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医家是怎样思考的?

加木

<p class="ql-block">古代医家是怎样思考的?</p><p class="ql-block">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在现代思维环境中,显得尤为独特且别具一格。它并非简单地依赖于形式逻辑和科学实验作为思考的基石,而是独树一帜地以形象思维为主体,巧妙地融合了经验思维和抽象思维的方式,从而构建出了一个庞大而协调的理法方药体系。</p><p class="ql-block">形象思维在中医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犹如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将人体各脏腑、经络、气血等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形象思维,医者能够直观地把握疾病的本质和规律,进而制定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p><p class="ql-block">经验思维则是中医学智慧的又一体现。中医历代医家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这些经验不仅为后世医者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也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而抽象思维则在中医学中发挥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它通过对具体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和概括,提炼出中医学的核心理论和原则,使得中医学的知识体系更加系统和完整。</p><p class="ql-block">正是这种以形象思维为主体,结合经验思维和抽象思维的方式,使得中医学能够在现代思维环境中独树一帜,创造出理法方药协调的庞大体系。这一体系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内涵,也体现了中医学对人类健康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贡献。</p><p class="ql-block">​古代医家们如何思考并构建他们的医学理论呢?让我们深入剖析喻昌的《逆流挽舟》论,探寻其思维之秘。</p><p class="ql-block">喻昌以高明的比喻手法,将脾胃的清气生动地比作在江河中前行的舟叶。他观察到,当暑湿热三气交织纠缠,由表及里,侵入人体,导致痢疾频发,里急后重的症状如同逆水行舟,若不奋力向前,则必然后退。这种不进则退的现象,促使他思考如何帮助这艘“舟叶”在逆境中前行。他想到,只有大力挽舟,才能使其破浪前行。同理,对于清气下陷,三气入侵导致的痢疾,治疗之道也应如此。于是,他采用《活人》败毒散,其中的人参如同那“大力者”,既扶助正气,又驱逐邪气。</p><p class="ql-block">在喻昌的思维过程中,他并未脱离逆水行舟这一具体事物的形象,而是充分发挥了他的想象力。他从逆水行舟的客观事理中,联想到扶正祛邪的治疗方法,这种由具体事物到抽象概念的转化,正是形象思维的精髓所在。</p><p class="ql-block">此外,喻昌还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他说:“治经千人,成效历历可纪。”这意味着,他并非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通过长期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使他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医学之道,逐渐达到技进于道的境界。他的医术已炉火纯青,这不仅是理论思维的成果,更是经验思维的结晶。</p><p class="ql-block">由此可见,古代医家的思考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的实践积累,充分发挥形象思维和经验思维的作用,才能逐步构建出完整而深刻的医学理论。</p><p class="ql-block">相对于外在的表象,事物的内在本质、其深藏的规律和彼此间的微妙联系,在人们的脑海中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抽象形态。这种抽象性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我们通过一系列思维工具,如概念、判断、推理等,对事物进行深入剖析和理解的结果。在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中,抽象思维更是以一种微妙而独特的方式存在,它与形象思维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中医学说的独特魅力。</p><p class="ql-block">以王绮石的《治虚二统》论为例,其运用了八卦学说这一富含抽象性的理论框架。他巧妙地将乾、坤、离、坎等八卦概念与人体脏腑相联系,以天地水火为象,将肺脾心肾等脏腑纳入其中。通过这一系列的抽象思维过程,他得出了补肾不如补肺、补肾不如补脾的深刻结论。这一过程不仅展现了抽象思维的独特魅力,也凸显了中医学说在理论构建和临床实践中的智慧与深刻。</p><p class="ql-block">王绮石在推理过程中,不仅运用了八卦学说的抽象性内容,更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发挥。他认识到天地为万物之始,肺脾二脏则为人身之本。阴虚之证统于肺,阳虚之证统于脾,这一论述不仅揭示了虚劳病机的部分本质,更体现了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在中医理论中的完美融合。</p><p class="ql-block">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八卦学说等抽象性内容在中医学说中占有一定地位,但它们并没有成为中医学的主导思维方式。相反,以形象思维为主体的中医学说,在抽象思维的辅助下,更加深入地揭示了人体的奥秘和疾病的本质。这种思维方式的独特性,正是中医学说得以流传千古、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之一。</p><p class="ql-block">以形象思维为核心,辅以多种思维形式的并存局面,实则是深厚传统文化,特别是古代文学与哲学思想精髓的深刻渗透与融合所造就的硕果。自古以来,医学界便不乏才华横溢的秀才身影,他们不仅在文学上有着卓越的造诣,更将文学中的思维精髓融入到了医学实践中。</p><p class="ql-block">这些古代医者强调的默识心通,正是形象思维在医学领域的生动体现。他们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感悟,将病人的症状与体征内化于心,形成独特的医学认知体系。这种默识心通的思维方式,使得医者能够在复杂的病情中迅速捕捉关键信息,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支持。</p><p class="ql-block">同时,古代医者还注重顿悟直觉的培养。他们相信,在长期的医学实践中,通过不断积累经验和总结规律,医者能够逐渐形成一种敏锐的直觉,这种直觉能够在关键时刻为医者提供灵感和启示,帮助他们突破困境,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p><p class="ql-block">亲身体验也是古代医者非常重视的一种思维方式。他们强调医者要亲自体验病人的痛苦,通过亲身感受来加深对病情的理解和把握。这种亲身体验的思维方式,使得医者能够更加贴近病人,真正理解病人的需求,为病人提供更加贴心的医疗服务。</p><p class="ql-block">此外,尊经法古也是古代医者所秉持的一种重要思维原则。他们尊重经典著作中的医学理论和经验,将其作为医学实践的指导原则。同时,他们也注重在实践中不断验证和完善这些理论,使其更加符合实际情况,为医学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p>