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5月16日清晨,一辆宽敞舒适的旅游大巴,满载着一群退休老人,从太仓浮桥镇老干部之家出发,迎着初夏和煦的阳光,吮吸着从长江扑面而来、清新的空气,疾驰在充满江南风光的龙江大道上。他们不是去旅游,更不是去渡假,而是去参观江海七十二家理想村。</p> <p class="ql-block">七十二家理想村是太仓市浏河镇一亇紧靠长江岸边的自然村落。解放前,由于这里地处低洼,江堤失修,连年水涝,是一亇鸟不栖息、兔不拉屎,十年九年荒的滩涂之地。</p><p class="ql-block"> 如今在党的感召下,通过几代人不懈的拼搏,已经建没成为道路畅通、环境优美、物产丰富的现代化新农村。</p><p class="ql-block"> 更为可贵的是这亇村的村民,在村党委的领导下,在享受今天美好生活的同时,既不忘过去的苦,又不甘现在的甜。他们决心把七十二家村建设成为:集农业、商贸、旅游一体化的示范村。</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就是冲着这点:说好奇也行、敬仰也罢,一清早就赶来参观的!</p> 难忘的记忆,不舍的珍藏 <p class="ql-block">昔日,家家户户靠它做饭、烧菜的土灶。</p> <p class="ql-block">以前:纺纱织布是每一个农村妇女必备的手艺。否则,无衣穿戴!</p> <p class="ql-block">风车。用手摇,吹出的风,扬净稻谷</p> <p class="ql-block">掼稻床。过去,农村没有电,祖祖辈辈靠它来甩打、脱粒稻谷。</p> <p class="ql-block">"弯子"、斗。自秦始皇统一全国度量衡以来,我们的先辈,几千年来就是用它们来衡量体积和重量的: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p> <p class="ql-block">大奋箕和"棒落”。这是劳动干活、挑东西用的工具。</p> <p class="ql-block">。“蟹勒苏”。在河滨里摸螃蟹,捉鱼虾、螺丝用的竹篓。盖子倒扣的,只能进不能出。网兜,晚上下在河浜内,早晨去取:鱼虾螺丝等,顺水自己钻进去。现在农村里还着用着,每天可以尝鲜!</p> <p class="ql-block">这是农村老汉常用的旱烟简和解放后六十年代时髦的收音机、蝴蝶脾缝纫机。</p> <p class="ql-block">过去有钱人家,女方嫁到男方的"嫁礼”,多的十杠、几十杠。我们小时候常在红漆马桶里挖红蛋吃。</p> <p class="ql-block">这是过去富人家为新娘到来时备好的翻炫床。</p> <p class="ql-block">我们这些七、八十岁的人,儿时享受过的立桶和坐车。父母一面干活,一面用它们来照看孩子。</p> <p class="ql-block">竹榻。夏天乘凉时用的竹床。难忘的夏晚:躺在竹榻上,搖着蒲扇,仰望星空,听着稻田里阵阵蛙叫声,看着萤火虫在眼前闪眨舞动,好不惬意!</p> <p class="ql-block">看完古董展示,我们信步来到了图片展览厅。大家目不转睛地在阅览。</p> <p class="ql-block">真不可思议,七十二家村开通火车了!</p><p class="ql-block"> 当然,这不是高铁动车,而是方便游客不走路,却能走遍全村、饱尝全景、专制的小火车。小火车约十几米长,一米左右宽,双人座,满坐四、五十人。我们都是有生以来第一次见识並享受它的先行者。</p><p class="ql-block"> 坐在上面,望着两边黄熟的麦穗,闻着清香的田野味,再看看小火车悠然慢行,穿梭在麦浪滚滚的田野中,经过小桥时还发出"哐嚓咔嚓、哐嚓咔嚓"的奏鸣曲,使我们心旷神怡,犹如乘坐在太仓通往全国各地的高铁动车上。大家兴奋不已!</p><p class="ql-block"> 小火车从始发站出发,经过半小时左右,把我们送到了终点站。不!送到了来时的大巴车,送到了浮桥镇老干部之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这次别开生面的老干部活动,在党支部的精心策划,支部书记顾玉强的親自带领下;在浏河镇党委、政府的关心下,我们感受到了七十二家理想村努力拼搏、奋发有为的时代精神,深深地受到了一次生动、难忘的革命传统教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