強烈,涉及的史實又特別厚重,深感力有不逮,不知從何說起,更難以說清說透。</p> <p class="ql-block">埃及歷史波瀾壯闊、淵遠流長,殊難理清頭緒;中東局勢錯綜複雜、撲朔迷離,讓人望而生畏。雖僅打算簡單交代埃及之行的所見所聞,但相關自然、宗教、人文知識浩若煙海,有如一團亂麻,雖經幾番梳理,仍存治𢇁益棼的困惑。</p> <p class="ql-block">文債拖欠至今,變成一種心理負擔,畢竟埃及之行大開眼界,值得記取的東西太多,久拖不是個事,日後記憶模糊了,更不好辦,權且從行前對埃及的模糊印象說起吧。</p> <p class="ql-block">在我心目中,埃及從來都是個神秘且陌生的國度。我去過歐洲、亞洲、澳洲和南、北美洲許多國家,却一直有點刻意迴避位於中東的埃及。</p> <p class="ql-block">一方面印象中那是戰亂頻發的落後地區,有點怕沾火星,另一方面也覺得知識儲備不足,擔心轉了一圈,只不過像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樣,光看了些熱鬧,到頭來仍不明究竟。</p> <p class="ql-block">除了土耳其,埃及是我到過的第二個中東國家,也是非洲國家中的首訪對象。從天藍藍海藍藍的希臘飛至開羅上空,俯瞰地面,滿眼都是灰濛濛的低矮房屋,看不到那怕一星半點其他色調,與在歐亞大陸所見城市大異其趣。未曾料到,埃及給我的第一印象竟是如此蓬頭垢面。</p> <p class="ql-block">來埃及之前在網上查閱資料做攻略,看到的開羅圖片,覺得還算高端大氣夠檔次,畢竟貴為一國首善之區,多少得有個首都的樣子。</p> <p class="ql-block">從機場坐車去酒店途中,沿途所見房屋,却都是些在飛機上看到的那種低矮建築,而且外牆基本塗的盡是土黃色,在沙塵迷漫的灰蒙蒙天底下,顯得格外土氣。</p> <p class="ql-block">進入市區,開始有一些狀似居民樓的高層建築,氣勢上去了不少,但都顯得年久失修、破敗不堪。</p> <p class="ql-block">直到進入市中心,尤其是接近尼羅河兩岸的市區,車窗外景象開始大變,但見河畔矗立著許多高大的現代建築,我們即將下榻的國際酒店就在附近,在這裡我們看到了開羅的當代風貌和全新面孔。</p> <p class="ql-block">自古以來,埃及所有的偉大文明成果都是在尼羅河兩岸誕生的,開羅古城也是尼羅河給予埃及的饋贈。五座橫跨尼羅河的大橋連接著首都的主要街區,埃及廣播電視塔和阿拉伯聯合組織總部等也都位於沿河一帶。</p> <p class="ql-block">尼羅河將開羅分成了兩個部分,在注入地中海之前分成兩條支流,形成了三角洲。穿過開羅市區的河段上有四座小島,其中兩座島上有人居住。</p> <p class="ql-block">在最大的島上有許多國際大酒店和一些重要建築,還有奧赫曼花園、霍萊亞花園等景點,和一些豪華體育俱樂部及博物館,包括著名的開羅塔。</p> <p class="ql-block">開羅是一座擁有1400年歷史的古城,被古埃及人稱為「城市之母」,<span style="font-size:18px;">老城區至今保留中世紀風貌,全城尚存600多座古建築、250多座尖塔聳立的清真寺,開羅也因此被譽為「千塔之城」,是當今</span>伊斯蘭世界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之一,也是阿拉伯和非洲國家中人口最多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來埃及一趟,原本只想穿越阿拉伯沙漠的風塵,窺探尼羅河畔璀燦奪目的7500年古老文明。不經意間,意外瞥見傾國繁華似乎只集中在京師的一線之地,難道古城有著截然不同的兩副面孔?竟然存在天差地別的兩個開羅?