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选初夏五月中,古稀结伴闯关东!二零二四年五月十五(之七)《索菲亚大教堂》

沙海胡楊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第二部分:《抗洪胜利纪念塔》</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索菲亚教堂简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圣索菲亚教堂位于哈尔滨市内,是远东地区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大的东正教堂,通高53.35米,占地面积721平方米,是拜占庭式建筑的典型代表。1986年列为市级一类保护建筑;96年11月,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7年6月,圣索菲亚教堂修复并更名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圣索菲亚教堂巍峨壮美,具有浓郁的异国情调,成为哈尔滨市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线;她历尽风雨,饱经风霜,是沙俄入侵东北的历史见证和重要遗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公元1903年,随着中东铁路建成通车,沙俄军队也侵入了哈尔滨。为了稳定远离家乡士兵的军心,1907年,圣索非亚教堂破土动工,当年落成。1923年9月27日,圣索非亚教堂举行了第二次重建奠基典礼,一座富丽堂皇,典雅超俗的建筑精品竣工落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圣索菲亚教堂气势恢弘,精美绝伦。教堂平面设计为东西向拉丁十字,墙体全部采用清水红砖,上冠为巨大饱满的洋葱头穹顶,统率着四翼大小不同的帐蓬顶,形成主从式的布局。四个楼层之间有楼梯相连,前后左右有四个门出入。正门顶部为钟楼,7座响铜铸制的乐钟恰好是7个音符,由训练有素的敲钟人手脚并用,敲打出抑扬顿挫的钟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圣索非亚教堂举行了第二次重建奠基典礼,经过长达9年的精心施工,一座富丽堂皇,典雅超俗的建筑精品竣工落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巍峨壮美的圣索菲亚教堂,构成了哈尔滨独具异国情调的人文景观和城市风情,同时,它又是沙俄入侵东北的历史见证和研究哈尔滨市近代历史的重要珍迹。</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哈尔滨防洪胜利纪念塔》</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哈尔滨防洪胜利纪念塔,是为纪念哈尔滨市人民战胜“57年特大洪水”于1958年10月1日建成的。它由前苏联设计师巴吉斯·兹耶列夫和哈工大第二代建筑师李光耀共同设计,塔址由时任哈尔滨市市长吕其恩确定。哈尔滨防洪胜利纪念塔是哈尔滨开埠以来最年轻的一类保护建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为纪念哈尔滨市人民战胜1957年的特大 洪水,于1958年建成的。纪念塔由立体塔身和附属的回廊组成 。塔高22.5米,塔基用块石砌成,意味着堤防牢固、坚不可摧 ,塔基前的喷泉,象征勇敢智慧的哈尔滨市民,正把惊涛骇浪的江水,驯服成细水长流,兴利除患,造福人民。塔下阶表示海拔标高119.72米,标志1932年洪水淹没哈尔滨时的最高水位;上阶表示海拔标高120.30米,标志1957年全市人民战胜大洪水时的最高水位。塔身中部浮雕雕刻着防洪筑堤大军,从宣誓上堤 、运土打夯、抢险斗争到胜利庆功等场面,集中描述了人们在防洪斗争中所表现的英雄气概。罗马式回廊高7米,由20根擎天柱 连成弧形相衬托。塔顶是工农兵和知识分子组成的圆雕;塔身下部是群像浮雕,描绘了哈尔滨人民战胜洪水的生动场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017年12月2日,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单。</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