</p> <p class="ql-block">事後查詢世界銀行相關資料方知,開羅2132萬人口中,高達60%的居民屬於極度贫困的弱势群體,更有70%的市民生活在大開羅都市周邊100多個貧民窟中,</p> <p class="ql-block">開羅市内貧民區的垃圾堆積在街道兩旁長期得不到清理,部分街區甚至沒有下水道,被法律明令禁止的驢拉車經常出現在街道上。這些都導致了開羅居住環境的不斷惡化。</p> <p class="ql-block">更誇張的是,埃及最大的四座貧民窟其實都在開羅市內,在其內居住的人口總數已突破300萬,其中惡名昭著的「死人城」貧民窟人口就高達100萬。住在「死人城」的Saber Toufiq表示:「死人城距離艾茲哈爾清真寺只有200米,那裡的人們住在高層别墅和宫殿裡,而死人城的人們則生活在地獄中。」</p> <p class="ql-block">實在沒有想到,第一次到開羅,看到的就是貧富差距懸殊的兩個開羅:一個靡麗繁華、花團錦簇;另一個斷垣殘壁、滿目瘡痍,方寸之間,便是天上人間。最早走出史前時代、創造過無比輝煌歷史的文明古國,7500年後竟然窘迫到這般田地,著實讓人唏噓不已。</p> <p class="ql-block">導遊為我們安排的開羅第一天行程,是參觀當地幾座著名的清真寺。首先參觀的一處聖地,左右各有一座清真寺,右邊的稱為里法伊清真寺,由開鑿蘇伊士運河的伊什馬依總督之母修建,1912年竣工。我們主要參觀的是位於左邊的蘇丹哈桑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蘇丹哈桑清真寺據稱是開羅最美麗的清真寺之一,始建於1356年,1363年落成。</p> <p class="ql-block">蘇丹哈桑清真寺規模雄偉,是開羅最宏大的伊斯蘭建築之一,佔地面積7907平方米,僅寺門就高達37.80米,果然氣勢非凡。</p> <p class="ql-block">蘇丹哈桑清真寺有兩座尖塔,其中之一高達82米,被認為是最高的伊斯蘭尖塔之一。尖塔是清真寺的標配,正式名稱為宣禮塔,又稱為光塔或是唤拜塔。埃及導遊告訴我們,宣禮塔之所以建得那麼高,就是要讓方圓最廣闊範圍內的信眾能夠望見,用以召唤信眾禮拜。</p> <p class="ql-block">走進蘇丹哈桑清真寺,馬上就會看到巨大的封閉庭院,庭院呈正方形,每邊32米左右,四周環以拱廊或柱廊,庭院中央是水池和噴泉,用於宗教儀式之前淨手洗腳。</p> <p class="ql-block">庭院的每邊都是一座高堂,高堂上方是帶有隧道的拱穹,這道最高最大的拱穹被建築專家視為建築奇蹟。</p> <p class="ql-block">旅遊團的埃及導遊是來自埃及大學的一位教師,他能講流利的中文,向我們詳細解說了蘇丹哈桑清真寺的許多奇珍異寶。</p> <p class="ql-block">譬如在講道壇右側的這道青銅包裹的木门,左右兩扇都裹著青銅並鑲嵌金銀,相當珍貴,是寺內的寶物,經由此門可通往蘇丹的陵墓。</p> <p class="ql-block">參觀西班牙格拉納達和塞維亞的阿拉伯宮殿時,就曾被伊斯蘭華美瑰麗的建築藝術震懾過。伊斯蘭裝飾藝術色彩艷麗,富有抽象性,仔細分辨可以發現,那些神秘圖案的主要組成元素是花葉、水果和幾何图形,這些視覺藝術被大量用於伊斯蘭的建築和物品之上。</p> <p class="ql-block">清真寺的建築装飾十分華麗亮眼,精美絕倫,細細端詳,察覺其中沒有任何動物或者人物形象,這是因為伊斯蘭教嚴禁偶像崇拜,絕對不允許出現任何人物或動物的雕像和畫像。阿拉伯帝國在征服西亞、北非廣大地區過程中,廣泛吸取了被征服民族高度發達的藝術精華,從而使伊斯蘭藝術也帶上了一定的地域特色。</p> <p class="ql-block">參觀清真寺過程中還注意到,阿拉伯文字也是其建築裝飾藝術中的一道風景線。他們將阿拉伯文字圖案化,從而構成變化莫測的多種装飾性紋樣,並且雕刻在建築物上,其中的文字多是來自於《古蘭經》和聖訓的章節。</p> <p class="ql-block">當天我們還參觀了另一座更加宏偉的清真寺,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寺院呈正方形,每邊長41米。中央圓頂直徑21米,高52米,坐落在四根方形支柱上,周圍環繞着四個半穹頂和一個「奇布拉穹頂」,墻體朝向麥加方向。</p> <p class="ql-block">該寺院由現代埃及的創立者穆罕默德·阿里所建,穆罕默德·阿里王朝從1805年到1853年,標誌着埃及歷史上的重大變革時代。穆罕默德·阿里將埃及從拿破崙手中解放出來,並推動了資源國有化,農業、工業和軍事的現代化,在短短十幾年內取得了極為瞩目的成果,使埃及從一個四分五裂、積貧積弱的國家脱胎换骨成為马克思口中「奥斯曼帝國最具生命力的部分」,為埃及最終走向獨立奠定了基礎。</p> <p class="ql-block">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那兩座奧斯曼風格的圓形尖塔是最顯著的標誌,塔高84米,超越蘇丹哈桑清真寺82米高的尖塔,號稱伊斯蘭尖塔之最,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也因而成為開羅最醒目的名片。</p> <p class="ql-block">看了一整天,都是清真寺、穆斯林、伊斯蘭教,心裡的疑惑却越來越多⋯⋯。我們此行的目標其實很明確,就是奔著金字塔、木乃伊等具有7500年歷史的埃及古老文明而來的,而伊斯蘭教創立至今也只有1400多年,我們現在看到的埃及與古埃及是一回事嗎?總覺得有什麼地方不對勁,好像貨不對版嘛!</p> <p class="ql-block">帶著疑問,我請教了埃及導遊,他倒是很乾脆,直截了當告訴我:「你們看到的我們這些埃及人,跟古埃及人完全不同,我們是阿拉伯人,古埃及人不是,他們更不是穆斯林。」</p> <p class="ql-block">聽到這番話我算是有點明白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埃及與古埃及並不存在直接的傳承關係,阿拉伯裔的現代埃及人沒有資格說,金字塔是我們的祖先建造的,而站在古埃及人的立場上,可以認為現在這些阿拉伯人都屬於外來者。</p> <p class="ql-block">於是,我也更加好奇了,追問道:「古埃及人到哪裡去了?現在還有古埃及人的後裔嗎?」</p> <p class="ql-block">導遊只是簡單地告訴我,古埃及人的後裔還在,我們阿拉伯人稱他們為科普特人,目前他們只佔埃及人口的10%左右,教育程度比一般的阿拉伯人更高,埃及政府中通常都會安排一位科普特人<span style="font-size:18px;">擔任部長職務,</span>科普特人加利就曾擔任過埃及總統薩達特的外交部长和聯合國秘書長。上圖即為一位科普特人牧師。</p> <p class="ql-block">事後查閱資料獲知,歷經幾千年歲月滄桑和朝代更迭,現存的科普特人也不能算是十分純正的古埃及人血統。事實上,從公元前525年波斯統治埃及開始,到公元1517年奥斯曼土耳其佔領埃及的2000多年中,波斯、古希臘、古羅馬、阿拉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等5大帝國先後在埃及領土上深耕,五六種文化與埃及文化激烈碰撞,最終將埃及改造成為一個以伊斯蘭文化為主,其它文化為輔的融合體,曾經無比輝煌的金字塔文化已經永遠地深埋在了歷史的沙塵中。</p> <p class="ql-block">來到埃及首都開羅的第一天,感覺太奇妙,收獲太豐盛,居然一下子就見識了兩個開羅、兩個埃及,大大超出早前預料。看來是個好兆頭,相信之後的埃及行程應該會更加神奇,更加碩果累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